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召唤神话之万古一帝 >

第63章

召唤神话之万古一帝-第63章

小说: 召唤神话之万古一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了刺史府。
  刚刚进入内府,就看着莫别抱着一壶酒,瘫坐在地上醉的不省人事,嘴里头不停的嚷嚷着:
  “青……青忧,为什么?为什么啊?”
  “为什么你们一个个,都如此的看不起我?”
  “那天子有什么好的?不就是个狗屁吗?”
  “放肆!竟然敢对皇兄出言不逊!”
  刚刚进门的赵元朗勃然大怒,呵斥道。
  但说话间却又有些不争气的怯退了两步,站到了莫离的身侧。
  不是铁骨铮铮么……
  莫离有些傻眼,不知怎的,又有些想笑了。
  再看向地上的那个说不清道不明的莫别,莫离闭眼,深吸了一口气,最后道:
  “王爷,别管他,他……没救了!”
  此心不怕拖泥带水,最怕……心字成灰!
  “哼,确实没救了!”
  “要是本王的武道修为比他高,本王早就抽烂了他的这副鬼嘴脸了,连皇兄都敢不敬,这不是找死吗?”
  “算了,本王大人有大量,不跟他一般见识,本王要去学习了!”
  赵元朗冲着地上不省人事的莫别挥了挥拳头。
  而后昂首阔步、铁骨铮铮、骄傲的走向了书房之中。
  方才还心如死灰的莫离,又笑了。
  须臾之后。
  她轻舒了一口气,蹲下身子,就那么静静的坐在了不省人事的莫别身边,寂寞无声……
  ……
  ……
  大汉正北。
  并州,雁门!
  自古以来,雁门都是这九州大汉的正北要塞。
  是雄关漫道,亦是山高皇帝远!
  雁门不过一郡之治,但版图却占据了并州的真正四分之一!
  地势上,雁门和并州中心区域的上郡之间,隔着一条纵深长达近百里的黄土高坡。
  那一片黄土高坡大大阻碍了雁门和并州内地以及中州之间的交流联系,给了雁门袁氏一个天然的屏障。
  百年之前,雁门还如同西凉大漠一样,是人烟稀少的荒土之地。
  占据了并州四分之一的土地,但人口却只有数万,不及并州总体的十分之一。
  但百年之后。
  雁门大大变样!
  如今的雁门治下人口足有二十多万,占据了并州人口的四分之一!
  只是这二十多万里头,有十万人,都是被雁门袁氏奴役的奴隶和苦丁,他们被从袁氏一族从并州各郡强征而来,做牛做马!
  雁门关!
  这是雁门的要塞喉结之地,同时也是大汉的正北国门!
  雁门郡就坐落在雁门关以南十里开外的平原地带,一城同一姓,城外便是说不清的农田与屯军!
  而此时。
  雁门郡城之内。
  那正中心的奢华广阔如帝宫一样的庞大建筑群,便是自大汉立国以来就戍守扎根在此的雁门袁氏祖庭!
  而今的大汉十三州对于雁门袁氏的了解知之甚少,绝大多数的人都以为袁氏一族的魁首是曾经的并州刺史袁卓!
  但……
  此时此刻!
  雁门郡城的袁氏祖庭宗庙之前。
  袁卓的父母双亲已经是古稀之年,却齐齐跪在了宗庙之前。
  在这两个老人的身后,是袁卓的一位正妻、十七位小妾,还有整整三十一位亲生儿女,同样齐齐下跪!
  这些人曾经都是上郡刺史府不可一世如土皇帝一般的存在。
  但现在,披头散发的跪在地上,一个个脸色惨白如纸,妻妾哭哭啼啼,儿女惶恐呆滞!
  因为……
  宗庙的四周,齐刷刷的站着整整一千多手执兵刃的侍卫,各个双目圆瞪,杀气惊人!
  而在宗庙之前,袁卓一脉老小齐齐下跪着的那个方向,站着一个人,一个十分年轻的人!
  此人,正是雁门袁氏当代的族主,袁世充!
  黑袍披身,金冠在顶。
  一张颇为俊朗的脸上,毫无表情,却散发着极为可怕的威严。
  他很年轻。
  才刚刚二十四!
  雁门袁氏立族八百多年,祖上曾是追随大汉太祖皇帝开国的八大将军之一,定北公世袭罔替,在这雁门要塞开枝散叶!
  八百年时间,让当年的那第一任定北公的血脉一传就是四万五,让整个雁门郡城之人,都是袁氏之后!
  族人越多,族主一位的竞争就越是激烈!
  八百年来,能在雁门袁氏一族当中坐稳族主一位的,最年轻的也得是而立之年,还得是最有权势的兴旺主支!
  饶是如此,历任族主也未必能让雁门袁氏四万多人族人全部信服!
  可袁世充是个异类!
  袁世充乃是雁门袁氏当中最微不足道的一系旁支远亲。
  其父不过是雁门袁氏一块屯田的田长,连住进雁门郡城的资格都没有!
  可相传袁世充出世之时,天降异象,房屋前后有无数银蛇盘亘成墙,火烧不走,刀砍不绝!
  而在袁世充出世之后,银蛇如同通灵一般,九拜之后,消失的无影无踪!


第148章 一战定国
  袁世充出世之后,也确实表现不凡。
  天生力大无穷,三岁之时,无师自通便入了武道,十五岁入宗师境,是雁门袁氏立足以来武道天赋第一妖孽之人!
  袁世充不仅武道天赋妖孽,在读书治学之上,也颇为惊人。
  十三岁便能舌战袁门三十二位先生。
  而真正奠定袁世充在雁门袁氏族主地位的,是在他二十一岁那年!
  大汉国朝行运八百年,与两百年前就开始出现颓败之势了,对于边关的掌控力日益下降。
  那时,雁门袁氏的野心关不住了。
  他们开始扶持雁门之外的北戎部落,一步一步的让那个弱小不堪的游牧部落发展壮大,一统正北草原,建立了北戎部落国。
  养虎能为己用。
  但同时,养虎亦为患。
  在袁世充二十一岁那年,北戎国建制已经三十年了,人口国力都达到了一个空前顶峰,而野心也达到了顶峰。
  刚刚登基的北戎新主大礼拜访袁门之后,转过身就举兵十万,踏破了雁门关!
  袁世充亲率三万袁门亲兵,从郡城一路打出了雁门关,打到了北戎国庭乌鳢台,活捉了那位北戎新主,另立新王!
  那一战打服了北戎皇室,也打服了袁氏满门!
  等袁世充领着北戎反主的人头回到雁门之时,时任袁门族主的袁卓之父袁肇庆,主动让位,退避上郡!
  袁门四万多直系族人迎出雁门关,高呼袁世充有帝主之姿,无一不是敬畏尊崇!
  然。
  此时。
  雄立在袁门宗庙之前的袁世充,脸色沉冷可怕。
  站在他两侧的数十位头发花白却威严惊人的袁门族老,更是双目猩红,怒不可遏!
  “袁肇庆!”
  “你……你可知族主横空出世之后,北戎俯首称臣,袁门同气一心,而当今汉室又是倾颓将败,正是我雁门袁氏问鼎大汉的绝好时机!”
  “可……可你儿袁卓,愚蠢不堪,将并州拱手让出不说,还让那五万精兵倾付一空!”
  “你……你袁肇庆一脉罪该万死啊!!”
  站在袁世充左侧的那位族老,声嘶力竭,斥骂间手中的龙头拐杖大力的戳击的地面!
  袁世充负手而立,一直毫无波动的面色,此刻杀气骇人!
  袁肇庆已是古稀之年,眼下就跪在宗庙之前,抬头,老脸之上尽是绝望和无奈啊,哭诉道:
  “族主,我……我儿袁卓并无异心啊,他举兵二十万入长安,也是为了袁门霸业着想啊!”
  “那长安东门之变,天下崩乱在即,正是举兵的大好时机啊!”
  “只……只是没想到当今的天武小皇帝竟然如此的不简单,敢以三万兵力迎战二十万大军,还……还让他给打赢了!”
  “族主,我儿大错已铸,但他已经死了,老夫不求别的,只求绕这三十一个无辜的孩童!”
  哭诉之中,袁肇庆不停的冲着袁世充磕头。
  那枯瘦的脑袋,重重的砸地,三下之后便是血肉模糊!
  但……
  袁世充却摇了摇头,启口,语气平淡却语出惊天:
  “三公,你还是不知错啊!”
  “袁卓确实愚蠢,但他最大的错,不是低估天武小皇帝,也不是星夜行军不知修整,而是他……没有将我放在眼里!”
  “他最大的错,就是我没有点头让他动,他却动了!”
  “我让亲军从上郡将三公你们接过来,不是要原谅你们,更不是救你们!”
  “我只是要借你三公一脉的人头,告诫袁门族人,袁门只有一主,只尊一个号令!”
  “动手!”
  言罢。
  袁世充背过身去。
  袁门亲兵提刀而上。
  噗噗噗……
  人头落地之声不绝。
  袁门袁卓一脉的近百位宗亲,全部被杀,而后被悬挂在了雁门郡城东门城楼之下!
  袁世充自始至终没有回头看一眼。
  他阔步进了宗庙之中,焚香,祭祖,叩拜。
  身后站着十一位头发花白的族老,还有十一位宗师境的袁门亲军统领,亦步亦趋,俯首帖耳,尊如君主!
  “族主,西河来信,说天武皇帝亲派和亲王入驻上郡,天子师平定冀州之后,已经挥兵北上了!”
  一位族老躬着身子,在沉声说道。
  “呵……平定冀州?那天武皇帝是越来越让我意外好奇了啊。”
  袁世充冲着宗庙上的数百灵台躬身一拜,淡笑道。
  似乎,他……根本没把天武皇帝放在眼里。
  “族主,袁卓这厮愚蠢至极,折损五万兵马不说,还将并州的控制权拱手让给了天武皇帝,我……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做啊?”那位族老又问道。
  “这并州已经成了一片荒土了,让了也无妨。倒是那五万兵马,确实可惜了。”
  袁世充淡然道。
  回过身来,脸上是不可一世的尊傲,问了一句:
  “北戎那边是什么态度?那乌衍鹄非得我取了他女儿,才肯借兵入雁门?”
  “乌衍鹄一直踟蹰不决的,想必就是个意思,看来族主不喂他一颗定心丸是不行了。”
  那位谋士模样的族老回道。
  “呵呵……”
  “三年前的乌庭浩有胆子但没脑子,现在乌衍鹄脑子有了,胆子却没了!这北戎蛮子一朝上不了台面,是终究都上不了台面啊!”
  “也罢,备礼,提亲!”
  “那颗定心丸我喂他吃了就是,再说了,北戎公主怎么说也是位倾国倾城的美人!”
  袁世充傲然一笑。
  举手投足之间的盖世气魄,让袁门族人将士敬畏无比。
  丢了并州没关系。
  这些年雁门强征掳掠,早就将并州洗劫成了废土了。
  至于那五万兵马,可惜归可惜。
  但和亲之后,北戎二十万大军入关,也就无足轻重了。
  “族主,那天武皇帝屯兵上郡一事?”那谋士族老又问了一句。
  “让他屯,屯的越多越好,届时,一战定国!”袁世充又是一言惊人。
  宗庙之前,近千袁门族人将士目光炙热,热血沸腾啊!
  一战定国!
  这是何等惊天的气魄和底气啊!
  他们没有半点的怀疑,丝毫不觉得此言托大!
  因为……
  讲这话的人是袁世充!
  袁氏满门,甚至关外北戎都一致认定直追大汉太祖、大有帝主之姿的袁世充!


第149章 潦草随意
  袁世充在雁门、乃至北戎的名声实在是太大了,大到了袁氏所有门人都已经将其摆在了跟大汉开国太祖一样的高度!
  自古以来,边塞子弟各个争强好胜能打,骨血里头流淌着的全是对于强者和武力的崇拜!
  而袁世充十五岁入宗师境,二十岁跻身九品,二十一岁一战成名!
  再一个。
  大汉国朝这近百年以来,除去那位西凉大国柱之外,再无强人出世。
  这更是让袁世充在雁门子弟心中的地位尊如雄主!
  所以。
  就算是他杀了曾经在雁门袁氏显赫近百年的袁肇庆一脉,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他一句不是。
  而恰恰相反!
  袁世充的杀戮与铁血,更是激起了袁门子弟心中的野蛮和暴戾,让他们更加的膜拜袁世充!
  不过!
  一旦翻过了上郡与雁门之间的那片天然屏障一样的黄土高坡。
  袁世充的名气并没有传入上郡,传出并州。
  整个大汉国朝十三州,对于雁门袁氏一族的了解,还基本停留在并州刺史袁卓的身上!
  此时的袁世充黑袍披身,金冠在顶,在享受着数千族人的膜拜和尊崇!
  “当今的天武小皇帝能扳倒陈国寿,连打几场还算漂亮的战役,这让我很是意外好奇啊。”
  “放眼大汉十三州,总算是出现一位值得我袁世充高看一眼的对手了。”
  袁世充眼眸微眯,冷声大。
  举手投足之间,尽是睥睨天下的尊傲!
  而后,袁世充阔步而出,喝道:
  “众将军,随我出关,前去塞外提亲点兵!”
  ……
  ……
  而此时。
  雁门以南的黄土高坡之上。
  十位锦衣卫乔装打扮成了逃荒的难民,正翻过了那满是沟壑险地的黄土高坡,站在了制高点之上,终于一睹向来低调却神秘的雁门重地。
  这支锦衣卫小队的小旗官名叫吴飞,曾是天子师神机营的一位百夫长,修为刚刚晋升到了内家境五品,
  个头不高,皮肤黝黑,但一双眼睛却异样的炯炯有神。
  这一支锦衣卫小队上郡出发,一路北上,绕过西河郡之后,在北原的天然高坡之上兜了一个圈子,才摸到了雁门郡的边缘地带!
  一路上,他们所侦查的消息实在是太惊人了!
  而所有的情报,最后都指向了一个可怕的名字,袁世充!
  但此时!
  吴飞的那张黝黑朴实的脸色,却是惊人的苍白。
  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就那么死死的盯着眼前高坡之下的雁门郡下,充满了惊骇和不可置信!
  在他的身后,十位锦衣卫更是倒吸了一口冷气!
  “大人,传闻果然不假!”
  “西河乡野的人都在说雁门袁氏近百年来一直强征赋役,以修筑边关防线之名,大批的奴役并州青壮民夫,押入雁门便是有去无回!”
  “我记得国朝史志之上说,雁门边关地荒人稀,是草木不生之地啊,这才多久啊,竟然真的变成这个样子了!”
  装扮成难民的锦衣卫们个个声音惊颤啊。
  吴飞紧蹙着眉头,没有说话,就那么死死的盯着高坡之下的雁门郡!
  那里,哪有什么荒凉土地啊!
  下了黄土高坡,就是雁门郡最大的一片平原草地,曾经养马放牧的地方,眼下却被分割了无数的良田!
  每一块良田都是四四方方,里面有密密麻麻的带着铰链的奴隶民夫在耕作着。
  而在奴隶民夫的身后,则是雁门袁氏一族的亲兵,手执鞭子,腰佩铁剑,动不动就是一鞭子抽出!
  每一方农田的边上,还有一座军帐,外围有一队队的兵卒手执兵戈,在来回不停的巡视着!
  除了农田之外,再放眼望去,靠近雁门郡城的那一片还有数不清的草庐土房,在冒着黑烟!
  “看来我们一路探来的传闻没有错,雁门袁氏一直奴役并州的青壮子民,在雁门一代开垦土地,屯田养兵!”
  “这雁门袁氏一族的根基,要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深厚啊!”
  小旗官吴飞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
  一路来侦查的情报来看,雁门袁氏至少奴役了数万的并州青壮民夫,被关押在雁门治下,做牛做马,为奴为俾,沦为了雁门袁氏的生产工具!
  这一眼看去,哪里是数万啊,分明是十万啊!
  曾经的雁门荒原,如今竟然开垦出了良田数千亩,还有大小无数的工厂作坊!
  再加上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