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召唤神话之万古一帝 >

第272章

召唤神话之万古一帝-第272章

小说: 召唤神话之万古一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真的要刺杀许文林,但必须要推波助澜一下,让这把火烧的更猛烈一些。
  这才引出赵元开的出面,好加深天下人的烙印和记忆,同时还撩拨了一些那些朝堂臣子的心,让他们误以为这是他们当中的那一位按耐不住了铤而走险了,在暗示着天子,这事适可而止的,否则更可怕的惊变都有可能发生!
  本来,赵元开是要等这些个朝堂臣子自己动手,但他还是低估了自己的帝威,这些个朝臣啊也就背地里搞点小动作。
  所以,赵元开只好自己来了。
  当然了。
  这是秘密。
  一个永远都不可能揭开的秘密。
  “罢了,你退下吧,一切等明日大朝会再说!”
  赵元开终于拂袖,也终究是累了,脑海中浮现晴妃的娇弱身影,心中多少是有些担忧的。
  翌日。
  旭日东升。
  适逢一月一次的大朝会。
  这一次的大朝会意义太重大了,早在长安城百万子民的心中酝酿已久,是期望万分!
  从长安风波,到火烧中烧!
  从御林第二战将府惊变,到京兆府遇刺,天子震怒!
  百万子民心中是默默支持着京兆府的,但却习惯性的怀揣着悲观的态度,因为就在这几日,一个极为不善的流言传遍了长安。
  有人说,当今京兆府是蒙恩入京、依靠贵女飞黄腾达的鸡犬之辈,且不知轻重得体的仗着那所谓的国律法典对国朝功勋老臣公报私仇,是其心可诛啊,这一次,怕是连陛下都看不下去了!
  三更天的时候。
  京兆府大门开了。
  许文林一身朝服走出,让他怎么也想到的是,长安庶民竟然自发的涌上街头,簇拥着京兆府门口,用这种无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尊敬和支持!
  那一刻,许文林似乎明白了什么,抬头看天,启明星未落,东方尚有一丝鱼肚白,光明很快就要到来了。
  四更天。
  承天门外。
  满朝文武,诸寺各司,整整两百多朝堂要员已经恭候在了承天门外。
  依旧是老样子,京兆府被千夫冷对,就连最受尊重的文武首臣阁老和国柱,对于许文林依旧是持以淡漠的态度。
  这个细节,让人心惶惶的朝堂臣子捕捉到了,顿时窃喜。
  似乎,自古以来都是法不责众,只要是人多,就出不了什么大事情。
  “咚!”
  “咚!”
  国钟荡起。
  承天门开了。
  殿前太监一声高呼:
  “文武朝臣进殿!”
  满朝文武开始有序的入朝。
  而这次,东方露红了,朝霞满天。
  太极殿。
  赵元开目色沉冷,气势压人,徐徐登上了九五之位,俯视朝堂太极大殿。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满朝文武跪拜。
  “平身吧。”
  赵元开拂袖,而后没有任何的废话,直奔主题,冷声道:
  “今日大朝会没别的事,就一个,议一议近日来的京兆府肃清正法风波!朕听说,这场风波弄得朝野鸡飞狗跳,又是血案,又是刺杀,怎么搞得?怎么回事?!”


第645章 问罪
  赵元开呵斥之时,目光是落在了许文林的身上,而且脸色很是不悦,大有问罪之意!
  这个情绪细节瞬间就让殿内朝臣捕捉到了,顿时长舒了一口气。
  果然,事情搞得太大,陛下不高兴了。
  自古以来,在帝主的眼中,真正的对错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就是朝堂和社稷的稳定!
  说白了,就是天子在非常大的概念之下,是站在绝大多数人这边的!
  但……
  这个发问,让朝堂顿时寂静无声。
  没人敢直接站出来解释一番,而身为京兆伊的许文林,更是一直弓着身子咬着牙,脸色惨白的厉害!
  “许文林!”赵元开直接点名。
  “臣在!”许文林应声,躬身上前。
  “你说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不就是查个案子吗?怎么就搞得朝野人心惶惶的?”赵元开发问道。
  这句话的问责意味,就深了。
  朝堂之上暗流涌动,不少人看向了许文林,在心中冷哼着。
  身为文武首臣的张居正和李河图,只是对视了一眼,始终没有表态多言。
  许文林没有第一时间回复。
  他躬着身子,甚至都不敢抬头看赵元开一眼,眼睛始终盯着地上的雕龙石阶。
  “许文林,朕问你话呢!”赵元开的语气加重,威严的声音在大殿之上回荡不息!
  “回禀陛下,微臣升任长安京兆伊以来,熟视弊端,心有愤懑,恰逢府内有出了一位无视法纪冒犯圣上的罪亲,这才痛下了决心,要秉公执法,好好的肃清一番长安!”
  “至于长安城内的人心惶惶,微臣不觉得京兆府哪里有错,一切都是依法办事的,绝没有冤枉任何一个人!”
  许文林终于开口了,语气还算是坚决。
  但……
  他的话刚刚说完,一直闷声不吭的张居正,突然一步踏前,躬身道:
  “陛下,老臣有话要说!”
  “准奏!”赵元开拂袖。
  而这时,张居正抬脸,目光和赵元开对视在了一起,赵元开当即就知道这位老臣想要说什么。
  “回禀陛下,老臣对于京兆伊许大人的话颇有异议!”张居正道。
  这话一出,整个朝堂顿时一阵躁动。
  这可是内阁首辅啊,在这朝堂之上的话语权可谓是仅次于当今陛下,现在,连他都表态了!
  气氛,已经彻底转变了。
  “有何异议,说来?”赵元开点头。
  此时的许文林心中是震骇的,他看了张居正一眼,这是他最佩服最敬重的张阁老,原本以为这位肱骨老臣会明辨事理,替他说话,但没想到却是这样!
  也是在这个时候,许文林突然想起了昨夜女儿说的那些话。
  哪怕是朝堂反目,千夫所指,甚至就连陛下也不待见,你也一定要坚定自己的立场,切不可动摇!
  而现在,就是朝堂反目千夫所指了么?
  只要阁老表了态,那基本上就宣示着他京兆府彻彻底底的站到了对立面。
  “陛下,京兆府肃清长安,虽初衷可嘉,但实际行动上似乎早就已经变了味了,这些日子老臣受到了太多朝堂大臣的诉冤诉苦,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朝堂的正常运行!”
  “居老臣所知,单单一个长安京兆府,就已经抓了六百多人,几乎涉及了满朝文武和绝大部分的长安大族!”
  “一个人有罪,这无可厚非!但,如果上升到了绝大多数人有罪,请恕老臣愚昧,老臣已经分不清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有罪之人了!”
  话说完,躬身退下。
  张居正的这番话,实在是太高明了。
  他没有明确说出谁对谁错,就是抛出了引子,说直白点,就是个带了个节奏,而且是极为高明的节奏!
  抓一个人两个人,就算是误判也不没什么大不了。
  但,一抓抓所有,抓的绝大多数,那么事情的核心矛盾就不再是这些人到底有没有罪了,而是上升到怀疑这个裁决行动的本身合理性和正确性了!
  罪及大多数,往往只有两个可能性!
  要么,就是朝堂烂透了,大家确实有罪。
  要么,就是裁决者屁股歪了,在进行人神共愤的打击报复公报私仇!
  这话一出,满堂喝彩啊!
  “阁老不亏阁老,所言极是啊!”
  “陛下,臣附议,臣以为阁老所言一针见血!”
  “陛下,臣附议,臣认为……京兆府其心值得重新推敲一番啊!”
  “陛下,天武六年之后,汉土安稳,吏治一新,而今天武七年,朝堂臣子更是奋发有为,怎么偏偏这个时候在京兆府的眼中,人人都有罪了呢?”
  “陛下,臣等冤苦久已,请陛下明鉴,可不要寒了朝臣的心啊!”
  一时间,朝堂言论四起。
  赵元开的脸色没有任何的变化,但心中轻呵了一声,他要的就是这一幕。
  “许文林,阁老和诸位爱卿的话你也听到了,作何解释?”赵元开将问题再一次的抛到了许文林的身上。
  不过,心中终究是有些担心的,怕许文林顶不住。
  张居正那个引子很高明,高明到了让赵元开都觉得惊艳,但,就是不知许文林能不能参悟的到。
  说白了,张居正抛了问题,摆在面前的答案就那两个,但真正的答案却不是如此!
  是什么?
  是国律法典的不完善!
  京兆府是在徇私枉法吗?明显不是,他抓了六百人,都是有罪状在书的依据的!
  但,真的是朝堂烂了吗?大家都有罪吗?
  也不是!
  严谨来说,不是有罪,是有错!
  你看,抓的都是纨绔子弟公子哥,仗着家中权势搞一些擦边性质的小动作,什么在基建工程里头捞点好处,或者仗着威势逼迫欺凌他人。
  你问是不是杀人放火?却也没有。
  问有没有拉出家中在朝为官的大人,出来明确徇私?也没有!
  就算是这次风波之中的最严重的军兵流出问题,其实漏洞也很多,因为军兵管理并没有上升到立法量刑的程度,只是当初赵元开的一句话而已!
  说简单,就只是命令禁止,没明确量刑!
  还有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各地的法度也大不一样,有些事情在长安是大罪,到了洛阳却算不得什么!


第646章 质疑
  这种法度的不健全和不完善,一度将人治推上了顶峰,是对是错是什么罪,全看大老爷的心情。
  民间伸冤,最核心的诉求不是为自己辩解,而是期盼能遇上一位青天大老爷,这等司空见惯的风气,从根本上就是个错误!
  也正是因此,才让朝野内外对京兆府恶意满满!
  搁以往都不是个事儿,怎么到你这儿,就一个个罪该万死了呢?
  你这是秉公执法?
  屁!
  分明就是拿着鸡毛当令箭,耀武扬威,滥用法权!
  这,就是长安风波的核心,赵元开一手导演,张居正在李河图拜见之后,第一时间领悟!
  归根结底一句话。
  当今天子要借机给天下人演一出大戏,把以往模棱两可的鸡毛彻底上升为令箭,以法治天下!
  就是不知道许文林有没有这个觉悟了。
  “陛下,臣认为张阁老所言差矣!”许文林开口。
  这话一出,满朝文武不高兴了。
  “许文林,你注意你说话的态度,这是一手主导了大汉吏治革新和发展的内阁首辅大臣,他的话,轮得到你来指点的吗?”
  “呵呵……你不过是扶风郡的一个小小县令,这才当了几天的京兆伊啊,居然质疑起阁老来了?”
  “许文林,你不要忘了,你能走到今天,不单单是陛下的恩待信任,还有阁老对你的推举伯乐之恩啊!”
  ……
  愤怒之言四起。
  但毕竟是朝堂之上,不敢太放肆。
  可饶是如此,这些话的分量也不轻了,够伤人了。
  其实朝堂之上一直都不能认可他,都以为他是靠着晴妃得宠,这才得了势。
  就算是京兆伊,官居从一品,但在大多数的人眼中,也不过就是个五品的小县令罢了!
  赵元开端坐九五之位,袖手旁观,看许文林怎么应对。
  指点驳斥的声音没有平息,许文林保持着沉默,似乎是退却了,无言以对了。
  但!
  突兀间!
  “没错!”
  “我许文林入京之前,确实只是一介五品小县令,是仰仗了陛下的恩待信任,也确实得益于阁老的提拔推举!”
  “但,那又怎么样?”
  “就因为我出身起点低,就因为此时站在这朝堂之上,身居阁老之后,就不能对于阁老的言论有所质疑了吗?”
  “你们对我口诛笔伐,这没有任何问题,我许文林也是来之不拒!但,请你们就事论事,我许文林哪里不对,你说出来,让陛下裁定!而不是现在这样顾左右而言他,拿什么身份官位来否定我发言的权利!”
  “古人言,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微臣斗胆问一声陛下,陛下如此圣明神武,但,可以保证永远不会犯错误码?”
  许文林字字铿锵,最后竟然直接点到了赵元开的头上。
  这话一出,朝堂震动了。
  文武慌乱跪拜,高呼: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许文林,你太放肆了,竟然如此冒犯圣上,还不治罪?”
  “陛下,这个许文林疯了,臣斗胆请命,立马抓捕审问许文林!”
  “陛下圣明,这许文林是何居心,已经不用臣等多说了吧!”
  满朝皆跪,就唯独许文林站着,腰杆笔直如标枪。
  赵元开看着许文林,眼神玩味儿,颇有几分诧异。
  而后,拂袖,笑了笑:
  “朕,也会犯错!”
  “诸位爱卿平身吧,今日有什么话,就在这朝堂说开了,就依许文林所言,他有什么罪过,点出来,当罚则罚!”
  朝臣起身。
  这下,许文林是彻彻底底的犯了众怒了。
  他刚才那番话很强硬,可越是强硬,大家就越是恼火。
  他就一个人!
  被千夫冷对所指!
  “许文林,我可听说你的侄子许云生,不仅冒犯天子亵渎贵妃,还私藏军兵,这个你作何解释?”户部尚书第一个站了出来,对峙道。
  “不作解释!京兆府第一堂审的就是许云生,依照律法,当斩三族,再有七日就是行刑之日!”
  许文林面对户部尚书,丝毫不怵。
  旋即,转身面向天子,躬身道:
  “陛下,关于国律法典之中的株连,臣有异议,臣觉得株连太不合理,若有唆使、怂恿、包庇、伙同,甚至是监管不力等等责任在身,才应该依据事实情况论罪,而不是肆意株连,祸及无辜!”
  呵……
  有意思!
  看来这许文林领悟出了不少啊。
  “许文林,你太过分了,你这是在质疑国律法典吗?你有什么资格?冒犯天子亵渎贵妃,这两罪并论岂止是诛三族,根本就是诛九族!连你,都得人头落地!”大理寺卿听不下去了,一步踏出。
  太无法无天了,居然连国律都敢质疑!
  “陛下,倘若陛下真的要株连九族,许文林绝无怨言!但,陛下可曾想过,国律法典已经数百年没有重新修订了,而今大汉重启了盛世,政治格局、社稷结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陛下临朝之后说话,天武治下的大汉以万民首重,平门阀,除霸凌,汉臣以清贫为荣,汉将以英勇为傲……天武治下的大汉何等伟大且不同,但国律法典却依旧是老一套!”
  “陛下,臣这一次肃清长安风波,所追究的罪过在国律法典之中都只是简简单单的一笔带过,不入刑,不定量,全凭裁决者的胆魄和良知!”
  “但,错就是错,罪就是罪!”
  “臣知道,京兆府肃清长安,让朝野一众权贵很是不高兴,但,请陛下明鉴,看一看长安城内,看一看汉土民间,看这国朝首重的大汉子民何等的支持和振奋鼓舞!”
  “没错,臣原本只是一介五品县令,得知遇之恩,仰仗贵女起势,但臣是底层走出来的,臣知道大汉的子民真正渴望诉求的是什么?”
  “这些日子,臣听了很多的流言,说臣滥用职权,说臣不识大体,说臣在祸乱朝堂大臣的忠心!”
  “臣不在乎那些,因为臣问心无愧,臣在为民请命,为大汉国律之公平公正而战斗!”
  “对不起朝堂没关系,只要臣对得起陛下,对得起天下万民和这一身朝服的职责,便死而无憾!!”


第647章 不妥
  许文林就站在朝堂之上,轰轰烈烈,气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