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神话之万古一帝-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
尚食廷内身份最高的那位宫女走了过来,冲着慕容流萤神秘的招了招手。
慕容流萤立马露出一个天真明媚迷死人的笑容,乖巧的迎了上去,娇声道:
“姐姐……”
“唉,妹妹的这副姿色和气质,让身为女人的我都忍不住动心啊。”
那宫女一声长叹,而后,低着嗓子,道:
“妹妹,姐姐已经跟女官说好了,今夜去宣室殿传膳一事,就让你代替姐姐去了。”
“妹妹,若是得了陛下的宠幸,可不能忘了姐姐哦,姐姐在这尚食廷已经呆够了!”
慕容流萤听到这儿,顿时眼眸一亮。
她虽说好奇。
但这屈身为婢的日子,太让她难受了。
“姐姐,妹妹自幼家境贫苦,这入了宫之后,还是第一次遇见姐姐这么好的人,妹妹都记在心里头呢!”
慕容流萤乖巧道。
那宫女长舒了一口气,顿时心安,而后低着嗓子,补了一句:
“淑妃娘娘和晴妃娘娘都是乖巧心善的绝色女子,妹妹你也是如此,陛下是一定会喜欢的!”
不知怎的,一听“妃”字,慕容流萤的心里就很不舒服。
她可是大有女帝之姿的圣女啊。
慕容流萤不露声色,依旧是乖巧模样,强忍着讨好了那老宫女两句。
宫女离去。
慕容流萤的脸色恢复冷艳,一颦一动之间,气息高贵尊傲。
只是吐气呢喃之间,语出惊人:
“今夜怎么杀死天武小皇帝,才能让我开心一点呢?哎……真是让人头疼啊。”
……
……
宣室殿。
赵元开将此次凉州一战的战后统计奏章又看了一遍。
这一战确实是大胜!
天子师连同西凉军,前前后后让整整六十万的蛮族大军彻底的埋葬在了凉州土地之上!
霍去病亲率五千虎豹骑孤军入大漠,辗转千里,奇袭匈奴单于庭,俘虏单于皇室忠臣三百余人之中,直接屠庭数十万!
眼下,陈庆之横扫突厥东域两部,听闻突厥虬罗贼心不死,直接下了屠部令!
屠庭也好,屠部也罢,针对都是大后方的老弱妇孺。
而这两件事,都是部将在外,自作主张下了命令!
尤其是陈庆之这位儒将,作出这番举动,是赵元开怎么也料想不到的。
但话说回来。
针对异族,这是最为有效的打击方式!
所谓名将、儒将,向来都不是什么仁将,慈不掌兵!
而霍去病和陈庆之没有奏明天子私自下令,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是在替赵元开背负青史骂名。
天子,终究是要以仁爱立名的。
殿外。
陈庆之、李河图和张居正三人结伴而来。
入了宣室殿,叩跪行礼。
赵元开拂袖免礼,直接起身去了偏殿议事堂,开门见山,问道:
“子云,告诉朕,屠部令杀了多少人?”
“子云该死,请陛下降罪!”
陈庆之脸色一变,直接叩跪在地请罪。
赵元开摇了摇头,叹道:
“朕何时说要治你的罪了?起来,回答朕的话。”
“回陛下,屠部令下达之后,白袍军十二路兵连杀一天一夜,具体人数没有统计,但……”
“但什么?”
“但白袍军西进五百里,没留活人!”
陈庆之一语惊人。
第368章 谁敢多多益善
边上,文臣之首的张居正深吸了一口气。
国柱王李河图虽是武将出身,但一听此言,再看边上这位儒雅书生模样的白袍军统帅,心中震撼啊!
“突厥虬罗募兵反扑的情报是真的吗?”赵元开不置可否,再问一句。
“陛下,不管这情报是不是真的,白袍军和虎豹骑班师回朝迎战反王,凉州便只有两万西凉军戍边,末将必须彻底的杜绝外患!”
“屠了突厥靠近大汉的东域两部,那突厥虬罗再想要东征,也无法在一年半载之内完成!”
陈庆之如实回道。
赵元开负手而立,颔首认可。
这让他不禁想起了益州西南的西夏国。
赵章光联合其他三大反王,倾国而出,举兵百万,还要渡水北上,生生的将后背空给了西夏!
这汉南即无能人,也无名将,净干蠢事!
“罢了,此事就此揭过。对了,俘虏的匈奴皇室重臣贵族呢?怎么没押回长安?”赵元开问道。
“回陛下,那是骠骑将军的战果,末将不敢擅自押回!”陈庆之回道,不该争的功,他决然不争!
此外,对于霍去病,陈庆之也是打心眼里的敬佩啊!
那等功绩,他是想都不敢想的!
“说的也是!”
赵元开颔首,而后看向了李河图,道:
“国柱王,你将朕之前的战略复述一遍。”
“老臣遵命。”
李河图点头,而后面向陈庆之,知无不言事无巨细。
自赵元开临朝至今,几场大捷战都是陈庆之追随指挥的,和赵元开已经形成了一种君臣之间的默契了。
听完战略布局之后,陈庆之立马明白这一战的核心重点到底在什么地方。
“子云,白袍军休整两日之后,朕会亲自为你们饯行。周仕礼的都卫军没有打过硬仗,所以这一战,白袍军必须要以雷霆之势,打出惊天士气!”
“兵工部在二十五日之内,将一万具神臂弩和百万发羽箭运送到了你的驻军迎敌,具体什么战术,朕看你的发挥!”
“可有问题?”
赵元开看着陈庆之,沉声道。
“回陛下,若真有一万具神臂弩,此战白袍军必胜无疑!”
“而今白袍军几番大捷,正是士气冲天之时,配环首刀,搭神臂弩,三万悍卒何惧那汉南五十万游兵散勇!”
“五十万兵马,只是唬人而已,能不能指挥得动都是问题。”
陈庆之自信无比,对于汉南赵和泰的五十万步卒,根本就是不屑一顾!
李河图闻声一惊,这……这么自信的吗?
赵元开只是笑而不语。
说的没错啊,汉南反王的那些兵,说白了不就是地方的保安队嘛,人多了根本就不是什么好事!
没有韩信之才,谁敢多多益善?
五十万人,闹着玩呢?
这名将就是名将啊,军事见解果真是一针见血!
至此,赵元开心情大好,直接摆手,道:
“行了,今日议事就到这儿。子云领兵,战术问题无需朕再多言了,就此散了吧!”
“臣等告退!”
陈庆之等人离去。
赵元开回到了宣室殿正殿之中,这时,孝懿太妃和青忧早已候在殿内已久了。
一见天子,欠身行礼。
孝懿太妃直言道:
“陛下交托哀家的事情,青忧已经解决了,人就关押在长乐宫之中,陛下可要前去审问一番?”
赵元开一怔,这才想起了那份密信的事情。
眉头一蹙,问道:“确是东荒神教的人?”
“回陛下,是东荒神教三大无上法王之一的尊凤法王,何如松的那份密信没有半句虚言!”孝懿太妃回道。
三大无上法王之一?
赵元开之前从上官鸿的口中得知,这东荒神教的三大无上法王都可是九品大圆满的存在,龙脉复苏之时,便能一步超凡!
赵元开下意识的看向了青忧。
青忧微微低眉,了知赵元开的心意,道:
“陛下,臣妾无恙!”
“陛下,那尊凤法王确实很强,哀家都不是她的对手,但在青忧面前,没撑过一招,就被九阴无相当场镇压!”孝懿太妃叹谓道。
一招镇压?
赵元开还以为要打个天昏地暗的呢。
目光落在了生的妩媚、又眸子清纯的青忧身上,两相对比,让他是越发的喜爱眼前的美人啊。
“陛下,那东荒圣女就潜在尚食廷之内,要不臣妾这就过去将其一并捉拿了?”
青忧抬眼,迎着赵元开的目光顿时俏脸一红,道。
但。
未等赵元开说话,孝懿太妃却眉间一锁,沉声道:
“不可!”
“那东荒圣女乃是慕容皇族的血脉,修炼的绝学功法是大荒皇级功,此功未在九阴无相般若功的通绝之内,青忧你对上了她,未必能像之前那样的轻松!”
说到这儿,孝懿太妃看向了赵元开,又道:
“这一次,还是陛下亲自出手,最为稳妥!”
“大荒皇级功?之前在倚凤谷的时候,就听说此绝学功法不弱于九阴无相,不过是麻烦一点,没有关系的。”
青忧的面容之上,少有浮现一抹战意,整个人的气息都变得英飒清冷了起来。
但,孝懿太妃还是摇了摇头,轻叹道:
“青忧,哪里是未央后宫的尚食廷,经不起你们两人的折腾的!”
“罢了,爱妃,此事你就不用过问了。”
赵元开拂袖。
而后,扫了一眼殿外内监,喝道:
“宣尚食廷女官前来见朕!”
不一会儿,尚衣廷女官听宣而来,叩跪在地。
正要行礼,就被赵元开摆手免住,直接问道:
“近日尚衣廷是不是新来一位宫女?”
“回陛下,确是新来一位模样俏丽的宫女,名叫何流萤,是光禄寺何大人亲自引荐入内廷的!”女官回应道。
那何流萤才刚来尚食廷,人气却不低。
这位女官以为是陛下有意,心中一喜,下意识的补了一句:
“陛下,何流萤其人性格乖巧……”
“她是刺客!”
孝懿太妃眉头一蹙,冷声打断。
那女官先是一怔,而后吓得脸色发白瑟瑟发抖,连连叩首,颤声道:
“陛……陛下,太妃,那何流萤是何大人亲自引荐的,说是他的……”
女官说到这儿,像是想到了什么似得,突然一怔。
第369章 一切照旧
而后,抬脸,已经有些语无伦次了,道:
“陛下,半……不不,是一个时辰之前,负责给陛下传膳的宫女跟卑职说她她染了风寒,让何流萤替她传膳给陛下!”
“胡闹!且不说这何流萤是刺客了,就凭她才刚刚入宫数日,你就敢同意让她代替别人给天子传膳?”
孝懿太妃闻声之后,勃然大怒,呵斥道。
那女官已经被吓得半死了,匍匐在地上,拼了命的磕头求饶,身子更是在不停的颤抖哆嗦着。
“卑……卑职该死,卑职该死。”
“这两日何流萤一直表现出仰慕陛下的样子,又是何大人的远亲,生的貌美动人,性格也乖巧讨喜,卑职也没想那么多……”、
女官解释道。
赵元开听到这儿,乐了。
俯视着匍匐跪在地叩头求饶的尚食廷女官,问道:
“你是说,今夜负责给朕传膳的宫女,是那个慕容流萤?”
“陛下饶命,卑职这……这就是回去给换了,如果何……慕容流萤真的是刺客,卑职立马……”
话说一半,赵元开直接摆手,喝道:
“不用了,一切照旧,就让那个女刺客给朕传膳!而你要做的,就是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否则的话,朕治你的死罪!”
“当……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女官呢喃了一句,而后不停的叩头,道:
“卑职领命,卑职叩谢陛下的不杀之恩!”
“罢了,下去吧。”
赵元开拂袖,就此作罢。
其实他让尚食廷的女官过来,就是想问一下东荒圣女现在的情况,而后再过去直接出手镇压!
却没想到,问出了这么一件有趣的事情来。
往日传膳的宫女自称染了风寒,让慕容流萤顶替她,而且还是负责夜膳的宫女。
这可就有意思了啊。
女官退下之后,小姨太妃和青忧对视了一眼,笑而不语。
片刻之后,青忧站了出来,问道:
“陛下,那尊凤法王怎么处置?”
“暂且留着!”赵元开略作沉思之后,道。
“臣妾知道了。”青忧点头。
尊凤法王也好,东荒圣女也罢,最好是能留一个活口,毕竟,她们在东荒神教之中的地位可都不低,知道的秘辛也定然不少!
此外。
赵元开很是好奇啊。
这东荒圣主不是在复苏龙脉吗?
怎么好端端的将自己的女儿送到了数千里之外的未央宫,想要行刺天子?
双线操作,两手准备?
行!
那就陪你慢慢玩!
“太妃,青忧,那什么法王就由你们自行审问,没有利用价值之后,直接杀了,朕不想过问这些!”
赵元开看着身前两人,直言道。
太妃和青忧微微欠身,领命,而后直接回了长乐宫。
宣室殿之中。
赵元开对于东荒圣女行刺一事,也不算特别的上心。
端坐龙案之中,便开始批阅奏章。
眼下天下大乱,风云骤起,内忧外患加上前朝余孽几乎是在同一时间侵吞而来,这不是小事情!
但,这只是一方面而已。
另一方面,国朝的民生发展和新秩序的构建,同样不容怠慢和松懈。
征战,对于民生来说,未必就是一种极大的消耗。
这得看你怎么打!
临朝至今,定冀州,拿下大汉帝国的半个粮仓,让国仓一下子就充沛了很多。
这几日,并州雁门和刚刚归汉的北戎州,呈上不少的奏章。
袁氏一族蛰居雁门数百年,对内搜刮并州民脂民膏,对外扶养北戎游牧民族,同时还在雁门大搞屯田和工厂。
这是经营了数百年的谋国大计,养兵只是其一,屯粮才是重中之重,而现在,袁门财富的清点彻底完成。
奏章摆在赵元开的跟前,直接让赵元开大吃一惊!
厚厚的几大本账本翻下来,就四个字,富可敌国!
光粮草,就足够三万白袍军和五万背嵬军吃上个十年啊!
另外,北戎刺史乌庭芳呈送的奏章里面,喜讯也是不少。
并州一战,可谓是将北戎的壮年男人彻底的打空了,这让北戎妇孺对于大汉极为仇视。
不过,乌庭芳受任刺史之后,联合雁门郡太守许年,直接将重心放在了北戎孩童的身上。
一方面是加大赈济力度,先安抚民心。
另一方面,就是彻底的放开关内外的交流,普及教育,推行大汉文化风俗,进行全方位的归化!
此外!
新任雁门太守的许年,居然整出了一篇《寻根说》和一篇《袁罪论》。
像模像样的引经据典,说北戎族本来就是大汉己出,而他们的先祖是被袁门流放到了关外的苦民!
赵元开得知此事之后,直接愣住了啊。
这不是典型的矛盾转移手法吗?
人才啊!
还别说,一年之后,赵元开如约巡视北戎,没准这两人还真能交给赵元开一副满意的答卷!
另一方面,凉州一战,陈庆之横扫突厥,霍去病并吞漠南。
这一战前前后后灭了蛮族近百万人。
人没了,但资源还在啊,牛羊战马什么的,全部纳入凉州,归入大汉。
不过,对待突厥和匈奴的战略是不一样的。
陈庆之在突厥的高昌、乌孙两部下了屠部令,蛮族杀光,物资全拿,归入凉州之后再同一配置!
至于不能拿的,就直接一把火烧了!
这是犁庭扫穴般的彻底收割与根基摧毁!
但,匈奴的战略则复杂太多了。
从传来的奏章来看,匈奴四大王部被彻底打垮两个,而单于庭更是直接被霍去病给屠了。
剩下的大贤王远逃漠北,而呼顿王一心归汉!
整个漠南基本上可以宣告为汉土了。
所以,对待漠南的战略是绝对不能和陈庆之一样的,资源可以转移,但草原生产力的根基必须保留!
在呼顿王部彻底掌控住了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