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召唤神话之万古一帝 >

第133章

召唤神话之万古一帝-第133章

小说: 召唤神话之万古一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左手功绩右手仁政,合在一起给子民最直接的东西是什么?
  是信心啊!
  信心就是民心啊!
  而最要命的是什么?
  是对比啊!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你裂土分汉临民,结果被你统御的庶民日子过得还不如以前,那么问题就大了啊。
  什么叫成王败寇?
  你做的好,就是王道,做不好就是匪道!
  现在一首满江红筹志在民间疯狂传诵,直接把赵章光的皇权定性为反王了,让新魏治下的民心大为震荡!
  而最最可怕的一点!
  赵章光心里很清楚,以赵元开现在的手里,若是真要对汉水以南动手,收复国土只是时间问题。
  天子师虽然编数不多,但战绩恐怖啊。
  问世至今几番大战,斩级杀敌的数目至少也是四五十万了啊!
  可赵元开就是迟迟不动手!
  “唉……”
  赵章光又是一声长叹。
  而后将目光落在了陈问礼和贺彭举的身上,有些绝望无力的说道:
  “朕算是看出来了,赵元开压根没打算对汉水以南来硬的,他就是用这种笼络民心的方式一点一点的瓦解朕的统御根基!”
  “他……他这是在羞辱朕,是用钝刀子一点点的诛朕的心,待朕撑不住了的时候,再杀朕的人啊!!”
  这话一出,陈问礼第一个腿肚子打颤啊。
  魏皇陛下这是怎么了?
  难道要放弃挣扎了吗?
  那可不行啊!
  他蜀西陈氏一族可是被天武帝下了诛九族死令的,如果大魏轰塌,那陈门立马面临灭顶之灾!
  念及于此,陈问礼赶紧躬身而出,沉声道:
  “陛下完全不必如初担忧!”
  “还不担忧?呵呵……朕的好相国,是不是又有什么逆天妙计啊?”赵章光冷笑。
  他现在对陈问礼已经是失望中的失望啊!
  “陛下,老臣现在哪敢谈什么妙计,只是老臣觉得……局势还没有到无法逆转的地步!”
  陈问礼躬身一拜,继而,又道:
  “陛下说的没错,那天武小皇帝确实有羞辱陛下的意思,但这对于陛下来说,未必是坏事!”
  “都羞辱朕了,还……还未必是坏事?”赵章光顿时大怒。
  “陛下息怒,陛下且听老臣细细道来!”陈问礼赶紧跪地叩拜。
  “罢了,你说说看吧!”赵章光摆手。
  陈问礼站起了身子,将佝偻的腰板挺直,摆出一副自信的模样,道:
  “古语言,骄兵必败!而天武小皇帝现在就是那最大的骄兵!”
  “他现在确实有实力渡水南下征伐,但他没有这么做,为什么?因为他太自负了,他甚至还想要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但……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他错过了逐一击破新立四国的最好时机!”
  讲到这儿,陈问礼昂首挺胸,一副智谋超人的自信从容。
  赵章光先是一愣,而后像是明白了什么似得,眼眸顿时一亮,道:
  “继续说下去!”
  “哈哈……陛下果然英明,竟然一眼看出老臣的心意,老臣佩服佩服啊!”
  陈问礼见赵章光脸色有变,顿时一喜,抓着机会极尽奉承。
  之前几番失算打脸,已经失去了赵章光的信任了,所以他这次必须抓住这个好好表现的机会!
  “赶紧说!”赵章光脸色依旧是不好看,但心底却是轻松了一口气。
  “老臣遵命!”
  “陛下,汉南四皇向来少有交流,而今纷纷裂土立国称帝之后,更是彼此戒备,内耗严重!”
  “而今天武帝小有所功绩,已经显露三分威胁,我新魏国力位居四国之首,陛下都如此心忧不宁,试问……那曹皇、晋皇和梁皇岂不是更坐立不安?”
  “之前老臣遣派门下客卿前去游说,这三位新皇却各个态度淡漠戒备极深,但现在,老臣如果没猜错的话,他们现在一定追悔莫及!”
  “天武小皇帝是有几分能耐,但他还是太嫩了,毕竟舞象之年年轻气盛,行事作风魄力有余而谨慎不足!”
  “他现在自负傲慢耀武扬威,却没想到,这样只会让汉南四皇尽释前嫌放下隔阂,走向了前所未有的强强联合!”
  陈问礼口若悬河,舌灿莲花,一番分析下来可谓是信心爆棚啊。


第307章 四皇聚首
  贺彭举听到这儿,深吸了一口气,不住的点头,沉声道:
  “相国此言有理啊!”
  “陛下,三天后便是荆州丹阳山四皇聚首的日子,不出意外的话,曹皇、晋皇和梁皇三人会主动示好陛下的!”
  面对贺彭举的肯定,陈问礼只是微微颔首,而后躬身对着赵章光得意道。
  赵章光陷入了沉思之中。
  陈问礼的话不假。
  若是赵元开临朝之后中规中矩,汉南四皇根本不会真正的合纵连横,自然难成什么大气候!
  但相反,赵元开的威胁越大,这合纵连横就越发的牢固,未必就没有一战之力!
  毕竟,汉南可是划分曾经大汉整整一大半的疆域!
  “好!朕就最后再相信你一次!”
  赵章光牙一咬,喝道。
  他现在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但这时,陈问礼凑了上来,压低了声音,又道:
  “陛下,西夏国那边有所回应了,说只要陛下诚心建交,西夏大国师便立即动身亲自前来面见陛下!”
  “此……此事暂且搁置,等四皇聚首之后,在做定夺!”
  赵章光沉默了许久,凝声道。
  大汉国朝八百年,一直都是严守边关,从不与邻邦异族通交,所以赵章光的骨子里头还是抵触这件事的。
  此外,这事明明是他有求于西夏国,但西夏的回应却是如此积极,只要给予肯定答复,他们直接派大国师主动来朝!
  这太过于殷勤主动了,非奸即盗,根本不是什么好事。
  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赵章光是绝不会铤而走险的!
  弓着身子的陈问礼提到这个答复之后,微微一怔,俯首看地的那双阴枭老眼之中,闪过一丝不悦和癫狂。
  但声音姿态却没有任何的异样,俯首帖耳道:
  “老臣明白了,老臣这就去准备四皇聚首的事宜!”
  “下去吧。”
  赵章光拂袖。
  ……
  ……
  长安。
  宣室殿。
  赵元开本来松懈的心情,一下子又紧绷了起来。
  有道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
  将龙案之上的奏章批阅完之后,赵元开习惯性的在大脑之中梳理一遍当下的国朝概况,算是一个阶段性的小结!
  这是赵元开前世留下来的工作习惯,也是华夏现代先进的管理逻辑的惯性使然。
  当然了,治国理政不是管理企业可以比拟的,但还是有一些逻辑可取的。
  起身之后,赵元开紧锁着眉头,背负着双手,在殿内来回踱步。
  “北戎州的建制基本完成,以传来的奏章来看,一切都在稳步的推进着,乌庭芳确是有一颗向汉之心啊!”
  “凉州一战之后,匈奴漠南和突厥的高昌部算是纳入汉土了,待开春之后,让霍去病好好谋划一番,选址设立镇西都护府!再以此为据点,把整个突厥匈奴都给吞了!!”
  赵元开蔚然一叹,野心勃勃。
  其实赵元开的心情很急切。
  他想并吞了大西北以外的整片草原和大漠,然后一路往西,看看更外围的天地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这九州大汉的很多郡州地名和华夏历史很是相似,所以赵元开很好奇,那极西之处,会不会类似古欧的国家。
  不过直觉告诉赵元开,应该不会出现!
  因为天绿阁那仅有的几卷古籍零星记载着,说极西之处尚有一大楚王朝,庞大尊然,且代代都有武道圣人问世临民!
  这要是真的,直接就否掉了赵元开的猜想。
  其实穿越过来这么久,也只有临朝掌权的这段时间,赵元开的耳目和眼界才得到了极大的扩张。
  也正是借此,让他开始慢慢的认知眼下所处的这个世界了。
  但也应了那句真理名言,认知越大,就越会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和无知。
  赵元开倒不觉得自己的渺小,但无知却是真的,他现在有太多太多的不解和困惑了。
  真有大楚皇朝存在?
  极东的东海彼岸真的有问道长生者?
  那这大汉怎么连个武道大宗师都出不了?
  本身就是大宗师境界的雄霸应召而来之后,修为硬生生的被压制回了宗师境九品圆满,这又是为什么?
  还有,这九州到底有多大?
  立汉之前的历史是什么样子的,大汉之外的世界又是什么样子的?
  人类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们从来不缺探索未知的勇气和激情!
  但赵元开不一样。
  除了勇气和激情,而今的赵元开还有野心。
  换而言之。
  那不是探索,而是征战!
  “九州……总有一天,朕要把你彻底的踩在朕的脚下!”
  赵元开深吸了一口气,野心勃勃。
  这时。
  殿外响起了一阵脚步声。
  锦衣卫指挥使孙心武叩在殿外,道:
  “启禀陛下,臣要事启奏!”
  “准奏!”
  赵元开拂袖。
  孙心武听命进殿,将一份密折呈了上来,而后躬身道:
  “启禀陛下,锦衣卫查到重要情报,汉水以南的四反将于三日之后在荆州丹阳山聚首议事。”
  “四皇聚首?”
  赵元开摊开密折,看完之后,差点乐了。
  名头倒是唬人的很啊。
  “陛下,这汉水以南四反王聚首,怕是要联合起兵啊,而今天子师和诸位将军都不在中州,臣怕……”
  孙心武面色凝重,沉声道。
  “怕什么?难不成他们还能渡水北上?”赵元开冷笑。
  而今汉水以南的四反王在赵元开的战略之中的存在感和地位已经降到了最低的一档了。
  之前赵元开还有些着急,但现在,他就一直晾着汉水以南。
  现在每一天都有人偷渡汉水北上,投入天武治下。
  昨天锦衣卫还呈送密折,说岳飞的那首满江红筹志传入汉南,一石激起千层浪,成了汉南的禁词!
  这说明什么?
  反王治下的民心已经开始松动了。
  等到赵元开的国策优越性彻底显现,这种软实力的输出达到顶峰,汉水以南的那些子民怕是日日夜夜盼着天子师渡水南下啊!
  那个时候再动手,应天承道,一气呵成!
  至于这什么四皇聚首合纵连横什么,战术上没什么问题,但是战略大方向之上却错的离谱!


第308章 攻心难矣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赵元开并不希望在汉水以南酿下太大的杀戮,反王乱臣当诛,但黎民百姓无辜啊。
  当初平定冀州之时,哪怕是赵元开身为天子御驾亲征,却依旧是受到了冀州子民的对抗和抵触。
  哪怕是现在,整个冀州土地的绝大部分庶民对于汉室皇权依旧是抱有三分敌视。
  攻城易,而攻心难矣!
  “陛下所言极是,眼下已是入冬,风雪南下,那四大反王根本无力渡水北上,眼下搞出个什么四皇聚首,其实就是抱团取暖罢了。”
  孙心武俯首点头道。
  说到这儿,他像是想起什么似得,又道:
  “对了陛下,锦衣卫遵循陛下的指示,渗入汉水以南的民间各地将陛下的赫赫功绩和仁政国策遍传各地,尤其是岳将军的那首满江红筹志更是激荡人心。”
  “近日前线传来情报,说民间有不少忠心汉室的义士良民大有揭竿而起的热血!陛下,臣以为可以策动他们……”
  孙心武话刚刚说到一半,就被赵元开直接呵斥住了:
  “闭嘴!朕不允许你们这么做!”
  “战争,那就是大汉天子师要做的事情,是绝对的血腥和残酷,不是闹着玩的!”
  赵元开当然懂孙心武的意思。
  这种敌后策动的战略自古以来的也屡见不鲜。
  但……
  赵元开不待见!
  因为危险性太大了,会徒增太多不必要的流血!
  此外他们这么做的意义对于赵元开来说,并不大,根本没那个必要!
  赵元开为什么要搞精兵国策?为什么要尽最大可能的发展单兵装备问题?就是因为赵元开珍惜每一位忠于汉室卖命卫国的将士的生命!
  这是原则,更是基本!
  为人君者,若是不把治下将士和子民的性命当回事,他们又怎么会在应战之时敢于将性命交托给天子?
  所谓行仁政而得天下,就是这个道理!
  “陛下仁爱圣明,是……是臣愚昧了,请陛下恕罪!”
  孙心武赶紧叩跪在地。
  赵元开摆手,道:“恕你无罪!”
  “罢了,你继续密切侦查汉水以南四王的一切动向,战略上可以轻视,但战术上绝对不能!”
  “另外,加强跟精武将军的联系沟通,收复汉水以南的重任朕是打算交给他来执行的!”
  孙心武叩拜,道:“臣,谨遵陛下旨意。”
  “嗯,下去吧。”赵元开拂袖。
  孙心武退下。
  宣室殿之中再次一空。
  招赵元开负手而立,紧锁着眉头,继续梳理思绪,做全面性的总结!
  基本盘已经彻底站稳。
  唯一的两个外患也彻彻底底的解决了。
  眼下最为重要的就是内忧问题,而内忧的核心就在于民生的发展,基本逻辑就一个,提高粮食生产力,释放出更多的人力去参与其他的行业,以丰富整个国朝的构架!
  一开始赵元开的构想是按照华夏历史演化的轨迹规律,借助后发者优势,来一场跳跃式的发展的。
  但临朝之后,视野扩展,赵元开的有了不少的改变。
  前世的发展规律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
  越是深入全面的了解这九州大汉之后,赵元开就越发的发现,这异世九州跟华夏地球的区别越来越大!
  农部设立之后,徐玄安依照赵元开的指示将大汉各州的土地种植情况作了一个全面的初步调查!
  这其中有一点,让赵元开极为吃惊!
  冷兵器的农耕时代粮食产量低的根本原因一般有两个,要么粮食种类不行,要么的土地肥力不行。
  一开始赵元开就是这么代入到了当下的。
  但真正调查之后,看了农部呈送上来的奏章,赵元开才发现自己错了一半!
  这九州大汉的土地,并不贫瘠。
  当下主粮之一的黍,在同时代的华夏强汉时期的亩产量只有三十公斤左右,但农部的奏章显示,九州大汉的亩产量是同时代华夏的整整三倍多,达到了一百公斤!
  一百公斤啊,这完全追上华夏现代农业的生产水平了。
  但要知道,九州大汉现在连个曲辕犁和水车这些基础的农具都没有出现啊!
  这其中只有一个解释!
  那就是九州大汉土地的肥力太好了。
  可是……
  这些肥力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赵元开御驾亲征两次,途中也有停留,视察过大汉的耕田土地,观其表现并无任何的特别,甚至一眼看去极为贫瘠。
  若是按照赵元开的固有逻辑来理解这个问题,那自然是会上升到化学角度,进行测土配方,看化学元素的含量!
  但这一点根本无法实现。
  而直觉告诉赵元开,大汉土地肥力丰富的真正原因,也根本不在化学层面。
  赵元开的逻辑转变,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这是九州大汉,是有武道修炼存在的,宗师高手以真气发力,能力达万斤!
  这用物理逻辑是没法解释的!
  没法解释并不是意味着不合理和不真实,只是认知未到,是你不懂,不明白罢了!
  同时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