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狄仁杰探案之九连环 >

第57章

狄仁杰探案之九连环-第57章

小说: 狄仁杰探案之九连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而这两个人居然完全不迁怒于她,还给了她最大的纵容……

    这个夏夜,清风沁入肺腑,回家的路上,狄仁杰只觉得心情出奇地好。也是从那夜起,狄仁杰与汝南郡王李炜成为莫逆之交。此后,他们常常相约一起登山游湖、饮酒谈天,十分投机,颇有相见恨晚的意思,只是,狄仁杰再也没有见到过许敬芝和郁蓉,直到半个多月后的又一个夏夜。

    早在相识之初,李炜就念叨着要介绍狄仁杰认识一个奇人,只是久久也不兑现。狄仁杰对这类事情本不热衷,所以也没有催促过。这日午后,李炜突然遣人送来封书信,邀狄仁杰晚上共赴一个特别的约会,信写得语焉不详神神秘秘,狄仁杰心中颇不以为然,但也不便推托,于是吃过晚饭后,就如约骑马来到了汴州城南。

………………………………

第六章:昙花 (4)



    第六章:昙花 (4)

    城南是汴州城中比较冷清的地区,由于地势较低,形成了很多天然的低洼积水区域,道路高低不平,马匹行走较不方便,所以百姓们不爱在此安家。居民住户少了,空出来的地方就很大,比较适合修建特别大的庭院,因此城南最多的是道观庙宇之类的建筑。就算有些住户,也是些克求清静,又喜欢宽敞的人士,往往一户宅院就占上好几十亩地,屋后还开辟个花圃菜园什么的,倒是别有一番野趣。

    狄仁杰趁着清朗的暮色,信马由缰,来到城南最大的道观‘贤午观’的门前,远远便看到李炜也骑着匹高头大马,正在那里转悠着等人。见到狄仁杰,李炜喜不自胜,赶忙迎上前来:“怀英兄,快,就等你了。”说着拨转马头就要走。狄仁杰拦道:“你先别忙啊,咱们这是去哪里?”“哎呀,去了就知道了!今天我要让怀英兄看到世间少有的奇人奇景!”

    狄仁杰索性不再追问,就跟着李炜一路向前,七绕八拐又走了一阵,眼前出现了座阔大的院落,白墙黑瓦连绵不断,一下子竟看不出来占地几何,可见是够大。狄仁杰心中也不由暗暗纳罕,怎么自己在汴州任职十年了,竟从来不知道还有这么个地方?更令人觉得稀奇的是,一到这个院落附近,鼻中就闻到股恬悠的花香,这花香若隐若现地在空中漂浮,无从分辨是何种花卉的香气,只觉得清新淡雅,又神秘诱人。

    沿着院墙走了一段,面前出现个黑漆小门,李炜上前打门,来了个家人将他二人迎入院内。一进院子,狄仁杰不禁大吃一惊。只见满院之中,除了甬道,房舍和亭台水榭,剩下的所有地方都是各种各样的花木,有直接栽种在泥地中的,有盆栽水培的,还有层层叠叠攀绕在藤架上下的。有些花朵盛开,有些含苞欲吐,还有些只见盈盈的绿悠然地开口道:“我在汴州任职十年,从未听说过城南还有这么大一所庄园。不知道汝成兄在此居住多久了?”谢汝成赶紧回答:“汝成此前久居建康,一年多前才迁居于此。这所庄园是汝成来了以后才买地新建的,所以怀英兄尚未及听说。”狄仁杰频频点头,又道:“汝成兄建了这么大所宅院,就是为了伺弄花木吗?”谢汝成慌忙答道:“也不尽然。我生性喜欢宽敞,何况家中还有些个收藏,都需要地方安置。”“哦?什么样的收藏?”“也就是些典籍、历代器物……莫如汝成现在就领怀英兄去看看?”

    “好,汝成兄请前带路。”二人说得起劲,就要往后院走,李炜赶紧拖住谢汝成,冲狄仁杰无可奈何地笑道:“怀英兄,你这分明是欺负老实人嘛。”他又转向谢汝成:“汝成兄,我还真没见过你这样的,头一次见面就把老底都掏出来。怀英兄是信得过的,若换成个不怀好意的,我看你性命都堪忧啊!”谢汝成憨憨地答道:“我平日从不与外人交往,何来不怀好意之人?怀英兄是你带来的朋友,我当然以诚相待。”狄仁杰听了哈哈大笑,连连赞道:“汝成兄这才是真名士自风流,如果狄怀英没有猜错的话,汝成兄应该是陈郡谢氏之后吧?”

    李炜击掌大乐:“怀英兄啊,我服了,我彻底服了!”狄仁杰含笑反问:“有什么好佩服的?谢氏后裔中有不少常居建康的,又自恃名士风流,不屑与俗人为伍,常寄情于山水花木,或者埋首于器物收藏,我只不过是据此做了个推断。”谢汝成朝狄仁杰恭恭敬敬地做了个揖:“怀英兄好学识,果然非常人可比。”

    三人说说笑笑,一齐往后院而去。狄仁杰想起李炜方才的话,便问:“汝成兄这里今夜有什么奇景给我们看吗?”谢汝成与李炜相视而笑,却不答言,只是把狄仁杰带过后院的月洞门,进入个幽静的小院子,三面环水的小小空地上,只有一株绿叶舒展的植株,独自伫立在苍白的月色之下。狄仁杰再见多识广,这时也忍不住惊呼起来:“优昙钵花!”

………………………………

第六章:昙花 (5)



    第六章:昙花 (5)

    谢汝成凝视昙花,轻声道:“我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栽培,日夜都不敢有丝毫疏怠,算来今夜她必会盛开。”狄仁杰到此时方才恍然大悟,原来李炜所说的奇景便是世所罕见的昙花一现。围着这株优昙钵花,三人团团而坐。李炜忽道:“汝成兄,时间不早了,我去叫敬芝表妹和郁蓉过来吧。”谢汝成道:“你把她们送来以后,我就请她们到这院子里的兰轩中了,一直坐在里面喝茶闲聊呢。”他的话音刚落,就听兰轩中传来清脆的笑声:“表哥,我们在这里呢。”另一个声音娇嗔道:“还要等多久啊?她到底什么时候才会开呢?”谢汝成垂首嚅嗫道:“快了,快了。”

    李炜长长地舒了口气,谢汝成和狄仁杰看着他好笑。夜空中,月亮越升越高,水银般的光辉泼洒在满池睡莲之上,碧绿的莲远的浪漫气息投射到垂垂老矣的心灵之上,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享受啊。可惜事与愿违,人生总是不能按照最完美的途径运转,却反而常常误入歧途,给人们带来终生的遗憾和痛悔。

    新年假期很快就过去了。圣历三年的正月初八,重新开始执事的鸿胪寺卿周梁昆大人来狄府拜访狄仁杰,身边带着新近刚刚擢升为鸿胪寺少卿的尉迟剑。寒暄之后,狄仁杰请周大人和尉迟大人到书房叙谈,进书房的时候,他刻意落在后面,悄悄嘱咐了沈槐几句话。沈槐专注地听完吩咐,立即转身出门去了。

    狄仁杰等在书房落座,先谈了谈新年庆典的过程,周梁昆热情洋溢地表达了对狄仁杰的感激和敬佩,狄仁杰意态阑珊地听着,只是含笑不语。随后,狄、周二人又交换了对鸿胪寺今后安排的看法,狄仁杰也稍稍恭贺了尉迟剑的升迁之喜,尉迟剑忙不迭地鸣谢二位大人,满脸的诚惶诚恐。

    聊了一会儿,狄仁杰话锋一转,突然问道:“关于刘奕飞大人的案子,周大人可知道大理寺那里有否进展?”周梁昆愣了愣,干笑着道:“倒没有听说有什么进展。假期才过,想必大理寺那里还需要些时日查案。”狄仁杰不露声色,又转向尉迟剑问:“尉迟大人,本阁年前托付你清查四方馆的贡品账册,可有什么结果?”

    尉迟剑拱手道:“回狄大人,历年来各国的进贡之物数量实在庞大,下官过年这几天忙于新年庆典之事,也抽不出时间去做彻查,只能将最近一年的贡品和账册做了查对,目前看来没有什么问题。下官也已经回禀了周大人,从明天开始,周大人会多派些人手来协助卑职继续盘查。”周梁昆讪笑着发问:“狄阁老您看这么安排还可以吗?说实话,梁昆也早就想清点四方馆的贡物收藏了,只是工作量太大,鸿胪寺又总有更紧急的事务要处理,就耽搁下来了。”

    狄仁杰默默颌首,饮了口茶,悠悠地道:“这些事情就由周大人来安排罢,很好。本阁也只是在鸿胪寺大堂内看见那些珍罕的贡物后,从内心深感四方馆保管贡物的责任重大,才有此建议。既然周大人早就作此打算,咱们也算是英雄所见略同了。”周梁昆的脸从灰白中泛出红色,口中连称:“梁昆惭愧。”

………………………………

第六章:昙花 (6)



    第六章:昙花 (6)

    狄仁杰突然颇有兴致地问:“梁昆啊,四方馆替朝廷保管着这么多珍贵的贡品,还时有进出,本阁倒是很想知道,你们是如何管理来确保万无一失的呢?”周梁昆愣了愣,略一犹豫,转头对尉迟剑冷冷地道:“尉迟少卿,莫如由你来给狄阁老描述一下我们四方馆的规矩?”尉迟剑慌忙点头,谨慎地答道:“是。狄大人,四方馆对所有贡物的进出,一直都采用双人复审的方式,也就是由鸿胪寺正、少二卿共同来执行和控制这个过程,因此可以保证没有任何一人有权单独处理贡物。”“哦?”狄仁杰眯起眼睛,若有所思地微笑道:“这倒是头一次听说,尉迟少卿可说得更详细些吗?”

    尉迟剑正要继续往下说,突然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本子来,双手呈给狄仁杰:“狄大人,下官身上恰好带着本四方馆的贡品册子,请狄大人边看,下官边解释。”狄仁杰满脸堆笑:“啊?如此甚好,甚好……”似乎无意间,他的眼角扫到一旁端坐的周梁昆,只见他脸上白一阵青一阵,眼神游移,不知道在打什么主意,看上去非常紧张。

    尉迟剑浑然不觉上司的异状,只全心全意要把事情呈报清楚,他站到狄仁杰身边,指着账册说:“狄大人请看,所有的贡品在入库之前,都由少卿刘奕飞大人记录在册,注明贡品的来源、日期、品相、外观和收藏在府库的具体地点等等。正卿周大人核对无误之后,签上名字,一件贡品才算正式入库。如果贡品被征用,借出,或者被圣上收纳,也要同样由刘大人在贡品的记录旁边注明其去处、出库日期和理由,再由周大人年审核后签了名,贡品才能出库。因此,所有的出入都是二位大人共同执行的,一旦发生意外,可以相互对证。”尉迟剑侃侃而谈地兴起,完全没有注意到周梁昆的脸色已经越来越难看了。

    狄仁杰却听得津津有味,一边小心地翻阅着账册,还伸出手指在上面点点戳戳。他指着其中的一条问尉迟剑:“这件贡品旁的批注是圣历元年置换入鸿胪寺正堂摆放?就在十多天前归还入库?”尉迟剑仔细看了看,点头道:“是的,这柄南诏进贡的浪人剑是前年放入鸿胪寺正堂的,去年年底,哦,也就是十多天前,刘奕飞大人更换贡品的时候才归还入库的。”狄仁杰皱眉道:“可是归还入库的时候,怎么就只有孙大人一个人的签名?”尉迟剑答:“哦,如果是出借归还的贡品,就只要孙大人验看后签字认可就行了。”“这又是为何?”“这个……下官也不太清楚,我想可能是因为贡品本身已经经过查验在册,归还的时候就把手续省俭了。”狄仁杰把疑问的目光投向周梁昆,后者赶紧低头,搁在膝上的双手不停地张开又捏紧。

    狄仁杰想了想,将账册还给尉迟剑,正要开口说话,狄春来报,沈槐和曾泰一起过来了。话音未落,沈槐和曾泰气宇轩昂地踏入书房,向狄仁杰以及二位鸿胪寺卿见礼如仪。这厢周梁昆忙忙地起身,口称官署事务繁多,就要告辞。

    狄仁杰微微一笑道:“烦请周大人再留片刻,本阁还想与周大人探讨一下刘奕飞少卿的案子。正巧,大理寺卿曾泰大人也在这里,机会难得。不会耽误周大人很长时间的,尉迟大人可以先去处理公务。”尉迟剑询问地看看周梁昆,周梁昆不耐烦地朝他挥挥手,尉迟剑赶紧识相地退出了书房。狄仁杰又朝沈槐使了个眼色,沈槐也起身出门,顺手关上书房门。房内只余下狄仁杰、曾泰和周梁昆三位当朝三品大员,默然相对,气氛紧张而沉重。

    周梁昆如坐针毡,只觉得等了很久,才听见狄仁杰悠悠地开口道:“关于刘奕飞大人的死,梁昆有何要说的吗?”周梁昆苦着脸摇摇头,干脆连嘴都懒得张了。狄仁杰抿了口茶,淡淡地道:“本阁这里倒有些话要说。”顿了顿,再度瞥了一眼周梁昆惨白的脸色,狄仁杰继续道:“本阁一生中断案无数,见过各种大案小案奇案怪案。要是把刘奕飞大人的案子归个类的话,恐怕可以归入怪案。那么,这怪在何处呢?怪,就在于其相关的线索似乎都要把这件案子引入幽冥一类!”

    曾泰赞同地道:“是的。案发现场雪地上的血迹,一路画出‘死’的字样,还有周大人所说的,在刘大人死后,周大人向前奔跑时身后的脚步声和耳边的‘生、死’的声音,都令人听之悚然。本官在案发地点勘察时,除了周、刘二位大人的足迹之外,没有发现任何其他的足迹,同样十分诡异。种种迹象,似乎都在指向冥冥之中!”

    狄仁杰轻哼一声:“指向冥冥之中?呵呵,也许这算是一种看法。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想,又会发现什么呢?首先,雪地上的血迹,完全可以是人为滴上去的,隔一段路画个‘死’字,也不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吧?至于周大人奔跑时候所听到的脚步声和耳语声,则完全是周大人的一面之辞,假使本阁说这都是周大人臆造出来的,想象出来的,甚至是编造出来的,周大人是不是有足够的理由来反驳我呢?”

    周梁昆转动着眼珠,脸上的汗珠已经开始往下淌了,但仍然紧咬着牙关低头不语。狄仁杰冷冷地注视着他,继续道:“今天我请大理寺卿曾泰大人过来,是为了有个见证人。现在这书房里面就只有我们三人,不算正式的审案,本阁还是希望能与周大人开诚布公地谈谈。我方才说了,有关幽冥的种种迹象,看似蹊跷诡异,实则疏漏百出,实不足道也!”周梁昆蠕动着嘴唇,似乎想说什么,却又咽了回去。

………………………………

第六章:昙花 (7)



    第六章:昙花 (7)

    狄仁杰也不理会,接着往下说:“根据曾泰大人对刘大人尸体的分析来看,刘奕飞是被人从背后用匕首捅死了。哼,这个杀人的方式反过来验证了幽冥之说的虚妄。难道鬼怪杀人还需要用人间最普通的凶器吗?杀人之后,凶器被扔在了发生凶案的宫墙之外,并有足迹逃至宫城南边的洛水边消失,因此直接的推断便是凶手杀人后越墙逃走。但这时候另一个问题出现了,凶手只有逃走的路径,却没有来到案发现场的途径,我和曾泰曾经分析过,不论是越墙而入,还是事先进入宫城后等待在案发的甬道旁,都有其不合理之处,那么这个凶手究竟是怎么来到宫城里,又怎么恰好在周、刘二位大人经过那条甬道去东宫的时候,等在甬道之间,并恰好杀死了刘大人再翻墙逃跑的呢?”

    说到这里,狄仁杰突然和颜悦色地看看周梁昆,问道:“周大人,圣上授权太子主持新年庆典,本该由你去向太子汇报准备情况的,怎么刘大人也会与你一起去呢?”周梁昆神情木然地答道:“那日本官突感身体不适,便叫上刘大人与我一起去。”“所以这是一个临时的决定咯?”“是临时的。”“那么凶手就更不可能事先就知道二位大人会一起去东宫,从而等待在那里杀人!”

    曾泰越听越糊涂了,不由脱口问道:“恩师啊,这么说了半天,学生怎么越加摸不着头脑了?又不是幽冥,凶手又不可能未卜先知,那刘大人到底是怎么死的?”狄仁杰抬高声音,正对着周梁昆道:“周大人,本阁希望听到你来回答这个问题!”

    周梁昆面如死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