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娘:从深蓝到星海-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八十五章 四级战利品解析
正在交接中的领土非常敏感,就算是接管完成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算不上安全,舰娘当然不会让许星辰涉险。
许星辰当然不会没事找事,不会故意坚持亲自去参加交接仪式,给交接舰队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当天上午送别了四支接收舰队之后,许星辰就带着两个秘书兼护卫的舰娘,去了自己的办公室。
许星辰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召唤出了系统的完整功能界面,进入了战利品管理界面。
这次对战,自己不光得到了蔷薇提督拿出来军港、核心这些实际“战利品”,系统里面还得到了额外的战利品。
四场单舰对战总共赢了400点战利品,一场舰队对战赢了600点战利品,整个对战胜利还有额外1000点战利品。
再加上原来航母攻关剩余的战利品,以及航母实战训练中获得的战利品,现在系统里面积累了3000点战利品。
看着这3000点战利品,许星辰心中有个由来已久的想法,再次稍微有些按耐不住了。
系统中的战利品解析功能是分级的,不同级别的解析结果也是不同的。
许星辰之前已经测试过前三级的解析产出了:
一级解析,每次消耗1点战利品,能得到装备零件。
二级解析,每次消耗10点战利品,能够得到完整装备。
三级解析,每次消耗100点战利品,能够直接得到装备图纸。
那么1000点一次的四级解析呢?会有什么更加高级的产出呢?
之前战利品少,获取渠道也少,许星辰一直没有尝试这么奢侈的玩法。
这次对战直接得到了2000战利品,让许星辰有些意外收获的感觉,有种不用白不用的感觉。
经过一早上的深思熟虑之后,许星辰最终决定尝试一下,自己得知道产出物之后,才能确定这种解析划不划算。
稍微酝酿了一下情绪,许星辰满怀期待的启动了战利品解析,选择了1000点一次的四级解析。
“正在解析战利品……”
“解析成功:获得舰体外形修缮功能。”
“额?嗯?啊!”
许星辰看着这个结果,直接愣神了好几秒钟。
这结果,既不是装备,也不是图纸,而是一种新的系统功能?
许星辰点开了功能说明界面,仔细看了一会儿,然后差点儿惊呼出声。
“真的是好东西啊……”
就如它名称所说的那样,有了这个功能之后,再次给舰娘们做改造的时候,就可以调整她们的舰体外形了。
包括整个船体外壳的线形结构,包括水线以上和以下的全部。
包括球鼻首、舭龙骨、减摇鳍、传动轴、螺旋桨、方向舵等所有附属设计……
这种功能这对于船而言,是非常有用,也是非常离谱,而且完全不科学的东西。
人类社会的正常军舰,建成之后想要调整外形,最多只能改上层建筑,水下最多对附属物动动手脚。
要修改整个船壳的水上水下线形,整个舰体框架都得改,整个船壳都得重新焊,还不如直接重新造个船算了。
就算是把船懒腰切断,再中间加上一段船体的神奇改造,都比修改整体线形要简单很多倍。
人类的常规船舶当然没有调整的必要,但是对于舰娘而言意义却非常重大。
调整船体外形有什么用呢?
船体的外观和线形,通常都是适应原始基础设计的,特别是船壳水下线形,更是与设计航速区间互相适应的。
设计航速20节的船舶,换上更大功率的发动机和螺旋桨,当然也能强行推到更高的航速,毕竟力大船飞嘛。
但是低速船体强行跑高速,提升幅度小了还好说,幅度大了轻者船体震颤,重则船体变形、破裂,甚至龙骨折断。
提督府的传统低速舰舰娘们,以及新时代的低速舰舰娘们,现在都经过了全面的现代化改造,发动机也都全面换新了。
大家的航速都有提升,但是上升幅度都不算特别大,极限提升不过五六节左右,再快她们自己都承受不住。
基于这样的原理,许星辰之前给舰娘们更换动力系统时,都没有过多增加原始功率,因为那没有意义,最多能用来发电。
现在有了船体线形调整功能,那自己就可以对她们进行真正的魔改了。
有“狗头两万五”(gt25000燃气轮机)在手,以后自己的护航舰队航速将是35节起步。
舰娘不需要考虑低速巡航,远距离转移直接坐飞机去。
怀着激动的心情,许星辰将舰体线形调整暂且放下,再次看向了剩余的两千多战利品。
根本忍不住啊。
许星辰再次选择1000点战利品,开始第二次四级战利品解析。
“正在解析战利品……”
“解析成功:获得鹰击12导弹武器系统。”
看着眼前这个结果,许星辰的瞳孔顿时一缩,果然是一分价钱一分货。
鹰击12可是真正的好东西,他是非常成熟的现代超音速反舰导弹。
即便是放在新世纪,也有很多国家军队拿他毫无办法,自己的对手提督府和敌人深海就更不用说了。
按照系统中的武器说明,鹰击12弹体内径380毫米,翼展12米,长度62米,含助推器长度77米。
弹体重量1100公斤,含助推器重量1300公斤,战斗部重量300公斤。
多重复合制导,全程超音速飞行,巡航阶段速度2到3倍音速,末端打击速度3到4倍音速。
有机载和舰载两种发射方式,有全高、高低、全低等多种弹道模式。
全高弹道最大射程400公里,全低弹道最大射程180公里。
新华社报道过它的出口型号:“…302是全程超音速导弹,体积小、重量轻、威力大、模块化、精度高,具有防区外发射、突防能力强、毁伤威力大、命中精度高等特点,适装多种平台,是打击航空母舰、驱逐舰等大中型水面舰艇的杀手锏武器。它的最大有效射程达到290公里,战斗部重量大于250公斤,命中概率达到09。”
许星辰之前刚刚计划着,要在鹰击1和海鹰3的技术基础上,搞出成熟的超音速反舰导弹来,本来计划就是按照鹰击12设计。
这下子直接得到了成熟的目标产品,而且是功能完整的整个“武器系统”,相当于可以直接应用的打包成套的图纸。
其中包括最基本的空射、舰载等不同发射方式的导弹本体,还包括导引雷达、舰载发射架、机载发射挂架、控制程序等所有配套设施,以及不同类型的战斗部、助推器等全部可更换功能模块,全都有了。
按照游戏中的准备等级划分方式,上游1是一星白色普通装备的话,那海鹰1甲就是二星绿色优秀装备,鹰击83和鹰击62就是三星蓝色精良装备,那么鹰击12至少是四星紫色史实装备,甚至是五星的金色传说。
有了鹰击12,自己舰队的反舰导弹暂时圆满,短时间内不用再专门研发反舰导弹,可以专心搞舰载机和弹射器了。
不过鹰击12末端速度有4倍音速,300公斤的战斗部如果换成同样重量的280毫米被帽穿甲弹,理论穿甲能力高达1100毫米。
1100毫米是什么概念呢?以史上防御最好的战列舰劳模大和为例,她的主装甲厚度是410毫米。
所以,换穿甲弹的鹰击12能把最强战列舰打个对穿,对于所有的二战军舰都是怎么打怎么穿,而且很容易过穿。
所以不能直接给舰娘用,还是得稍微调整一下,自己不需要过高的突防速度,但是需要更大的破坏力。
第八十六章 常规潜艇的“神器”
许星辰把鹰击12导弹武器系统标记一下,然后看了看剩余的一千多点战利品,又看了看这两次四级解析的结果。
舰体线形修缮,属于新的系统功能;鹰击12导弹系统,属于新世纪的先进装备,无论哪个都是非常值得的。
所以许星辰再次启动了四级战利品解析,熟悉的提示也再次跳了出来:
“正在解析战利品……”
“解析成功:获得斯特林式无空气推进系统。”
看到这个结果,许星辰心中顿时又叫了一声好家伙,这是现代常规潜艇的神器啊。
传统常规潜艇的动力系统,是柴油机加蓄电池的模式。
柴油机给蓄电池充电,蓄电池驱动螺旋桨,推动潜艇航行。
柴油机工作需要空气,所以潜艇充电的时候必须上浮,最起码要伸出通气管来换气。
所以柴电潜艇执勤过程中必须周期性上浮。
蓄电池的容量,基本上决定了潜艇的潜行时间上限。
柴油机的功率和充电效率,基本上决定了上浮状态的时间下限。
二战时代的常规潜艇,每次潜行时间通常不超过二十个小时,也就不到一整天的时间。
现代的常规柴电动力潜艇,潜行时间能做到4到7天,这已经很厉害了。
然而现代的ai潜艇,潜行时间基本都在15天以上,极限状态能够达到45天,所以有时候被称为“小核潜”。
就算是核潜艇,考虑到补给和人员耐受力,单次潜行时间通常也就是30天到60天,潜行记录是90天。
为什么ai潜艇可以潜这么久?
因为ai的含义就是“无空气推进系统”,准确的说是“不依赖外部空气的动力系统”,所以就不需要上浮换气了。
不依赖外部空气运行的发动机不止一种,许星辰得到的斯特林式发动机,是一种通过外部加热,让气缸内的气体在不同温度下周期性压缩和膨胀,推动活塞运转的循环往复式发动机。
斯特林机运行过程中燃料燃烧是持续的,而不是内燃机模式的通过间歇燃烧爆震做工。
所以没有爆震和爆鸣现象,运行中的噪音比内燃机更低。
整个系统是封闭的,特制的介质气体始终在系统内部循环,不需要外部供应空气。
结构比内燃机更加简单,维护更加方便,对燃料类型要求很低。
单机功率较低,但是方便搭配获得所需的目标功率。
各方面的特性都非常适合潜艇使用。
许星辰得到的斯特林式ai系统,是包括全部配套设施的完整动力系统,可以直接应用在潜艇改造中。
有了这种动力系统,提督府的几个潜艇舰娘,终于可以和水面舰一样进行改造了,而且比水面舰艇更加现代化。
ai配合舰体线形修缮功能,自己可以直接把老式的03型和033型潜艇,改造成类似039b的现代ai潜艇。
脑补着这种改造的效果,许星辰起身去了科研中心。
跟忙活着的远望二号和鹰潭打过招呼,然后坐到自己平时用的科研设备前。
“线形修缮功能”,只是提供了外形修改的选项,具体修改成什么形状,还是要自己来完成的。
想要得到最优的船体线形,当然不是手动随便捏捏就行的,要根据目标的吨位、尺寸、航速,建立专门的数据计算出来。
这本来是个挺复杂的大工程,不过升级过的科研设备里面有专门的工具,输入基本参数就能直接生成。
许星辰打开生成工具,直接引入03型和033型潜艇的舰体数据,生成最优线形保存下来。
然后打开了刚加入的鹰击12导弹系统,修改战斗部类型和结构,调整固定战斗部位置的弹体内部结构。
保持导弹的整体尺寸、外形、重量不变,直接得到一种适应当战场的简单特化型号。
鹰击…12c:穿甲能力700毫米,装药量128公斤,其他参数基本不变。
机载空射版本使用配套的专用挂架,目前的歼3舰载机能够挂载两枚,魔改后的强5乙勉强也能挂载两枚。
舰载版本使用双层的四联装发射架,类似051b深圳、956e杭州改造后的安装方式,全面替换原有的鹰击8a导弹。
鹰击12相比鹰击8a,重量增加了大约三分之一,长度基本一致,适装性相差不大,而性能则有颠覆性提升。
地球上的海军没有换装,基本上是出于成本考虑,和平状态下鹰击83都不会带满,更不用说换鹰击12了。
许星辰没有成本顾虑,还有实际作战需求,所以契约舰队下次改装的时候,肯定会全面换装鹰击12,包括导弹艇们。
然后建立个新科研方案,在鹰击12的基础上整体放大,研发一种总重量2吨以内,战斗部500公斤以上的大改版本。
自己的敌人大多是传统军舰,重甲战列舰更是到处都是,反舰导弹还是要稍微大点,破坏力才更加的足。
以后主力舰队会尽可能使用放大型号,原版给装不下放大型的小型舰使用。
实际上这种放大根本不是“改”了,而是一个新的科研项目,只是许星辰懒得重新取名字,直接用了了鹰击…12d的编号。
既然是科研项目,就需要时间来研发,而不是直接得到结果了。
许星辰保存科研项目启动之后,就让身边的济南去发消息把潜艇们招回来,开始给她们做第一次全面改造。
许星辰第一次给潜艇做改造,而且是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改造,所以格外的谨慎小心。
每一步的操作,都是看了又看,反复检查好几次,才最终点下确认。
即便ai系统可以整体应用,不需要手动设置具体设备,线形修缮也是直接应用已经生成的模型,需要手动执行的操作非常少。
提督府的8艘03型潜艇、4艘033型常规潜艇,全部完成现代化改造的时候,时间也已经到了中午了。
飞云岛四座军港的官方交接手续已经办完了,管理层的清理和更换还要继续几天,然后才能完成对这些军港的全面掌控。
交接工作的负责人鞍山,带着最重要战利品——10颗灵魂核心,提前回到了首府军港。
上架感言
《舰娘:从深蓝到星海》,这本不算太新的新书,今天要上架了。
感谢大家一直一来的支持与鼓励,感谢编辑若叶老大一直给安排推荐。
但是我着实有点对不起你们,熟悉起点的兄弟们应该看出来了,这本书的成绩不太好,最起码是不如当初的血统的。
首页的三江之类的好推荐是搞不到了,所以就让编辑给安排了十一上架。
本来今天(10月1号)凌晨就该上架的,但是作者家里有点事情,精神状态有点问题,手上又没有存稿。
熬到凌晨4点多,也没写出满意的东西来,只有干巴巴的一章新功能介绍,当作第一章章节发感觉挺对不起大家的。
所以干脆再拖一天吧。
等今天晚上,再正式发章节,到时候希望大家都给个订阅,作者在这里拜谢了。
…………
写这本书的初衷,其实跟我的上本舰娘小说《舰娘之血统》有关。
血统那本书之后,作者在网络上陆续看到了一些类似的题材的书。
我不介意被跟风,况且人家也未必是跟的我的风,撞创意也是很常见的事情,特别是现代舰娘也不我首创。
我的心态一直是,只要不洗我的大纲,直接抄我的剧情和人设,我都是非常的乐见其成的。
因为有人写我的题材,那说明有人跟我是同类,有着同样的喜好。
而且这说明人家认可了我的设定,采用我的设定,我这个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