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娘:从深蓝到星海-第2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空中的远望一号,母港的许星辰和其他科研人员,也都拿到了主要的图片文档,大家就在频道里面讨论了起来。
主要的关注点基本都在大兔子的脑袋上。
有了直接活体样本的检测数据之后,大家就能大致判断大兔子的脑容量了。
许星辰对这件事情也非常好奇,而且不大看得懂各种专业数据,就直接在频道里面开口问了。
远望一号微笑着回答说:
“目前的估算是700毫升左右,差不多是现代人类的一半,略低于直立人的平均水平,近似于两百万年前的能人。”
旁边的海王星幽幽的叹了口气说:
“按照传统的750毫升的标准,甚至不能算是人,只能算是猿……”
许星辰听了之后,没有太过失望,也没什么惊喜。
如果只有两百万年前的能人水平,那就不可能威胁到人类和舰娘,但是也不可能参与复杂度过高的劳动……
远望一号听了海王星的话,下意识的给其他人解释:
“早期以脑容量为界限,区分人类和猿猴是不完全准确的,现在已经采用以直立行走为划分标准了。
“因为自力行走让人类实现了前后肢的分工,为使用工具奠定了基础,也可能是使用工具导致的直立行走……”
然而海王星似乎没听到解释,猛地一拍手大声说:
“我大意了,它们不是人也不是猿,而是兔子……”
原本严肃听讲的频道里面,顿时爆发了一阵压抑的哄笑。
认真解释的远望一号也忍不住了:
“好吧,我也大意了,我们都下意识的考虑人类做对比了,它们这个物种根本就不是地球的……”<;!……t;
第四三七章 观察与准备
从大兔子抓捕行动开始,到完成持续的清理和监测,到送进准备好的观察房间,时间已经过去了三个多小时。
随着时间的继续流逝,大兔子身上的麻醉药的作用,终于慢慢的消退了。
四肢和头部五官,从慢慢的抖动; 到完全恢复功能,身体也基本恢复了力气。
本能的慢慢的爬起来之后,这只大兔子在观察周围的时候,可以说是一脸的茫然无措。
这里的环境格外的宽敞明亮,墙壁和地面格外的平整光洁,周围还摆放着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它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知道自己现在身在什么地方。
不过它马上找到了“同类”,于是立刻跳过去发出吱吱的声音; 准备打招呼。
结果对方也朝自己跑来,为了防止撞上,大兔子本能的收住脚步,对方也同时收住脚步。
最终双方停在了二十几厘米远的地方,互相看着对方,发了好几秒的呆。
因为在跳起来,跑过来的过程中,大兔子已经发现了异常,对面这个家伙的动作似乎跟自己同步了。
它并不知道,自己正在接受镜子测试,面前摆放的其实是一面落地穿衣镜。
镜子测试,是观察动物能否认出镜子中的同类就是自己,然后通过照镜子找到自己身上无法直接看到的地方的情况。
判断动物是否能够分清群体和个体,分清自己与其他个体,或者说是否拥有自我意识。
从镜子实验开始,对于大兔子的智慧程度测试,也算是正式开始了。
了解一个生物的智慧程度; 当然不能只看它的脑容量,这只是最基本的基础,只是决定了持有者的智慧程度的理论上限。
还要看具体的皮层结构、神经细胞工作方式、神经突触连接方式,以及后天的开发和利用能力等等。
这决定了智慧程度的实际下限。
其实到目前为止,就算是对于人类本身,脑容量与大脑皮层容量基本一致的情况,智商的高低就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
对于不同的动物,比较大脑容量与大脑皮层面积,乃至脑容量与体重的比例,都与其智慧程度没有绝对关系。
大象与鲸鱼的脑容量比人类大,海豚的脑容量、大脑皮层面积都比人类大,很多小型动物脑体比例比人高。
但是地球上不存在比人类智慧程度高的动物。
所以直接解剖,获取大兔子的脑部结构,并不能直观判断其智慧程度,同时许星辰也不准宰杀。
所以观察,以及各种实验,就成了理所当然的方法。
而这种观察,通常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相对有价值的结果。
就连一个镜子测试,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人类如果从小未接触过镜子; 想要通过测试; 也需要一段时间来接受。
所以大部分舰娘,跟看热闹一样,观察了一阵子大兔子的活动,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另外的地方。
例如那只鸡龙,例如其他的发现,例如正在进行的,全面的基本能源体系革新。
不过不直接负责相关任务的舰娘,稍微浏览了一会儿之后,就各自去忙活自己的事情了。
许星辰在盯着大兔子看了一个多小时,新鲜感过去之后,也回去履行自己的责任,也就是总览全局的情况。
大月球的情况,现在已经基本稳定下来了,后续的计划就是建立长期的,稳定的地面基地,也就是军港。
联盟准备在现有的临时营地基础上,建造一座真正的舰娘军港,作为大月球的星球首府。
这是星海舰娘联盟走出摇篮母星,走向星海之后建设的第一个星海军港,也是第一座外星球的首府。
意义可以说是非常的重大,而且这个首府未来通下的区域,也就是大月球的环境和基本条件,在某种程度上是非常优秀的。
大月球表面积大约是地球的40%,但是地球的陆地面积只占总表面积的29%,而大月球的陆地面积却占了总面积的50%。
最终核算下来,大月球的总陆地面积,大约是地球陆地面积的69%,超过三分之二了。
而且,大月球表面整体平坦,绝大部分都是平原,而且整体的气候基本看齐舰娘星,基本没有环境非常恶劣的地方。
谷筰
而地球上却有大量的高山、高原、沙漠、荒漠、冰原……
综合对比下来,大月球上适宜人类生活的面积,实际上是远远超过地球的。
唯一的缺点,是重力只有地球的一半,这对舰娘而言基本都是优点,但对人类而言却是有一定危险的。
人类长期在低重力环境下生活,可能会导致肌肉萎缩、心脏萎缩,以及骨质疏松等病症的增加……
不过考虑到生物污染,许星辰和舰娘们本来就不准备让人类过来,而舰娘的生物污染至少仔细注意就基本可以避免,所以实际的影响不算大。
所以,在舰娘母星的重建工作进行的同时,第三批总计192名太空舰娘,也会在未来半个月内陆续进入太空,其中绝大多数会前往大月球,开始月球首府军港的建设。
另一边,能源体系的更新,已经开始逐步推进了。
许星辰设置的几个不同规格的资源…电力转化设备,都已经研发完成。
正常使用的各种工程设备,已经开始逐步的替换动力源。
许星辰原本就有综合电力系统,在电机电驱动相关方面的技术,是有着非常丰富的储备的。
但是以前的发电设备,始终是受到能源特性的限制的,诸如蒸汽轮机和锅炉,以及燃气轮机,都需要大量的燃料,同时需要空气或者是水作为工作介质,这都要占用相应的安置空间。
现在一辆轿车往工地上一停,就能轻松供应一个大工地的用电。
一个集装箱往电站里一放,就能供应整个城市的供电。
有了更换资源…电力转化设备之后,极大的简化了能源系统的规模,大幅度的加快了重建和扩建工作的速度。
与此同时,资源…电力转化系统,也被用到了现有的舰娘改造上,包括美系新生舰娘的改造,以及其他原有舰娘的改造。
用资源…电力转化系统,无缝替换掉原有的蒸汽、燃气轮机,搭配发电机的动力源。
不过除此之外,舰娘们的装备体系,仍然是基本照搬现有的程度系统。
因为理论上更加优秀的,纯中间态物质的装备体系太过庞大,需要对现有装备进行全面的重建。
这个工程目前还只是形成了框架,暂时只完成了动力和武器系统。
包括各种雷达、通讯、控制等具体功能设备,仍然需要时间来继续研发转化。
所以就以资源…电力转化系统,搭配原有的综合电力系统,作为临时的过渡方案。
然后,对于下个阶段的任务,也就是宜居星球改造的项目,前期准备的工作也开始了。
要进行改造,首先得有星球,还得知道星球的具体情况,最好的目标就是舰娘星轨道两侧的两颗行星。
两颗行星都不再最近点上,距离相对遥远,许星辰不敢让舰娘直接过去,但是可以提前投放两个无人的探测器。
无人探测器,不能让舰娘在中途补充燃料,所以也不能无限制的消耗燃料,走直线直达了。
所以这两个无人探测器,会按照传统的火星探测的方案,走正常的转移轨道飞过去。
当然,就算是无人探测器,许星辰也是让舰娘运上太空,要从太空基地出发的。
所以,这些探测器的规模,相比地球的火星探测器,那是根本无法同日而语的。
许星辰直接备了两组各64个太空基地模块,相当于升级之前的第一太空军港基地的规模,它们将有四个航母舰娘运上太空,然后整体发往这两颗行星。
这两个基地抵达目标行星,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抵达之后回分散成64个超级卫星,对行星的状态进行全面观测,为后续的舰娘直接抵达和环境改造做准备。
与此同时,这两个行星虽然是最佳目标,但是许星辰也没有完全咬死它们,或者说把目光看的更远了一点。
再或者说,是给未来的引导任务提前做准备。
现在看到的引导任务,显然是一步步带着自己去宇宙探索。
目前的任务可以在母星周围完成,未来可能要在当前星系内完成,更远未来的任务可能要去星系之外完成了。
而想要去更远的地方,最好是要心里有谱才行。
于是,许星辰又列了一个计划,准备建造一座超级太空望远镜,眺望更远的星空。
第四三八章 寻找太阳
许星辰准备把自己的太空望远镜,放在舰娘星的拉格朗日L2点上,这里距离舰娘星197万公里左右。
这样望远镜就可以星系内的恒星为中心,跟随舰娘母星同步旋转,每一舰娘星年(384天)在星系内绕行一周。
在这里部署一座直径一公里的大口径射电望远镜,基本就能把舰娘星星系内的所有天体看的差不多了。
对于周围十几光年内的恒星系的情况,主要是大型行星的状态; 也能勉强了解个基本状况。
至于更远的地方,主要就是观测恒星,形成恒星星表,同时探寻整个宇宙的概况。
这种巨型太空望远镜,如果用来观察恒星和宇宙,可以看的非常遥远的地方。
地球的哈勃望远镜; 发现的距离最远的单个恒星,在90亿光年之外,被命名为伊卡洛斯星。
发现的最远的星系在134光年之外,是地球宇宙诞生4年之后就已经存在的星系,被编号为GN…z11,又称为婴儿星系。
新一代的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应该就可以发现更加遥远的,同时也是更加接近宇宙中诞生最早的那些星系了。
许星辰有舰娘科技体系的支撑,准备搭建的太空望远镜的能力异常强大。
不但会远远超过地球当前建成的太空望远镜,也远远超过地球计划中的未来数十年的望远镜。
其对恒星和天体系统的观测距离,都将远远超过地球的各种天文望远镜。
然后根据观测的到的天体系统的实际距离,根据天体系统的红移,判断当前宇宙是在膨胀还是在收缩。
然后根据这个收缩和膨胀的速度,反向推算出当前宇宙的年龄。
同时,对于恒星和宇宙的观测,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作用,那就是确认舰娘星所在宇宙,是否就是地球所在的宇宙。
许星辰现在内心的猜测是,两者极大概率就是同一个宇宙; 最起码,这个平行宇宙中极大概是率会有一个地球。
因为根据系统给予的引导任务,许星辰知道自己和舰娘们所属的文明,被任务的设置者称为“1024号备份文明传承者”。
最初听到和看到时候,许星辰还没有太过在意,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许星辰越来越觉得,这个称呼的信息量太大了。
1024号——舰娘星这种地方,在宇宙中竟然还有一千多个,一千多个备份文明,这是要干什么?单纯的广撒网还是要养蛊?
备份文明——舰娘星的人类和舰娘,到底谁是备份?又是谁的备份?本体还在不在?
传承者——谁是传承者?传承了谁?被传承者还在不在?
现在许星辰心中非常的怀疑,这个宇宙应当存在的地球,现在还在不在?
如果仍然存在的话,是以怎样的形式存在的?世界末日了还是仍然在独立发展?
如果舰娘星所在的星系,与这个宇宙的太阳系距离不是太远的话,自己就可以通过太空望远镜找到它。
虽然在遥远的星空之中,不可能直接认出太阳这颗普通的黄矮星,但是可以通过太阳周围恒星的相对坐标; 来锁定它的身份。
只不过,太空望远镜的能力; 也就仅此而已了。
就算是找到了太阳,自己也无法通过望远镜,来确定地球的状态。
谷羑
太空望远镜寻找恒星,可以看到几十亿光年之外,但是对于行星,看几光年都费劲。
因为恒星系的物质,超过99%都集中在恒星本身上,而且恒星是燃烧着的发光体。
而行星不但尺寸渺小,而且本身是不发光的,在恒星的干扰之下,要在星系外直接观测到它们,无异是异常困难的。
最多是通过行星运行到恒星前方,对恒星光线造成的干扰,来确定是否有行星存在,至于行星本身的信息,不能说是靠猜吧,只能算是估算。
想要直观的确认行星的具体状态,还是要直接进对应的星系内观测才行。
所以,超光速、超空间航行技术,才是下个时代的必不可少的能力,也是星际文明必不可少的技术。
科研舰娘们也折腾过与之相关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地球科技时代的那些畅想,例如曲率、例如虫洞、例如跃迁等。
但是到目前为止,不能说毫无进展吧,只能说是没有任何头绪。
它们要么是需要找到负能量、负压强的神奇的负物质(不是反物质),因为只有负物资才能实现局部的空间压缩和扭曲。
或者是掌握暗物质转移,通过移动空间中的暗物质,影响宇宙空间的膨胀和收缩。
无论哪个方向,在人类的科技水平,以及舰娘现有的科技水平上看,都是非常离谱的东西。
虽然舰娘的舰装,是已经涉及到了空间压缩技术的,只是舰娘本身的设计和制造技术,目前还出于绝对的黑箱状态而已。
因此许星辰自己心中猜测,曲率、虫洞等涉及到空间扭曲的技术,很可能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