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舰娘:从深蓝到星海 >

第179章

舰娘:从深蓝到星海-第179章

小说: 舰娘:从深蓝到星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舰娘首脑马上答应着,按照许星辰的要求忙活起来,分配了一群舰娘,在帐篷周围拉起了警戒圈。

    小企业虽然形象幼齿,但是实际性格确是个小大人,知道现在要干什么,就老老实实的躺着。

    许星辰坐床边在小凳子上,打开系统中的小企业的舰装和舰体界面。

    首先解除舰装锁定,把她的原版舰装保存下来,复制一个换上去。

    再以复制的舰装为基础,了解她默认舰体的大概情况,构思具体的改造方案。

    65企业号航母,水线长度317。1米,水线宽度40。8米,吃水深度11米,舰体最大长度342米。

    标准排水量75000吨,满载排水量94000吨。

    8台A2W反应堆,4台7万马力的蒸汽轮机,动力输出28万轴马力,最大航速32节。

    65的舰体规模,已经达到了世界最大的级别,非常逼近阿美莉卡50年代设定的“未来理想型航母尺寸”的极限。

    这个尺寸是航母水线长度上限是1080英尺(329。2米),这是珍珠港干船坞的容纳上限。

    水线宽度上限是134英尺(40。8米),是国内造船厂船坞允许的上限。

    后续的尼米兹级和福特级航母,舰体的尺寸上都是没有超过企业号的。

    具体一点就是,企业之后的所有核动力航母,水线位置的舰体长度和宽度都是完全一致的,只有甲板长度略微有些差异。

    企业的满载排水量94000吨,早期的尼米兹也是大差不差,甚至还略微小一点。

    只是随着持续服役,尼米兹不断的加装现代舰载设备,导致吃水深度不断增加,吨位膨胀到了十万吨的级别。

    根据USN的自己的研究报告,所有的尼米兹全部超重,全都超出了设计重量,让本该九万吨的船达到了十万吨出头。

    这也是放弃在尼米兹的舰体上继续升级,转而重新设计新的福特级航母的一个诱因。

    福特的设计满载吨位,也就是正常情况下的满载吨位,首次超过了10万吨,达到了10。16万公吨。

    但是前面说了,福特相比企业,既没有加长,也没有加宽,那么吨位增加是怎么实现的呢?

    增加水下部分的尺寸……她的身体更加的圆润了……

    为了避免苗条的企业变成后期尼米兹那和福特的水桶身材,许星辰的改造的指导思想之一就是要控制舰体吨位的增加。

    这在地球也许很难,战舰改造基本都有新设备,基本都会导致吨位增加。

    但是在舰娘世界,对舰娘进行改造,那就不算什么大问题了。

    对于企业而言,最大的问题就是那八个反应堆,单个功率3。5万马力,总功率28万马力的八个A2W压水堆。

    这东西要更换,那就要直接开膛破肚,重建大半个船体,这在地球上完全是得不偿失的改造。

    就算是过会老爷们被八个反应堆的维护成本吓怕了,也只是要求后续的核动力舰艇不能再这么干了,必须减少反应堆数量,但是企业自己却只能这么用到退役。

    现在许星辰的改造,首先给她换的就是反应堆,把总功率28马力的8个潜艇堆,换成了总功率40万千瓦的水面舰艇堆。

    重量和复杂度大幅度降低的同时,总功率直接翻倍,配合综合电力系统,不但让她真正能跑35节,还大幅度的缩减了备用发电设备数量。



    第三七三章 “你们就欺负我这个老前辈”

    

更换给核动力舰娘更换反应堆,而且在数量和布局上都有大幅度变化,许星辰这也是第一遭,操作的格外小心谨慎。

    第一次更换部署完成之后,许星辰让系统模拟验证可行性,然后根据结果和体型继续修改调整。

    这样反复多次,直到完全确认新反应堆部署方案没问题之后,才开始操作其他的改造项目。

    相比摸索式的反应堆更换,许星辰对其它的改造项目就都是熟门熟路了,基本上就是把最新状态的891的设备照搬过来。

    用二十一世纪的最新舰载设备,对六十年代建造完成的核动力企业号,进行一次彻底的全面的大幅度的升级。

    用非常快的速度,基本搞定了舰体设备之后,许星辰的注意力来到了舰载机上。

    这个小企业的舰载机,搭载的并不是地球上的企业号服役时期的飞机,而是冷战时代的最常见配置。

    F…14雄猫战斗机、F/A…18大黄蜂战斗机、E…2预警机、C…2运输机、S…3反潜机、SH…3反潜直升机、SH…60舰载直升机。

    这种情况在其他舰娘身上也出现过,例如舰娘列克星敦自带的飞机,经常会出现列克星敦号根本没装备过的BTD…1攻击机。

    许星辰在短暂的考虑之后,就给企业部署了自己家891的全套飞机。

    重型多用途战斗机歼15G、空警600预警机、直20直升机。至于原来的那些飞机,许星辰也没有给她删掉。

    小企业搭载的F14战斗机属于早期版本,发动机和变后翼的稳定性都令人头秃。

    雷达到所有的航电系统,更是完全不能跟现代的现代化的歼15相提并论。

    而且功能非常的单一,基本就是个不死鸟导弹载体,多用途能力不如大黄蜂,更不如完全体的歼15。

    但是——它帅啊!

    SU…27和F…14,是许星辰心目中最漂亮的两种三代机飞机,都是机械工业时代的巅峰造物。

    继承了SU27系列气动外型的歼15,有一种由内而外的整体的威猛霸气,而F…14就是那种又骚又帅的类型了。

    同时,变后掠翼飞机,是中系飞机中唯一缺乏的类型,由于那个时代的工业基础薄弱,中系的变后掠翼飞机强6胎死腹中了。

    所以,许星辰拿到F14之后,就把它加入了空闲的自动科研槽中,建立了逆向工程的科研方案。

    得到了图纸之后,再用歼20和歼31的航电设备和技术,配合涡扇15变循环矢量发动机,对F14进行颠覆式的全面升级。

    在有了歼15和歼31的情况下,自己的舰队对F14基本没有什么实际需求,所以这个方案只是许星辰个人的喜好。

    所以许星辰也没有花费战利品推动,就是让自动科研槽自己慢慢搞了。

    把飞机方案确定下来,许星辰回过头来,开始对小企业改造方案的最后验证。

    反复验证修整循环三次,确认改造方案上没有问题了,就最终启动了改造。

    躺在床上发呆的小家伙,闭上眼睛进入了休眠状态。

    许星辰伸个懒腰站起来,看向身边跟着的几个舰娘,笑呵呵的问:

    “下一个谁来?”

    辽宁为首的几个中系新舰娘,都是已经改造完了,所以下意识的看向旁边几个美系舰娘。

    企业等几个美系舰娘对望一眼,然后就看向了她们之中的前辈,列克星敦。

    许星辰顿时了然,微笑点头招呼:

    “那就从列克星敦开始吧……”

    列克星敦有些无奈的摊了摊手:

    “你们啊……欺负我这个老前辈……”

    然后就走到许星辰跟前,在小企业旁边的地方躺下,转脸朝外看着许星辰:

    “指挥官……接下来就拜托了。”

    许星辰微笑点头:

    “放心,我可是非常有经验的,整个过程不会有任何的痛苦,然后……你会感觉很舒服的……”

    许星辰嘴里说着,手上已经开始操作了。

    先把列克星敦的原……原版舰装保存下来,然后复制一份装上去开始改造设计。

    列克星敦级本体是战列巡洋舰改装航母,相比信浓这个应急的残次品而言,是改造的非常成功的。

    水线以上部分舰体全部重新设计,以完全航母的结构重新建造完成,18万马力的动力系统,让她能够飙出33节的最大航速。

    不过改造终究也只是改造而不是重建,列克星敦的水线以下部分仍然保持了战巡原型。

    所以列克星敦级也和其他改造航母一样,舰体排水量都有点“虚”。

    列克星敦的舰体规模与埃塞克斯级相差无几,但是埃塞克斯级满载排水量33000吨,列克星敦级是43000吨,萨拉托加号改造之后更是达到了50000吨。

    列克星敦级比埃塞克斯级排水量多了至少10000吨,这基本上都可以算是死重,常规改造都无法清除。

    只有许星辰依靠舰体调整功能,把这部分死重彻底解决掉。

    除此之外的其他调整就简单了,就是传统航母配置斜角甲板和弹射器的现代化改造。

    许星辰真的是经验非常丰富了,整个过程比小企业的改造更加快捷。

    列克星敦还在脑内模拟,许星辰会怎么对待自己的时候,正式的改造就已经启动了,然后她也就进入了休眠状态。

    接下来是华盛顿、埃塞克斯、衣阿华,最后是企业,这些正常设计的常规战舰,改造速度更快。

    最后改造的大企业进入休眠状态的时候,睡了一个多小时的小企业就正好醒过来。

    她闭着眼睛坐起来,长长的伸了个懒腰,然后睁开眼睛看向身前,看到坐在那里的许星辰,就一本正经的点头说:

    “指挥官辛苦啦……”

    许星辰微笑点头,轻轻揉了揉她的头发:

    “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不舒服……”

    小家伙立刻用力的摇头,然后稍微眯着眼睛回味当时的感觉:

    “完全没有不舒服……应该说……非常的舒服才对,感觉自己的身体里里外外都被指挥官调理了一遍……

    “这个过程就好像是触电一样,不过却没有任何电击的痛苦,反而是麻酥酥的非常舒服的感觉。

    “然后身体变得格外的柔软,格外的灵活和敏感,最后觉得自己好像忽然长大了……”

    说到这里,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身体,似乎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顿时就稍微有些幽怨的念叨:

    “果然只是感觉而已嘛……”

    许星辰看着她这反应,差点直接笑出了声啊,这小家伙对自己的这个形象,果然也是有些怨念的……

    不过许星辰强行忍住了冲动,尽可能严肃认真的提醒和转移话题:

    “感觉舒服就行,快起来打开自己的舰装看看,看看我给你换的新装备吧!”



    第三七四章 F14和新舰载机计划

    

听到许星辰的提醒,小企业对于自己新“玩具”的好奇,就战胜了短暂的身体怨念。

    小家伙马上点头跳起来,站在大帐篷里面展开了自己的新舰装。

    直接感应舰装的整体结构变化,同时了解舰装上的各种新装备的性能,然后她的小嘴巴张开了就合不上了。

    “啊……这机库的尺寸,这至少能装八十架F14吧……

    “这反应堆的功率和效率,这电机的功率,我至少能跑35节……

    “这雷达的探测能力,三百公里外的船,上千公里外的飞机,都无所遁形了……”

    “还有这飞机……这飞机……这飞机是怎么回事啊……”

    念叨到后面,小企业先后放飞了两种飞机,歼15G和原版的F14一起飞行,然后又放飞了第三种飞机,FC31的完全体歼31。

    感受着这三种飞机的性能差异,小家伙的脸上的表情越来越纠结类。

    许星辰看着这情况,就故意笑呵呵的问:

    “这三个飞机,哪个更好用啊?”

    小企业毫不迟疑的说:

    “轮先进程度当然是J31这种隐身战斗机,但是它的体型稍微有点小了,实际使用应该重型的J…15更好。

    “至于F14,从气动到飞控,从动力到航电,整体上都已经全面落后了,但是我还是更加喜欢F…14的样子……”

    许星辰揉了揉她的头发:

    “我就知道你们会这么想,所以才没有把F14给你删掉,以后正经作战用歼15配合歼31,F14就留着玩吧。

    “后续,我会给F14做一次全面升级,让它更好用一些,或者说是更好玩一些,或者可以执行某些特殊作战任务。

    “同时,新的重型隐身舰载战斗机研发也已经开始了,完成之后应该可以取代这些飞机,可以保持期待……”

    小企业愣了一下:

    “新的重型隐身战斗机……是什么形式呢?还是和歼31这种常规布局吗?可以是F14的变后掠翼形式吗?”

    许星辰顿时就有些无奈了,冷战中期以后的USN,对于变后掠翼可谓是情有独钟的:

    “目前看来,如果要追求多用途,追求单一机型部署作战,的确应该继续使用歼31这种常规布局为基础来设计。

    “不过使用纯粹的常规布局的话,是很难追求某些方面的极限性能的,这方面应该还是鸭翼布局更加有优势。

    “至于变后掠翼,她的设计初衷和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兼顾突防追击用的高速,以及起降和巡航的低速。

    “但是随着气动设计的积累改进,飞控系统的智能进化,航电设备持续更新,不可变翼型也能兼顾高低速度了。

    “这导致变后掠翼相对传统翼型的直接优势越来越小,已经无法抹平可变翼增加的死重所导致的劣势了……”

    许星辰说的比较委婉,但是小家伙还是完全理解了许星辰的意思。

    作为航母的她,其实在摆弄飞机的时候,就已经感受自己隐约感受到了。

    新时代的全数字电传飞控,加上智能化的辅助控制系统,配合翼身融合体、升力体、全动舵面、可动边条翼、远距离耦合鸭翼等各种设计方案,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支持下不断融合加持,大幅度的扩张了不可变翼型飞机的优势区间。

    变后掠翼的最典型优势能力范围,被不可变翼型飞机通过技术手段逐渐覆盖掉。

    可变翼型的翼盒等必要配套设施的死重,却无法通过技术手段大幅度的降低,最起码降低不到机翼折叠结构的重量以下。

    同时可变翼型的挂载能力,相比不可变固定翼型有着天然的劣势,也导致它们在后冷战时代追求的多用途能力上存在先天的劣势。

    于是,可变机翼设计,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后冷战时代,就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但是USN对于可变翼有着难以理解的执念……

    小企业安静了几秒钟,表情苦苦的再次追问,或者说是寻求确认和死心:

    “所以,F14这种变后掠翼设计,已经提前被排除在选择范围之外了吗?

    “不可变翼型飞机在新技术的支持下扩大了优势范围,但是我们也可以利用现在的技术,继续放大可变翼的优势啊!”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大家都知道大型机器人在实战是废物,但是总有人试图通过超级黑科技,让它们获得实战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你有那些超级黑科技,为什么不用到更有效的飞机、坦克上呢?

    同理,如果有新的技术可以给可变翼行减重,为什么不用来给不可变翼型减重呢?

    双方都用同样技术极限减重之后,带翼盒和驱动结构的可变翼仍然完败。

    不过许星辰看着小家伙的表情,就不由得一阵心软,同时自己对于可变翼这种东西,也是有着潜在的喜爱的……

    所以短暂的迟疑了几秒钟之后,许星辰稍微改变了一点计划:

    “正式新隐身舰载战斗机,仍然是采用常规布局或者配合鸭翼布局,位于最优先研发地位。

    “但是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利用设计新战斗机时形成的技术,在F14的基础上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