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师威武-第3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恢复周国领土。
信中写得煞有介事,好像唐牛真的与他暗中约好,明面上是在表演。
这封密信半道被魏翼士兵截住,负责送信的梁国信使也被一起送往对方营地。
这个信使出发之前就做好死间准备,被带到魏翼面前,面对问话一声不吭,直接咬破藏在舌头下的毒药自尽。
手下将密信送到魏翼面前,死间手段果然迷惑魏翼。他对唐牛并不信任,而且作为宁泽派来监督对方的存在,对这种事情更为敏感。
当即派人请唐牛、周鸳、梅绪等人到营帐这边议事。
对方抵达之后,魏翼一声令下,叫手下将士捉拿叛贼。
唐牛三人感觉莫名其妙,当然不会束手就擒。
虽说此处都是华国士兵,可是唐牛、周鸳、梅绪都是武力90以上的牛人,尤其唐牛更是拥有天下第一武将称号的存在。
一番打斗之下,帐内士兵全都倒下,唐牛三人制住魏翼。而后得知密信,从魏翼口中得知整件事情。
按照司马法的想法,只要离间成功,便是两种结果:一是唐牛、周鸳、梅绪三人被华国军队乱箭射死,再厉害的武将,没有士兵的情况下双拳难敌四手,面对数万大军围攻有此下场并不意外;二是唐牛三人反杀魏翼,与华国撕破脸,到时候只能重新与梁国联手,对抗华国。
不管出现哪个结果,对他而言都是赚的。
可惜还是算错,不管是唐牛、周鸳抑或梅绪,这些重要人物都被宁泽提前将忠诚度提上去,自然不会出现前面两种可能性。
被制服的魏翼,经梅绪分析才明白,自己中了司马法的死间,差点酿成大祸。
幸亏唐牛三人武力强悍,否则任意一方出现死伤,都是不好收拾的局面。
魏翼也是拿得起放得下,果断向三人当面道歉,撕碎所谓的密信。
一场危机算是安全渡过。
为防再中司马法计策,周鸳提议之后任何一方发现可疑事务,立刻召集其他几人当面商议,直接把话说话,免得又被离间。
死间竟然失败,司马法颇为意外,心说唐牛及其部下为何对华国如此忠心?按理说他们被迫投降,从上到下肯定排斥华国,没道理做到这个地步。
担心司马法再有其他动作,唐牛这一路兵马更为谨慎,提防一切。
只是对方精通兵马,关内防御毫无破绽,想要攻下并不容易。
周鸳命人联系宁泽,通过电报告知这边状况,看他有没有对付司马法的计策。
宁泽也是干脆,直接联系魏翼,同意他动用相当珍贵的随军资源华国自制炸弹。
魏翼便将炸弹取出,攻城之时使用此物。
一轮投掷轰炸,关卡大门摇摇欲坠,关内守军更是吓得脸色苍白,直呼雷法厉害。
若是正常攻防,司马法丝毫不惧。
只是面对这些现代化武器,即使智谋再高,也被局限于这个时代,短时间内想不到应对方法。无奈之下,只能放弃关卡紧急后退。
唐牛兵马顺利攻取云柳关,继续向前推进,一路追击。
司马法进驻堤原县,巩固县城防御,堵住周边道路,严阵以待。
他也知道华国那边很少使用炸弹之类现代化武器,是因为库存不多,否则直接狂轰滥炸,谁能挡住?
虽然云柳关被夺,一路之上能守则守,尽量拖延对方步伐,让他们缓缓而行,不能瞬间直达密梁城。
反正还是一个拖字诀,能拖多久拖多久,使劲熬着。
只要熬到华国无法承受内部叛乱,四路兵马必退无疑,除非宁泽想要坐视内乱毁掉根基。
这是司马法目前唯一依仗,也是扭转局势的唯一希望。
他不知道这个依仗可能性等于零,宁泽靠着系统能力,提升军队士气、各地民心,正好堵住内乱变大的可能性。各地叛乱势力根本坚持不了多久,即使想要裹挟百姓也难成功。
唐牛兵马抵达堤原县,直接向县城发动攻击。
这次没有使用炸弹,一是县城城墙没那么高,用在这里比较可惜;二是担心使用炸弹伤及县内百姓。跟关卡不同,堤原县城墙还不足以抵挡华国军队,阻止不了推进步伐。
两军在此攻防三日,司马法果然坚持不住,从南门退兵,放弃堤原县往后撤去。
唐牛立刻接管堤原县,同时领兵一路追击司马法。
司马法退到双鱼谷,借助地形就地驻扎,设下陷阱防御。
唐牛兵马抵达,在谷内与司马法交战,被陷阱拖住数日。
等到防御要被冲破,司马法再度后撤,驻守云峰山道。
两军在此大战数日,司马法放弃山道,往后退到云峰县。
来来回回被他拖住半个多月,唐牛兵马也是打得很累。
不过从战损来看,司马法这边伤亡极大,与唐牛兵马形成鲜明对比。
毕竟没有经过训练的民兵,就算一直借助地形防御,就算有司马法这样的将领统率,跟真正的精锐军队作战差距还是极大。
唐牛军追到云峰县,与司马法军继续战斗。
司马法稍稍有些焦急,这都半个多月了,从各地断断续续传来消息,看不出任何反转。
反而有多个反叛势力被华国当地官府剿灭,对梁国来说不算好消息。
其他反叛势力也都陷入苦战,好像被各地华国官府兵力压制,没有一处传出百姓参与叛乱,或者协助叛军的消息。
倒是听说有些地方被打败的反叛军躲藏起来,遭到当地百姓举报,使得华国地方官府不断揪出反叛势力,将他们擒住。
这让司马法不能理解,金州那边也就算了,毕竟宁泽经营最久。这些刚刚被占领的区域,怎么百姓都会倾向对方,搞得好像华国民心所向?
第629章 攻打高临
宁泽在安排好应对叛乱的对策后,便回到金州华郡。
通过系统数据,对各方叛军、官方军队进行对比,都能看出官方的必胜概率。
四路大军围攻梁国,虽有司马法作为大敌,对方想要成功扭转局势,几无可能。
即便出现什么状况,宁泽也能第一时间收到电报,迅速传送过去亲自坐镇。
相比司马法在这场战争赌上所有,宁泽其实胜券在握。
两个人虽然智计只差分毫,各自掌握情资的差距极为悬殊。在此基础上,宁泽又占着系统作弊级优势,高度已经截然不同。
虽然彼此都觉得自己掌握一切,其实司马法在不知不觉间落了下乘。
宓元生、梁腾兵马多次攻打弥章郡,奈何陆渊、言平坚守不出。
冯乔献策,派兵绕道攻打高临县。
高临县是弥章境内相当重要一块区域,有着“小粮仓”的美称。光这一县之地产出粮食,可以供应半个弥章使用。
一旦华国兵马直捣高临县,为保证弥章郡粮食供给不被切断,陆渊、言平必须派兵救援。
只要他们分兵出城,便可围点打援。同时降低弥章郡防御,使得华国兵马攻破城池的成功率变大。
由于高临县相当重要,梁国肯定安排能力出众的将领镇守,必须有压倒性的力量。
因此决定,由裴济、杨昭出兵,以裴济的武力加上杨昭的智计,不管对方是谁,都不在话下。
陆渊、言平在弥章城内守住数波华国攻势,丝毫不敢松懈。
双方停战期间,利用闲暇之余稍作休息,恢复力气。
这个时候,斥候过来报告:“华国兵马出现异动!似乎分兵往南边行军。”
陆渊急忙召来言平,将此事告知。
言平急道:“快取地图来!”
部下将弥章地图送至,言平根据斥候报告,仔细研究地图后严肃说道:“看来敌军在打小粮仓的主意!”
“高临县?”陆渊惊呼,“若他成功突破边防杀到高临县,等于断了我们的粮饷!”
“恐怕对方打的就是这个主意!”言平点头,“这招相当狠辣,逼我们不得不分兵救援,削弱弥章郡城防。或者放弃救援,坐视对方切断我军粮食供应。”
“这该如何是好?”陆渊担心问道。
言平倒是比较冷静:“想要突破我方防线进攻高临也没那么简单,先派斥候打探清楚,领兵将领是谁。”
陆渊听从言平建议,立刻派出斥候展开调查,很快得到报告,出兵攻打高临的是裴济、杨昭。
知道是这两个人,言平急忙说道:“竟然是裴济、杨昭,看来敌军志在必得!高临县守将司马烈虽识兵法,以一己之力怕是抵挡不住。”
“那便由我亲自领兵相救!”陆渊说道。
毕竟军中可以打败裴济的人,只有他了。
言平闻言,急忙劝道:“不可!将军身系弥章郡安危,岂能轻离?”
“也是,我若分兵救援,弥章这边怕是挡不住华国兵马。”陆渊反应过来,急忙问道,“如何是好?”
言平思索片刻,对他说道:“弥章太守帐下,有一人颇为机敏,勇武过人,对弥章全境了如指掌。若得此人出兵,定能成功!”
“这人是谁?”
“牙门将军王染!”
陆渊立刻请来弥章太守,详细说明此事。
弥章太守当即召来王染,命他领兵救援高临县。
王染带着五千民兵出城,朝着高临县方向火速行军。
裴济、杨昭绕道攻打高临,一路之上关卡重重,梁国多处设防。
然而,在裴济亲自冲锋陷阵下,这些关卡守将无一能敌。
华国兵马逐个攻破沿途关卡,眼看就到高临县城。
得知裴济、杨昭领兵来袭,高临守将司马烈立刻带兵出阵,亲自抵达边境关卡守御。
在对方抵达之前,命县兵砍伐树木制造障碍,挖掘陷阱埋伏等候。
裴济兵马抵达关卡附近,见沿途堆满大树,无法前进。于是下令全军上前,搬离障碍物。
等到华国兵马将所有树木搬开,将士疲累之际,司马烈伏兵突然从两侧杀出。
华国将士疲惫不堪,裴济虽然勇武,无人能敌,可惜双拳难敌四手,何况对方数千人?
幸亏杨昭及时赶到,协助裴济杀退敌军。
司马烈未能得手,迅速退回关内。
裴济惊魂未定,与杨昭合兵一处,就近安营休整,恢复力气。
次日全军推进,攻打关卡。
兵马行至关卡附近,突然两侧射出大量竹刺,原来司马烈提前设好竹刺陷阱,杀伤数百华国士兵。
裴济下令后退,命手下将士到两侧山林勘察陷阱,结果又有数百士兵踩到陷坑,不幸丧命。
还没打到关卡,已经死伤近千,虽然成功排除陷阱,却让裴济恼火不已。
杨昭劝他冷静,命士兵就地砍伐树木,制作简易长柄木车。
华国士兵推车前进,遇到陷阱由木车承受,顺利抵挡关下。
裴济骑马上前,冲关上叫阵。
司马烈不予理会,命人乱箭齐射,逼他后退。
裴济大怒,亲自带兵攻关。
岂料司马烈早有准备,檑木不断,再度逼退华国兵马。
见关卡防守如此严密,裴济询问杨昭,有无破关之策。
杨昭仔细推算,而后告知裴济:“可先退兵扎营,安心休整。三日之后,便能破关。”
裴济心说三日之后怎么破关?不过杨昭不会无的放矢,于是下令全军后撤,安营扎寨好生休整。
得知裴济兵马攻关失利,直接后撤扎营,没有动静。司马烈觉得奇怪,搞不懂对方在想什么。
手下建议:“敌军攻关不成,士气低落,将士疲惫。今夜可趁势袭营,若能擒住裴济、杨昭,便是滔天功劳!”
司马烈道:“裴济勇武不凡,杨昭智计不俗,不可轻进!”
因此不准,静观其变。
果然,杨昭早有布置,针对袭营做下安排。若司马烈带兵夜袭,必定中其陷阱,损兵折将。
由于司马烈足够谨慎,顺利躲过一劫。
次日,见裴济兵马没有动静,司马烈格外疑惑,命人仔细打探。
结果得知,对方就在营内休息,没有攻关打算,也没有做其他布置,好像放弃一样。
部下觉得对方肯定有诈,向司马烈请战,想要出关一探究竟。
司马烈没有同意,要求己方将士提高警惕,严守关卡。
到了第二天,华国兵马还是没有动静。
司马烈相当疑惑,想不明白对方是何心态。
部下再度请战,他还是没有同意,全军严阵以待,毫不松懈。
到了第三天,斥候突然回报,华国兵马有了动作。
裴济、杨昭亲自带队,将这几天就地砍伐烧火,从树上削下来的无数青嫩枝叶运到关卡附近,摆成几十堆,往上面浇灌桐油。
司马烈亲自站在关上查看,搞不清楚对方是何意图。
杨昭下令点燃一堆堆青嫩枝叶,熊熊火焰燃烧起来,霎时间浓烟滚滚,迎风飘动。
风向正好冲着关卡,烟雾扑面而来,呛得守军将士眼泪直流,咳嗽不止。
司马烈顿时醒悟,原来杨昭算好今天风向,休息三天并不是真的闲着,明面上伐木烧火,就是为了收集大量青嫩树枝,要以烟攻逼迫自己弃关撤退。
司马烈不会让对方得逞,立刻下令全军将士取水浸湿布料,捂住口鼻抵挡浓烟。
全军坚守关卡。
城外烧了很久,浓烟一直到下午方才散去。
烟雾之中不能视物,守军将士时刻打起精神,生怕华国兵马借着烟雾冲杀过来,趁机夺城。
一直等到烟雾散去,都没看到一个华国士兵攻到城下,甚至发现华国将士消失不见,城外寂静无声,没有任何动静。
司马烈一头雾水,命斥候出关打探。
斥候一路探查,没有发现任何华国士兵。
一直来到华国兵营,只见营地空空如也,所有人不知去向。营地之中还有许多来不及带走的兵器辎重、粮草资源。
检查大道,根据脚印判断,华国兵马似乎紧急后撤,感觉后方出现什么大事,让他们不能逗留,必须立刻离开。
斥候赶紧返回关卡,向司马烈禀告。
司马烈亲自率兵出关,来到华国营地探查,果然发现敌军消失不见,好像紧急撤离。
虽然搞不清楚状况,见对方营中还有那么多武器防具、粮草辎重没有带走,于是下令将其搬回。
岂料军队刚刚进入营内,突然出现大量陷坑、绊马索,无数梁国士兵被陷阱所困。
意识到不妙,知道中计的司马烈赶紧掉头。
裴济、杨昭突然带兵从周围出现,华国兵马杀声不断,迅速包围而来。
司马烈折损两千多士兵,数名部将被擒,付出惨痛代价,终于突围撤离,逃回关内。
裴济、杨昭挽回一胜,杀敌无数。
趁势带兵冲关,发动强攻。
司马烈在关内拼命抵抗,奈何兵马折损过多,加上士气低落,终于抵挡不住。
在关卡被攻破之前,带领本部兵马紧急后撤,逃回高临城内。
裴济、杨昭占领关卡,整顿之后立刻出兵,向高临县城进军。
第630章 顺利夺城
司马烈撤回高临县,立刻着手布置,在县城附近设下大量陷阱。
城门紧闭,进入战时戒备状态,所有百姓不得进出。
裴济、杨昭带兵杀至,沿途小心谨慎,以木车排查陷阱,避免造成损失。
之前关卡一战,司马烈的陷阱已经让他们警惕起来,不想再中第二次。
有了木车探查,多数陷阱无法奏效,都被华队提前发现,顺利破除。
裴济、杨昭来到城下,将四座城门全部围住,派人不断叫阵。
高临城门紧闭,司马烈亲自带兵守卫,无视对方叫阵,不断巡视各个防御点,确保无虞。
见高临城无人应战,闭门不出,裴济带兵从东门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