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军师威武 >

第354章

军师威武-第354章

小说: 军师威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后召唤奇翼恐鸟飞临城门。
    程定大惊失色,慌忙下令箭雨齐射。
    只是宁泽飞在高空,箭矢无法接近。
    宁泽从空中投掷磷火,向城内施压,大声喊话:“丹阳王在此,大军已在城外等候!倘若顽抗,取尔等性命易如反掌!”
    面对“法力通天”的丹阳王,还有城外遍布各处的“火龙”,以为被华国大军重重包围,而且还是宁泽亲自带队,新任太守马昂不在城内,程定觉得以自己手中四千兵力,根本不足与敌。
    承受不住压力,与其被敌军攻破城池,在宁泽愤怒情绪之下害死自己还有城内兵将,不如开城投降,至少避免一场浩劫。
    明知打不过,何必硬着头皮自讨苦吃?
    于是下达命令,全军放下武器,亲自站到城头冲空中喊话:“我乃郡丞程定,请丹阳王下来说话!”
    宁泽乘着奇翼恐鸟缓缓降下,在城头俯视对方:“郡丞可是想明白了?”
    近距离看到奇翼恐鸟,程定和身边兵将感觉相当震撼,坐在它身上的宁泽更让人吃惊。
    面对宁泽,众人纷纷露出敬畏表情。程定回答:“我等自知不敌,愿意开城投降!只求王爷入城之后善待百姓,少作杀伐!”
    宁泽回道:“孤自起兵,与百姓从来秋毫无犯!陛下施以仁政,军民俱服。郡丞明智之举,为锦屏百姓免去刀兵之灾!立刻开启城门,进行交接!”
    “喏!”程定只能服从,下令开城投降。
    宁泽带兵进入城内,顺利掌控此处。
    等到交接之后程定才发现,原来宁泽只有一千兵马,自己看到的“数万大军”不过是假象,顿时无语。但是没办法反悔,宁泽已经取走虎符,就算自己振臂一呼,也不会有人响应。虎符是调动军队最重要的证明,谁拿着虎符,军队就听他的。何况交接时城内兵将已经转换旗帜,全都转入华国阵营。
    最重要的是,站在面前这位可是丹阳王宁泽,神通广大,战无不胜!
    且不说没有虎符兵将不会随自己造反,就算所有兵将不认虎符,能够听自己的话突然发难,面对宁泽和他的一千火枪兵,未必占得便宜。
    光是宁泽的神通就让所有兵将忌惮,若是将他惹恼,一个法术下来凡俗之人怎能抵挡?
    其实程定觉得这样也好,毕竟华国势力强大至此,在宁泽领导下统一十六州可能性最大。大家也想尽快恢复正常生活,远离战场。
    相对只剩三座城池的南成,强大的华国更容易给大家安稳的生活。
    面对宁泽,还是会有一些怨言:“王爷以计相诈,可是害苦我了!如今南成上下必定恨我入骨!”
    见程定抱怨,宁泽哈哈大笑:“郡丞勿忧!你有功于华国,孤会向陛下举荐,日后必定前程似锦!孤还有一事要你相助,若完成此事,又是一件大功!”
    都到这个地步了,程定没办法拒绝,只能全力配合:“王爷有何吩咐?”
    “你给马昂写信,莫让他知道城内之事,设法将其骗回。”宁泽说道,“等他进入城内,助孤将其拿下,收编其部兵马。”
    “可是王爷冒充冯军师密信将其调走,我要如何将其骗回?”程定担心问道。
    “只需告知马昂,刚刚接到冯乔密信,命其坚守城池不得擅自离开。”宁泽笑道,“同时发现之前密信有伪造迹象,马昂得知自然返回。”
    程定按照宁泽命令写了密信,飞鸽传书通知马昂。
    马昂带兵前往大靖,走至半路忽然接到程定飞哥传书,说之前收到军师密信有伪造痕迹,刚刚受到另外一封来自大靖方向的密信,军师要求锦屏郡坚守城池,千万不要轻易离开。程定担心中了敌军调虎离山之计,让马昂火速返回。
    马昂看完信件大惊失色,赶紧掉转方向,带领军队匆匆忙忙往锦屏郡方向赶回。
    日夜兼程赶到郡城,程定开城迎接。
    马昂询问怎么回事,程定让他进城详谈。
    马昂没有怀疑,带兵进入城内。
    程定将他带离军队,直接分开。有人将军队带往营地,马昂跟他一起往城内走去。
    走到一半程定忽然下令,身边兵将冲上前将马昂摁倒,直接五花大绑。
    马昂搞不清楚状况,大声质问程定。结果发现宁泽出现在眼前,等对方将前后事情当面说清,才知道自己中计,先是被骗离开,对方轻易夺城。之后又被骗回来,成了阶下囚。
    马昂被擒,他的部下也在军营内被缴获兵器,没有来得及反抗便成俘虏。宁泽轻轻松松拿下锦屏郡城,暂时扣押马昂,让程定发布通告,促使锦屏郡各县城官员改旗换帜。

第603章 使者
    冯乔并不认为宁泽好对付,可是得到伪兵战法的宁泽,却比想象中的更麻烦。
    以前的宁泽再狡猾也有一个行为规律,就算猜不透他的详细战术,大战略是不会变的。至少要打哪里提前能够知晓,并且做出应对。
    可是现在的宁泽,就算你看着他来到一座城池,下一刻有可能直接从千里之外出现,去打一个你根本想象不到的地方。
    除了宁泽本人,没人知道伪兵战法是什么东西。只会认为他的法术越来越强,如今达到瞬息千里的程度。
    以为宁泽出兵攻打大靖,结果收到来自锦屏的消息,郡城被宁泽攻占,太守马昂沦为阶下囚。周边县城纷纷投降,只有少数县城官员还在顽抗。
    接二连三的坏消息,使得南成内部人心惶惶。华国的强势进攻,城池连续失守,如今只剩衮州三郡之地,这般速度令人措手不及。
    就算是冯乔,面对这样的状况也只能叹气。
    不管怎样的劣势,即使谋略、兵法略逊宁泽,以他的能力挡住对方问题不大,至少不会败得如此之快。配合其他文臣武将,未必没有扭转局势的可能。
    只是面对一个谋略、兵法都在自己之上,还有高深莫测的法力,让人防不胜防的对手,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谋略、兵法不足还可以跟其他人相互协作,稳扎稳打作为应对。这法术想尽办法也无法破除,要怎么才能抵挡?
    如今锦屏落入宁泽之手,南成只剩羌阳、大靖、宝台三郡,面对想不出任何办法压制的宁泽,还有不断增援的华**队,就连冯乔自己都信心不足。能否挡住宁泽不让对方再进一步,能否将他大靖门外,不要靠近羌阳?
    南成兵力、粮饷、物资在连年征战中不断耗损,现在是青壮极少,募兵困难,钱粮物资供应不足。反观华国,通过征战不断掠夺其他势力钱粮人口,又通过宁泽的政策不断吸引百姓入境定居,又有比那丘、博多国连年进贡,不断输送人口、物资,使得华国逐渐壮大,已经变成一个难以想象的庞然大物。
    同时面对周、梁、南成三国势力,不但打得周、梁两国主动求和,更将南成逼到如此境地。难道真的找不到任何办法阻止宁泽?
    锦屏郡被夺,压力变得更大。
    宁泽显然不会就此停战,南成只剩三座郡城,对方肯定铆足劲继续进攻。直至兵临羌阳。
    接下来会打宝台还是大靖,又或者直接动用法术前往羌阳,实在难以预测。
    冯乔尚且焦躁,身为南成皇帝,被逼到这种地步的马健更不用说。
    锦屏郡失守,马昂被擒的消息传回,令他慌乱无比。
    从占据南方数州之地,兵精将广,到现在龟缩于衮州苟延残喘,转变太快令人无法接受。
    心中无比担忧,就怕宁泽突然出现在羌阳,直接杀到自己面前。
    为什么冒出这样一个对手?凡人之间的权势争夺,像这种神仙一样的人物干嘛参与进来?
    既然修为如此之深,不应该看破红尘,专心研究长生之术吗?
    郁闷归郁闷,却没任何办法。
    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大家都是一样,你跟一个超脱与凡人,拥有强**力的人战斗,绝对力量让所有计策都成空。人家光靠实力碾压就够你吃一壶了,更不用说这人除了超强法力,还有轻松打败天下第一武将的战斗力,加上让司马法都吃瘪的超强谋略。
    一个近乎完美的“仙人”,用凡人的思维如何能够将其击败?
    南成现在要兵没兵,要粮没粮,快要山穷水尽。反观对方兵力越来越强,资源充足,优劣对比明显。
    马健想要召回国师和玄机先生,感觉他们留在身边能让自己稍微安心,至少面对宁泽还有一战之力。可是又怕召回他们,宁泽会趁机攻下宝台郡,使得自己这边雪上加霜。
    一方面担心宁泽随时出现在羌阳,越过大靖、宝台两郡直达此处,一方面觉得加强大靖、宝台防守,羌阳才能平安。
    如此矛盾的心情充斥胸间,令人难以平静。
    马健的焦虑,朝武都能看得出来。
    相对于他,这些文武官员虽有压力,倒没这么夸张。
    很多人在心里想好,一旦宁泽兵马打到这边,了不起投降华国,没必要为南成死节。不是他们对南城不够忠心,而是到了这个地步,基本上看清局势。华国人才短缺,随着势力范围越来越大,对人才的需求也是不断增加,所以推出各种政策,大家都看在眼里。
    那些投降华国的将领全都受到重用,没有一个因为降将身份受歧视,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好的例子。
    大家不是愚忠,倒也不是不忠心。多数人还是会思考,真到那个时候,如何在投降之时说服宁泽,尽量保全马健及其家人,甚至为他谋取不低于陆玮的身份。毕竟陆玮只是一个傀儡,几岁大的孩子事事都要田夫人做主,那种小鬼都能谋得梁王之位,掌控堰州,马健身为南成之主,与宁泽还有姻亲关系,最疼爱的七公主可是许给华国太子刘秀,真要投降,帮他求个王位镇守南方理应不难。
    马健实在想象不到,这种情况下自己想着如何抵挡宁泽,甚至设法让对方退兵,身边文臣武将却想到投降之后的事情。
    朝堂之上当然没办法得到一个令人满意的回答。
    在这样的状况下宁泽派出使者,来到大靖郡城代表华国劝说马健势力不要继续反抗,直接投降可以结束战争,并且得到令他满意的结果。
    冯乔得知宁泽派使者过来劝降,第一反应便是叫城门士兵射杀。他深知马健性格,除非穷途末路,否则不会投降。做自己打心底也不想要投降,就算真的挡不住华国兵马,大不了逃到南疆蛮族,或者流亡海外,到时中原十六州形势变化,若有机会还能杀回。
    杨昭却劝他道:“将使者送往羌阳,陛下自会处理。军师越权处理,若有小人背后说句闲话,以陛下现在的状况,未必做出正确判断。”
    冯乔仔细想想,这话没有错。
    换做以前没有什么,以马健对自己的信任,这种事情根本不用去管。可是现在,南成不断失却疆土,在宁泽压力下节节败退,踏入绝境。马健现在心理压力极大,未必能够保持冷静。若是自己擅自决定,就算合乎马健心意,只要有心人撩拨几句,马健失去理智可能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不悦。
    就算概率在小,还是不要轻易尝试。这种时候能避则避,免得惹一身臭。
    之前就怀疑南成内部有被华国收买之人,目前还没浮出水面。必须小心为妙!
    想到这儿,下令放行,让华国使者通过大靖郡,直接前往羌阳。
    使者日夜兼程来到羌阳,马健以相当矛盾的心情接见,询问来意。
    使者上前转达宁泽的意思,劝说马健投降。
    马健勃然大怒,拍案而起,指着使者下令将其斩首。
    在来之前使者就有心理准备。敢在这种状况下前来劝说对方君主投降的,基本做好对方盛怒之下杀死自己的准备。
    眼看刀斧手上前,准备将华国使者押出去斩首,将头颅送回宁泽那边。丞相黄治站出来劝说马健:“陛下息怒!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宁泽虽然可恶,陛下更当展现心胸之宽阔!不如反派使者前往敌营,劝说宁泽投降。一来显示陛下气度,二来宁泽若是失态杀死使者,也可让天下人看穿他的伪善!”
    马健听到这话,仔细思索片刻点了点头,环顾群臣问道:“诸卿谁愿代朕出使?”
    这个任务丢掉性命的概率很大,殿上文武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愿意站出来。
    在这个状况下,御史大夫尹公儒出列,恭敬行礼大声说道:“臣愿出使!”
    之前尹公儒劝说投降,马健对他观感不好,心里对他有些意见。这个时候见他站出来,愿意领下这个很有可能被宁泽砍头的任务,观感改变不少:“尹御史可想好了?此行许有性命之忧!”
    “臣愿为陛下赴死!”尹公儒道,“只是此行说服宁泽绝无可能,反会激怒对方。臣若死于宁泽之手,还请陛下照顾家中老小。他日宁泽兵临城下,望陛下以百姓为念,莫起刀兵!”
    前半句马健听着还挺感动,心说原来尹御史是个难得的忠臣。后面一句让他瞬间推翻之前的想法,气得牙痒痒,心里有种你别去了,与其让宁泽砍死你,还不如朕先动手,把你剁成肉酱的想法。
    什么叫宁泽兵临城下,要我以百姓为念莫起刀兵?说得好听,不就是等他过来直接投降吗?
    说得好像宁泽一定能够打到羌阳,我南成兵马必败无疑。
    虽然眼前局势想要扭转确实很难,实在想不到挡住宁泽的办法,你这么当面指出,亏了是我,换做其他脾气大点的君主,亲自动手砍你都有可能!

第604章 苦肉计
    不管马健心里怎么想,此刻除了尹公儒似乎没有其他人选。
    于是亲笔写下劝降书,派他前往宁泽军中。
    在他看来,宁泽现在占据优势,看到这封劝降信肯定发怒,至于尹公儒这个投降派会不会被宁泽下令砍头,他也无所谓了。
    真要死在宁泽之手,反而可以借尹公儒之死团结朝廷上下,让他们同仇敌忾,而不是打着投降的主意。
    尹公儒带着劝降书,与华国使者一起离开羌阳,朝着大靖方向移动。
    宁泽拿下锦屏,提拔一批当地降将,以程定为首平定剩下几个不愿投降的县城。自己直接传送到大靖郡附近,与己方兵马会合。
    大靖郡边境关卡守备森严,冯乔在此处布局,巩固防御,沿途县城也是步步为营,列阵等待。准备工作相当充分,短时间内可以做到这个程度,相当厉害。
    当然,也有杨昭一份功劳,两个谋臣联手布局,还是有一定水平的。
    对方知道这样的防御在宁泽面前作用不大,至少挡住华国军队,拖延一段时间还是做得到的。能够为南成争取一些时间,已经很不容易。
    得到宁泽攻占锦屏的消息时,冯乔、杨昭便知道情势更加严峻,设法拖延敌方军队同时,两人在大靖郡城日夜商议,看能不能找到更好办法阻挡宁泽。若能让他退兵,那就更好不过。
    可惜宁泽打下锦屏之后,没有半分迟疑,迅速抵达大靖边关。
    宁泽抵达之时,东方疏正好设计攻关,有他加入更为简单,裴济作为先锋,大军在宁泽战法加持下破关而入。
    张艺那边并不着急,知道宁泽军队可以击破沿途重重防御,抵达大靖郡与他们会合,这个时候应该以稳为主,不能冲动,免得被冯乔算计。因此无视冯乔军队的挑衅,在大靖郡城北部方向稳扎营寨,耐心等待。
    冯乔的想法是击破张艺这一路兵马,可以专心应付宁泽部队。路上十几个县城的防御,除非宁泽带领大军瞬间传送到张艺这边,怎么都能拖延一阵。趁其过来获得一场胜利,能够大大激励军中士气,也能减少之后将会面临的压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