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师威武-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王爷!”民兵立刻住嘴。
“你就是所谓的仁王?夺人基业,算什么仁义?”梁楷怒道。
岭南王走下来,站到梁楷面前:“本王无意夺取他人基业,只是华郡百姓陈情,身为大成皇室,不可不察!这是大成的天下,尔等也是大成的臣子。真要说来,对本王刀兵相向,才是有悖仁义之举!”
梁楷闻言愣住,不知如何回应。
“来人,给四位公子松绑!”岭南王柔声说道。
“王爷不可!万一他们怀有恶意。。。。。。”身边民兵赶紧劝道。
“四位公子为救父亲敢身犯险境,此为至孝之子!有此等孝行,必为忠义之士!”岭南王说道,“将他们松开,好酒好菜呈上!本王要与四位公子谈谈这忠义二字!”
“喏!”民兵犹豫一阵,招呼同伴为梁家四兄弟松绑,“你们听着,若敢对王爷不利,必定刀斧伺候!”
梁家四兄弟也是一脸懵逼,当绳索被解开时,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请坐!”岭南王回到主位,颇有气度,“四位公子,如今幽帝新丧,贼寇横行,天下大乱。本王身为大成皇族,见山河破碎,心中沉痛。天下何辜,百姓何辜?只因那不必要的权利之心,滋生祸患。本王也是出生华郡,见百姓疾苦,心中不忍。几位公子可知百姓为何而苦?又可曾关心过治下百姓?”
“这。。。。。。”梁家四兄弟脸上同时露出尴尬之色,更是不知如何回答。
“为官者,当为百姓谋福!”岭南王叹道,“岂能以一己私欲,无视百姓悲苦?本王在此代表大成皇族,请四位公子好好想想。四位都是忠孝之人,是要做那被权势熏心之徒,还是秉承忠义之心,为百姓谋福祉?”
。。。。。。
梁腾回到兵营,下令兵马迅速修整,心里却很担心四个儿子安危,于是派使者送信入城,希望岭南王不要伤害他们。
这边送信出去,宁泽来到帐内:“督邮,我有个想法!”
“什么?”梁腾请他坐下。
“请督邮拨出兵马2000与我!”
“你要做什么?”
“下官准备前往密江上游,让士兵制沙袋抛于河内,引水逆流。”宁泽说道,“使其改变方向,奔腾而下从西城灌入城内,必能瞬间破敌!”
“不可!”梁腾急忙摇头,“此计过于狠毒,你要制华郡百姓于死地?”
“兴起刀兵,便是敌军。”宁泽回答。
“那楷儿他们呢?”
“下官自有办法将人救出!等四位公子顺利出城,来个水淹华郡。。。。。。”
“此计有伤天和!”梁腾皱眉摇头,“梁某岂能如此对待乡亲父老?”
“既如此,可派使者前往各县制造谣言,就说岭南王设计杀死刘保、尹立。二人心腹必会起兵征讨,我军可趁其两败俱伤之时一举拿下城池!”
梁腾转头认真看着宁泽,许久之后叹道:“武库令,你心中莫非没有半点仁慈?”
“督邮,下官的仁慈从不赋予敌人!”宁泽回应,“若是督邮觉得此二计皆不可行,下官还有一计!如今华郡并未知晓皇城情报,不如派人前往华郡散布谣言,谎称麒麟玉玺在督邮手中。岭南王乃皇室成员,如今幽帝驾崩,国无君主。此人乃先帝之子,得知玉玺在督邮手中,必定以四位公子作为交换,届时将其骗到城外可一举成擒!届时可以推岭南王为帝,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在乎诸侯是否遵从,我军征伐天下便为大义!”
“武库令,岭南王仁义之名华郡皆知。”梁腾叹道,“若依你之计,乃是与华郡百姓为敌!”
“督邮,与华郡百姓为敌,跟与天下为敌,您觉得哪个更难?更何况,只要做得漂亮,反而可以利用仁王之名,得到百姓支持!刘保之前不就这么做的吗?当然,他的做法不是很高明,若是由我操控。。。。。。”
“此事再议,我累了!武库令,先下去休息吧!”
“喏。。。。。。”宁泽看一眼凌腾,拱手退出营帐。
第59章 梁氏归降
“先生,您连献三策,梁腾并不领情。”回到营帐,王卫低声说道,“辅佐此人似乎无益!”
宁泽微笑转头,目视对方戴着的鬼面头盔:“你觉得我那三条计策是不是都很毒辣?没有半分仁慈。”
“。。。。。。”王卫不语。
“显然你也觉得我的计策太过狠毒。”宁泽笑道,“所以梁腾会拒绝早已经料到,毕竟对手是华郡百姓。”
“那您还。。。。。。”
“说着玩而已!他要真想同意,我自己就先收回了。”
“先生这是何意?”
“回营休息吧!养足精神。”
“喏!”
华郡城内。
梁楷、梁靖、梁云、梁舜四兄弟在岭南王的面前,哑口无言。
对方讲大道理,讲忠义仁孝,其实兄弟四个从小就是受这种教育。孝字当头,是大成立国之基础。
岭南王从孝道转向忠义,竟然说的四兄弟羞愧难当,无从反驳。
经过一番长篇大论,见四兄弟这等表情,岭南王终于转到正题:“梁氏在华郡经营许久,家族庞大,不易管束。百姓恶wu者,不过是借着梁氏威名兴风作浪之徒。骑都尉刘保诛尽各县梁氏族人,令尊又领兵杀之,岂能以个人恩怨至百姓黎明于不顾?昨日百姓之举,可曾看在眼中?本王觉得,为官者当以百姓为重,几位觉得如何?”
“王爷所言极是!”梁楷终于开口,“如今刘保伏诛,恩怨到此终结。”
“几位公子果然深明大义!”岭南王起身说道,“刘保即死,本王不愿与梁家为敌。按理说应该让出城池,返回岭南县。只是百姓将其性命托付于我,不能弃之不顾。何况如今幽帝新丧,局势混乱。为华郡百姓着想,本王需要镇守此处,保得一方平安。我观各位都是忠义之士,可否借本王一臂之力?”
“王爷的意思。。。。。。?”
“四位公子若能归降,劝说梁太守辅佐本王,并且承诺善待百姓,华郡依旧是梁氏基业。”岭南王起身施了一礼,“还望诸位以百姓为念!”
“这。。。。。。”四兄弟面面相觑,互相以眼神交流。
梁楷想了片刻,起身叹道:“王爷,我梁氏忠于大成,为剿蚁贼远赴云州。然归来途中,祖父不幸遇伏身亡,华郡武尽皆折损。如今只有家父与我兄弟四人,外加武库令宁泽。却不曾想前方为国捐躯,归来却见基业被夺、族人被诛。。。。。。哎!”
岭南王闻言一愣:“刘保、尹立拥护本王夺城,其实大事皆由此二人做主,本王也插不得手。刘保害梁氏族人时,本王也曾劝说。华郡百姓皆知本王被刘保、尹立架空,确实与之无关!未能保住梁家族人,乃本王之过,望四位公子见谅!”
身为王爷,竟然向自己赔礼道歉,梁家四兄弟慌忙起身,有些不知所措。
“此事皆因刘保而起,首恶既诛,王爷不必自责!”梁楷说道,“仁王之名,如雷贯耳。我们也相信此事与王爷绝无关联!”
“多谢四位公子!”岭南王再次拜道,“梁太守为国捐躯,本王必会命人为其修建墓碑,风光大葬。也拜请诸位与本王共治华郡!”
“王爷如此厚爱,我兄弟四人感激不尽!”梁楷与三个弟弟眼神交流后,拱手说道,“若蒙不弃,愿追随王爷为百姓谋福!”
四兄弟离席,齐刷刷跪倒在地。
岭南王大喜,赶紧上前虚扶:“诸位果然忠义之士,本王没有看错!快快请起!”
“谢主公!”梁楷四人一方面身为俘虏心中不安,另一方面则是被岭南王的人格魅力折服,再者,对方是货真价实的皇族,能够如此礼贤下士,又有仁王之名深受百姓爱戴。梁家现在被华郡百姓仇视,就算夺回基业怕也很难收回民心。
更不用说祖父身亡,梁家培养出来的优秀武官员也都折损,单凭父子五人,如何能够重振旗鼓?这种情况下,投靠岭南王是最佳选择吧?
岭南王也很高兴,之前刘保、尹立完全将自己架空,身边无可用之人。而且被看得很紧,不能与任何臣武将接触,更别谈拉拢对方。实实在在的被当做傀儡,偶尔有几个建议不影响刘保策略,才会答应下来算是打发自己。
说起来,梁家这一次攻城,也算帮了自己大忙。梁家四兄弟归降,梁腾自然也会跟着投降,有他们帮助,稳固华郡不是问题,也算是终于走出自己第一步。
“能得诸位相助,乃是本王福分!”岭南王欣喜不已,“华郡不宜再起刀兵,本王也不愿与梁家为敌。不知几位公子能否前去劝说梁督邮归顺,本王保举他做新任太守。”
“主公,在下愿出城面见家父,劝其投降!”梁楷起身说道。
“好!如今华郡官署空虚,不如由大公子暂代骑都尉之职,另外三位公子也有重任相派。但凡保举之人,本王尽皆重用!”
“谢王爷!!”四兄弟面露喜色,赶紧拜谢。
“王爷!末将保举武库令宁泽为郡丞。”梁楷拱手说道。
“哦?郡丞乃是郡城中仅次于太守,最高品级辅官。本王有意将此职位授予几位公子其中一人,几位公子为何推举此人?”岭南王疑惑问道。
“主公,武库令颇有智谋,非我兄弟能及!”梁楷这句话发自真心,“此人通晓兵法、善于造物。伤时造轮椅代步,后献竹弩、沙盘,奇思妙想我等不如。精通兵法三十六计,曾献策破庞丽山贼、擒刘保。将军岭献策二度火烧贼军,扭转败局。随军出征云州,祖父破贼欲归,被丹郡太守设伏,只有我父子五人与武库令逃出。武库令献策使武多郡太守攻孙琅,又使李桐参战,尽灭三郡兵马!此番也是武库令献策,方能设伏反攻,诛杀刘保。若非主公受万民拥护,华郡早已重回我梁家掌控!”
“此人竟如此厉害?”岭南王眼睛一亮。
“末将所言非虚!”梁楷说道,“抵达华郡之前,武库令曾劝父亲,如今丹郡、潼郡、武多郡群龙无首,可先取之为基业,招兵买马再战华郡。只是父亲为保家仇并未应允!”
“大公子能为本王招揽此人?”岭南王急忙问道。
“禀主公,家父对武库令有救命之恩,我兄弟四人与其关系亲近,必能劝其归顺主公!”梁楷信誓旦旦。
“好!那就拜托大公子。。。。。。不,拜托骑都尉!”岭南王微微施礼。
“喏!”
于是梁楷连夜出城,单枪匹马赶到梁腾军营寨。
发现梁楷骑马归来,守卫很是惊讶,急忙回禀梁腾。
梁腾也很吃惊,让人带大儿子来到帐内:“楷儿,你怎么。。。。。。?靖儿、云儿还有舜儿呢?”
“父亲!”梁楷行礼说道,“我兄弟四人失陷城中,本以为凶多吉少。岭南王不愧有仁王之称,礼贤下士,对我等恭敬有加。如今华郡百姓,更是只知王爷,不知我梁家。孩儿觉得王爷乃是先帝之子,更有明主之风。幽帝驾崩,国无君王。我等可辅佐王爷以华郡为基业,平定天下!孩儿此行奉王爷之命,特来劝父亲归顺。如今孩儿已是新任骑都尉,父亲若是归降,便能接任太守,继承祖父之志!二弟、三弟、四弟就在城内等待父亲。”
听到这话,梁腾表情并无太大变化:“归顺岭南王吗?”
“父亲,母亲、小弟,还有我们梁家族人在海上漂泊数月,都想家了!”梁楷说道,“虽然刘保已出,祖父还未下葬,难道父亲不想让祖父尽快入土为安?王爷答应为祖父风光大葬,也许诺华郡依旧是我梁家基业!父亲,孩儿不想与华郡父老生死相搏。。。。。。”
“哎”梁腾闭目思索许久,深深叹息,“如今刘保已除,大仇得报。你祖父确实需要尽快入土为安!”
“父亲,那您的意思是。。。。。。”
“你去回报王爷,梁腾愿意归顺。”
“父亲,孩儿认为这是最正确的选择!”梁楷点头,“请您卸下盔甲出营等待。孩儿这边请出王爷,迎父亲入城!”
“嗯!”梁腾摆摆手,示意大儿子出去。
这个时候,宁泽帐内。
系统梁腾接受梁楷劝降,自愿加入刘元香军!
系统梁腾军灭亡!
看着眼前跳出来的提示,宁泽躺在草席上毫无反应,甚至慵懒地打个哈欠。
不一会儿,鬼面将军王卫进入帐内:“先生,梁督邮派人过来通知您做好准备,即刻跟随督邮出营投降岭南王。”
“不去!”宁泽微笑摇头。
“为何?”王卫闻言愣住。
“准备一下,带上咱们自己的兵马脱离营寨,迅速退到密江对岸。”
“啊?您这是。。。。。。”
“太容易得到的都不会珍惜!梁家对我有恩,所以诚心相报。想让我辅佐,就得有足够肚量,经得起考验!”宁泽起身。
“需要向梁督邮告别吗?”
“不必!恩情已报,我也不欠梁家什么。立刻传我命令,拔营行军!”
“喏!”
第60章 岭南王至
“报!!武库令宁泽带兵两千拔寨而起,向密江对岸行军!”梁腾正在准备归降程序,忽然手下过来报告。
这让他有些吃惊,赶忙离开营地骑马追赶。
在密江大桥追上宁泽,上前问道:“武库令要去何处?”
“督邮!”宁泽驾驭战马回过头来,拱手说道,“您对我有救命之恩,宁泽这段时间为梁家效力,也算是报了恩情。如今督邮率众投降岭南王,必能重掌华郡,宁泽在此恭喜督邮!”
“你要离开华郡?”梁腾问道。
“禀督邮,华郡有在下的家,自然不舍!”宁泽回答,“只是方今天下群雄并起,在下不甘寂寞,也想投身其中,辅佐明主一统江山。想来督邮并无此心?”
“。。。。。。”梁腾闻言沉默,随后轻声叹息,“岭南王素有仁名,又是先帝之子,不失为明主!”
“在下并非华郡人士,对岭南王知之甚少!”宁泽笑道。
“那你觉得谁是明主?”梁腾问道。
“梁州周羟有夺取天下之姿,又有天下第一武将在侧,广结英豪、礼贤下士,乃是明主!”宁泽笑道。
“是吗?”梁腾微微点头,“看来之前不答应周羟招揽,只是为了报恩!人各有志,我也不好强求。回想起来,我于密江救你一命,你却救我梁家多次,说起来是我梁家欠你恩情才对。”
“若非督邮相救,宁泽早已不在人世。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希望督邮在岭南王手下能够重振旗鼓。”
“你现在就走?直接去往梁州?”
“若是可以,当然是抓紧时间赶路。”宁泽说道,“只是昨夜一战,士兵尚且疲惫不堪,我们暂且到密江对岸安营扎寨,明日动身前往梁州。就此别过,后会有期!”
“我尊重你的选择!”梁腾也拱手回道,“后会有期!”
于是宁泽率军度过密江大桥,在对岸重新安营扎寨。
梁腾也回到营内,除掉盔甲换上锦袍,带着军队来到城外,放下兵器等待。
梁楷、梁靖、梁云、梁舜果然带着岭南王出城,在无数民兵拥护下,来到阵前。
四兄弟骑马出列,来到父亲面前跳下战马。
梁腾也翻身下马,由四个儿子左右护着,上前跪倒在地,高举兵符:“华郡督邮梁腾拜见王爷!前番攻城惊动王爷,还望恕罪!从今日起,梁腾愿归顺王爷,奉王爷为主!”
“梁将军,快快请起!”岭南王纵身下马,激动上前接过虎符,伸手虚扶一下,“得将军相助,甚是喜悦!请将军暂代太守之位,与本王共治华郡!”
“谢王爷恩典!”梁腾低头回答,“只是末将现在只想尽快为家父安葬,入土为安!”
“梁将军尽可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