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闲书成圣人-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的刺客流搏杀儒不同,他们的作用就是冲进蛮族的阵营中,拖慢他们行进的脚步,给后方的儒门山海人施展儒门术法争取时间。
冲锋在前,陷阵其中,是为壮威。
儒门尊为士者。
但是培养一名壮威之士,耗费往往是培养其他儒生的数倍乃至十数倍,譬如这军粮,历来最低都是中品军粮,能够滋补正气,提升身体强度。所以连吃了半月低品的弱米,难怪士兵有所不满。
种齐放揉了揉眉头,他是种家的后人,自然要知道更多的一些内幕,譬如这军粮的问题。
那小伙夫说的没错,原本划拨给逐蛮塞的军粮的确是三成上品,五成中品,二成下品,但是就在不久前,被临时改换了。
不仅仅是逐蛮塞,几乎整个北域,后勤供给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逐蛮塞因为地处渊州,并不是蛮族正面主攻的方向,所以军粮被完全替换成了下品。而据种齐放所知,哪怕是莽州和肃州的正面战场,搏杀之儒的军粮供给也有所调整,调低了中高品军粮的比例,而增加了下品军粮的供给。
而原因,就是因为远在中京,最近几个月声名鹊起的万安伯——陈洛!
自从武道开辟,武夫得以修行,军方发现那些从未吃过中上品军粮的普通人在接触到中上品军粮后,血气沸腾,身体强度提升极快。
虽然不能和壮威之士相比,但是胜在人多啊!
每年真正在战场上奔走的壮威之士不过七八万人,而且一战下来,还能活着的不超过一万人,其中依旧能再上战场的,不超过三千人。
而培养一名壮威之士的耗费,足够三名普通儒生的消耗,又或者一支三百人的武者队伍。
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此外,《三国演义》的问世,也在短时间内改变了战局。家族来信说,折家那个小屁孩居然召唤出战阵英灵关羽,按家中那位大儒的分析,随着时间的普及,战阵英灵将成为冲阵的主要方式。只要凝聚战阵英灵的军伍足够多,就能形成源源不断的冲阵之势。
或许百年后,壮威之士将不再有存在的必要了。
对于这个判断,种齐放有些茫然。
他从七岁起,就立志成为一名壮威之士,在他心中,壮死于蛮军阵中,方为真君子。
可是,这才几个月,连一个冬天都没有过完,壮威之士仿佛就被抛弃了。
家族中的后辈,据说都已经停下了壮威之士的培养,而是改修正经诗词经义之道,甚至还有人直接去修了武道。
可是对于种齐放来说,那些壮威诗词已经渗透进了他的每一寸肌肤。
或许,他将成为壮威之士最后的绝唱!
想到这里,种齐放心中没来由地一揪,从小到大,从未湿润的眼眶也有些模糊。
壮威不死,只是凋零。
长吐了一口气,他拿起了最新的《大玄民报》。
对于陈洛,种齐放心中满是敬重。
壮威之士的末路,却是人族的兴盛之始。
只是可惜,他最喜爱的“陷阵营”随着吕布覆灭,并没有太多的笔墨。
或许在万安伯心中,这样的军伍,确实不能久存吧……
……
中京城,北风楼。
所有人屏息凝神,听着南苑息的讲述。
“妾得见将军,阿斗有命矣……”
“将军可护持此子,教他得见父面,妾死无恨!”
“云曰:‘不必多言,请夫人上马。云自步行死战,保夫人透出重围!’”
……
“赵云见夫人已死,恐曹军盗尸,便将土墙推倒,掩盖枯井。”
“解开勒甲绦,放下掩心镜,将阿斗抱护在怀,绰枪上马。”
……
“却说曹操在景山顶上,望见一将,所到之处,威不可当,急问左右是谁。曹洪飞马下山,大叫曰:军中战将可留姓名?”
“云应声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
……
“这一场杀,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名。”
“有诗赞曰:”
“血染征袍透甲红,”
“当阳谁敢与争锋。”
“古来冲阵扶危主,”
“只有常山赵子龙!”
“好!”南苑息将这赞诗念完,台下听客瞬间点亮“叫好”天赋,拍案而喊!
……
“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种齐放握着手中的《大玄民报》,那一双断铁破刚的手微微颤抖,浑身热血沸腾。
“壮威之士!”
“此乃壮威之无双国士!”
种齐放心中激荡不已,他仿佛看到一位银甲白马的将军,面对浩荡敌军,毅然而然冲阵而去。
匹马单枪敢独行,
摧锋破敌任纵横。
皆称飞虎一身胆,
不负英雄万古名。
种齐放深吸了一口气,一种奇特的神韵在他身上升腾而起,他的脑中响起一道长啸之音——
“吾乃常山赵子龙也!”
……
陈洛放下手中笔。
从未来海出来后,为了早日将“汉”的家国天下完成,他也勤快了起来,打算加快一点《三国演义》的进展。
只是新章回刚写到一半,那三国庙堂突然震动了一下。
陈洛微微凝神,进入了三国庙堂。
只见在那关羽横刀立马的雕像不远处,一团白色的气体凝聚。
片刻之后,白色气团消散,一尊银枪白马的将军雕像浮现。
只见这将军右手持枪,腰间挎剑,怀中抱揽住一个婴儿,眼神凌厉,策马狂奔。
新的战阵英灵!
赵云!
……
与此同时,卢桐匆匆忙忙地赶到了三溪庄。
一下马车,早已在此等待的管事连忙上前:“卢管家……”
卢桐面色焦急:“好端端的孩子怎么不见了?报官了吗?”
那管事犹豫道:“报官了,报官了。”
卢桐一脸愤怒:“不是有庄丁看护吗?负责的庄丁呢?”
管事叹了一口气,推开门:“卢管家,你看……”
卢桐往庄内一看,脚步一顿。
庭院中,一个庄丁躺在木板上。
那赫然是一具——尸体!
第一百九十七章 你看这像不像墓碑?
夕阳西下。
陈洛望着尸体,脸色严肃。他刚刚得到卢桐的报信,立马带着纪仲赶到了三溪庄。
“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管事面色惊慌,说道:“回……回伯爷,昨日有三名小报童,未按时归来。属下起先以为是孩子们贪玩,想着有庄丁跟着,就没放在心上。”
“谁料当夜也不见回来,属下这才察觉有问题,连夜就报了官府,还将庄里的庄丁都发派了出去。”
“有人说看到了那三个孩子的踪迹,我等追查之下,在野外发现了牛喜的尸体。”
“属下这才连忙通知了卢管家……”
陈洛听管事说完,又问道:“牛喜有家人吗?”
管事叹了一口气:“他父母早亡,妻子也已病故。失踪的三个孩子里,有一个是他的女儿。”
陈洛楞住,看着牛喜的尸体,默默不语。
这么说,这世上又多了一个孤儿。
宋退之的身影出现在陈洛身边,按着陈洛的肩膀:“不必自责,这不是你的错。”
卢桐也上前说道:“是啊伯爷,报童一职活人无数,偶然有一些意外也在所难免。”
陈洛摇摇头:“有什么线索吗?”
那管事说道:“京兆府里的差人们说,兴许是拍花子干的。”
“如今因为伯爷的恩泽,普通人也有几下子功夫在身,那些拍花子便不怎么敢对寻常百姓的孩子下手。偏偏因为报童的职位,街边乞儿也越发少了。那些拍花子就没了饭碗。”
“尤其是中京直隶一带,咱们报童日日与报纸接触,又有先生上门教书,各个神清气朗,因此拍花子一来报复,二来为了卖个高价,就朝报童们下手了。”
“只是之前直隶发生了几宗案子,最后都被官府给追了回来。没想到他们竟然胆大包天,混到中京来下手了。”
陈洛面色逐渐变冷:“四师兄!”
宋退之点点头,走上前,挥袖间,一道正气落在了牛喜的尸体上,那正气在牛喜的尸体上流动着,片刻后,一丝血气被正气包裹,从尸体上脱离。
“牛喜将死未久,凭借这丝血脉感应,能追踪到他的女儿。或许凶手还与他们在一起。”
陈洛看了一眼那血气,带了点头,对卢桐说道:“我们先追过去,你速去报官。”
卢桐本来有些担忧,但是看了眼宋退之,便连忙点了点头,应了下来。
此时三溪庄外突然传来叶大福的声音。
“大哥……大哥……”
叶大福冲了进来,看到牛喜的尸体,微微皱眉,望向陈洛:“大哥,我听小七说庄子里出事了……这是谁干的?”
陈洛摇摇头:“或许是拍花子,先得把失踪的孩子找回来。”
叶大福:“我陪大哥一起去!”
……
石山楼今日被望侯蒋玉带包了场。
全楼四十多名色艺双绝的姑娘,全部规规矩矩地待在自己的房间里。
那门上别有心思地挂着一些小物件,或者贴着书画。
这是京城的一种新玩法,客人在大厅里饮酒,尽兴而止,随后就这么一排排的房间走过去,此时也不知道房间里是谁,若是看到门口的物件合自己心意,便可推门而入,成就好事。
若是客人身强力壮,完事之后还可以出门再选。
直至第二日日出时分。
此举酷似后宫侍寝,再加上青楼有意的渲染,倒是让人在这一夜间恍如至尊一般,因此也被称作推门君王。
有大臣亲自体验一番后,次日上奏此事,弹劾此举败坏皇朝威严,请朝廷严惩。叶恒轻轻一笑,说道民间之乐,不必兴师动众。
如今中京的纨绔见面,自夸皆是:“在下不才,一夜入三门也!”
另有人淡淡道:“不才区区五门!”
又有人长笑一声:“老夫一夜九门!”
时人称曰九门提督,尊称一句老九门!
当然,花费自然不菲。
首先是包场的钱财,所有姑娘的一夜之资,这些都要一并付上。
其次便是推门的费用。
这头一个推门而入的,要加五倍的过夜之资,第二个便是三倍,第三个便是两倍。
三门之后,就只需再付一倍即可。
此时,蒋玉带坐在大厅之内,却只是望着大厅里那副漫长的画卷,似乎在想着什么。
那长卷画的是一片石林,奇石嶙峋,怪石林立,仿若一片石柱的森林,画的正是中京城外八十里的石林,这石山楼便是因此画而得名。
有诗曰:玲珑楼里文华长,石山楼内温柔乡。
后者说的,便是这里了。
石山楼大掌柜笑盈盈地给蒋玉带重新将酒满上,说道:“望侯,这石林长卷有什么好看的,楼上的姑娘们可都等着您去推门呢。”
蒋玉带微微摇头:“不着急。我问问你,你天天看这石林,你觉得它像什么?”
石山楼大掌柜娇笑了一声:“我是自小看到大的,最开始还觉得新奇,看惯了也就是一些石头而已,大一些,粗一些,这些我们在这里也常见到,不稀奇的。”
蒋玉带哈哈一笑,拍了拍对方的屁股,淡淡说道:“你再仔细看看,像不像一座座墓碑啊!”
“啊?”
“时辰还早,本侯先不推门了,我要在这等着,等一个死了人的好消息!”
……
林知夜穿戴完毕,看着镜子中的自己。
方家又送来的两颗甲子果,服用之后的林知夜已经恢复了几日前的状态。
镜中的人,身材挺拔,丰神俊朗,双目如电,一眼望去,也就是三十多岁的年纪。
林知夜端正地戴上儒冠,配好一柄与儒袍搭配的长剑,又扣上了一枚质地上好的玉佩,面对着镜子中的自己露出了笑容。
因为曾经失去,所以如今才会加倍珍惜。
这副样子,简直太好了。
林知夜深吸了一口气,他没有告诉他父亲,方家另外两颗甲子果,是有附加条件的。
他同意了。
无所谓,本来也是自己要做的事情。
那便一并做了吧。
他拉开卧室的门,朝外走去。
“去哪?”父亲林守白的声音在林知夜身后响起。
“近日烦闷,劳父亲大人操心了。”林知夜对着林守白躬身一礼,“今日约了几位好友,打算饮酒为乐,吟诗作对一番。”
林守白上下打量了林知夜两眼,点了点头:“去吧。”
林知夜再次拱了拱手,身影有些急迫离开了林府。
……
风起,穿过那石林之中,响起一道道呼啸之声。
一个身材矮小的老翁蹲坐在地上,抽着烟袋,在他身后,有两副棺材。
两副棺材旁边,躺着三具幼小的尸体,这三具尸体都没有了头颅。
“老二……”老翁突然开口说道,“刚才你太冲动了,那小女孩应该留一留的。”
“那小丫头片子一直哭,实在让我心烦,就没有忍住!”又一道声音响起,似乎有些嘶哑,但是古怪地是依然是从那老翁口中发出的。
“老大,不是做了第二重准备吗?”此时老翁嘴里又传出了第三道声音,带着一些无所谓的态度。
老翁点了点头,站起身,拿那烟缸子在自己的脚底板打了两下,背着手,望着中京的方向。
“怎么还没有来啊!”
“早点来,早点死,咱们兄弟三人就可以早点离开这地方了。”
此时第二个声音笑了笑:“要不然咱们直接走?”
第三个声音又从老翁的嘴里响起:“那怎么行?这事要传出去,咱们三生人的名号不就臭大街了吗?”
老翁摇了摇头:“名号无所谓,只是能杀一个开道之主,老夫很激动。”
“不知道他的血,跟别人的味道,是不是不一样的!”
“嚯嚯嚯嚯嚯嚯……”
第一百九十八章 来啊,互相伤害啊
奇诡石林,平地而起,就仿佛是从地底射出来的一柄柄利剑。那一座座小山峰似的石柱子并非光秃秃的,上面斑驳地覆盖着苔藓,在冷峻中又多出了一丝生气。
这石林,并非是天地生成,而是法术所致。
当年大玄太祖率兵打到了中京城,蛮族九位一品大祭师合力,在中京城外百里召唤出一条六千里石林,仿人族正气长城,企图阻挡大玄太祖的步伐。
当时已内定为首任开国宰相的萧如讳独自步入石林之中,一天走完六千里,自崩圣道,断了自己的封圣之路,化解石林之危,出石林后,吐血三升,气竭而亡。
太祖深痛之,留下十里残存的石林,让后人永不忘萧如讳,人称“见石思萧”,向来是入京的文人骚客最爱凭吊的古迹之一。曾有画儒观石林三月,最终落笔画就一道十丈长卷,可惜那画儒的后人不争气,跑去开了一座青楼,还将先人的这副画卷拿出来做镇楼之宝。
不过眼下已然入冬,石林鲜少人迹。倒不是没有人来冬日怀古,而是昔日辛稼轩曾言“冬日石林诗一首,何如且去杀蛮口”,于是冬不游石林就成了儒生的一条不成文规矩,也有人将石林笑称“冬不游”。
……
“大哥,前面就是冬不游了。”叶大福喊了一声,陈洛望向前方,就看到一根根石柱冲天而起,他面前的血气小团正是飞向了石柱的方向。
宋退之不紧不慢地跟在陈洛几人的身后,按理来说,这种追踪的事情他轻而易举就能完成,但是他是师兄,是护道者,是引路人,却独独不是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