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封神开始的诸天之旅-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真感叹道。
胡天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别人只知道闯王身边有四大侍卫,武功高绝,只当四大侍卫既然齐名,武功也应该差距不大。
但实际上,四大侍卫之中,胡天的武功稳稳压过另三人。另外三人联手也不是胡天的对手。
以刚才那人展现出来的武功,他们四大护卫联手,胜算也很渺茫。
两人各怀心思,沉默了片刻。
黄真突然起身朝着远处看去,微微皱眉,“张将军怎么还没有撤出来?难道出了什么事?”
胡天也皱了皱眉,张鼐是闯王的心腹大将,要是出了事,他们两个回去可没法交代。
越是担心的事,往往越会发生。
不一会儿,就有一些溃散逃出的士卒经过这里。
黄真连忙上前询问情况,问出来的结果,让他如遭雷齑,久久说不出话来。
张鼐居然死了!
“这下完了,崇祯逃到江南,肯定会重新整顿兵马……”
胡天喘了两口气,脸色难看。
当初闯王和孙传庭大战的时候,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如果不是明军求战心切,再加上天降大雨,粮草供应不上,明军还不一定会溃败。
万一江南再出现一个孙传庭,那大顺想要征伐南方,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不过,这些都是以后闯王要操心的事情。
现在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收拢溃兵,赶快把消息传回去。
……
京城被顺军攻破的消息,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在北方大地流传。不少心向大明的官吏,要么殉死,要么南逃。
不过还有大部分的文官,直接改换门庭,挂上了大顺的龙旗。
让那些忠于大明的官员庆幸的是,崇祯皇帝在京师城破的时候,带着一直兵马突围而出。似乎没有落于贼手。
一个王朝在史书上灭亡的标志,是国都被攻破,国君被杀。
在原来的时间线,大明京师被攻破,崇祯殉死之后,大明在史书上就算是正式灭亡了,天命神器,也转移到了入主京城的满清手中。
后面的南明小朝廷,在史书上根本没有多少地位。
而现在的情况是皇帝没死,还从京城突围跑了出去。在天下人心中,大明的正统还在。国运还能继续延续。
只不过,皇帝在离开京城之后,就没了消息,让不少官吏心中担忧。
一直到了数日之后,淮安府的路振飞才接到消息,崇祯皇帝已经到了山东,要不了多久,就能驾临淮安府。
当然,在听到这个消息的同时,他也知道了朱伦圣被册封为周王,开府建牙,统摄两淮兵马拱卫金陵的情况。
路振飞心中五味杂陈,不久前还有抢夺漕银重大嫌疑的叛贼,居然一转眼就成了手握兵权的藩王。这个转折太大,寻常人一时半会还真有些接受不了。
在路振飞接到这个消息的同时,凤阳总督马士英也接到了从淮安传来的消息,立即带着本部兵马,准备前去淮安府迎驾。
在把崇祯带到淮安府之后,风元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有李邦华、倪元璐、马士英还有路振飞这些能力还算不弱的大臣压制,金陵的那些东林党,短时间内就掀不起什么风浪。
这时候,洪胜海留在京师内的眼线,也源源不断的传来各种消息。
顺军在进入京城的第二天,就开始破门入户,烧杀抢掠,淫辱妇女。
在没有攻入京城之前,顺军心中一直提着一口气,这是推翻朝廷,建立大顺的心气。
在这股心气的作用下,无论是李自成还是顺军的普通士卒都能同心协力。能保持不错的军纪。
但在进入京城后,这股心气不知不觉的就消散了。
就连李自成,也有些志得意满。
无论是顺军大将,还是普通的士卒,都开始为自己的未来着想。满心期望着李自成能大赏三军。
但顺军在打开大明国库之后,发现国库之中,只剩下几万两银子的库银。
犒赏发不下去,军心就有些不稳,不少顺军士卒开始恢复了流贼本色,既然闯王没钱赏赐,那他们就亲自动手抢掠。
为了维护军心,李自成让刘宗敏设立拷掠营,把京城内的大小官员、勋贵全部抓起来,按照官职,一个个的拷掠金银……
其中,出血最大的就是嘉定伯周奎。
第81章 关宁(1。13万推荐票加更)
根据京师传来的消息,这周奎还真不愧是铁公鸡,即便全家被刘宗敏捉拿,也还坚称自家穷困潦倒,半年没有领过俸禄,根本没有多少银两。
儿子、儿媳纷纷被拷问致死,也不愿意掏出一两银子。
这种行为,就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大明还在的时候,凭着嘉定伯和国丈的身份,崇祯皇帝也拿他这种滚刀肉没有办法。
但李自成和刘宗敏可不是崇祯,他们和周奎没有一点关系,在对方拒绝交钱后,李自成亲自动手拷掠,把周奎鞭打的死去活来。
最后没办法,周奎只能老实交出家财,顺军从他家中抄出了三百万两银子的巨款。
如果崇祯在助捐的时候,他能明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拿出一小半的银子充当饷银,京师军心大振,说不定还能勉强维持下去。
当然,也不能把罪名全推到周奎身上,他不过是吝啬成性,不明白大局。真正导致京师不战而降的还是大部分的官员勋贵。
风元在知道这些后,嘿嘿冷笑,顺便派人把这消息告诉了崇祯皇帝。
据说崇祯在知道嘉定伯周奎被抄出三百万两银子,整个京城的文武百官和勋贵,被抄出的银子总数高达六七千万两的时候,被气的浑身颤抖,两三天吃不下饭。
……
“七千万两银子……京城不愧是汇聚了天下财富的核心,皇帝要是有了这笔钱,北方的局势也不会把坏的如此境地!”
邳州府衙,风元召集手下准备议事,谭有道、姜英杰等人也听到这些消息。
在知道李自成拷掠了七千万两银子时,所有人都变了脸色。
谭有道更是连连叹息,大明江山一天不如一天,不就是没钱闹的吗。旱灾、水灾没钱赈济,就多了百万流民。
崇祯为了省钱,裁撤天下驿站,结果驿卒李自成为了活命起兵造反。
“七千万两银子,足以招募百万大军啊!贼军一旦南下,咱们就危险了!”姜英杰有些担心的说道。
俗话说,钱能通神。
七千万两的银子,无论是招兵买马还是做其他事,都没有任何困难。
风元当初从金陵得到的宝藏,也就两千多万两银子,只用了一小部分,就招募了一支兵马,拿下了淮北重地。
李自成得到的银子是风元的两三倍,能做更多的事情。
不过谭有道却摇了摇头。
“这点倒是不用担心,李自成手里的钱,都是从京城的那些官员勋贵手中搜刮的,如今大顺拷掠营的大名,在北方可是人尽皆知。”
“可以说,李闯的拷掠营让他们失去了北方士绅的支持,如果李自成能一直保持不败还好,一旦稍稍遇挫,原本归附大顺的官员必然会群起而攻,稍微有点差池,李闯便会一蹶不振!”
谭有道以前就是读书人,对那些士绅官员的想法十分了解。
对于士绅来说,李闯即便是把京城的百姓全部洗劫一遍,只要不动他们的财产,让他们继续当官,他们就能继续支持大顺。
但李自成成了大顺皇帝,却不明白“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道理。打进京城,依旧不改劫富济贫、打土豪分财产的老一套。
这种行为,和士绅眼中的“明君”截然相反。
被李自成狠狠的收拾一番后,这些人肯定会想念崇祯在位的时候。毕竟,崇祯在位的时候他们的日子过的可是舒坦万分。
不过,崇祯被他们这些士绅官员狠狠的背叛过一次,差一点国破身死。这种惨痛的教训,相信他绝对不会再相信那些“众正盈朝”的文官士子了。
“谭主簿说的有道理,不过学生要补充一句,李自成现在还有几十万大军,如果他能镇之以静,分派官员,梳理民政,就算攻不下江南,将来也能稳定北方,和我大明划江而治!”
跟着谭有道一起来府衙议事的一位儒服士子说道。
他是在风元前往京师之前投靠的淮北士子刘方。
此人籍贯凤阳,数年前考中秀才,后来凤阳被张献忠攻破,便流落两淮,凭着写写算算的能力勉强谋生。
后来风元拿下大半个淮安府,此人就来到了邳州投奔,在民政和天下大势方面,颇有一番见解。很是得到谭有道的看重。
所以这次议事的时候,谭有道在禀报风元之后,也把刘方带了进来。
风元听到这话,目光在刘方身上停了片刻。
刘方说的也有道理,李自成在攻下京城之后,就休整三军,精炼麾下兵马,将其他的流民、炮灰全部编户分田,只要一年时间,就能在北直隶扎下根基。
到时候,就算北方的士绅不服反抗,也能从容的用大军将之镇压。
有如此见解的刘方,在历史上,却没有一点名声。
风元也只能心中感叹,世上的奇人异士多不胜数,但除了极少部分之外,绝大部分都没有出头的机会,最后碌碌一生。
有句话说得好,五人曰茂,十人曰选,百人曰俊,千人曰英,万人曰杰!千里挑一的就是英才,万里挑一的则是豪杰。
明末鼎革之时,被流贼和清兵屠杀的百姓数以千万。这么多的人当中,英雄豪杰绝对不少。
但即便是英豪,没有时机,也和普通人一样,只能被大势碾压,无法出头。
“刘先生说的不错,如果李自成按照先生的计策,的确有坐稳北方的可能,不过……本王刚刚接到消息,李自成此时已经率领主力兵马,准备去攻打吴三桂……”
“本王请诸位前来,就是来商议一下,如果吴三桂放开山海关引鞑子入关,我们该如何应对!”
谭有道和刘方面色一变,都被风元说的这个消息震住了。
“吴三桂引鞑子入关?”
两人对视一眼,吴三桂乃是辽东总兵,麾下数万关宁铁骑,力抗辽东鞑子多年,王爷突然说他会引兵投靠鞑子,让人有点不敢相信。
不过,要是认真一想,王爷说的事情,也有很大的可能发生。
李自成想要以京师为都,首先就要看住自己的东大门。山海关就是重中之重。
吴三桂仗着关宁铁骑,还想着和以前在大明时候一样听调不听宣,李自成绝对不会答应。
所谓的关宁铁骑,每年都要消耗大明一大半的饷银。崇祯三饷之一的辽饷,就是专门为了辽东军设立。
但每年消耗百万两军饷的“关宁铁骑”,却没有打过什么胜仗,在辽东一退再退,原来土地辽阔的辽东都司,只剩下辽东走廊的寥寥几座城池。
就凭着这个战绩,李自成和刘宗敏等人,就对关宁军有些看不起。
而吴三桂,也对李自成这些流贼看不上眼,自认为如果关宁军入关,绝对能将流贼击败。
双方两看生厌,结果就是李自成直接率领大军东征,准备一举将关宁军打垮。
第82章 一片石(求收藏推荐票)
“如果有满清鞑子出兵相助,李自成绝对不是对手!”
刘方神色一正,沉声说道:“吴三桂的关宁军和鞑子的骑兵都是天下精锐,两者联手,天下无人可当!”
“殿下,鞑子狼子野心,入关之后,必然会争夺天下,我们要随时做好鞑子攻入淮北的准备!”
谭有道连连的点头,也随之提出建议。
他说道:“子正说的不错,淮安府虽然不错,但地方还是太小了,殿下要找机会,拿下扬州、凤阳、庐州、安庆,最好能占了江北,有了地盘、人丁,再招募士卒好生操练,将来才能挡住鞑子的铁骑!”
风元微微摇头,谭有道说的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
凤阳暂且不说,扬州、庐州和安庆三府,都是江北的精华之地,即便是崇祯愿意把这些地盘给他,那些江南的大臣、士子也不会同意。
“咱们还有时间,一步一步的来,先把徐州占了再说其他!”
风元现在不急,但凡大事最忌急躁,他准备稳扎稳打,先把淮扬之地清扫干净,练出十万能上阵的兵马再来图谋其他地盘。
毕竟,谭有道所说的凤阳、庐州等地,现在还是大明的疆土,等到鞑子南下之后,他就能借着前去支援的借口,名正言顺的将之吞并。
江南各地,和北方不同,还未遭遇兵火,强行攻占必然会遭到反噬。
风元很快,就根据众人的建议和自己的想法,做出了布置。
姜英杰率领五千人马,前往徐州整理城防,修筑坞堡,作为淮北之地的第一层防御屏障。
黄守正带三千人马,前往山阳府城和路振飞交接防务。
风元也准备把王府中枢搬去府城。
毕竟,位于大运河核心的府城才是两淮最重要的地方。
这里也是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无数商船商铺在这里汇聚,淮商、还有扬州的盐商,江南的世家豪门,都在这里开设店铺,日进斗金。
这些豪商都是富可敌国,不过他们再富,官府也无法从他们身上收到多少银子。
身为河运中枢之地,每年的税银只能勉强养活淮安府的大小官吏,上缴到户部的税银,只有几万两。
风元可不是读书人,也不是爱惜羽毛顾忌自己名声的崇祯。他到了府城之后,必然会强行清丈土地,收取商税。
谁敢跳出来叽叽歪歪,就直接将对方摁死。
……
苍山如海,鲜血似乎能将白云染成红色。
两支兵马正在山海关西侧搏命厮杀,喊杀声直冲云霄,李自成和一众亲卫立在一处山坡上观战。脸色有些阴沉。
顺军已经和吴三桂的关宁军厮杀了两日,稍微占据了上风,不过关宁军似乎变的十分坚韧,拼死抵抗,让大顺军兵力折损严重。
大将刘宗敏正在前方督战,不断的指挥老营精锐向前突进。如果这样持续下去,关宁军就算再坚韧,也逃不脱溃败的结果。
“感觉有点不对!”
李自成微微皱眉,虽然大顺军取胜在即,但他心中却浮现出一丝不祥的预感,他下意识的向身旁看去,想要向李岩问计。
不过刚转过头,就突然想到,因为牛金星说“十八子主神器”这话可能应在李岩身上,所以自己出征并未把他带在身边。
身旁的田侍卫眼神锐利,突然面带喜色,指着前面说道。“大王快看,关宁军顶不住了!”
李自成立即抬头看去,果然如田侍卫所言,刘宗敏亲自披甲上阵,怒吼着杀入了敌阵,转眼间就撕开了一道口子。
刘宗敏身后的大顺士卒精神大阵,不顾已经消耗了大半的体力,呐喊着紧跟杀入。
“宗敏果然骁勇!”
李自成见状,顿时放下心来,只要拿下山海关,京城东面就有了屏障。他的皇位,也能坐得安稳。
呜呜呜!
就在这时,号角声突然从山海关方向传来,李自成目光看去,只见三里之外山海关的南水门、北水门和关中门轰然洞开。
黑压压的数万铁骑汹涌而出。朝着已经精疲力竭的大顺军冲杀过去。
呼!伴随着铁骑突出,天空中涌现乌云,一阵狂风呼啸而至。
“不好,是满清鞑子!”
李自成勃然变色。
他终于明白了自己不安的原因。原来满清鞑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山海关的关外。有关墙阻隔,大顺军没能及时发现对方。
杀!
只见满清骑兵分成两翼,各有两三万骑兵,万马奔腾,箭如飞蝗,狠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