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万界大表哥 >

第31章

万界大表哥-第31章

小说: 万界大表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月后沈行知和周芷若出现在了武当山下,为了照顾宋青书的面子,他们没有召回宋青书,而是让他继续领兵在外。

    这一日武当山从山脚到山顶,道路两侧都有周国士兵,除了一些特别险峻的地方,都快五步一岗十步一哨了。

    周芷若和沈行知是摆开仪仗,以大周女王和丞相身份上武当山的,为此武当山的道士也到山门迎接,武当五侠悉数到场,看得出来武当山绝大部分道士,确实如宋青书所言,并没有忘记自己汉人的身份。

    武当派最重要的场所是真武大殿,这次沈行知周芷若与张三丰会面的地方也在这里。

    还未到真武大殿,沈行知就看到了武当山顶的异常,这种异常只有他一人能看到,因为普通人肉眼无法分辨元气。

    只见武当山顶,有元气汇聚成阴阳鱼组成太极,那阴阳鱼缓缓旋转,将天地间的元气不断的吸纳而来,而缓缓转动的同时,一道元气从太极中倾泻而下,落入真武大殿中。

    “这应该是张三丰在修炼?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迈入化境的,这么多年下来日日如此吸收元气,恐怕是在凝练传说中的元神,不知道此人元神成了没有?”沈行知确定张三丰是化境无疑了,而且应该还到了比较高深的境界。

    元神是沈行知迈入化境,能够操控元气后自然而然明白的。

    抛开什么鬼啊魂啊的不说,人有肉身和精神这是比较好理解的。

    肉身承载着人的精神意志,二者相依相存,没有了任何一个,人就算死了。

    但精神和意志还可以依附于元气上,就好像修炼内力一样,只要将元神修炼的足够强大,抛弃肉身人也是可以存在的,甚至可以说那就神仙的形态。

    因为元神不像肉体那么脆弱,更可以源源不断的吸收天地元气,不存在衰老之类的问题,甚至随意变化上天入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元神大成就等于修仙成功来了。

    当然这只是沈行知以目前认知所了解的,至于还有没什么更高境界,如何迈入更高境界,那就不是现在的他能想明白的。

    沈行知是一个很务实的人,他只与宋远桥等人寒暄几句,就和周芷若走向了真武大殿。

    说起来张三丰没有亲自到山门迎接,已经算是失了礼数,但沈行知也不是小气的人,毕竟人家也是一百多岁的老人了。

    可能张三丰也不想与周国关系闹得太僵,他没有亲自到山门迎接,但却站在了真武大殿的石阶下,等到周芷若和沈行知到来时,老道主动上前行作揖礼。

    “无量天尊,贫道张三丰,见过周国女王和丞相。”张三丰主动见礼,可这称呼就有些意思了,很明显他还是在以元人身份自居。

    沈行知一听就不高兴了,便也不客气的说道:“张真人有礼了,听闻张真人已经一百多岁高龄了,这身子骨倒是还硬朗啊,看样子再活几年都没问题。”

    张三丰闻言胡须不由的抽抽了几下,他也是万万没想到,好歹是一国丞相的人,怎么这么不会说话?

    要不是张三丰一百多岁了,养气功夫极好,估计换个人都直接和沈行知怼起来了。

    “丞相倒是个直率人,老道虚度百余年,如今年纪大了身子确实大不如从前,好在每日餐风饮露,一时半会还死不了。”张三丰也是绵里藏针,不过也都还过得去,毕竟他这态度就说明了,他并不想武当和周国为敌。

    然而沈行知却并没有就此善罢甘休的意思,继续大有深意的说道:“真人何止餐风饮露啊,你这是天地元气淬体,别说几年了,只怕真人自己不想死,这命就一直在吧?不过可惜啊。。。。。。真人元神似有缺陷,好像年轻时心灵遭受过巨大冲击,用你们道家的话来说就是道心有瑕对吧?”

    沈行知见到张三丰的第一眼就看出了问题,不得不承认张三丰的元神已经初成,这一点比沈行知要强许多,但是他的元神运转明显并不顺畅,远远感觉就好像一个得了严重哮喘的人。

    张三丰闻言古井不波的脸上终于神色大变,同时他手中拂尘一甩,那宽大的道袍便无风自动,接着真武大殿前平地生风,天空中那元气凝聚的太极图案明显加速转动,一瞬间原本晴朗的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

    沈行知上前一步,挡在了周芷若身前,他明白这是被自己说中了,张三丰的心境出现了变化,同时也是在警告自己。

    不过沈行知可不是什么善类,从来都是他警告别人,那能让人警告自己?

    只见沈行知衣袖下的手掌重重往地上一压,他宽大的官服也无风自动,苍穹上一柄元气凝聚的巨大剑影浮现。

    元气剑影直指太极图。

    无论是太极图还是剑影,都只有张三丰和沈行知能看见,旁人只感觉天象突变有些诡异。

    张三丰眉头紧锁,终于他手中拂尘再次一甩,随即天空乌云消散,院子里的风也停了。

    “女王和丞相里面请。”张三丰深吸了一口气,而后再行作揖礼,并侧开身子请沈行知和周芷若进真武大殿。

    沈行知也立刻收了神通,他确定可以杀死张三丰,但暂时没那个必要,毕竟现在双方也还没有谈崩。

    (

第53章 少年张三丰

真武大殿内除了供奉一尊鎏金真武大帝像,两侧还有一些真武大帝座下的神仙,整个大殿看起来庄严肃穆,却也略显空旷。

    空旷的大殿中还摆着数十个蒲团,估计是武当核心弟子们用的,张三丰应该会时常在这里给他们讲道。

    沈行知和周芷若先是像游客一样在大殿中逛了逛,也不见有道士来奉茶之类的,沈行知便主动开口说道:“时常听宋将军说,张真人乃得道之人,向来不问世事,不过问江湖纷争,可这武当也算家大业大,你那些徒子徒孙都还年轻,我看许多武当弟子也是深明大义,有家国情怀之人,不知道张真人是怎么看这事的?”

    这些话沈行知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就差直接问一句,你是打算继续挺元还是愿意归顺大周了。

    张三丰看起来童颜鹤发,尤其双目炯炯有神,他双目似有精芒闪过,像是在认真思考。

    随后张三丰说道:“二十年前老道已经让远桥代理武当掌门,弟子们的事老道也不怎么过问了,他们若是想要下山做些事,老道也不会干涉。”

    张三丰这是在说不会干涉宋青书的选择,算是他的让步了,不过他这样的回答并不是沈行知想要的。

    只见沈行知轻轻一笑,而后也废话,直接从衣袖中取出一幅卷轴,当着张三丰的面就将卷轴展开,然后语气肃然的说道:“这是大周敕封张真人为通微显化真人的诰命,张真人好好想想,是接还是不接?”

    简单粗暴绝不废话,就问你接不接诰命?

    张三丰脸色不太好看,现在这些军阀太没有礼貌了,连点商量的意思都没有。

    “老道早已不问世事,世间虚名早已看淡,不过老道倒是有些话想说与丞相和女王。”张三丰没有接诰命,甚至已经表达了不接的意思,但又没把话完全说死。

    “张真人请说。”沈行知也不急,诰命一卷托在手中,等着看张三丰还有什么说的。

    “女王与丞相都是一时人杰,已算功成名就,何不就此罢手?若再大举兵戈,只是徒增杀戮,苦的还是天下百姓。老道有一提议,周国不如与大元划江而治,若女王和丞相觉得可行,老道愿亲自奔走为此事牵线搭桥。”张三丰语重心长的说道,还一副为天下百姓考虑的样子。

    沈行知是万万没想到这张三丰会说这样的话,他很意外,意外之后是非常的愤怒。

    “笑话,划江而治?凭什么?我大周如今已据九省之地,麾下大军近五十万,不出半年便可尽复江淮以南之地,元廷暴政天怒人怨,早已是破船一艘,大周民心所向,凭什么要和它划江而治?”沈行知是真的气,张三丰的形象也彻底在他心中崩塌了。

    “自古以来由南向北夺取天下从无先例,这便是天道使然,再打下去不过徒增伤亡,何不让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张三丰还不死心,竟然还在继续劝沈行知,而他看起来目光坚定,显然对自己的观点理念深信不疑。

    沈行知深吸了一口气,他这个时候真的很想破口大骂了,他忍了又忍,但是最后还是没忍住。

    “张三丰,我看你是修道修糊涂了吧?划江而治就叫休养生息?你以为这样就是安居乐业了?这数十年来,数千万的汉人百姓死在蒙古屠刀之下,这么多的冤魂就凭你一句话就能超度?别说你张三丰了,就是你口中的天尊都承受不起。以前北伐没有成功,不代表不能成功,这几十年来汉人一代代的前赴后继,都未曾放弃光复山河重塑汉家衣冠,这民族之魂未断,北伐焉有不成之理?至于你所谓的天道,它有几个师?”沈行知说的掷地有声,终究没有说出国粹,最后还是讲道理,毕竟对面是个一百多岁的老人了。

    而且沈行知注意到,当自己提到民族之魂时,张三丰身躯明显颤抖了一下,他的目光出现了闪烁,好像有什么令他害怕的回忆出现。

    张三丰在害怕什么?他有什么不堪回首的回忆?沈行知也突然好奇了起来。

    “丞相已入化境,又何必插手世俗争端?这人世江山与你不过是沧海桑田过眼云烟。”张三丰好像有些说不过沈行知了,开始转移话题,劝沈行知学会放下,学会超然物外。

    沈行知冷笑了起来,他很不客气的对张三丰说道:“原来这就是你修的道,你一心想要成仙成神,可你是不是忘了你本是一个人?没有这芸芸众生,你又算是哪门子仙哪门子神?”

    “芷若你先出去,我要和张真人好好聊聊。”沈行知接着说道,直接让周芷若先出去。

    周芷若感觉到气氛很不对劲,她有些担心沈行知,但依旧相信沈行知,没有说一句话就退出了真武大殿。

    当周芷若刚退出殿门,那厚重的殿门就轰然关上,隔着墙壁和殿门,周芷若就感觉到大殿之中有恐怖的气息凝聚。

    但这只是周芷若的感觉,大殿之中并没有什么声音,更没有什么光芒暴起,静的好像里面连人都没有。

    不过很快周芷若就感觉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地方,庭院之中成群的鸟而慌张的飞走,草丛里泥土中虫豸慌乱的窜着。

    很快不仅是周芷若,就连距离真武大殿较远的那些人也发现了异常,原本晴朗的天空再次乌云翻涌。

    但这次更奇怪的是,天空只有乌云翻涌,却不闻雷声,甚至天地间连一点风都没有,静的可怕。

    真武大殿内,沈行知与张三丰相对而立,两人都没有出手,但实际上已经早已交手了。

    他们的身前两股元气形成巨大的冲击,各自调动天地元气,这是比任何招式和武功都更加凶险的交锋。

    元气是一种比真气更高级的能量,目前为止沈行知自己只能简单的操控这种力量,除了用来凝练元神,就只能简单的将之用作攻击或防御。

    总的来说还是用法单一,就好像手持一把利剑,但你不会任何武功技巧,只会拿来砍刺和格挡。

    但这说的是沈行知本身,如果他使出越女剑法,现在准确的说应该叫越女剑道,那效果就不一样了。

    张三丰能操控的元气比沈行知还要多些,说起来实力就比沈行知强,但他本身确实有问题,虽然可以操控元气,但明显会出现停顿。

    “张三丰,你果然道心有瑕,你在怕什么?你若不能走出自己的阴影,这辈子就别想元神大成了,就算你与我斗下去,输的也是你。”沈行知看出了张三丰的问题,他更好奇张三丰究竟经历了什么?难道这个世界还有能重伤张三丰的人?

    张三丰原本确实是此界无敌,不管他道心有没有问题,单单化境操控元气就无人能与之匹敌,但可惜遇到了沈行知这个挂逼。

    被沈行知说中,张三丰也是神色难看,他自然清楚这么斗下去输的是自己,原本他也只以为沈行知是初入化境,但刚才沈行知只是稍微运转越女剑法,张三丰就知道自己卵了。

    活到张三丰这个岁数,打得过就是打得过,打不过就认输,他主动后退一步,身前元气渐渐消散。

    沈行知也同时散了元气,这老道虽然讨厌,与自己理念也不同,但确实没什么大罪过,至少罪不至死。

    “八十年前我的道心被破,那人也是丞相,没想到今日我还是败在了丞相手下。。。。。。”张三丰开口说道,显然是在回答沈行知刚才的问题。

    沈行知没有说什么,他知道张三丰这是要讲故事了,便站在一旁静静的听着。

    “那时还是世祖皇帝在位,崖山之战已经结束,南宋早已不复存在,文天祥被囚禁于大都。前两年里,世祖皇帝数次亲临劝降文天祥归降,更是将满朝汉人文武官员都派了个遍,可却无一人能劝动文天祥。两年后世祖大怒,改囚文天祥于它处,那个地方只有一间低矮的土屋,环境恶劣更断绝了文天祥食物和饮水,然而即便如此他依旧没有丝毫动摇,只饮雨水和污水度日。。。。。。”张三丰讲起了八十年前的事,那时候他还很年轻,而这个故事的主角不是张三丰自己,却是文天祥。

    “那时我供职集贤院,正是年轻气盛意气风发之时,一日世祖皇帝下诏,命我去劝降文天祥。我也早闻文天祥绝食数月不死,甚至那么恶劣的环境下都没有染病,除了奉诏劝降外,我也好奇一个人究竟是怎么可以做到如此的?他是靠什么活下去的?”张三丰继续讲述,这个故事世人耳熟能详,但是沈行知感觉,这故事渐渐开始走向玄幻了。

    他没有打岔,既然张三丰都说道这了,不至于

    果然张三丰调整了一下气息后接着说道:“我去了囚禁文天祥的地方,他数月未进食,已是蓬头垢面形容枯槁,但精气神俱在,我知道凭三言两语不可能劝动文天祥,所以一开始我并没有表明身份,那时我已初涉道学,便以道人身份与他交谈,那段时间我也是获益匪浅,可以说真正入道也是因他。。。。。。”

    沈行知听得很认真,他没想到张三丰还有这样的经历。

    “与文天祥渐渐熟络,终于有一日,我问他为什么可以坚持这么久?即便不吃不喝也能活着?你猜他怎么回答?”张三丰似乎要说到重点了,但此时他突然问了沈行知一句。

    (

第54章 民族之魂

沈行知此刻心中已是五味杂陈,他已经猜到了,文天祥已入化境。

    只见他缓缓开口说道:“是元气,文天祥靠的就是天地元气。”

    “对,就是元气。。。。。。或许他真的只当我是一个道人,还为我阐述了天地元气存在,那一刻我已将他惊为天人,同时心中也生出了一丝愧疚,我后悔不该骗他。”张三丰自嘲的说道。

    说这番话时他直摇头,显然直到今日张三丰还在为此事愧疚。

    然而沈行知却长叹一口气,他知道张三丰道心有瑕,无法做到元神大成,根本的原因其实不在这里。

    于是问了一句:“然后呢?”

    “我心中有愧,便向他表明了身份,并劝他大势已去,以他的道行这天地之大根本困不住他,另外给他提了一个折中的法子,只要他出家为道,我便奏请世祖还他自由,甚至我已经联络了一大批汉人官员,就连几个蒙古大臣也愿意联名上保,但文天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