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之我是严人英-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迅速,也颇辛劳。途中难保无耽延,必须在第七日子正以前,赶到铜椰岛,才不误事。急速去吧。”
齐霞儿接过灵符、书信,知道事不宜迟,匆匆拜别父母和在座诸道长,带了米明娘出殿。由凝碧崖红玉坊前,驾遁光破空直上,电驰星飞,便往大荒山南星原飞去。
齐霞儿师徒去后,妙一真人又将严人英叫上前去,说道:“我本意你福缘深厚,又机警灵变,所以是想让你去大荒岭走一趟。但既然霞儿已经领命前去,那你这两天便在山中潜修。等铜椰岛事完,再和英琼一起拜访过红发老祖,便可下山行道。
方今天下左道妖邪纷纷出世,众弟子在为行道,难免会遇到这干妖孽。你道力高深,长于机变,又有七修剑等法宝在手,当随时注意援护众同门。我再将昊天镜和璇光尺赐予你,望你能护持众同门免受妖人侵害。”
说罢便将一本道书和一个锦囊递给了严人英。
严人英将道书、锦囊接过,退到一旁。
接着妙一真人又将诸葛警我和岳雯叫上前去,言道:“铜椰岛之行后,我和诸位长老就要在太元洞中闭关潜修,不到三次峨眉斗剑不在出世。你二人为众弟子之长,以后便轮流留在山中,教导众新进弟子道法。”
说完,也分别赐给两人一部道书。
至此,除了不在殿内的秦寒萼、凌云凤二人外,所以通过了右元火宅和左元十三限的峨眉弟子,都已经接受完训示。
秦寒萼、凌云凤二人之所以不在。
一则是因通行火宅时,被乾焰焚身,形亏神耗,必须康复。
二则立法之始,虽她二人名列玉箧仙敕,应在首批下山诸弟子之列,终是假手外人,不是自行通过。为此真人传示:二人伤愈之后,格外施恩,仍各传本门心法,令在太元洞内,各自面壁修炼若干日,以代左元洞壁穴虔修之功。如能奋发虔修精进,始准下山。
妙一真人对众门徒说道:“现在尔等已领了口诀心法,只要照道书勤习,以后不难参悟。只是各人所有法宝,好些多是新近传授,不久下山就许应用,如不事先习练精纯,遇见强敌,冒昧取用,就许被其劫夺,此事关系各人安危。照师祖仙示,铜椰之行尚有数日,先期赶往,无益有害。尔众弟子正宜乘此时机,往太元洞内各觅一间静室,先照道书目录上用法习练,期能随心运用。如有未尽之处,也可来此请益。这数日内,除诸葛警我、岳雯、秦紫玲、齐灵云、金蝉、石生、癞姑、林寒八人分作两班,轮值前殿外,尔等不奉呼召,无须来此。只等红玉坊前钟声齐鸣,再行齐集前殿,等候起程便了。”
众徒齐声应命,退出殿去。
严人英出殿后,同众同门来到太元洞内,寻觅了一间静室,将师父赐予的道书锦囊拿出来看。
严人英先将那本道书打开,只见那道书共有二十七页,其中前九页记载的是行功练气的心法口诀,中间九页记载的是诸般道术的修炼法门,最后九页记载的则是种种法宝丹药的炼制方法。
严人英只见这道书上所记载的种种心法道术,比自己以前所学的《元元经》和妙真观道法都要高深奥妙许多。就算比起《太清宝篆》上的高深部分也不妨多让,而且还另有一番玄奥。于是当即沉迷中书中所载的种种妙法中。
严人英不知这部道书上的内容,乃是妙一真人在参悟了《九天玄经》后编写而出,可以算作是《九天玄经》的简略版。
那《九天玄经》乃是天府秘籍,
《太清宝篆》虽然是老君所传,
只见里面除了自己从无华氏古墓得来的昊天镜(注:),以及从紫云宫中得来的璇光尺外,还有一株明如晶玉
名为丹珠草,乃是当年长眉真人特意为峨眉三代弟子准备的一种仙草,
如此两天过去,严人英这一日正在,忽听外面钟响磐鸣。知是妙一真人在召集众门人,于是连忙走出静室,御剑飞往中元殿。
待赶到中元殿时,只见凡是奉命下山男女众弟子,已闻声齐集前殿平台之上,分班排列。
妙一真人升座,命众人入见,说道:“大方真人已到铜椰岛三日,先颇获胜。后来天痴上人情急心横,竟拼造孽堕劫,不顾利害轻重,七施毒计,发动先天元磁大阵,引使入网。大方真人刚强任气,明知敌人激将,阵法厉害,自恃玄功变化,法力高强,炼就不坏之身,无所畏忌,故意叫明之后再去犯险。不料天痴上人暗中还有木精、桑姥姥之助,利用本身乙木,混乱先天五行方位。
大方真人受其愚惑,不能推算详细,入阵稍一疏忽,误走死户。等到觉察,身已陷入地肺之中,上有本岛磁峰镇压。当年遇难被困时,便是受人暗算,神山压顶,多年不能脱出。只觉强仇已早伏诛,仍认作是生平奇耻大辱。天痴上人此举,大犯其恶,心中怒极,竟也拼着甘冒大罪,豁出酿成大祸,把地下面地火勾动,并以法力会合,烧毁磁峰,同时攻穿地肺,脱身而去。
此举虽非容易,以大方真人近来道行法力,也没有多少耽延。现在双方都是道强气冲,棋逢对手,两不相下。天痴上人不知大方真人昔年只是一时大意,骤出不防,为敌暗算。一晃多年,满拟袭人故智,仍用神山压顶之法,克敌报仇。并没设想危机已伏,益发便不可收拾。即或自身得脱,门下几辈弟子,连同铜椰岛仙山福地,必然同化劫灰,一无保全。
我们前往解围,去早了,天痴上人还当我们与大方真人交厚,有意压他。必须让他觉出一点危险厉害,再去方是时候。日前已各指示机宜,到后各按方位立定,不许另生枝节。事完,无须同归,除严、李诸徒须在百日之内前往南疆,去见红发老祖致歉,便宜行事,已经指示者外,余人各按道书、柬帖所示日期、地点行事便了。“
说罢,真人起身,又指示众弟子铜椰岛事完,便须换装,分赴各地积修外功,早些备下应用衣物,带在身上。去时,仍是一律穿着开府时所赐仙衣。
妙一真人夫妇和玄真子三人,率领长一辈众仙,连同采薇僧朱由穆、李宁、姜雪君、玉清大师、杨瑾、阿童、嵩山二老等众仙宾,一同去至殿外平台。众弟子仍然排列两旁,只金、石二人仍在云幢上等候。
妙一真人笑对众仙道:“各位道友,遁光快慢不一,众弟子中无多人能够追上我们。力求先声夺人,必须一同赶到。不如由大师兄和贫道两个主人略施小技,用玄门灵光遁法送了去吧。”
朱由穆笑道:“我们俱为主人出力,自然应由主人送往。别位料也无此神通。就请施为吧。”
妙一真人、玄真子同说:“道友何必太谦?贫道兄弟献丑就是。”
说罢,同将袍袖一展,立时满台俱是金霞,簇拥着长幼群仙数十余人,连同齐金蝉、石生,一齐向空飞起,晃眼越过飞虹桥、红玉坊,破空直上。
刚刚穿出凝碧崖上节七层云封,升上高空,妙一真人把手一指,一声轻雷响处,金霞连闪,比电还疾,流星过渡,径直往铜椰岛飞去。飞遁迅速,瞬息千里,没有多时,便到了铜椰岛附近海上。
众仙在云空中运用慧目,遥望海空辽阔,沧波浩荡,水天一色,渺无涯际。铜椰岛方圆千里,偌大一片地方,还有那么高直一座磁峰,直似一枚翠螺,中间插上一根碧玉簪子,静静地浮沉于滔天巨浸之中,并无丝毫异状。令人见了,也不由得不感叹造物神奇,吾身直似恒沙仓粟,过于渺小了。
晃眼工夫,便自飞近岛上,妙一真人把手一挥,众仙便照预拟机宜,各按方位列开,各隐身形,分停空中等候。
只见岛上峰岭回环,形势奇秀,到处嘉木成林,郁郁苍苍,加上万千株独有的铜椰灵木参天排云,一株株笔也似直矗立于海岸和宫前盆地之上,显得景物越发庄严雄丽。全海上静荡荡的,休说不似有猛恶阵势,竟看不见一个人影。
众弟子随在妙一真人身后,正觉情景不类,忽听追云叟白谷逸笑道:“想不到天痴老儿还会弄此狡滑。这类障眼法儿,也能欺瞒我们耳目吗?”
才知敌人已然行法,将阵势隐蔽。几个目力好的,正运慧眼四处观望,忽见中央妙一真人把手一扬,一声轻雷响处,发出千百丈金光,照耀天地,连附近海水都映成了金色,天宇霞绮,齐闪奇光,绚丽无俦。跟着金光敛去,众仙仍隐,只妙一真人与众弟子一同现身。
再看下面,已非适才景象,只见全岛面到处都是残破火烧痕迹。天痴上人所居洞府已然崩裂,洞顶也被揭去。铜椰灵木也没先见的多了,只东面洞后,有十来株较小的,尚还健在。余者全都断的断,烧的烧,不是化为劫灰,便是连根斩断,横七竖八,东倒西歪,狼藉满地。仿佛一片繁华风景之区,经过一场极大的兵灾火害,景物调丧,满目荒凉。
那磁峰连同附近四五十里方圆以内,由峰尖起,斜射向下,直连四外地面,撑起一片五色烟幕。环着烟幕,分列着数十个着青白半臂短装的天痴门人,各持长剑、小幡,指定峰上,一个个满面愤激之色。有的衣饰不整,身还负伤。峰前不远,有一玉石法台,大只方丈。天痴上人站在当中,手持长剑、宝幡,主持阵法,面上神色益发愤怒吃紧。台前有一圆光,青芒闪闪,四下斜照,频频转动。离台三十丈高下,在三十六丈方圆以内,按九官方位,分列着九个门人,各有一片青云托足,手中各持一面形如古镜的法宝,看去非金非玉,色作深灰。
天痴上人目注台前圆光所照之处,如觉有异,立即行法,倒转阵图,手中长剑一指。空中门人随将手中宝镜一晃,镜面上便有一道由小而大的五色烟光,朝那所照之处射去。不照时,却是暗无光华。此外离地丈许,全岛都是一片灰檬漾的烟雾布满。神驼乙休已踪迹不见。
天痴上人此时运用全力,行法正紧,忽听雷声有异,忙即回顾,只见金光万道,上烛云衢。所设迷景竟然被人破去,知道来了劲敌,不禁又急又怒。、。。。
===第二百二十章 铜椰岛之变二
此时,天痴上人运用全力,行法正紧,忽听雷声有异,忙即回顾,只见金光万道,上烛云衢。所设迷景竟然被人破去,知道来了劲敌,不禁又急又怒。强仇现被禁压地底,已然用尽心力,仍然禁制不住,还在地底到处穿行,往复乱蹿。稍有疏忽,一个照顾不到,立被脱出。怎经得起添一个强敌,来此分心?
为防强仇被人救走,天痴上人决意先发制人。
当下也顾不得观察来人是谁,把心一横,慌不迭先把左肩一摇,由肩头葫芦内飞出一道极强烈的青光,晃眼展布空中,先将众门人连法台一齐笼罩。接着急倒转阵图,将手中长剑向空连指,九面宝镜齐放光华,朝一处地面射去,更不再向别处转照。
才略放心,便听身后有人说道:“天痴上人,别来无恙?”
定睛一看,满地金光已敛,一片祥光簇拥着老少三数十位羽衣星冠,霞被云裳,周身珠光宝气,道骨仙风,霞辉四映的男女仙人,缓缓飞近前来。为首一人,正是一别数十年,新奉长眉仙敕,开辟碧凝仙府继道统的峨眉派教祖妙一真人。知是敌人乙休患难至交,不禁心里着忙,又急又怒。
天痴上人因见对方似是先礼后兵,面色和善,不便遽然发作,也不出位相迎,径在法台上把首微点,强笑答道:“闻得道友新承大任,开府建业之始,必甚辛劳,今日缘何有此清暇光阴光降荒居?贫道旁门下士,自审行能无似,道力浅薄,神仙位业,自问无福,更不敢仰承交游,谬窃荣光。遁藏辽海,僻处穷丘,不过妄冀长生,苟延岁月。君子小人,云泥分隔。荒服野岛,难款嘉宾。今蒙宠临,岂不有渎教祖尊严吗?”
妙一真人听他口气,知是上次开府不曾邀请,心有芥蒂。又疑自己来助乙休,与他为难,心怀疑忌。不觉暗中好笑。心想:“此人好胜量狭,与乙休一样,各有一种古怪脾气。反正他不应也得应,转不如给他来个开门见山倒好。”
于是任他发完了一大套牢骚,才笑答道:“道友高卧灵山福地,千秋清福,便天上神仙,也未必有此自在。何事谦逊,自抑乃尔?道友也无须对我疑忌,贫道等此来,并非为己,实则为人。现有两事敬以奉闻。
一是前奉家师长眉真人玉箧,敕令贫道谬承道统,开建凝碧故居,猥以菲材,德薄道浅,恐有陨越,继位之日,小治杯觞,恭请各教前辈、海内外群仙莅临观礼,俾有匡益。道友道法高深,群伦仰望,属在交未。本拟恭迎鹤驾,临贶指教,以为光宠。
不意请柬将发时,贫道新收顽徒易鼎、易震兄弟,因在紫云宫与令高足巴延相遇,匆匆应敌,未暇通名,初出无知,以为既与众妖邪一党,当是同流。而令高足始则用法宝、飞剑暗算伤人。小徒年轻,不免气盛,罔识利害,致有冒犯。粗心之咎,原无可辞。
乙道友因和小徒祖父深交,性情豪爽,以为道友与易道友分属朋好,打狗看主,即有开罪,亦应谅其年幼无知,或是训斥几句,怒其初犯。至多送往乃祖那里,令其严加训管。就说误伤神木,必须赔偿,孺子何知,也无如此法力,仍须取偿乃祖。况且九天十地辟魔神梭已吃道友扣留在此,足可为质。无论是交情或道理,均不应以严刑相加。何况乃姑易静已然闻讯登门,代为负荆,请领回去惩责,而道友仍不见容。
乙道友乃认道友处治稍过,不近人情,方始下手救去。彼此各执一理,对道友自然不无开罪之处,乙道友既是贫道等患难至交,易道友女、孙皆在贫道门下。道友驾临,见此老少数人,心中自不能无所芥蒂。况乙道友爽快绝伦,双方倘有争执,或是语言失检,贫道主人岂不难处?再四思维,迫不得已,只得将道友请柬暂停发出。日前因念双方生嫌之日,易氏姑侄三人虽还不曾拜我之门,现终在我门下,兹值亲身奉请之便,恭率长幼三辈门人,前来负荆请罪。
还有一事,是前读家师仙敕,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元会运世,中间每万二千九百六十年必有一次大劫,虽不至于天地混沌,重返鸿蒙,但也能使万千里方圆地域海啸山崩,洪水横流,煞焰腾空,化为火海。纵以天心仁爱,发生灾祸之处多在辽海极边荒寒隐僻之所,终仍要伤亡矩万生灵,造孽无穷。而引起此劫的祸首罪魁,也必膺天戮,终古沉沦。
所幸这类大劫虽是定数,却可凭前知此事的福德深厚有道之士,以精诚感召穹苍,以毅力胆识预拟成竹,设法挽回。照着家师仙敕所示,劫难今日已临,正应在此岛。最厉害的是,此劫因是定数,大祸伏于无形,一触即发。应劫肇祸的局中人,不论有多高法力,事前一意孤行,决不知悉。即有知者,如非自身具有神通,先识玄机,深悉机宜,布置应付恰是时候,分毫不差,到时仍须集合好些大力之人相助,始能于一发千钧之中挽回来。事机瞬息,稍纵即逝,微有疏忽,便成画饼,白费心力,甚或殃及池鱼,均说不定。此次肇事远因,是由于小徒无礼,乙道友仗义救危而起。近因便是日前道友轻敌,远离仙岛,率领门人去往白犀潭斗法,中了乙道友的埋伏,略受挫折,心中愤恨,仇怨相循,设下此阵,诱他来此入伏而起。
再有片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