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朝(作者:平生未知寒)-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泯有些惊异这白寅诀的威力。
“叛徒!”
宝昌的声音再次响起,打断顾泯的思绪。
顾泯看向他,摇头说道:“你执念太重了,大宁真的没了。”
说着话,他又递出了一剑。
漫天的剑光,就如同点点星光,但这一切都是血红色的而已。
“我来帮你。”
顾泯面无表情的吐出四个字。
血色剑光骤然再现,朝着宝昌斩下,后者怒吼一声,身躯上的黑色脉络瞬间炸开,犹如实质的黑气蔓延而出。
血色剑光和黑气相遇,在半空中发出一道道闷哼声,无数气机散落,更有甚者,落入庭院里,青瓦上,青瓦便瞬间破碎。
顾泯咬牙嘶吼一声,气府里的血色剑气尽数喷涌而出,冲刷而去。
然后整座庭院都变成了一片血海。
柳邑正一掌打飞那个女子头颅,猛然看到此情此景,一时间竟然失神了。
她不觉得可怕,只是想起了那一片雪白。
想起已经离开海岛数年,柳邑竟然有些想家了。
而李乡,眉间露出了担忧的情绪。
他不知道自己这个故人这几年经历了什么,但总觉得没有那么容易。
……
……
烟山上,那些前来观礼的修行者还在等,一旁的那些普通百姓在低声讨论之前的年轻修行者,有些无聊的,说得是其他的事情。
太宰有些无趣了。
他扭头看了看华盖底下,发现那位皇帝陛下竟然还在哪里,心里生出了好些敬佩之意。
然后他小声道:“我先走了。”
这不是请求,就是一个陈述。
太保蹙眉,这是祭天大礼,太宰身为主持,虽然已经结束,但他这个时候离开,也很不妥。
太傅却是最了解他的,知道他是肚子里的酒虫又开始发难了,这便点了点头,没有拦着。
太宰冲着太傅嘿嘿一笑,这个样子,一点都不符合他的身份。
太傅点头,太保自然也不会再拦着,看着太宰离开之后,太保只是开口说道:“陛下的真实意图,此刻该说了吧?”
太傅是满朝上下,大祁皇帝最为依仗的人,不仅因为太傅自己,还有他身后的无数儒家读书人,有很多事情,都需要太傅点头才行。
所以很多事情,那位大祁皇帝不会瞒着他。
“常平街的事情,你应该知道才是。”太傅沉默了片刻,缓缓开口,那桩十数年的旧事,太保怎么会不知道?
“玉妃的小皇子,就在洞府里?”太保不是蠢人,很多事情,也是一点就透。
那位遗失的皇子,整个咸商城的大人物都有耳闻,只是知道事情的多少,不同而已。
“玉符玉妃,这分明是陛下在告诉我们他的意志。”太保感叹道:“这几位殿下难道都不适合继承大统,非要找到那个遗失的小殿下?”
身为三公,对朝政的影响,不是别的官员可以比拟的,甚至在很多时候,他们的态度会让皇帝陛下改变态度。
只要三公都表态。
“或许是补偿。”太傅低声说道:“十几年的补偿,也太重了些。”
的确如此,要是大祁皇帝想要用之后的大祁来补偿那位遗失的小殿下,那真的是有些重了。
太保难得摇头一次,“不太可能,陛下不会如此荒唐,除非有什么陛下都无法拒绝的……”
说到这里,他的声音戛然而止,因为他已经想到了。
太傅不在这件事上多说,反而说道:“你觉得谁是?”
这才是关键。
太保斟酌了片刻,轻声说道:“那个柢山弟子,来了咸商城之后,便住在了常平街,看他容貌,似乎和玉妃也有几分相像。”
当年玉妃能够讨得大祁皇帝的喜好,其中一点便是因为她真的生得极为美丽,说是世间无双也不为过。
这么一个美人,生出的孩子好看才是正常的。
顾泯偏偏又是其中,最好看的。
“那个南楚国君也很好看,长相对得上。”
太傅破天荒的有些笑意。
太保皱眉道:“但还是不如顾泯。”
“陛下肯定会在洞府里面找到辨别他们身份的东西,其实不必猜。”
太傅忽然摇头,“但若是那个小殿下真是那位南楚国君,怎么办?”
大祁的铁骑在数年前踏破了那座南陵的小国,那位国君被押解进了咸商城,可现在又有人来告诉他,他可能是大祁皇帝的皇子。
这是个什么故事?
无比荒唐。
“我觉得不至于这么荒唐吧。”
太保也有些说不清楚,言语之间有些不确定。
太傅叹道:“若是一个也就行了,要是小殿下有两个,事情才是难办。”
太保一惊,有些说不出话来。
“当年的常平街里,连拨浪鼓都有两个……”
第97章 我站在一侧看一看
坊间当然有传言,常平街那边的传言,几乎成了这近二十年,咸商城百姓最喜欢谈论的话题。
但他们不可能知道真相。
知道真相的人是那些大人物,可即便是那些大人物,也不是人人都知道全部的真相。
每个人知道的事情多少不同,有些细节,甚至连太傅这等人物,都不清楚,只有当年查办此案的那些个修行者,才知道。
比如常平街有两个拨浪鼓的事情,就是当初那位禁军副统领酒后无意间说出来的,虽说事后皇宫在极短的时间里便做出了反应,将那位禁军副统领秘密 处决,和他一起喝酒的那些同僚,也都很快被秘密 处决,但这个消息还是流了出去。
一些手眼通天的大人物在这之前便得到了消息,甚至后来再经过多方打探,知道了一个或许存在的事实。
那就是那位玉妃当初诞下的有可能是两位皇子。
这虽然并没有证据直接表明,但是许多大人物心中一直都记得很清楚,原本这种事情,若是没有再度碰见什么事情,也就是个传闻,让他们想不起来。
可偏偏现如今,不仅有了大祁皇帝如此作为,他们更是看到了两个有可能是皇子的少年。
这让他们一下子便想起了当年的那桩事情。
现在考虑这桩事情的,绝对不止太傅和太保。
咸商城里的很多大人物,都在秘密关注着。
咸商城里的大人物很多,但真正能够让三公都要认真对待的人,只有很少一部分,恰好此刻宗人府里,便有一位。
宗人府和皇城隔着九条街,位置相对来说,有些偏僻。
宗人府的职能和刑部差不多,不过刑部面对的是大祁触犯刑法的百姓,而宗人府,面对的是那些违背祖宗家法的皇室子弟。
大祁的皇帝虽然只有一个,皇子虽然只有六个,但其他宗室经过这么多年发展,开枝散叶,早已经不知道有多少皇室子弟了。
宗人府的存在,便是为了审理问责这些犯错的皇室子弟。
负责这些事情的那个人,叫做大宗正。
他是当今大祁皇帝的皇叔,是现在的大祁皇族里,活得最为长久的那个人,而且他不管是当皇子那会儿,还是后来当王爷那会儿,都不曾做出任何出格的事情来,所以在很多年后,他便坐上了这个位子。
没有皇族不想坐上这个位子,就好像是没有人不想当皇帝一样。
这个位子有着极大的权利,就连大祁皇帝犯了错,真要治罪,也只能是宗人府。
而宗人府,归大宗正管辖。
所以大宗正的权柄真的很大。
没有皇族愿意招惹他,既然皇族都不愿意招惹他了,咸商城里便更没有人愿意招惹他了。
所以他是真正的大人物。
而此刻,那一头白发,脸上沟壑纵横,看起来绝对说不上慈祥的大宗正,正在窗前看着远处的飞檐。
一个管事模样的男子走进来,将烟山上的事情说了一遍,从那些修行者登山到现在试炼开始,全部都没有遗漏。
最后,那个管事又递出一张纸条,然后便退了下去。
关了门。
等着他退下去之后,大宗正才拿起桌上的那张纸条,看了两眼之后,将其放在一侧的烛火上,只消片刻,便成了轻烟。
忽然间,有声音响起,“是哪位小家伙的信?”
原来屋子里一直都有一个老妪,声音正是她发出来的。
大宗正没有回答,只是说道:“陛下要找回那个贱人的儿子,这便是给皇室抹黑!”
他很是愤怒,声音微颤。
老妪皱了皱眉头,惊疑道:“这么多年都了无音讯,为何这个时候又出来了?”
这些年大祁皇帝不知道动用了多少修行者在南陵找寻那个丢失的皇子,甚至于北陵也有大祁的修行者。
那个时候,大宗正只是认为大祁皇帝是想斩草除根,但从未想过,他真正的想法,却没有这么简单。
“谁知道那个小崽子是不是大应派来的棋子,要将这份祖宗基业彻底毁去!”
大宗正胸口极度起伏,这就是有着极大的怒火,“我不管,即便他打定主意要把那小崽子立为皇子,我也不答应,这份祖宗基业,谁也不能夺去。要知道,我可是他的皇叔!”
……
……
顾泯的剑,在生死之间,变得更为锋利,白寅诀记载那些剑招,更是无比的精妙,当然,威力也是极大。
半个时辰之后,顾泯一剑斩开宝昌,再一剑,便将他重创,血色剑气涌入他的身躯,将那些黑色的脉络,彻底毁去。
顾泯吐出一口鲜血,脸色白了几分,但收剑之后,没有倒下。
宝昌的眼睛里,恢复清明。
只是他生机渐失,即便是金阙境的绝世修行者出手,也无法救活他了。
感受着身体里的生机在不断的流逝,宝昌想起了很多事情,原来他不是一个普通的教书先生,而是自发来到照天城的修行者,他的境界不高,却依然想为这座王朝做些什么。
想着为照天城做些什么的人,很多。
那座王朝在乱世中建立,花了百年光景为天底下的宁人建立了归属感,哪怕它已经到了最后的光景,也有很多愿意为它前仆后继的人。
“我们的家,就要没了。”
宝昌眼眶里满是热泪,看得出来,他是从心底里涌出的伤心。
顾泯看着他,想起了旧事,认真说道:“后来人或许会重新建立一座王朝,可能还会叫大宁,还是你们的家。”
宝昌怅然道:“你真是柢山弟子,你说的话都是真的,我的确是死了,现在的我是假的,有好些皇子和皇室子弟逃出了照天,他们有陛下的血脉,会在之后重新建立起新的大宁的,你说呢?”
宝昌口中的陛下,不是那位昏庸的大宁末帝,而是那位有着雄图大志的大宁开国之君,宁启帝!
顾泯问道:“你想听实话吗?”
他不愿意骗他。
因为他在他身上,看到了很多他看到过的东西。
“你说说看,即便不如我想的那般,我也想听。”
“大宁王朝分崩离析之后,世间陷入乱世,此后诸国林立,互相攻伐,过了数百年之后,在那座帝陵的南北两地,有两座王朝建立,又过数百年,便是如今。”
“没有一座王朝以大宁为国号,没有一个人,以大宁皇族后裔自居。”
顾泯看着他,一字一句说完这句话。
原本以为宝昌会有很大的情绪波动,却没有想到,他只是坐在地面上,念叨着帝陵两个字,然后笑了笑,化作了一堆沙。
顾泯神情如常,收了烛游,正好柳邑和李乡也走了过来。
“那玉符是假的,那女人死了之后,化成了一堆沙。”
柳邑喘了口气,很明显,之前她也很费劲。
顾泯看向那渐渐消散的飞檐,说道:“玉符不在这里,便在别处,但我们能走出这里,已经不错了。”
柳邑想着不知道还要花多少时间才能找到玉符,心情便有些不好。
顾泯没有去管柳邑想的是什么,他只是看着眼前渐渐消散的庭院,有些感慨。
片刻之后,庭院消失,浓雾也散去很多,眼前便是那座巍峨的皇城。
又是一道门出现在他们眼前。
这一次是货真价实的宫门。
这道门和之前的那道宫门十分相似,一样都是需要用鲜血打开。
李乡看到之后,没有犹豫,下一刻便将自己的鲜血洒在了上面。
刹那之间,宫门打开,露出真正的皇城。
顾泯说道:“里面或许更加凶险,要小心。”
柳邑嗯了一声,李乡则是神情复杂的说道:“你也要小心。”
互相说了些安慰的话,三个人也不管其他人是不是已经入城,反正他们三人是走了进去。
进入宫门之后,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白玉铺就的直道,顾泯看了一眼,心想当年大宁不知道要强盛到什么程度,才能连这直道都用白玉铺就。
要知道,就是这些白玉,每一块都比同等大小的黄金贵得多。
李乡知道,南楚皇宫里,也只在殿前铺了几块而已。
一路缓行,通过直道,并没有发生什么意外,顾泯转过头来,却惊讶的发现,同行的李乡和柳邑都没了。
他皱着眉头,果然这地方有些问题。
正在失神的时候,李乡忽然出现在了他的身侧。
顾泯正想开口,忽然有人开口道:“殿下,怎么就停下了呢?”
顾泯微微失神,眼前的皇宫忽然有了些变化,那些白玉消失了,而是变作了青石。
这甬道的长度也变了。
就连时间也变了。
这会儿天边忽然出现了一片晚霞。
这里变成了郢都。
而自己脚下,是郢都城的皇城。
“这是……”
顾泯轻声说道:“是这里啊!”
第98章 旧事历历在目
“陛下还等着殿下呢。”
……
……
日落之前。
“郢都的日落,的确是天底下最好的景色。”缓慢跟在两个太监身后的少年歪着头看着天边的晚霞,走在那注定很长的宫道里。
两个太监脸上都是愁云,想来这会儿肯定是在想着城破之后他们的未来,他们对于南楚的未来肯定不上心,但对自己的未来,却不会觉得无所谓。
走在他们身后的少年,心跳的很厉害,作为这南楚最后的一位亲王,他能活下来,本来就是很不容易的。
过去的那些年里,南楚的亲王一个接一个的死去,只有他活了下来,外人都说这是因为他和陛下是血浓于水的亲兄弟,所以才幸免于难。
可都是亲兄弟,梁王为何会被逼死?
那个生得有些好看的少年走在他们身后,小声问道:“听说这几天又有好些大臣在家里上吊自尽了,早上的朝会,来了不到一小半?”
两个太监本来没想着这件事,但此刻听着少年说话,其中一个太监下意识说道:“哪里有一小半,只有几个人,不过陛下倒是一点都不生气,按着陛下的脾气……”
另外一个太监接过话来,也只是有些奇怪的说道:“或许是因为陛下这些日子心神俱疲的缘故?”
两个太监本来在皇宫里活得谨慎异常,要不是因为现在郢都朝不保夕,他们才不会在一位亲王面前议论那位皇帝陛下。
在皇城里当差,最怕的便是多问多言。
两个太监说到这里,虽然还想继续说下去,但毕竟在宫里当差这么些年,还是知道些分寸,因此很快便闭上了嘴巴,两个人对视一眼,眼里只有忧虑。
少年没有再说话,只是一只手缓缓按住了腰间的那柄匕首。
自己那位皇兄,他可不是一无所知。
南书房在宫道的尽头,这里是皇宫里景色最好的地方,倘若是天气不错的日暮时分,站在南书房外的飞檐下,会看到整个郢都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