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小道童开局-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一次自己在研究培育的那棵酸枣树之时。
因为太过投入,或者说没有避讳,被杨婵看到了他眼中的异样。
他现在还记得,杨婵当时的表情,那叫一个丰富,还不等丘志清发问,杨婵留下一句“登徒子”便直接走了。
关键是自己也没法照镜子。
不然“问道法眼”一开,那简直就不是正常人眼中的世界。
在他的法眼下,自己照镜子之时,看到的,便是自己的阳神神态,也就是他之前,在全真道任掌教的时候的那身装扮。
倒不是那样帅之类的。
而是当时的情况,反照己身,他观想的时候,就是那样。
不然刚开始时,他的阴神还是那种不着寸缕的状态……
查看一眼,信件并没有什么问题。
纸张还是自己前些年进贡的那一批,而今丘志清搞批量生产,那些家伙也不藏着掖着了,纷纷拿出自家制作的纸张。
和丘志清抢占市场,不过……
他们不知道丘志清会斡旋造化吗?
除了培育粮种,优化工艺什么的,他也很拿手的!
拆开一看,里边确实是太尉黄琬的印信,之前看大汉一脸为难的样子,还以为是什么大事情呢。
原来是黄琬的这位宗亲,家中独子身患重病,请丘志清出手相助……
第三百一十一章 神仙赐福
“阁下便是太尉所言的,黄忠,黄汉生?”
“正是末将,末将拜见使君,不知信中所提之事,使君可否……”
他说的是自家独子的事情,对此,丘志清并未拒绝。
“治病救人,本就是应有之意,令郎可在此间,不妨让令郎过来,可否?”
黄忠听闻此言,脸上喜意一闪。
“多谢使君,犬子和内人正在驿馆休息,不知使君是否方便?末将这就去接犬子过来!”
说话间,多少带着一点抑制不住的欣喜。
看着其鬓角的斑白,这是他这个实力水平,这个年纪中,不应该出现的,看来黄琬信中所言,他为了独子多年奔波,所言非虚。
要不是为了他儿子操碎了心,何以至此啊?
丘志清微笑点头,表示自己没什么事情。
唤来侍卫,让他带着车驾,与之一同前往驿馆接人。
见黄汉升离去,丘志清这才笑了笑,看着手中的信件,拿出自己的州牧大印,轻轻的,印在信纸之上。
一阵尘埃浮现,片刻之后,猛然向内塌陷。
信纸上,便浮现出一封截然不同内容的信件来。
这是太尉府,和天下统兵将领之间,一点通讯的小手段而已。
丘志清当初,上任雁门郡守前,便被司空府之人告知过。
三公的运行机制差不多,太尉府自然也会有类似的保密机制,只不过这类的东西,需要特定的大印盖章而已。
丘志清有些好奇,他都没有按规定行文。
难道他就不怕,自己没有察觉其中异常?
或者应该说是,就算自己没察觉,也没大多关系吧。
他们本就是有枣没枣打三竿,看到了自然好,没看到,也无所谓。
信中的内容,也无外乎是董卓祸乱朝纲,天下之人,无不想吃其肉,寝其皮,只要丘志清带兵入长安。
诛除董卓之后,便给他封侯,进位三公等等。
丘志清不为所动,他要是信了他们的话。
下一个要被天下人,食肉寝皮的倒霉家伙,便是他丘志清了。
扬了扬,信纸抖动,很快便恢复了原样。
就当他没有发现这个东西好了,反正他黄琬,又没有按规定行文书写,没有这个暗号,可一律看作乱命。
重新放好信件,丘志清又开始琢磨一些符文。
他有一种感觉,要是自己可以全部领悟这些符文。
自己的“斡旋造化”将会更进一步。
《太平经》虽然已经还给张宁,却是深深的印在了自己脑中。
不多时,黄忠和一个七八岁模样的小孩,在侍卫的带领下,来到州牧府偏厅,因为大堂实在有些大,帮人看病不太方便。
州牧府,便是原来的刺史府。
只不过丘志清住进来后,彭脱作为州牧府的大管家。
觉得议事,论政之时,有些不太方便。
又恰逢一些墨家子弟在官衙挂职。
于是便提出,让他们帮忙改建州牧府大堂,让其适应办公需要,当然了,这个需要,是他们这些属官的需要。
至于他这个州牧,则不是那么重要。
只要在主位之上,给自家州牧,留个位置即可。
于是乎,在墨家子弟,以及彭脱等太平道弟子的改造下。
多功能,自媒体州牧大堂新鲜出炉。
别看这大堂简单,其实还有着一整套的并州,和大汉的巨大沙盘,可用于平时的军政会议,如此方能更加直观。
丘志清本人也很少在那里待着。
除非年终总结,以及年初的预算会议会参加。
一般这都是彭脱他们召开州牧府内部会议用的。
“使君,这便是犬子,单名一个‘叙’字,小名铁柱,今年虚岁十一”
说罢,目光落在黄叙身上,却没有往日的心疼,而是一脸认真之色,黄叙显然是来之前,已经被自家老爹告诫过。
恭恭敬敬行礼道:“小子黄叙,黄铁柱见过使君,使君大德……”
丘志清笑着摆手,让他不要说了,看他忘词的样子,有些小可爱。
黄忠亦是有些尴尬,就这么简单几个词都记不住。
他也实在是不好说什么。
丘志清起身,来到黄叙面前细细打量了一番,原来这小子,都十一岁了,这看起来,还是七八岁的样子。
“来,手使出来让我看看。”
小黄叙乖乖伸出手,递给丘志清。
丘志清上手给他把脉,先是好好把了一下脉。
这种情况,丘志清好像在哪里见过。
对了,就是当时,自己从滁河之中,捞出来的那个婴儿,貌似和黄旭的情况也是一样,只不过,两人的情况却又天差地别。
都是先天疾病,黄叙这个,可要比当初那个小家伙要严重很多。
“使君,铁柱这是还有得救吗?”
黄忠亦是紧张的看着丘志清,生怕他得出和往常那些医者一般的结论。
丘志清看着眼前这个,面色坚毅的小屁孩。
轻轻的摇了摇头。
救当然是有救的,只不过救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救还是有救的……”
清丘志清这句话,黄家父子俩都露出一个惊喜的神色,紧接着,黄忠的脸色便快速平静下来,生怕丘志清又冒出一个但是。
但是!
还好丘志清并未继续往下说,而是让侍卫带黄叙出去转一圈。
示意黄忠坐下,丘志清这才问道:
“汉升兄,难道就没有自己出手,帮令郎缓解一番病情吗?”
黄忠一听此言,心里咯噔一下,以为有什么不好的消息。
“以前倒是试过,只不过发现好像没什么用,貌似铁柱的病情还有所加重,便再也不敢随意尝试了,敢问使君,可是有何不妥之处?”
看着原本也是铮铮铁骨的汉子。
为了自家独子,竟如此心绪不定。
丘志清不打算卖关子了,以免待会黄忠以为自家儿子没救了,伤了心神。
于是丘志清把自己所知道的情况,一股脑的,告诉黄忠。
黄忠说自己的儿子,就算治好了,也会比之一般人,寿命短得多,而且还不能习武,不能做剧烈运动。
“影响行周公之礼吗?”
“咳……咳咳……”
丘志清没想到黄忠会问出这个问题。
作为一名仙人,差点被茶水呛着。
不过看着黄忠一脸认真之色的样子。
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是少见多怪了,这个年头,那可是把传宗接代,看的比什么都重,哪怕无后了。
你的兄弟姐妹,也要想方设法给你过继一个。
传承你这一脉的香火,更别说黄忠自己有儿子。
关心这方面的事情,也是情有可原的事情。
“这……使君这是何意?难道不能吗?也好,至少捡回一条性命,那就……”
“汉升兄稍待,你是不是想多了,我可没说不能,只是不要太过剧烈才好,而且还有一个方案,难道汉升兄,不想听听吗?”
黄忠一听,倒是来了精神。
“还请使君但说无妨!”
见黄忠这么干脆,再思及方才,黄忠的反应。
丘志清倒是有些不太好意思说了。
在黄忠期待的眼神中,丘志清最终犹豫着,说出了自己最为稳妥的方案:
“贫道有一套蜕变之法,名为《先天九蜕》,顾名思义,便是从自己病弱的道体中,蜕变出全新的,健康的道体,
不过此法门,虽非师门秘传,可其中精要,亦是一脉相承,没有前边的传承,几乎无法入门,因此……”
说道此处,黄忠算是懂了,可又不明白。
这也算是好事,这位州牧,为何会是这番犹豫模样?
心中不解,所幸直接问出:“使君的意思是?让犬子拜入使君,或者是使君师门?”
见丘志清顶头,黄忠大喜道:“使君,这是大好事啊,末将这便将犬子带来……”
说罢,便要去叫黄叙过来,行拜师礼。
“汉升兄且慢,我的师门有些规矩,还望汉升兄了解之后,再行决定,是否让令郎,拜入贫道门下。”
他这算是表明,自己出身道门了。
黄忠听闻丘志清此言,这才想起。
人家师门也是有规矩的,自然不会是你想进就能进的。
“使君但说无妨!”
丘志清便把自家师门的主要规矩,说清楚,主要是其中不可成家这一条,必须和黄忠说清楚,以免有什么误会。
果然,黄忠一听这一条,立马脸色大变。
完全没有了自己之前的热忱。
犹豫片刻,黄忠还是问出自己心中的疑问:“不瞒使君,使君所说的这些,某平日间,亦是有所听闻,可并未听闻有不得娶妻这一条啊?”
“也并非不能,只是破身之后,修为进度会放缓。”
黄忠有些难以接受,要是按照丘志清这般说。
那自己这个儿子,和不是自己的,又有什么两样?
合着我辛辛苦苦养儿子,最后都归了你们这一派呗?
看着脸色变幻不定的黄忠,丘志清有些能体会他的心思。
沉思片刻后,丘志清又补充了一句:“本门并不禁止弟子往来,如若其自己感觉,成道无望的话,亦可以自行下山。”
这个是有的,没有逼着人家一定要出家修道的说法。
毕竟人家也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也有家人。
之前甄志丙想非礼小龙女,丘志清便让他下山。
只不过这厮,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竟然要“割以咏志”,幸好被丘志清及时阻止,念在他也没有正在犯错的情况下。
只是罚他去后山藏经阁面壁去了。
哪知道黄忠听闻此言,却是不再犹豫。
思及儿子平日里,看自己练武时的情形。
那种渴望,是一个小孩所不知道掩饰的。
想到此处,黄忠神色变得坚定起来,只要他能开开心心,健健康康的长大,香火断了,便断了吧,大不了,自己去向列祖列宗解释便是。
“使君说的哪里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哪有中途下山之说?这是万万不能的,某这便带铁柱回去,与他娘商定个吉时,携拜师礼来访……”
说罢,眼圈泛红,为了避免在丘志清面前出丑。
黄忠此刻也顾不上礼仪,匆匆说完,转身便走。
转身之时,眼眶最终还是没能挽留住泪花,最终放手,任其洒落在地……
丘志清最终没多说什么,黄忠觉得,让黄叙下山之类的,是逐出师门的意思,其实并非如此,关系还在。
只是感觉自己不适合山上了,下山还俗了而已。
并未反目成仇,大家见面了,还是师兄弟。
当初和丘志清同一个字辈,入了内门的,前后便有不下五百多人。
这些都是想入道的,而最终,能迈入第一道境的,不足百人。
能在山上坚持下去的,不足两百,能进入第三道境的,不足二十人,这便是修道,道阻且长,中途放弃,是很正常的事情。
没人会嘲笑什么,能陪伴自己一路的道友,少之又少。
丘志清的本意是,黄叙不一定有那个资质,和毅力。
黄忠最终,在传宗接代,和儿子的未来上,选择了儿子的未来。
只能说,这兴许就是父亲吧……
一个多时辰后,丘志清便第三次见到了黄忠,随行的,还有一车的礼物,大多都是丝绸,绢帛之类的东西。
仔细一看,里边竟然还有上等的羊毛纱。
丘志清看的有些好笑,这些应该都是在大街上临时采购的。
丘志清入驻晋阳半年多,晋阳便比往日繁华了不知道多少。
这都是之前,最新投靠他的那些世家大族,尝到了甜头,来追加投资来了。
原来,黄忠回到驿馆之后,便找人算了一下日子,发现最近的日子,还要等半个月后,本月最好的日子,莫过于今天了。
这不,拉上自家内人,便把拜师的礼物买好了。
一股脑的,便拉到了州牧府。
丘志清有些哭笑不得,拜师礼嘛,什么时候收过这些。
在他的,不算久远的记忆中,都是在祖师面前,磕几个头,走一下仪式,最后再递上一杯茶就可以了。
要是在重阳宫中,自然还要递上拜师帖,和一些其他流程。
不过事急从权嘛。
第一次收到拜师礼的丘志清,正要把蔡伯喈请过来,当个见证。
没想到,早上离去的四公主,竟然和杨婵一起过来了,那正好,神仙赐福……
第三百一十二章 各人成长
拜师仪式,很是简单,简单的,让黄忠有种上错车的感觉。
拜师地点,在丘志清的小院正厅。
其上摆着一个牌位,上书“先师丹阳子真人马钰之灵位,弟子丘志清,冲和立”
上面没有铭刻时间,只有这几个字。
丘志清取了纸笔,沾上笔墨,开始在上面书写,不多时,两篇祷文,便跃然纸上,这是前期准备。
因为丘志清之前没看,这一看,今天还真是个好日子。
百无禁忌,拜师,当然也不在话下。
而后从袭击袖中,将所需的香烛,一一取出,摆放妥当。
观礼之人,并不多,除了杨婵,四公主,黄忠之外,便还有小蔡琰,和小张宁了,她们俩准确来说,都没有拜师。
小蔡琰是直接跟着杨婵修行,小张宁也是直接跟着张角修行。
张角把她当亲生女儿养,哪还要拜师。
至于杨婵,她自己的传承,都是宝莲灯传给她的,也没有拜师这回事。
四公主就不说了,靠天赋吃饭,躺着都能变强。
传承什么的,都在自己的血脉之中,完全不需要。
黄忠也是,功法家传,没有拜师这一说。
因此这些人,都是第一次看到人家正规的门派收徒,虽然是见证,可心中难免有些好奇之色,想看看所谓的拜师礼是什么样的。
这里的“礼”,指的是礼仪,不是礼物。
上下打量一番黄叙,这个据说十一岁,却是比虚岁十三的小蔡琰,和小张宁,整整矮了大半个头。
丘志清回到卧室之后,不多时,便重新出现在众人面前。
此时的丘志清,和阳神的装扮是一样的。
黄忠父子,和四公主对丘志清不算熟悉。
这倒是没什么,不过杨婵和小蔡琰,小张宁她们,这一大两小,却是跟看个稀有动物一般,看着丘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