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全真小道童开局 >

第169章

全真小道童开局-第169章

小说: 全真小道童开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月底,张梁和卢植首次遭遇,两人相互都不算了解,自然是要硬碰硬一番的,结果便是,双方激斗一下午。
  均无太大收获,各自鸣金收兵。
  张梁和卢植,虽然双方大军加起来,不下二十五万。
  可第一场,双方也就各自出兵数万。
  一来是部队多了,不好指挥,二来也是战场空间不足。
  俗话说,人过一万,无边无垠。
  想要成功指挥数十万人,是个非常考验能力的事情,韩信给刘邦的评价,是将兵十万,这个确实算是比较厉害的将帅了。
  双方并没有放生什么喜闻乐见的斗将环节。
  二月末,黄巾渠帅波才,击败朱儁,进逼虎牢。
  丘志清也是在二月的最后一天,收到了刘宏的诏书。
  这明显不是正常走流程的诏书,不然应该没这么快过来,看来面对前线不利战局,哪怕是曾经一心玩乐的刘宏。
  也不得不开始紧张起来。
  “苍天”可以作为他手上的利器,应对外部的神仙妖魔。
  却没法帮他应对内部的倾轧,叛乱,和动荡。
  就算他有当年刘秀的实力也不成,因为“苍天”,已经不是当年的“苍天”了。
  言归正传,丘志清一接到诏书,便召集自己的助手,徐荣,以及魏和,还有自己郡守府的长史彭脱。
  要按丘志清的记忆,彭脱此时应该兖州和朱儁对峙。
  不过显然,相对于造反杀人,管理郡守府大小事务,貌似更适合他。
  寥寥几人,嗑着瓜子,看着巨型沙盘,很快就制定好了大略。
  也只能是大略,具体的,得充分发挥各级主官的主观能动性,运转他们聪明的大脑,不然什么事都被他们做了。
  下属很容易失去主动意愿,扼杀他的成长空间。
  所以,郡守府的长史彭脱,和郡尉参军张汛。
  便面面相觑的,目送三位雁门郡老大,去偏厅喝茶去了。
  整个西进计划,在郡守府诸多属官,以及诸多校尉们的出谋划策之下,很快出炉,摆在三位喝茶嗑瓜子的大佬们面前。
  三人审阅了一番后,再次讨论一番。
  而后提出亿点点自己的小意见,建议他们再改改……
  三天后,丘志清等三人,从一大堆计划中,选中了他们的第一份计划。
  交予他们执行,彭脱等人脸都有点黑,所以,你们让我们改了又改,最后还是选定第一份,是这样的吗?
  那这三天做的计划,有什么意义?
  意义当然是有的,至少等来了赵云和童渊这师徒俩。
  同时,趁机扩充两个营,一个给赵云带,一个给张曼成带。
  张曼成原本在太守府工作,不过其并不喜欢从政,反而三天两头往军营跑,久而久之,便和徐荣他们混熟了。
  徐荣跑到他这里来要人,丘志清只能给他。
  一开始的位置,不算高,最近扩编,这才顶上。
  至于赵云,实力摆在那,并无多大问题,再加上,让张白骑给他做个副手,统领一个两千人的越骑营,绰绰有余。
  整个计划,大概需要耗时三年左右。
  主要问题,还是人丁不足。
  雁门郡这么多年,迁入人口,也不足五十万。
  这个数字,虽然还在不断增加,却是连后世一个普通县的人口都比不上,因此,只能等下一批流民的到来。
  为此,这些年丘志清可是没少在雁门,定襄郡内修路。
  长城不仅全部恢复,丘志清还加修了不少长城外的墩台。
  到时候,只需时机一到,便可以在长城沿线友好部落的带领下,去鲜卑王庭走走了,毕竟大汉是礼仪之邦,来而不往非礼也!
  而今雁门的发展亦是到了一个瓶颈。
  这是小地方发展到一定程度之时,都会遇到的问题。
  不过没关系,现在还有四个郡,和北边长城沿线的部落。
  这次行动,与其说是军事行动,还不如说是武装游行来的准确,为了配合这次行动,丘志清他们,可谓是拿出了老底。
  特别是近些年培养出来的行政人才。
  此次行动,兵分三路,北边那一路任务最轻松。
  却也最容易出事,丘志清打算,以郑岩为主,全权负责云中郡事务,吴献为军事主官,带关羽,赵云等。
  加上本部兵马,总计四个营,八千多人。
  再加上一些行政人员,总计达到了将近九千。
  另外两路,都是差不多的配置。
  很明显,丘志清他们,就不是冲着三七开去的,而是谁有钱,又不干人事,那他们便会办了谁,干人事的站一边。
  以免伤及无辜,错杀好人。
  乖乖站一边,自然会有人安排好他们。
  只要配合好,说不得当官也是可以的。
  出发前丘志清再次强调,他们的敌人只是那些压榨牧民的部落首领,普通牧民,是他们应该拉拢的对象,切不可主次不分。
  整个西进计划的总负责人,是魏和。
  虽然他还挂着雁门郡郡丞的,却是实质上的并州北五郡的第三号人物。
  该说不说,假节越这个是真的香。
  有了这个权力,丘志清便可以直接开府,设置自己的班底,以前他是雁门郡太守,兼使匈奴中郎将。
  使匈奴中郎将的驻地,原本在河西郡。
  不过丘志清的上一任使匈奴中郎将张修,擅自斩杀南匈奴单于。
  被押解回京之后,这个职位便空了好几年。
  最后落入丘志清手中。
  没办法,刘宏册封新皇后,何皇后之时,丘志清给的贺礼,实在是太多,便把这个中郎将的位置,给了丘志清。
  而今他是使匈奴中郎将,假节钺,有开府建衙的权力。
  他的官位便自动变成了,使匈奴中郎将,假节钺,兼并州雁门郡郡守。
  接到圣旨的那一刻,他便成了并州北边五郡的实际长官,相当于半个实权并州牧,南边四个郡,都是太守管辖。
  并州刺史只有监察权,没有管辖权。
  现在是二月末,现在过去,说不得,还能赶上春耕。
  补种一季粮食。
  三月初,一切准备就绪后,三路大军,从平城,马邑开拔,往各自的目的地而去,此次做的好不好,将决定以后他们的机会还多不多。
  在不久前,离开真一观三清殿前,丘志清便已经想的很清楚。
  时至乱世,要么自己动手,保留有生力量。
  要么辅佐一番,当个老师傅,缝缝补补,继续过日子。
  只希望刘宏这厮,多活几年吧,尽量不要玩的那么嗨,少用点助兴药物,多加练练他们的家传功法。
  这点,丘志清还是很有信心的。
  几年前见面的时候,丘志清便感觉,他只需要稍微克制一下。
  不说像武者一般,活个一两百。
  活个百多岁,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到时候,他两个儿子,任意一个长大,那又是一百多年的太平岁月不是,只要大汉能安稳活下去,丘志清便可省心很多。
  不过他这么想,人家却不一定是这么想。
  此刻广宗城外,原沙丘宫遗址处,一座高大的祭坛,正拔地而起……


第二百九十四章 刘宏见闻
  世间之事,一向如此!
  有人希望刘宏越强越好,自然也有人希望刘宏越弱越好。
  此刻的“张角”便是如此。
  他完全不希望刘宏太强,要是像武帝,光武那样的猛人,他这一趟,估计还有点玄了,说不得自己这一丝分魂都要搭进去。
  当初始皇帝一事,可不是他和冲和说的那么简单。
  天庭之中,真正出手的没有,不过打下手的却是不少。
  不然大秦之中仅有始皇帝一人,留给六国遗族杀?
  这明显是不可能的事情,只不过他没敢告诉冲和,这些出手的神仙,不管职位高低,道行深浅,法力深厚与否。
  一个个尽皆人道因果缠身。
  留下神仙果位和法力,下界轮回去了。
  人道因果,只有足够的功德才能洗刷。
  转生下界,数个轮回之后,孽障自消。
  如此一来,这无疑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这也算是找漏洞了。
  “张角”看着在诸多黄巾力士的垒砌下,不断堆高的祭坛,一脸郑重的端着罗盘,在周围走来走去,时不时抬头望天。
  看一会儿天,又看一会儿地。
  最后手指不停掐动,脚下时不时按一定的范围走动几步。
  其实这都是之前便推演好了的。
  只不过如同高考一般,就算你已经复查了好几遍,可监考老师告诉你,时间仅剩最后十五分钟之时,你还是会忍不住再检查一遍。
  这点,“张角”也是。
  神仙皆是人来做,哪有什么大不同。
  不管张角的焦虑,时间慢慢的来到了预定的时间。
  中平元年,三月初五,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
  这三个甲子,便是“岁在甲子”这句口号的由来。
  这天,便是“张角”他们推演出来的,新旧交替之时,也是推演中,“苍天”为了适应人道,进行自我调整之时。
  此时,便是其实力最弱之时。
  过完今日“苍天”的实力,便会逐步提升,他们的成功率……
  同时,三和五,上可对于三皇五帝,寓意太平治世。
  也正应了那一句:三五相聚,四六大安的内修术语。
  这便是口号“天下大吉”的由来。
  至于前两句……在丘志清看来就是画大饼,不对,应该说通篇都在扯淡,唯一算得上对的上的时间,也是“张角”的时间。
  而非起义的时间,也无法带来天下大吉。
  辰时初,“张角”在鼓号声中,缓缓走向高九丈的祭坛。
  站在祭坛之上,环顾四望,十万黄巾力士列阵而立。
  看着庄严整齐的队列,这是他……不对,这是张角近十年的心血,十年的培育,只为了今日,完成这惊天的背刺。
  “张角”眼中闪过一丝追忆,貌似很久很久以前,自己也是其中一员。
  多久来着?
  想不起来了,反正很久很久前的事情了。
  收起眼中的追忆,“张角”暗自好笑。
  怕是在这尘世间待久了,沾染了这红尘之气,不然,如何能让自己心有触动,恐怕这就是张角临时想要变卦的原因所在吧。
  滚滚红尘,亲朋因果,层层包裹。
  总是那么容易让人沉迷其中,消弭道心。
  不过这种念头,也只是在他心中旋起旋灭,不会对他有什么影响便是。
  十万黄巾力士,这才堪堪组成一架天罗地网,而同等人数,如果是天兵的话,可以组成二十架天罗地网。
  那还只是托塔天王李靖麾下,最低等的天兵。
  由此便可知道,这下黄巾力士的低等。
  就这,在大汉朝廷,都算是数一数二的精锐。
  时间越发临近午时,“张角”从袖子中取出三只线香点燃,随意插在桌案之上的香炉之中,就连贡品也很是随意。
  就拿了几个去年才栽种的土豆当做贡品。
  这请神方式,不得不说,比之丘志清。
  不但是显得专业,而且还更加是敷衍。
  线香燃烧,三缕青烟在这八面来风的高大祭坛之上,纹丝不动,笔直的升入空中,抖都不带抖动,完全不给风面子。
  眼看午时将至,“张角”看了一眼张牛角。
  张牛角手持令旗,点头示意,表示都已经准备好了。
  “张角”这才回头望天,手一晃。
  从自己衣袖中,掏出十二枚金灿灿的黄豆,如果细心看的话,便会发现,其中有三枚和其他的黄豆略有区别。
  至少没那么耀眼。
  “张角”也很是无奈,谁知道冲和那厮,阳神竟然有那般造诣。
  三名天将临凡,直接便被其一剑给劈了。
  连带三颗接引金豆,都需要重新炼制。
  随手一洒,十二枚金色黄豆滴溜溜落地,十二道金光自九天之上垂落,没入黄豆之中,金光缓缓向内收敛。
  十二名金甲天将现形而出。
  默默朝“张角”施了一礼,待“张角”略微点头示意后,便按各自方位站定,静候命令。
  一旁的张牛角却是对此置若罔闻,仿佛见怪不怪一般。
  依然恭敬立于身侧……
  洛阳南宫之中,刘宏今日不知为何,烦躁异常。
  仿佛今日会有什么大事发生一般,可又不知何事,总觉得一股阴影,沉甸甸的压在自己心头,连玩闹的心思都没了。
  今日,刘宏破天荒的在非常朝时间,来到崇德殿。
  手中还捧着自己的玉玺。
  这种迷惑行为,搞得张让等人很是不解,还以为自家陛下又玩什么行为艺术了。
  “陛下??”
  “出去,屏退左右,没有召唤,不得入内!”
  张让等人对视一眼,只能无奈称是。
  “喏……”
  见刘宏此刻,面色凝重,眉头郁气都快冒出来了,张让等人不敢耽搁,连忙后退,往殿外而去,同时关上大门。
  别看刘宏曾经说过:张让是我公(父),赵忠是我母这类的话。
  那都是数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皇帝大权旁落。
  还需要他们,从文官手中夺权。
  而今刘宏可谓是大权在握,成为大汉为数不多的,手握实权的天子之一,虽然对待他们,依然宠信有加。
  可善于揣度人心的他们,还是敏锐的感觉到双方的疏远。
  不再对他们言听计从,这时候,低调做人,才是王道。
  见张让等人退走,缓缓拉上的殿门,便如同要将他与世界隔绝一般。
  刘宏捧着盛放玉玺盒子的手,微不可查的一抖。
  便要叫住张让等人,此时哪怕有一人留下来陪他也好。
  可惜他不敢,他怕,他已经是个成熟的帝王,不能让自己懦弱的一面,暴露在他人面前,哪怕是他曾经倚仗为父母的宦官也不成。
  “哐当……”
  殿门关上的响声,回荡在这崇德殿之中。
  独特的回音设计,让这本不大的关门之声,充斥着殿中每一个角落。
  平时感觉很不错的设计,此刻却显得有一丝诡异。
  声音回荡在崇德殿中,却是仿佛敲击着刘宏的心灵。
  让他捧住盒子的手,不由的加了几分力。
  “咔嚓……”
  坚硬的龙纹木制作的漆盒之上,瞬间便布满了裂痕。
  刘宏心头一跳,回过神来。
  赶紧放下盒子,取出其中的玉玺,托在手中,不知为何,在自己手托起玉玺的那一刻,心中的那股压抑,却是消散了不少。
  慢慢的,刘宏也平静了下来。
  毕竟当了这么多年皇帝,这点沉稳气度还是练了出来。
  可见,一个人,只要本性不坏,平时注意引导教育,成长空间还是很大的。
  可惜,刘宏这……明显被那些宦官带歪了。
  而他母亲董太后,显然也不是什么明事理之人,不然,也不会干出来,怂恿刘宏卖官鬻爵这种事情来。
  时间流逝,你想抓都抓不住,不觉间,已是午时。
  不觉间,刘宏已是在大殿中,捧着玉玺,待了将近半个时辰,平时都该用膳了。
  正当刘宏想要做点什么之时,手中玉玺忽然飘在了起来。
  飘到大殿中央,且通体泛着赤色玄光。
  刘宏深感疑惑,不过凭着本能直觉,还是抬手,一道霸道的真气透体而出,打入玉玺之中。
  玉玺得到刘宏真气加持,玄光更是明亮了几分。
  此刻一道画面,画面中,是一座高台,不对!
  刘宏面色一凝,那是一座祭坛,而且不是普通的祭坛,规格有些超标了,这是祭天所用的祭坛,究竟何人如此大胆!
  此时,一双清澈,悠远的目光,迎着刘宏的目光看向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