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小人当道之梦回双龙 >

第69章

小人当道之梦回双龙-第69章

小说: 小人当道之梦回双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八十九章都是檄文惹的祸
          十二郎的新书《天涯客》,有空的时候不妨过去看看。书号91508
    ……………………………………………………………
    “且慢!”  贾闰甫紧紧地抓住了吴浩的手:“闰甫本一降将,寸功未立,却得少帅信任备至。每思之,自惭不已。今闰甫请命,愿为少帅拿下虎牢关。”
    “闰甫,你客气了。既然这样,那好吧。罗士信和程咬金两营暂由你节制如何?”吴浩感到有些奇怪,贾闰甫给他的感觉一向是很沉稳的。裴仁基四千精锐凭借虎牢险关而守,他的四万刚成立的部队就算一起开到虎牢,这场仗估计也不好打。很显然,总指挥自然是吴浩本人了。怎么贾闰甫会忽然提出一个这样的请求呢?但是他又不好抹贾闰甫的面子,索性就让他过一回总指挥的瘾吧。反正他的大军一开到,贾闰甫的总指挥也等于就地解职了。依贾闰甫的沉稳再加上还有久经沙场的罗士信和程咬金在旁,只是两三天,应该不会出什么乱子。
    “少帅!”  贾闰甫微微一笑:“拿下虎牢,闰甫只需两三人即可。”
    “闰甫,你想说降裴仁基恐怕行不通,不要有才没有救出来,又搭进去几个!”罗士信有些急了。
    贾闰甫冲着罗士信拱手称谢:“多谢士信关心。不瞒各位,这几天我和士信想的是同一个问题,那就是招降裴仁基。我和裴仁基本是世交,我父当年和他乃是莫逆之交。裴仁基乃是隋朝名将,其子裴行俨更是骁勇善战,人称万人敌。部下的四千人也都是精锐之师,现又据着虎牢雄关。如果能够劝降他,我军的形势将大为改观。之前我之所以没有行动也没有和少帅提及,那是因为少帅已经准备全师回南阳。我怕节外生枝,扰乱了少帅的计划。不过,现在少帅既然已经准备留下来,那闰甫愿为少帅走一遭虎牢关!”
    罗士信刚想说话,却被吴浩抢了先:“闰甫要往虎牢,计将安出?”
    贾闰甫不回答吴浩的话,反问罗士信:“士信认为裴仁基为人如何?对杨隋朝廷又如何?”
    罗士信张口就答:“裴公待部下甚厚,每次获胜,得到了战利品,基本都拿来赏赐给了部下。为此他和监军御史萧怀静多次发生不愉快。萧怀静为此心怀不满,经常找裴公的过错,然后上报朝廷。所以裴公虽然屡有战功,但是却不得升迁,反而常常遭到洛阳方面的训斥。我和裴公也多次谈及当今时事,对于杨广的昏庸和朝廷的**,裴公也是相当痛恨的。可是没想到我看错了人。这个老匹夫,被猪油蒙了心。就算他不愿反隋,他也不应该扣下有才,还妄想去东都洛阳邀功求赏,作他的白日梦!”罗士信一说起裴仁基,开始自然而然称为裴公,而后又想起罗有才来,才又转骂为老匹夫。这样的笑话,可惜没人笑得出来。
    “士信不愧是在裴仁基身边呆过的人,对他所知甚详。我以为裴仁基本是官宦子弟,虽然官场不如意,但是如果要真地去投义军,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走这一步的。而他之所以不顾念士信的旧情,二话不说就拿了罗有才,我看那都是檄文惹的祸。我们把着檄文往虎牢方面也发了不少,虽然时日尚短,洛阳当面还不太可能对此事做出针对裴仁基和杨公卿的反应。但是裴仁基这几日来肯定是暴跳如雷,寝食难安。要知道他的监军萧怀静倚持自己是萧皇后的家人,素来跋扈。对裴仁基频频赏赐属下,战利品不由他做主,心中早就不平。没事还要起三尺浪,这一次出了这么大的事,他绝对不会轻易放过裴仁基。而裴仁基无论在朝廷还是洛阳都没有为他说的上话的人,这一次恐怕是凶多吉少。因此他此时最恨的人只怕就是少帅了。而士信不但投奔了少帅,现在竟然还派人去招降他,自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贾闰甫的话说的罗士信目瞪口呆。
    稍后,罗士信忍不住问道:“那闰甫你再去招降,岂不是自投罗网吗?”
    贾闰甫不答,转而对着吴浩说道:“少帅,我斗胆向您借几个人?”
    “闰甫要借的,不是我吧?”吴浩看着场面有些紧张,一时童心泛起:“我要是往裴仁基面前这么一站,被他骂一通出过气之后,倒是很有可能倒戈相向的哦!”
    吴浩的话让众人大惊失色。
    贾闰甫则是一脸茫然的看着吴浩。
    “你们啊,都是不懂幽默的人。”吴浩叹了口气:“闰甫说吧,你要借谁?”
    贾闰甫松了一口气:“只要元小六、韩三,二人即可!”
    全场又呆住了。吴浩心里在想:这两位何许人,难道我的手下还有籍籍无名的高人,可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闰甫怎么会早不推荐给我呢?
    贾闰甫看着众人的表情连忙说道:“这二人现在都在我的纠察队任参军。他们原来是元文都的家人,上个月被元文都派到军中作了个佐官,后来随着路有德来兴洛仓运粮,之后就再少帅军留了下来!”
    “好一个贾闰甫,你是想用反间计?”吴浩拍了一下大腿,叫道:“可是如果裴仁基认识他们的话,是不是级别太小。如果不认识的话,那又可能不起作用。你到底是想怎么办?”
    “之前为了如何才能收复裴仁基,我也是考虑了好几天,才想出了此计,应该是万无一失!”  贾闰甫说话之间颇为得意:“我反复地问过元小六、韩三他们二人不但见过裴仁基。而且裴仁基的管家以及好几名亲兵都和他们相识。因为年前的时候,萧怀静狠告了他几状,裴仁基逼得没办法,就往元文都那里送了不少礼。在外面接待他们的正是他们二人,而元小六长的可是非常有特点,他的左眼之上有一块巴掌大小的胎记,他们不可能没有印象。而更重要的是萧怀静和元文都素来不错,所以他们也认识萧怀静。”
    “我说贾闰甫啊!你赶快说重点行不行!”罗士信有些急了。
    “其实也很简单。我先派遣元小六前去虎牢关,身上带着一封伪造的元文都写给萧怀静的私信,然后故意让元小六被裴仁基的人发现,并且装作鬼鬼祟祟的样子前往萧怀静处,这样必定会被早就如坐针毡的裴仁基派人拿下。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这封信了。信中的内容也很简单。就是:元文都告诉萧怀静,越王已经决定让裴仁基回洛阳述职,特使不日即到。待裴仁基走后,兵权则理所当然的要交给监军萧怀静。然后要萧怀静把包括裴仁基儿子裴行俨在内的一党全部拿下,如有反抗可以就地镇压。上面虽然不提裴仁基本人到了洛阳的处理结果,但是裴仁基会有设个想象力的。而且由于这只是私信,伪造起来也很容易。”
    “裴仁基得到了这封信,这就好比火上浇油。难怕他心如铁石,也至少会半信半疑。然后就由我出马,劝降裴仁基归顺少帅。与此同时韩三前往萧怀静处,诉说裴仁基无故抓走了元文都派了和他同来的信使元小六。那萧怀静素来跋扈,必定直接去裴仁基责问。这样一来,哪怕裴仁基只是半信半疑,被逼无奈之下,这反也非造了不可了。”  贾闰甫说完得意地张望了一下四周。
    一片默然。
    接着罗士信大叫:“阴险,太阴险了。怪不得从古到今,多少叱咤风云的将军大多都死在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手上。而象你这种懂武功的文人则更加可怕!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吴浩则是一脸激动地拉着贾闰甫的手说道:“我原先以为我已经够阴险了,今天才知道差得太远了,上天把你送到我的身边那真是我最大的福气啊!”
    “闰甫,你可真是我的榜样。看来以后我得多向你请教才是!”  祖君彦在一旁半开玩笑的说道。
    贾闰甫顿时哭笑不得。
    贾闰甫连夜就开始伪造信件。不过说到书法,祖君彦可是这方面的专家。罗士信从公文中找出了有元文都批示的信件,祖君彦揣摩了一会儿,挥毫一蹴而就。
    第二日贾闰甫就带着元小六和韩三往虎牢方面出发了。
    而吴浩等人自然开始了浩浩荡荡的整编。一整天,吴浩是一个又一个的忙着和那些新投的义军将领们谈话。不知道是吴浩的表演功底日渐深厚了,还是他的语言表达水平确实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总之包括王德仁在内的七路义军共计八位首领,在和吴浩谈话完毕之后,一个个都是泪流满面。之后,整编的过程则是极其顺利。这让程咬金大为好奇,偷偷的向各人打探,到底吴浩和他们说了什么,可惜无果。
    当天深夜,按照之前的计划,李靖率领着两千骑兵、罗士信率领这五千步兵向着虎牢关进发了。
    到了凌晨,吴浩和阴显鹤带着五百名亲兵一路疾行往虎牢关而去。虽然说应该是不会有什么差错的,但是吴浩还是有些忐忑不安。几乎是人不离鞍,半路上超过了罗士信率领的步兵营。终于在黄昏时分赶到了虎牢关,当他远远的看到虎牢关城楼最高处的大旗是一面鲜艳的红旗在迎风招展,上面赫然绣着两个金色的大字:少帅。他的心一下子象喝了蜜一样甜。在下面也是打着一色的红旗,各自绣着“李”、“贾”、“裴”。
第九十章连环计
          十二郎的新书《天涯客》,有空的时候不妨过去看看。书号91508
    ……………………………………………………………
    城楼上的人自然也是看到吴浩等人的队伍。远远的就听见“呜呜”的号角声。待到他们走到城门不远处,只见得城门大开,旌旗飞舞,红灯高悬,号角齐鸣,锣鼓喧天。在古朴、雄浑的乐曲声中,四队威武雄壮的军士,身披金盔铁甲、手持清一色的长枪,列队出迎。出的城门之后,迅速分两旁散开。中间一大队人马大踏步的步行而来。居中的乃是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个头偏高,全身铠甲,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在他稍后一步,紧跟着两人,都是一脸的笑意,正是李靖和贾闰甫。吴浩就知道最前头那人定是原隋朝河南招讨使、虎牢守将裴仁基。
    于是他连忙下的马来,快步迎上。
    二人将将要遇到之时,裴仁基当头拜倒:“裴仁基拜见少帅!”吴浩不待他拜实,就连忙上前一把托住:“裴将军快快请起,是吴浩误了将军。该向将军赔礼才是!”
    说完退后一步,深深的鞠了一躬。裴仁基慌忙说道:“少帅折煞仁基了!”,上前慌忙去扶,这边吴浩坚持要鞠躬,于是二人僵在那里。吴浩微微一笑:“裴将军莫不是要考较一下吴浩的内功吧!”
    裴仁基慌得连忙退后一步,口称:“不敢,不敢!”
    吴浩这一躬,鞠的绝对小于九十度。这才直起身子上前拉住裴仁基的手说道:“裴将军乃是海内名将,早年就威震河东(裴仁基乃是河东闻喜人),智勇绝伦。今后吴某还要多多仰仗,希望将军能够不吝赐教才好!”
    “少帅但有所使,仁基敢不鞠躬尽瘁!”  裴仁基神情肃穆。
    “我早就听说少将军行俨武功卓绝,天下罕见,人称‘万人敌’,烦劳裴将军引见!”吴浩说道。
    “犬子一介武夫,徒有虚名而已!”  裴仁基嘴里谦虚着,脸上却含着笑意。看得出他对自己的儿子还是很自豪的。
    从李靖身后走出一个虎背熊腰的壮汉出来,李靖原本就是彪悍的关中大汉,可是和裴行俨一比,足足矮了大半个头,只能算得上是个缩小版了。老实说,吴浩早就看见他了,光是他的个子估计有近两米了,这样的一个巨汉无论如何无法让吴浩认同他是评书中的白面如玉却英雄盖世的裴元庆的原型。不过说他是万人敌,吴浩深信不疑。且不说他内功如何,单看他的身板,在这个年代足以傲视群雄了。更何况吴浩还特地问过罗士信:裴行俨的武功究竟如何?”
    “士信远不如也!”  罗士信脸有愧色的说道。在吴浩如今的手下中除了新投的几位义军头领功夫究竟如何尚不具体得知。只是大概知道孟让和郝孝德还算不错,据程咬金说:和他相比也就差那么一点。但是如果不把婠婠计算在内的话,除了阴显鹤以外,就属罗士信了。
    因此,裴行俨的相貌虽然和吴浩的想象天差地远,但是吴浩的表情是热情的不得了。未待裴行俨行礼说话,吴浩就快步上前双手齐出,紧紧地握着裴行俨的右手,使劲的摇晃了两下。大声地笑道:“今见少将军,吴浩才知道什么是虎贲力士!”
    裴行俨生性豪爽,原本对于要投靠吴浩这种爆发户似的人物很是不甘心情愿,只是被逼无奈而已。让他想不到的是吴浩不但很敬重他的父亲,而且对他也是如此热情。一时他的心顿时热了起来。连忙深深的行了一礼:“裴行俨见过少帅!”当真是声若洪钟。
    “少将军不必多礼!”吴浩忽然侧身对着一旁的裴仁基说道:“裴将军,我有个不情之请,我想调少将军和您麾下的一千儿郎成立亲兵第二营  。万望将军能够割爱成全。”
    裴仁基愣了一下,旋即大喜:“少帅有令,敢不从命。仁基多谢少帅的抬举!”
    “多谢少帅!”一旁的裴行俨也连忙说道。
    “另外,我会尽快补充两千士兵给裴将军。只是这些士兵远不能与将军的精锐相比,甚至他们还算不得上是士兵,将军要多多包涵阿!”吴浩又笑着说道。
    作为一支成建制的新附之军,最怕的当然就是被分割使用。但是吴浩说要调裴行俨率一千人去做他的亲兵,又是对裴仁基父子莫大的信任,所以裴仁基的心情一开始是很矛盾的。现在又听到吴浩马上补充说,要调二千人给他。而且是新兵。这就说明吴浩不但没有想要裁减他的兵力,而且还有甚为倚重的意思。至于说士兵,此刻裴仁基最欢迎的就是新兵了,这也表明吴浩没有一丝要掺沙子的意思。
    裴仁基这下是真正的把心放到肚子里了,他心中暗想:看来这一次他没有选择错误。吴浩的确是一个干大事的人。
    “少帅,我们还是赶快进城吧!”一旁的贾闰甫催促道。
    吴浩看着一大队人站在城门口的确有些不像样子,于是左手拉着裴仁基,右手拉着裴行俨,说道  :“两位裴将军,请!”
    “少帅请!”
    顿时战鼓军乐齐鸣,伴随着气势恢宏的乐曲,吴浩等经过吊桥进入了虎牢。吴浩看着两旁站立的裴仁基手下的军士,心中一阵感叹:这才是威武之师啊!如果自己手下四万军队都是这种状态,说不定自己真的就可以跨马扬鞭,进军洛阳了。不过,这一天不会太远了。
    ************
    “什么?”
    吴浩等刚坐下不久,贾闰甫的一番话让他一下子从座位上跳了起来。
    “少帅,此事闰甫已经和我商议过了。我认为此计确实可行。偃师乃是洛阳东边的最后一道险关,少帅如果要在兴洛仓附近开辟局面,则必定要夺取它。这样我军就在兴洛之西多了一道屏障。而且偃师境内还有朝廷的五大官仓之一的河阳仓,仓储粮食虽比不上兴洛仓,但也不在少数。杨公卿虽只有三千人,且分距偃师、河阳仓俩地,但是如果要强攻,我军的损失恐怕也不会小。所以恳请少帅批准此事!”  裴仁基一脸兴奋,他是新投之将,自然是想在吴浩面前有所表现。
    “计策是没有什么差错,只是太过委屈将军了!”  吴浩看了一旁低头喝茶的贾闰甫一眼,这家伙可真是个人才,一计连着一计,当初这连环计他竟能强忍着只说了一半,看来自己还是低估他了。手下有这样一位足智多谋而又竭尽全力的谋士真是让吴浩大感欣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