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诛天尘-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点比起元尘截天剑域更加漆黑的能力点出现,随之而来的是耀眼到令人无法看清眼前事物的光点。
“元尘,即使你有通天的本领,也难以在这枚‘原初之石’的能量爆炸下活命!”青炎的面目逐渐变得狰狞,他越来越期待元尘死在自己手下的场景。
随着邪族第一天骄——青坛一次又一次被元尘击败的消息在青天部族不胫而走,青天部族的所有武者,甚至是整个邪族的武者,都对元尘此人有着深重的忌惮之意。
“元尘”这一名号就像是悬挂在邪族诸位武者心头的一柄利剑,随时都有可能落下。
这种感觉无疑在元尘夺去人族“天道”之后——第一次现身在东域,生擒翟天部族的少族长,一剑击杀血神宫的二劫境副宫主,变得更加深刻。
自从那一次后,邪族的所有高层都是知道,再也不能将元尘当做一个小辈看待,能够顺利击杀一位二劫境巅峰的强者,即使是乘着对方虚弱的状态,这种战绩也是惊世骇俗。
然而光是二劫境级别的战力还不足矣使得整个邪族高层都对其深深忌惮,更重要的是元尘身上背负的是人族“天道”,他就是人族的“救世主”,是人族最终的希望。
只要元尘不死,人族奋起抗争邪族大军的心念之火便不会停止燃烧。
在这种时刻,若是谁能站出来将人族最后的希望火种给彻底掐灭了,那他便是青天部族,甚至是整个邪族最大的英雄。
这个人,青坛想做,他青炎更是如此。
这也是为何青坛对于的元尘的执念有如此之深,于公于私,元尘都是元尘进阶路上永不可能存在的敌人,只有元尘的死亡,才能缔造他的成功。
修炼之道自古便是成王败寇,一将功成万骨枯。
他青炎既然想成为青天部族未来的族长,邪族将来的大统领,那他就必须将元尘斩于身下。
只要斩杀了元尘,青炎便是邪族永远的英雄,在人言可畏的邪族部族之间,即使他的父亲更加想要立青坛为将来的族长人选,也要听从青天部族与其他部族的声音。
而且,只要元尘不是死在青坛的手里,这将会成为青坛心中不可磨灭的根刺,成为他踏上劫难境的最大阻碍。
……
元尘收回自身截天剑意的释放,不过周围的“截天剑域”依然没有消失,在场之人除了青炎没有人知道他的确切方位。
“这家话真的是一个疯子,利用‘原初之石’来对付我,他就丝毫不考虑背后大军的安危吗?”元尘心中感慨道,不愧是能与青坛争夺邪族第一天骄之位的人物,在天资不如青坛的情况下,他的狠辣心志与手段,元尘可是充分地感受了一遍。
面对这颗“原初之石”的力量,元尘也是极力在思考如何破解的办法。
“天地烘炉,给我镇了!”元尘一声吼出,他再次祭出天地烘炉,利用此物挡在自己身前,想要抵挡住“原初之石”爆炸的威力。
由于时间短缺,天地烘炉正作为镇压天王域都所有阵基的核心,他无法抽身进入天地烘炉的内部世界中,只能用此作为挡箭牌,将“原初之石”所有爆炸的力量抵挡在外。
“原初之石”作为天地鸿蒙初开的混沌产物,自然也是携带着极为浓郁的混沌本源之力,元尘与朝颜曾在北朝国的试炼秘境中传承过混沌本源之力,对此十分熟悉。
作为修真界为数不多能够同时容乃阴阳两种本源力量的武者,元尘有资格去直接炼化这股混沌本源之力。
就在天地烘炉挡住“原初之石”爆炸的威力的同时,元尘引动出一丝藏在天地烘炉内部的混沌本源之力,将“原初之石”爆炸的能量余波吸收了进来。
“哈哈,如果让青炎知道他的必杀王牌成为我修炼的能量,恐怕能够直接将他气死!”元尘心中讥讽道。
“原初之石”作为拥有鸿蒙混沌气息的至宝,内部的力量极度混杂,一般武者很难将其炼化,只有利用武者自身的力量覆盖在“原初之石”的表面上,如同抽取蚕丝般将石头内的混沌之力逐渐吸收炼化,这段过程往往是以数千年作为单位计算的。
即使是上三天级别的强者,想要从中抽取一丝混沌之力,也至少需要五百年以上的时间。
然而元尘却是不同,他修炼的是天地第一等神妙的功法——《神恩典》,能够吸纳天地间所有的能量,包括了混沌本源之力。
“原初之石”爆炸的力量远超元尘的想象,在爆炸中心的他面对的力量何止是摧毁下三天所有高手的力量,恐怕即使四劫境强者都在这种等级的爆炸下撑不过瞬息便会神魂俱灭。
天地烘炉的体积因为受到“瞒天大阵”余威的牵制,无法变得更为宏大,因此能够帮助元尘遮挡的区域有限,已经有不少鸿蒙混沌之力从元尘身后的各个角落渗透进来。
“给我吸!”
元尘拼了命地全力运转起《神恩典》,将容乃天地能量的极限又再次扩大。
随着这些毁灭混沌的力量不断融入元尘体内,他能够十分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修为恐怕是再也无法压制住,只能在此立刻凝聚出自己的“道印”。
“已经思虑了这么多时间,在磨蹭下去就不是我元尘的性格了!”元尘当机立断,自己若是要凝聚“道印”,所需要消耗的天地能量很可能是极为恐怖的数值,然而眼下就有这般充足的鸿蒙混沌之力,如此称心如意的环境要去那里找呢?
既然决定了,即使眼前是强敌在侧,元尘也会义无反顾。
……
凝聚“道印”乃是武者踏入劫难境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只有修炼出完备的“道印”,武者的修炼之路才可以说是真正踏上一个新的阶梯。
前世元尘在破碎虚空进入天界之前还没有真正地接触到正统的剑道传承,只是天下千千万使用长剑作为兵器的武者中的一个罢了。
直到元尘飞升天界,经历一些磨难后才开始专修“剑道”。
可惜在破碎虚空之前,元尘便已经凝聚出属于自己的“道印”,作为那时凡界的顶级天级,元尘凝聚的“道印”不过是“六九道印”,即使这个成绩在凡界殊为不易,可距离天界那些真正的天之骄子还是有着不小距离。
在一些特殊机缘下,元尘才勉强将自己的“六九道印”升华为“八九道印”,自此才与天界那些最为强大的天骄有了一较高下的资本。
这也是为何元尘对于“道印”的凝聚十分地看重,整整三年多的时间过去,他还没有开始凝聚出自己的“道印”。
也幸亏得益于要在宗堂的阵宗总坛研究对付邪族“瞒天大阵”的方案,元尘才有了多出来的两年时间能够静下来安心梳理一遍自身的武道。
凝聚“道印”便是一个不断梳理并且总结的过程,元尘为了做到完美,总觉得自己的“道印”凝聚似乎缺了一些什么。
眼下有“原初之石”爆炸,无穷的鸿蒙混沌之力威胁自己生命的情况下,元尘希望能够在生死边缘上压榨出自己的潜力,将这些不完美尽数完善。
大敌当前,元尘一旦静下心来进入自己的神魂世界,便再也没有外物能够打扰到他。
在自己神魂深处,元尘落在了一座高耸不见天际的巨型剑峰之上。
第369章 两条路
一座青霄万仞的剑峰高耸如云,陡峭巍峨的绝壁像是被一柄利剑切割过一般,棱角分明。
就连元尘自己也不清楚,为何自己的神魂深处会是这一座剑峰。
“这座剑峰……”
其实元尘对于这座剑峰也不是全无印象,在虎脊山的先祖传承之地,元尘就已经见过这座剑峰,那时在其一旁还有另一座同样神异却是鲜红满地的山峰。
“诛神!”
“陷仙!”
两座巍峨的高峰若是常人观之,仅仅是稍微雄伟一些的巨峰罢了;可若是有眼见的人相视一望,便能发现其中端倪。
这两座山峰,既是高山,也是两柄通天绝地的圣剑。
一柄青色巨剑通体翠绿碧玉,犹如撑起天地的神山,气吞山河,惯出凌霄。
另一柄剑嫣红如血,古老森然的气息宛若比十八层地域更加森然的绝地,即使远远端望,就好似被吸入无尽深渊,永世不得翻身。
两座剑峰,一柄气势如虹,欲斩尽天下,诛绝一切;另一柄横断千海,囚禁天下万灵。
元尘通过先祖的话语,知道这两柄神剑都是自己体内深处的血脉传承。
两大剑神匠家族的底蕴究竟有多么深厚,如今的元尘还无法想象,不过就连凝练“剑丸”、“天生剑心”的绝世剑修在家族中都是寻常人物,便能看出,剑神匠家族的地位即使在远古时期都是一方巨擘,甚至很有可能统领人族。
在天界,只要是能够凝练出“剑丸”,在任何一方势力都会被当做顶尖天骄来培养,更不用说是“天生剑心”。
就算是人才济济的天庭,其中战力最为强盛的剑宫,都只有两位绝世剑君拥有“剑丸”以及“天生剑心”,可见其难度。
在偌大的凡界,元尘也只是见过苏长云一人是明确凝练出了“剑丸”,不过苏长云的天赋是经过元尘与聂云两人共同认可的,只要他跟随元尘、聂云两人在前世一道飞升天界,恐怕在天庭十君中,必有其一席之地。
对于苏长云的武道之路,元尘与聂云皆是认为,在苏长云之后能够入他们双眼与自己相提并论的人物,也只有前世的天界第一天君——圣子才有这种实力。
其中便能看出“剑丸”绝不是那么容易凝练的产物,然而剑神匠世家之中,凝练出“剑丸”的人随处可见,“天生剑心”也是多如牛毛,这就有些恐怖了。
从元家先祖,元天的话语中能够听出,似乎自己娘亲,柳家的传承并不是由她带着,而父亲身上的元家传承却是真物,切切实实的剑神匠传承。
这一点从虎脊山传承之地中,“诛神剑”的剑峰入驻元尘神宫,而“陷仙剑”没有便能看出。
不过无论如何,元尘身上流淌的是两家剑神匠家族的嫡系血脉,这一点绝不会改变。
也正因为如此,元尘对于“剑道”的领悟力得天独厚,即使难如《截天剑经》这般剑道绝学,元尘也是天界少数能将其参悟的剑修。
这座“诛神剑”的剑峰出现在元尘神魂之中绝不是巧合,原本有两本剑学典籍——《诛神剑经》与《陷仙剑经》层刻印在元尘构建的神宫之上,元尘因为修为原因更笨无法去参悟。
可在凝聚灵湖晋升化神境的时候,两本剑学典籍也跟随着神宫一同崩溃,沉入偌大的洗剑池中,化作洗剑池的能量。
可以说元尘的洗剑池,每一滴灵力之水都是他剑道的终极体现,都是他凝练出的“剑力”。
这些“剑力”凝练出的洗剑池水中,几乎都是经过两大剑学典籍的洗礼,其中蕴含着无上剑道。
这些影响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元尘的剑道路数,原本元尘的剑道走得十分极端,剑出必杀,剑意滔天,这都是在元尘修炼《截天剑经》后的变化,他的剑越走越极端。
这样的路子元尘知道不对,物穷极反,剑刚必折。
元尘选择将万道融于剑道的路数,便是想要改变曾经的现状。
奈何“截天剑意” 的层次远超自己的想象,这可是昔日道祖留下的至强剑道典籍,无论是在法则层次还是大道内涵,“截天剑意”都处于至高点,超脱时间、空间乃至阴阳、生死之外的力量。
这样极端的剑道,元尘一旦融会贯通,再想改变就难于上青天。
必须有与“截天剑意”相提并论的至高剑道绝学出现,才有机会扭转这种现象。
然而《诛神剑经》与《陷仙剑经》的出现,正好照应了元尘当下最需解决的问题。
作为剑神匠世家的传承典籍,无论是《诛神剑经》还是《陷仙剑经》的品质都高得吓人,这几乎是与天道相齐的至高法典。
若是要让元尘对当下自己认知的剑道划分区别,元尘便是认为,天下剑道只有脱胎于《截天剑经》的所有剑道和“诛神四剑”一脉的四大剑经。
佛出如来,道自截天。
道祖乃是万道之主,人族修炼的“道”只要是天道之下,所有大道皆是道祖创造的“道”。
因此无论是天界还是凡界,修真界所谓的剑修,所修炼的剑道,都是脱胎于道祖的《截天剑经》。
然而“天道”是道法自然的“道”,是至高之道,即便是道祖,他的“万道”也是从“天道”中来,又超脱于“天道”。
元尘若是想要跳出道祖的限制,追求于自己的“剑道”,在眼下只有两种办法,一是摒弃自己前世今生所有的武学,不借助已成的所有修炼体系,自成一脉;二来唯有借助“诛神四剑”,直接修炼超脱于“截天剑道”之外的剑道,集两家之长来创立自己的“剑道”。
前者根本是无稽之谈,即使是前世的元尘, 别说是半步天皇的修为,即使强如传说中的天帝,都没有跳出道祖的轮回,开辟出自己的“道”来,他元尘眼下的成就和修为,这一点完全做不到。
在漫长的修炼历史长河之中,也唯有佛陀一人,能够跳出立下的修炼体系,自成一家之言,创立“禅宗”与“佛宗”。
不过即便是佛陀,他也不是无中生有,在修炼前期,佛陀同样是修炼道祖的传承,知道修为达到一定境界,才有资格去否定一切,自成一脉。
这一境界,绝对是元尘从没有想象过的地步,也许是自己的先祖四大剑神匠的境界,也许是天地烘炉的前任主人所达到的巅峰。
而后者的道路,便是元尘如今走的道路,他要集两家之长,最终向佛陀一样,成一家之言。
其实聂云想要走的道路与元尘如今的剑道之路十分相似,前世聂云被称为“万兵天君”,正是因为他修炼的武道太多太多,像极了曾经的道祖;今世,聂云走得却是佛陀的路,他也是想集合道祖与佛陀的两条路,重新走出自己的武道。
元尘与聂云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第二条路,显然这才是正常的道路。
可要从剑神匠的传承中去参悟出点什么,这比天界那些剑修整日枯坐在记载《截天剑经》的无字剑碑前也没有简单多少。
前世元尘参悟无字剑碑,以他的剑道天赋,也是整整花费了一百七十年时间才有所感悟,将“天地无色”的第一层境界悟透。
坐在“诛神剑”的青霄剑峰上,元尘周围的时间好像陷入了静止,仿佛是剑峰中特有的时间法则,使得天上一日,地下一年的可能变为现实。
作为修炼时间法则的凡界第一人,元尘能够感受得出“诛神剑”的剑峰上有十分独特的时间比,乃是十二万九千六百比一,正好是一个会元的计量单位。
就算是外界仅仅数十秒的时间,元尘也有着差不多个把月能够在剑峰中参悟。
有着剑神匠传承的独特血脉,元尘作为元家嫡系的后代,对于《诛神剑经》的领悟似乎是格外的轻松。
甚至有着《截天剑经》作为对照,以凡界“天道”演化万灵的手段,元尘在“诛神剑意”的参悟上可谓是一日千里。
诛绝天地,万屠般若。
元尘的剑道正在逐渐完善,拜托“截天剑道”的影响。
在外侧仅仅是几个呼吸的时间,青炎引爆“原初之石”将力量几乎是消耗殆尽。
茫茫的死亡夜幕终究是消散开来,露出中州大陆即将黄昏,夕阳西下的凄美光景。
一座古朴的小炉子仍旧在天地中旋转,元尘的气息已然消失在天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