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民俗从湘西血神开始 >

第207章

民俗从湘西血神开始-第207章

小说: 民俗从湘西血神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同志:“哎哎哎,骊山老母,骊山老母怎么会将人割成多种多样呢?”
  林峰说道:“泰山府君,又怎么会穿周朝的天子服侍呢?他又并非周朝天子。”
  老同志:“这两者之间有关联吗?”
  林峰:“这两者之间,自然是有大大的联系,你先听我说完这个故事,我们说到哪里了?
  哦,是宗阳变成了碎块吧?”
  林峰讲述道:“不知道你们听没听过一个故事,说是一个人,他在被明正典刑的时候,被刽子手骗了一下,刽子手叫他听到刀砍下的声音就闭着眼睛往前跑,刽子手欺骗犯人,说他不砍犯人的脑袋,他砍的是犯人身上的绳索,犯人信以为真,还真的跑了出去,神色如常的和自己的妻子,一起生活了三年,直到有人路过,撞破了他的身份。”
  老同志说道:“对啊,还有山中看仙人下棋的砍柴樵夫,他也是一样,被人叫破了年岁,立刻暴毙。”
  林峰点头,“所以宗阳伟大就伟大在,他是用自己的命,来给其余人报信的。”


第087章、无间诡影
  宗阳跌跌撞撞的来到了纂王爷庙门口,没有人阻拦他,他血手印按在了柱子上。
  不知道他看到了纂王爷的神像,还是看到了纪小道人。
  他最后一口气泄了。
  “外头的镜子,外头的镜子有问题。”
  “看了镜子的人,都碎了。”
  他最后嘶声裂肺的喊道。
  纪小道人站了起来,有些不明所以的看着宗阳,随即看清楚了宗阳的样子,他霎时之间,无言以对。
  他的手微微颤抖,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他有心想要护住眼前魂魄,可是以往的法术,无一种可以做到,就算是可以做到的法术,他也没有学习。
  只能替他“超度”。
  可是来不及了。
  一口气泄了后,宗阳变成了一块块肉块,落在地上。
  他说的对,看了外头镜子的人,都被切成了碎块。
  甚至于,这可能不是“切”出来的,这样的样子,他的伤口实在是太平滑了。
  好在这个时候,纂王爷庙中的神光笼罩在他的身上,将他最后一丝丝真灵护住,但是作用不大。
  看着一个“大活人”变成这模样,纪小道人瞳孔快速的扩大了。
  他快速的来到了外面,看到了外面千丈的“碎片铜镜”,他知道这不是实体,这应该是某一种神通。
  纪小道人浑身发寒。
  因为他也看到了一眼,他看到了万花筒一般的古怪景象。
  这些破碎的“镜子”,不是一个平面。
  他们来自于四面八方。
  每一个镜面之上,都有一个他,这些人并不和善,他们每一个人都充满了人的七情六欲。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六欲:生、死、耳、目、口、鼻。
  七情六欲,本来都是很正常的情绪,可是在这些碎片之中。
  这些情绪都太过于极端,太过于凝实。
  极端凝实的情绪叫做什么?
  小道童不知道。
  但林峰一定知道。
  极端凝实的情绪,也可以叫做“意”。
  这些人狰狞的看着原本的小道童,就要伸手抓住他,小道童浑身上下都感觉到了痛疼。
  又一道神光落了过来,驱散了他身上的负面情绪。
  小道童浑身上下都是冷汗,他的后背密密麻麻都是汗水。
  风一吹,他就感觉到了寒意。
  鸡皮疙瘩都长了出来,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什么级别的神通,才可以施展出来的手段。
  怎么办?
  纪小道人心乱如麻,他想到了宗阳说的话,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从庙宇之中走了出去,在走出去之前,他深吸一口气,镇定心神,不叫任何人看到他的惊慌。
  他的师父纪道人在传授他法术的时候,还传授给了他一些“苏慧”。
  他明白的很,这种慌乱的时候,一定要有一根顶天柱。
  只有这样,他们才不会恐慌。
  此刻,他恐怕就是这样的顶天柱。
  他走了出去,就已经看到有人化作血块,落在地上。
  他连忙说道:“都低头,不许看外头,都看着自己周围,谁敢抬头,就是害死大伙儿!”
  小道童急中生智,就在这个时候,他看到人群之中似乎出现了一袭血衣。
  他头上见汗了。
  这一袭血衣出现,轻柔的从这里漂浮过去,将地上的血肉都吞噬进去。
  纪小道人记得,这里就没有一个人是穿着血衣的,这很明显,是外面窜进来的鬼祟,可是问题在于,纂王爷庙进来了鬼祟,就代表此处出现了破绽。
  这事情可大可小,再联想到外面墙壁的样子。
  纪小道人深吸了一口气,只能召集众人继续念经,因为他知道,除了念经,他再无任何事情可以做,哪怕是诡异在外面,他也只能叫众人低着头,因为低着头,使用神鼓和香火,还有救助众人的一线希望,要是抬头去看那墙面,这里谁都活不了。
  下场和宗阳一模一样。
  人在这样的诡异横行的情况之下,是一点手段都没有。
  林峰在哪里?
  不知道,不敢想,不能想。
  越是想,就越是绝望。
  纪小道人压根不知道应该怎么胜利。
  外面的香灰、烟灰味道迎面扑来,和纂王爷、土地神庙的香火味道撞在一起,一时之间,难分胜负。
  反倒是外面的墙,越发的高大,直直的将整个金家镇笼罩住。
  这一招,更加像是“瓮中捉鳖”了。
  从金家镇外面到里头走,就能看到,到处都是血肉碎块。
  林峰带回来的阴魂,连带着袍子和面具,都被切割,切碎。
  这种切割是一种完美的切割,从气机上动手,将一件东西,一刀两断的彻彻底底,再无任何联系。
  就连微观层面上,都看不得任何的联系,同样是空间上的局面,殷商的巫师和祭司们,研究的是怎么打开神国,怎么通往神国,怎么将自己和神国联系起来,确保每一次的祭祀,都可以供奉给神国。
  到了最后,更是君王妄图越过媒介,直接联系天帝。
  也就是壁画之中,天帝很高,死去的祖先神也相当高(当然,是要低于天帝的),君主外加主祭,个头也不小,象征着君王的甲骨文,也开始减少了媒介——减少了祖先神的媒介。
  没有中介,我们做第一手的资源享受者。
  “骊山老母”族群在空间的研究上,走的是另外一条道路。
  冉遗鱼的骨灰,以恶土的形式,从高原到蜀中,又到这里,同样的青铜文明,他们走的是和周朝另外的道路,和殷商,更是大相径庭,几乎相当于两条路。
  就算是商朝,特别是经历过九世之乱的商朝,后代的君王,对于商朝都是迷惘的,对于青铜器,商朝和夏朝很相似,他们是盟主,是各个部族的老大,他们的统治和周朝并不一样。
  这种空间上的彻底切割,照样来源于古老一些卜筮手段,只不过此刻,也是他们第一次动手。
  这一面面镜子,照亮的人,不止是镜面上的切割,这是一种来自于更深层次的“切割”。
  其余的妖魔,全部都被“骊山老母”处理掉了。
  没法子的事情,遗褪,本来就是这些人志在必得之物。
  更不要说,源种!


第088章、源种:历史上的痕迹
  源种,真正宝贵之物,它几乎在一些古老的传说之中,都曾经改头换面的出现过。
  它改头换面的是如此的成功,以至于人们看到之后,根本就不会想到,这件东西居然会是源种。
  更重要的是,知道源种的人也不多了。
  最广为人知的源种之一,可能出现在经历了诸多民俗传说加工而成的小说西游记之中。
  西游记不是一蹴而就的小说。
  它是经历了很多口口相传,最后整合而成,变成的小说,其中在传播之中,它有过“人民喜闻乐见”的段子,其中也有些不适合广为传播,登上大雅之堂的言语,在最后,这些东西汇集,经过了删减和增补,变成了明代版本的西游记。
  龙宫宝物之一的金箍棒,是大禹治水的时候,用以丈量河流深度的仪器。
  这种仪器从古至今都有,现在叫做水文标杆,它和猪八戒的九齿钉耙,孰优孰劣,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但金箍棒最早的确是用来丈量水文的。
  可长可短,可轻可重,这种极度违背正常人常理的情况,也是修仙的魅力之一。
  所有人都不知道,自己描述的,重大十万八千金,大可擎天柱,小则挖耳勺的金箍棒,也是源种的一种。
  不止是源种。
  很多存在的东西总是会留下来痕迹,以各种各样的方式。
  就比如说各国的神话。
  三皇五帝,夏之前的时代,这个时代语焉不详,每一个文献的记载都不一样,对于三皇五帝是八个人,还是八个席位,这八位,到底是哪八位,也没有定论。
  夏朝君王的父亲,是禹,大禹治水中“金箍棒”的所有者,同时也是传说之中“息壤”的所有者。
  前面提到了过了“金箍棒”疑似源种。
  “息壤”在神话之中,也是一件宝物,它的作用是放在地上,就开始无限繁殖。
  如果能够用自我繁殖这个词语的话。
  源种,夏朝一脉,青铜器的瑰宝之一,是夏朝人对于天地认知的具现物之一,是商朝消失之后,“骊山老母”族群,保留下来,却没有研究透彻的宝物。
  在林峰开始将自己炼制成为大药之前,林峰不理解,或者说,从未理解过殷商对于夏朝青铜器的恐惧。
  直到他有些明白源种是什么。
  源种和商朝的祭祀一样,都是古代的人,对于世界的认识。
  他手里的这一块源种,不是“母”的。
  这源种和他贴贴的唯一原因,就是因为他也是源种。
  李家背后的祖祠,拨弄时间的殷商残余,他怎么都不会想到,他手里的这件东西是“源种”的一部分,“源种”不能炼化,但是可以“同化”。
  和“息壤”一样。
  它是活的,是夏朝的一次惊悚实验,赋予非人生命。
  伽马兰通灵药剂再加上“源种碎片”。
  造就了另外一个“源种”。
  “那夏朝的青铜,和‘骊山老母’族群的群体意识,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林峰没有直面过夏朝,他不知道夏朝人的思考方式。
  他们有怎么样的三观?
  殷商干的好啊!
  的垄断实在是太成功了,成功到人们对于殷商还有模模糊糊的记忆,夏朝几乎算是神话传说时间,关于神话传说的记载,要多于挖出来的史料记载,这种截断,不是从文化层面上的截断,在另外一个层面上,时间和空间上,殷商也做的很成功。
  夏朝祭拜的是什么神?
  夏朝的大祭是怎么样的?
  夏朝的青铜冶炼技术,是怎么样的?
  他们是残忍的屠夫,还是一些专心研究的工匠?
  不知道,都不知道。
  对于殷商这样杀人如麻,漠视生命的朝代,对于前朝的恐惧,从来不会是毫无理由的,现在,林峰有些明悟了。
  在殷商人的眼中,夏朝可能是一些“科学疯子”,说是“神学疯子”也行。
  两拨人,格格不入。
  这些商丘之中,跋山涉水,最后夺取了夏朝国柞的商人,对看起来“人畜无害”的青铜器如此的避讳,是因为他们见识过夏朝青铜器的可怕,林峰不清楚夏朝将青铜器建造成了什么样子,但是根据最后得到的记忆碎片之中,山崩之后,被送到了殷商国都的夏朝人棺椁,都引起来了如此的轩然大波。
  这正巧说明了夏朝这一群“科学疯子”的可怕,这种恐惧深深的镌刻进入了殷商贵族们的骨骼之中,经过了几百年,还是未曾消散。
  和殷商不一样,夏的青铜器从来不会流传在外面,那是整个文明的绝密。
  夏朝是联盟共主。
  一个城池,好几个部落在一起。
  夏朝是他们名义上的共主,夏以青铜器,实力碾压其余部落,就如此生活了数不清的年头,夏朝的秘密也都没有传递出去,哪怕夏朝也经历过迁都,秘密也要是牢牢的把握在夏朝贵族的手里。
  想到这里的时候,纪小道人死死的抿住了嘴巴,叫自己平静下来!
  因为他看到眼前,所有的神牌都燃烧起来!
  他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但他眼前的这些神牌,烧了起来,顷刻之间就变成了灰烬。
  在他看不见的地方,被铁冠道人阴了一手的“骊山老母”也化作了灰烬。
  化作资粮,消失不见。
  与此同时,小道童眨了眨眼,他觉得自己似乎是看错了,但再看了几眼,发现没有看错。
  纂王爷的样子在逐渐改变,外面传来了奇怪的声响。
  有人在他们耳边说话?
  小道童咽了一口唾沫,继续五心朝天,想要念咒,但是这一次,他到底是念不下去。
  那声音如洪吕大钟一样,撞击在他的耳边。
  似乎有别人的思维,强行闯入了他们的脑子里面。
  叫他们“同步思维”。
  小道童“感受”到了一阵冰冷的思维,是一种顺势而下的推测。
  青铜器的恐惧不是在祭祀上,事实上,夏朝对于以人为牲畜的血祭,并没有那么的痴迷,他们最多也就是杀掉一个人,或者是杀掉几只狗,在开炉的时候,意思意思。
  又或者是在冶炼极其不顺的时候,丢进去几个活物。
  不止是夏朝这样做的。
  以玄学的形式来博取一个可能会好些的未来,来这种习俗一直都在延续,延续到了清朝末年。
  在冶炼之中也有很多故事,譬如说干将莫邪,譬如说一些邪门的习俗,都和这种“献祭”有关系。
  毕竟能够将仇人的脑袋和自己的脑袋,全部都丢进了煮沸的大锅之中,相互撕咬的年代之下,这种彪悍的情形,不把自己的命当做命,不把别人的命当做命,往花费了不知道多少心血的炉子里面丢入活人,很合理。
  在这期间,就算是朝廷三令五申,不许在冶炼之中,将活人投入炉中,也无济于事。
  冶炼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行当。
  毕竟,出现意外,谁都阻止不了。
  所以只要不过分,上边也就听之任之了,这种事情,天高皇帝远,你一个主官就算是想要反对,也做不成什么大事。
  “原来如此,想要炼制源种这种东西,有一种东西是必要的,就和我此时一样,是恶土。
  是骨灰,它赋予了青铜以能力。”
  夏朝依赖的窑厂,用来做模具的土,都是未经冶炼的恶土,也就是冉遗鱼的骨灰。
  冉遗鱼,这种记载在山海经上,早就已经消失的“怪物”,它们的骨灰作用,极其的吊诡。
  过了不知道多少年,就连高原从海洋都变成了高原群山,那些海洋生物变成了化石的时候,冉遗鱼还是有骨灰,被挖出来之后,不知道是因为什么情况,闯出来了冉遗鱼的血肉,“食之不会做噩梦。”
  一个见到了血腥,就会同化其余生物的“骨灰”,将其吃下去,用作安眠药,虽然万物都可入药,但是,这样的“安眠药”,吞下去真的没有事情么?
  但是林峰不知道他是“冉遗鱼”——他只知道这是某一种生物的骨灰,很明显,在虺家大长老成为了不明诡异的时候,这是没有“脱密”,将其讲出来,会有不可思议的事情产生,它彻底脱密,在和真正的“冉遗鱼”联系起来,是在郄老师的画面里面,就此一下,郄老师化作了骨灰的一部分,被人带走。
  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