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游戏之我是星球的远大意志-第4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过境迁,如今距离乞安隆全书的编修已经过去一千五百多年,连多迪都已经灭亡了4百多年,现今这个问题就要轮到马里这批人头疼了。
事实上乞安隆全书的问题不需要轮到马里来批判,当法兰尼尔扛起法克尤继承者大旗以后,就各种角度抽打乞安隆全书,并总结出乞安隆全书忌蛮族,忌法克尤人,忌酋长,忌朝贡,忌伪贼的五忌。
所以尽管乞安隆全书中对多来那人早期历史有着丰富的记载,但是马里蛮族大典中的原则,是只有乞安隆全书中与残存古代文献记载相符合的时候,才采取这个记载,否则一律不信。
这样一来,就导致尽管多来那人的历史很多很丰富,但是被记载到蛮族大典中的历史没多少条,而这个问题不单困扰了马里,日后“新蛮族学”兴起以后也因为乞安隆全书的问题吵了无数次。
不过除了法克尤地域的记载以外,还有一个地域也有涉及到对多来那人的记载,那就是瑞英地域。
最早在980年的时候,如今隶属于琳娜行省的阿西娜边境哨站就从附近的瑞旁人蛮族那里得到了消息,遥远的南方出现了一股可以和悉栗朵人相媲美的凶悍蛮族,这是多来那人打穿了南疆,从法克尤来到瑞英麦邱的边境。
随后,多来那人就取代瑞旁人,成为瑞英麦邱最为头疼的蛮族问题之一,此后边境线上的多来那人虽然逐渐被悉栗朵人压缩,以至于只有瑞英的南方才能见到多来那人蛮族,但是根据法兰尼尔的记载,多来那人在南方还是在扩张的。
不过多来那人在瑞英的边境线上终究只待了两百多年,就被更凶猛的悉栗朵人所驱除,此后就只能从多迪边境碰见,不过那时候多迪人已经没有那么在意多来那人问题,所以这个时候对多来那人的记载是可信的。
到了14世纪,奥特加的残余分子渡海在半岛上建立了扬尼斯,随后吞并了附近的多迪人城市,因此便开始吸纳周边的多来那人作为奴隶,以压制领土内的多迪人。
而由于扬尼斯特加家族对多来那人宽容的态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多来那人投奔当地,最后一个多来那人蛮族王国在1547年被悉栗朵人剿灭以后,残存分子投奔了新特加军镇,随后便融入军镇之中,至此多来那人作为一支蛮族势力而不复存在。
蛮族大典的第五篇是介绍奥迪人的祖先“奥克米人”,曾经奥克米人北邻瑞旁人,东接多来那人和悉栗朵人,不可谓不是一个庞然大物,可惜在6世纪以后遭到先是多来那人,再是悉栗朵人接连不断的打击领土逐渐萎靡。
不过历史正是奇妙在这里,地处西部的奥克米人避开蛮族交战最激烈的中部,因此曾经威压奥克米人的多来那人和瑞旁人已经被消灭之时,奥克米人仍然
神的游戏之我是星球的远大意志 分节阅读 520
在西部苟延残喘。
也因此,从奥迪、奥斯陆、奥特加到瑞英、瑞英麦邱都有许多关于奥克米人的史料,乃至多来那人被消灭以后的1个世纪,奥克米人还有过短暂的东扩,在多迪史料中留下了他们短暂的身影。
到了23世纪之时,由于东部国家的开发,使得奥克米人被截断为两支,因此后世将西边原汁原味的奥克米人保留原有称呼,东边混杂了不少悉栗朵人文化的奥克米人部落改为其他称呼,因为其中最强大的蛮族王国为“拉英”,因此又被称之为“奥拉英人”。
所以在蛮族大典书写的27世纪时,奥克米一系蛮族分布大致如下,奥克米人已经被驱除出海岸,分布在群山之间,北部是奥麦多和奥迪,南部是奥雷蒂亚,东部还有一点与奥特加接壤。
至于奥拉英人,西部与奥克米人接壤,东部与悉李瑞人接壤,北方比邻奥麦多,南方则是奥特加。
蛮族大典的最后一篇,则是介绍“悉栗朵人”的篇章,悉栗朵人极其分支是南疆大陆分布最为广阔的蛮族,这也成为启蒙主义者自豪的论据,只要是“悉系”族群,不论是文明国家还是蛮族,都是最强大的族群。
在蛮族大典中曾经以戏虐的语气谈到悉栗朵人的一个古老传说,即悉栗朵人曾经出现一个“英雄王”,英雄王统治了大半个南疆大陆,权力要高于所有的文明国家。
“英雄王传说”在蛮族大典中不过是供人谈笑的谈资,但是“新蛮族学”兴起以后,经过考古挖掘证明,英雄王是否存在无法确定,但是“英雄王”传说中提到的统治大半个南疆却是事实,悉栗朵人在5世纪左右分布极其之广让后来的学者张目结舌。
不过到了7世纪开始,悉栗朵人就发生了严重的内耗,东部改信了火焰之神的悉栗朵人与悉栗朵人发生严重的冲突,几乎可以被认为是两个部落联盟,因此在菲力的史料记载中将这群悉栗朵人部落称为悉尼吉人。
悉尼吉人也是一个非常凶悍的蛮族,比如菲利多人就是悉尼吉人吞并的,在比如说法卡人也是悉尼吉人吞并的,以至于悉尼吉人一度成为菲力与法修姆共同的威胁,两国都有许多悉尼吉人骚扰边境的记载。
而悉栗朵人在之后相对就温和了许多,只与多来那人发生冲突,取代多来那人在瑞英地域边境的地位,而这群瑞英地域边境的悉栗朵人柔和了多来那人和当地信奉以后,逐渐形成了与南方不同的悉李瑞人,后来灭掉多来那人的蛮族之一正是悉李瑞人。
而到了15世纪,悉尼吉人也发生了分裂,北方仍然保持火焰崇拜仍然被称作悉尼吉人,南方与法修姆接壤,接受法修姆狩猎崇拜的,开始被称作悉蒂法人。
等到23世纪时,悉蒂法人发生了严重的内战,在东边的6个蛮族王国脱离了悉蒂法人部落联盟,这群蛮族开始被称作悉雅人。
而由于菲尼与法尔达的出现,逐渐导致文明诸国形成了一个圈,将奥克米人、奥拉英人、悉李瑞人、悉蒂法人、悉雅人和悉尼吉人包括在内的圈,此外还有蛮荒的东海岸。
失去和本部的联系以后,又由于比伯边区的隔绝,东海岸的悉尼吉人部落很快以比伯边区为界,分裂成悉洛都人和悉安人,而悉安人受到菲尼人影响更多,南方部落却开始受到法尔达的影响,因此南方又分裂出悉阿娜人。
总之,悉栗朵人的谱系大致是这样:
悉栗朵人
悉李瑞人
悉尼吉人
悉蒂法人
悉雅人
悉洛都人
悉安人
悉阿娜人
而在蛮族大典成书时,寂寥无人的东海岸的蛮族中,由北到南分别是悉洛都人、悉安人和悉阿娜人。
至于内陆的蛮族中,从西到东是这样排列的:
悉李瑞人北部接壤奥麦多、悉伯,南部接壤奥特加、法萨;悉栗朵人北部接壤悉伯,南部接壤法萨;悉蒂法人北部接壤悉伯,南部接壤法萨和法安达穆;悉雅人北部接壤悉伯,南部接壤法安达穆和法尔达;悉尼吉人北部接壤悉伯,东部接壤菲尼,南部接壤法尔达。
即奥克米人奥拉英人悉李瑞人悉栗朵人悉蒂法人悉雅人悉尼吉人这样的排列。
第七百零七章:环南疆三铁路旅行记
若问28世纪50年代什么书籍最畅销,那无疑便是优素福的铁路旅行记,而优素福可以称得上是自从菲比博建国以来,当地人写出书籍中最为畅销的一本了,这是一本环南疆的地理风土人情著作。
这本铁路旅行记在2855年出版,描述了作者优素福这十多年来的旅行经历,通过叙述南疆大陆铁路联络通道,为没能游历全大陆的人提供了一个比较稳妥的方法去认识整个大陆,也是本土行省中有志于在开拓行省中闯荡的居民必备书籍。
铁路旅行记中记载的铁路并非是全南疆的铁路,若是将私人公司修的铁路给算上,就不是一个人可以统计出来的了,因此优素福统计的铁路,仅仅是由各国官方负责把控、质量最好的官道铁路。
而铁路旅行记的起始点不是在优素福的家乡,而是在悉伯旧都迪马,这座有着无数历史文化底蕴积累的古老城市,如今隶属于悉伯的悉伯行省,优素福在这里参观了当地的许多著名景点,比如英烈碑、多罗克大学、牛顿科研院等等。
在这本书中,优素福也介绍到,正是因为迪马对悉伯有着如此之大的特殊意义,才让悉伯特意延伸出铁路去贯通迪马,在悉伯境内这是独一无二的。
迪马的铁路方向是往南,随后到了古老的巴蒂罗斯门,这里铁路分为两条岔路,一条向东通往格奇,另一条向南通往悉伯如今的帝都巴蒂罗斯,而优素福选择的就是这条路。
作为悉伯的首都,巴蒂罗斯是如今南疆大陆最大的城市,当优素福踏进巴蒂罗斯时,只见无数烟囱拔地而起直冲天幕,几乎无时无刻不再释放浓滚滚的乌烟,以至于悉伯一年四季始终被厚重的蒙雾所笼罩,以至于被称作雾都。
前行到这里时,优素福感慨着工业的伟力,衷心希望这个世界上每一处城市都能变成与悉伯一样,这样各地人民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好。
巴蒂罗斯的铁路并不是西扩而是南下,这一决定使得过去数千年繁荣昌盛的原新诺兰莎行省,如今悉伯行省的西部城市,如吉大、瓦鲁图等地,由于远离了铁路,导致城市规模开始萎缩,人口缩小,大不如昔。
悉伯官方对此的解释,是巴蒂罗斯铁路往南联通瓦斯罗的话,就会离开拓行省更加接近,这样修建从中部联通南疆大陆南北的铁路耗资就会更加少,而吉大虽然没有铁路,但是还是可以通过古老的巴蒂罗斯湾进行交流的嘛。
这些话也就骗骗小孩子了,只要度过史书的人都能猜得出来,巴蒂罗斯是故意的,要让曾经作为悉伯伤疤的悉尼首都吉大给衰落下去,这样巴蒂罗斯才会安心,事实上巴蒂罗斯也如愿以偿了。
在说了,瓦斯罗还是南悉伯行省的首府,作为与首都相邻的隔壁行省首府,能有铁路作为联通,不是也很正常吗
而这也意味着南悉伯行省无法掀起波澜,只要他们敢跳,驻扎在首都的禁卫军可以沿着铁路南下,迅速攻占瓦斯罗,切断南悉伯行省联系的通道,所以悉伯又有了一个让铁路经过瓦斯罗的理由了。
瓦斯罗的铁路经过了瓦斯罗走廊,向西连接雅世艺,雅世艺是一座比较偏僻的主城,与他有关的最著名事件,无非是两百多年前的“理性运动裁断会议”,这场会议标志启蒙主义者分裂成四大派别,除此之外雅世艺居然就没什么著名事件了。
雅世艺与瓦斯罗一样,在悉尼时代隶属于悉尼的新诺兰莎行省,悉伯吞并悉尼以后,一同被新设立到南悉伯行省。
雅世艺再往西,是隶属于南部行省的纽约曼多,如今的纽约曼多可了不得,乃是一等一繁华的城市,也就比巴蒂罗斯要差那么一些。
纽约曼多建城的时候,正是沙德多王朝统治悉尼的时代,而当地隶属于沙德多王朝直辖的沙德多郡国,也就是说当地居民基本都是悉尼人。
可是随着1934年签署的瓦鲁图和约结束“第三次乌奈克战争”以后,当地便被割让给瑞英麦邱统治的诺兰莎行省,经过六百多年的殖民以后,等悉伯通过“琳娜战争”的迪马和约夺回当地时,当地悉尼人基本被瑞英人所取代。
纽约曼多并入悉伯以后,隶属于悉伯的琳娜行省,可是琳娜行省的统治重心在西部,位于最东部的纽约曼多得不到多少关注,一直处于不上不下的地位。
之后到了大开拓时代初期,由于纽约曼多比邻捕奴行省的塔乌戈查,因此靠着作为售卖奴隶贸易的中转站地位,开始逐渐崛起,等到了2673年,悉伯就干脆将纽约曼多和其他2座一样不受琳娜行省重视的主城划进捕奴行省。
可是大开拓时代仅是让纽约曼多崛起,真正造就纽约曼多如此繁华的原因,得益于铁路的铺盖,让纽约曼多成为四通八达的中转枢纽,这才奠定了纽约曼多的繁华,要知道东南西北都有官道铁路这种待遇,在南疆大陆可谓是极其稀少。
南疆大陆的铁路纵横交错,而时评员评选出了所谓“东西铁路大动脉”和“南北铁路大动脉”,“东西铁路大动脉”自然是从南疆大陆最东方贯穿到最西方的大动脉,而“南北铁路大动脉”则是从南到北,对于这种大动脉,悉伯只有5条。
纽约曼多来自东部的铁路,自然是从雅世艺延伸过来的,而来自南方的铁路,以从西到东计数的话,则是南北铁路大动脉的第二条,此外纽约曼多还有向西与向北的两条铁路,如此之铁路也难怪纽约曼多如此繁华。
也因为这样,早就有纽约曼多的贵族提出要求,觉得应该以纽约曼多为中心重新布置一个行省,毕竟即便是捕奴行省的塔乌戈查也比不得纽约曼多,而纽约曼多位于捕奴行省最北方未免太过不利,可是这一提议影响了其他行省许多贵族的利益,最后不了了之。
纽约曼多向西的铁路,首先经过孔奥,孔奥的历史与纽约曼多相差无几,可惜铁路大动脉没能以其为中心,所以孔奥便不如纽约曼多繁华,至今也不过是铁路线上诸多主城之一罢了。
孔奥向西是隶属于琳娜行省的泰格木,泰格木在1993年之前本是隶属于瑞姆行省的主城,只是由于本撒王朝的本撒改制而改为琳娜行省统治,尔后随着琳娜行省并入悉伯,直至如今。
泰格木向西是琳娜行省建省以来的第三处首府阿西娜,阿西娜是在2673年的第二次悉伯改制中成为琳娜行省首府的。
在近一千年前,当时还存在的瑞英麦邱在1773年将中部行省拆分,核心地带定名为雅典娜行省,拆分出去比较荒莽的西部则定名为琳娜行省,最初琳娜行省的首府设置在索菲比拉。
可是随着时代发展,琳娜行省不断向东部扩荒,使得索菲比拉对于东部的管控越发不利,不过真正让琳娜行省下定决心迁徙首府的,还是“琳娜战争”以后,琳娜行省与瑞英麦邱闹翻,因此在2569年迁徙到靠近悉伯的格木米奥。
不过格木米奥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太东了,而如今东部的荒地已经被捕奴行省侵占,格木米奥没法开拓多少荒地,于是到了2673年的时候,就又将首府往西迁徙,迁徙到比较正中的阿西娜。
只是铁路开拓时代以后,对于琳娜行省相当不友好,因为整个琳娜行省有官道铁路勾连的主城,居然只有泰格木和阿西娜,古老的索菲比拉、卡玛米、卡苏斯这些城市全都没有铁路经过。
联想起巴蒂罗斯对待吉大的态度,这不得不让琳娜行省的贵族嘟囔,巴蒂罗斯贵族不会是想在自己身上重复吉大故事吧只是悉伯如今如日中天,这些怨言也只能是怨言。
因此阿西娜的铁路没有往西而是往北,北上进入隶属于琳娜行省的莫米恩,莫米恩这个城市的位置比较尴尬,他虽然隶属于琳娜行省,但是本身和琳娜行省没有多少关联,琳娜行省宛如他的后娘。
莫米恩归属琳娜行省,不过几百年的事情而已,莫米恩的历史非常之早,悉尼双郡国时代征服瑞英麦邱的时候,莫米恩就已经隶属于瑞英麦邱的北部行省,然后被割让到悉尼的悉姆地之中。
被悉尼统治了约一百余年,莫米恩又因为阿西娜和约的关系,重新回归瑞英麦邱的统治,悉姆地也被改名为瑞姆行省,此后近一千年期间,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