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演化了诸天-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夜幕降临,万家灯火齐亮。
佛山的夜晚,街道颇为冷清,只有寥寥无几的行人,也是匆匆而过。
杨轩一路心事重重地样子,最后实在忍不住问道:“大哥,我们杨家什么时候传承了形意拳,我们怎么不知道?”
杨锐也是忙抬头,看向了杨易。
如今神州大地,各种拳法层出不穷,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只有三门拳法,分别是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
对于形意拳的大名,他们自然是听说过的。
杨易脚步不停,微笑说道:“你们不用去管以前有没有,只要知道从今以后,形意拳就是我们杨家的传承拳法就可以了。”
形意拳的来历,他实在是不好解释,那就干脆不解释了。
反正将来,他偷学到各门各派的功法,也不用再跟他们俩解释。
杨锐若有所思,他感觉自从大哥昏迷醒来后,就像是换了个人一样,不仅是性格大变,还短短数天内就练成了明劲。
今天和黄飞鸿一番交流,也完全看不出从前的半点影子。
杨轩不满的撇了撇嘴,但是杨易不愿说,他也只能憋在心里。
很快,三人就回到了家中。
杨易说道:“阿锐,阿轩,如今天下动乱,前有太平天国运动,现有洋人入侵,接下来的世道,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我们想要活下去,还要活得好,唯有自身强大才是硬道理。
所以接下来,你们要认真练武,形意拳我也会全部教给你们。
还有,黄师傅最后的警告,你们也要放在心上,赚钱的道路有的是,我们今后就不要再做欺压百姓的事情了。”
杨轩嘟嚷道:“大哥,可是我们除了打打杀杀的,其他都不会啊。”
杨锐也忧色道:“大哥,按黄师傅所说,练武需要药方滋补,今后我们三人练武,肯定花销不小,不知道你有什么想法?”
杨易微笑道:“放心,赚钱对我们来说,并非什么难事。不过也正如阿轩所说,我们除了打打杀杀的,其他什么都不会做,既然这样,那我们就要发挥自己的长处好了。”
杨旭惊喜道:“大哥你同意我的意见,我们去占条街?”
杨易摇头道:“收保护费,能够收得了多少钱,我们要赚就去赚外国人的。你们也知道,佛山码头上停靠着不少的货船,其中就有不少洋人的。
这样洋人仗着有朝廷撑腰,雇佣苦力装卸货物时,给的工钱从来都极低。
所以,我决定去整合码头上所有的苦力,建立一个船帮。
我们给船帮所有的苦力发基本工钱,以吸引他们加入船帮,然后又以船帮的名义,去跟商船们议定价格,我们从中抽成。
如此,我们即赚到了钱,也让苦力们赚到了钱。
他们还不用担心被欺负,被拖欠工钱。”
杨易的目标,自然不仅仅是控制一个码头而已,那只是一个开始。
等将来有钱了,他可以购买货船自己做生意。
船帮中的苦力,也随时都可以转化为工厂里面的工人。
万一五年内完成不了世界任务,那他就得在这个世界过一辈子了,他得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富贵不能少。
如果他侥幸完成了任务,那么他积攒出来的产业,也可以分给杨锐杨轩他们。
如此,也不枉他与杨锐杨轩两人的一番兄弟之情。
杨锐和杨轩闻言,眼中都露出了兴奋之色。
特别是杨轩,控制码头在他看来,可比占了一条街有派头。
杨易吩咐道:“阿锐,阿轩,接下来几天,你们去码头摸摸底,主要是摸清楚这些苦力的收入怎么样,又分成多少帮,领头的人性格如何。”
“好的,大哥!”
“时间还早,你们去院子里练功吧,我先回房里看书。”
杨易点头,他说着就转身进入房间。
杨轩露出古怪之色,他凑到杨锐耳边轻声问道:“阿锐,大哥大字不识一个,黄师傅送的那个什么拳经,大哥能够看得懂么?”
杨锐横了他一眼,朝院子走去,说道:“大哥说看书,自然就看得懂。”
第八章 形与意
卧室。
暗淡的油灯下。
杨易坐在书桌前,身前摆放着一本黑色封面的书籍,以及一张纸张。
书籍是能说形意拳经,纸张上记载了滋补药方。
杨易首先拿起了滋补药方,上面不仅记载了配方,还有熬药和使用的方法。
对比了下脑海中的固本培元汤,他发现两个药方有着大半的相似之处,很明显这滋补的药方,属于固本培元汤的删减版。
其实这也正常,固本培元汤属于黄家绝密传承,那怕黄飞鸿再大度,也不会把这个药方轻易送人。
固本培元汤不是用来喝的,而是用来药浴的。
药材配方以人参、黄精为主药,其他辅药也都是些名贵中药材,没有一定的财力,那怕是得到了这个药方也用不了啊。
以杨易估计,一次药浴至少得四块大洋。
而四块大洋,足够五口之家两三月的开销,真心不便宜。
杨易摇了摇头,他拿着药方在油灯上点燃了,很快就化为了灰烬。
随后,他便翻看起能说形意拳经。
这本书并不厚,也就二十来页的样子,里面详细论述了郭云深对于形意拳以及武道修炼的认知,上面还有不少黄飞鸿的注解。
可以说,这本书放在武侠中,绝对属于神功秘籍的层次。
他之所以能够如此轻易的得到,还是因为这个世界,练武终究是小道,被世人所看不起。
那怕是大宗师又如何?
创立八卦掌的董海川,号称杨无敌的杨露禅,大宗师郭云深等,在朝廷权贵们眼里,不过是能打的护卫头子而已。
因为武功练得再高,也敌不过子弹。
杨易翻得很慢,他逐字逐句地去理解和揣摩,同时又参照黄飞鸿的注释。
每阅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体会和理解。
足足五天的时间,杨易足不出户,把能说形意拳经都快翻破了。
他对武道的理解,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层次。
朝阳初升,光芒万道。
院内。
杨易正练着形意拳,拳风激烈,呼啸如雷。
无论是五行拳,还是十二形意拳,有着张宪魁三十多年的修炼经验和感悟加持,他都已经练得纯熟无比。
只是读过能说形意拳经后,杨易对于武道的理解,已经达到了个很高的层次。
拳法修炼,他认为修炼到纯熟只是个基础。
所谓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有心有意都是假,拳到无心方为真,说的就是要把拳招都忘了,化为自己的身体本能。
因为很多时候,大脑的反应速度,是跟不上人体反应速度的。
唯有练到这个层次,才说得上是练拳有成。
对于这一点,杨易已经能够做到了。
但他感觉还不够,那就是他现在的拳招仅有拳招,却无拳意。
给他的感觉,就像是有形而无神。
那怕招式再纯熟,也给人很死板的感觉。
“形意,形意,形、意相合,方是正道!”
杨易明悟,脑海中闪电划过。
他知道他缺少什么了,缺少的是对五行和十二形的理解。
五行拳,唯有理解五行奥秘,才能够称得上练成了五行拳。
同样,想要练成十二形意拳,就需要对十二形的意有所理解,这十二形分别是:龙、虎、猴、马,鼍,鸡,燕,鹞,蛇,鸟台,鹰,熊。
其实很多修炼十二形意拳的人,都是主修其中一两门形拳。
盖因为人力有穷时,而感悟无穷。
感悟意越深,十二形意拳的威力就越强。
他曾听师傅萧云谦说过,许多人为了修炼十二形意拳,都是常年与虎、猴等相伴,每日观察他们的习性和动作,一边模仿,一边超越。
因为龙这种生物并不存在,所以龙拳是最难练得。
张宪魁虽然练拳三十多年,但受限于化水平,他对五行理解极为粗浅,所以五行拳他练得纯熟却死板。
至于十二形意拳,他鸡、蛇形练得最好。
因为鸡、蛇都是常见的动物,他能够时常的观察和揣摩。
呼呼!
杨易缓缓收功,长长吐出了口浊气。
他感觉全身气血沸腾,皮肤呈现一种红润之色,这是体内气血在运转的缘故。
许久,周身气血缓缓平稳了下去。
杨轩站在厅堂前喊道:“大哥,吃早餐了,等会我们还要去码头呢。”
杨易点了点头,来到厅堂。
厅堂中央摆着张八仙桌,上面摆着三碗粥,以及十几个大肉包子。
杨锐和杨轩大口吃着,杨易则是细嚼慢咽。
但论速度,却一点也不两人慢。
吃好早餐后,三人便出门了。
一路上,杨锐汇报着他和杨轩这五天的调查结果。
“大哥,这码头上大约有苦力四百人左右,基本上分为三帮人马,其中一帮是本地人,领头的叫赵老三,擅使长刀,据说是岳家门的门主的弟子。”
杨锐眼神凝重道:“这岳家门是佛山的一家武馆,门主是个暗劲高手。如果我们对此人出手,很可能会引来岳家门的干涉。”
杨易皱眉,他回忆着电影剧情,里面的岳家门门主在比武的时候,因为偷袭惹怒了严振东,最后被严振东给打死了。
这说明,这个门主不是个讲规矩的人。
“继续!”
虽然赵老三背后站着一个暗劲高手,但他不能够就因此而畏惧了。
杨锐继续说道:“其他两帮人也不是善茬,一帮为潮汕人,大哥你也知道,潮汕人最是团结排外,领头是叫着马猛,凶狠好斗,是个不怕死的主。
另一帮则是各地人都有,领头的叫大家都叫他李叔。
这李叔曾经是个秀才,看上去跟谁都和和气气的,因此手下的人也最多,足有近两百人,手下也有不少能打的。
我打听到,本地帮和潮汕帮的人数次想要搞死李叔,但结果都被他轻易化解了,也是非常不好对付的。”
杨轩露出一口森白的牙齿,冷声道:“他们不好惹,我们同样也不好对付。大哥已经是明劲高手了,对付他们这些泥腿子,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杨易皱眉,教训道:“阿轩,你要记住,我们这次不是去跟他们抢地盘,而是跟他们合作的。所以能够不动手,最好不动手,知道么?”
杨轩低头道:“知道了,大哥。”
“阿锐,你继续。”
杨锐继续说道:“关于他们的工钱,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时候按天算,有时候按货物量算。咱们国内的货船,工钱比较低,如果是洋船的话,工钱就会更高些。
但总体来说,他们有工作的时候,每天大概有四十钱的收入,还算不错。
但码头上并非天天有活干的,而且三帮也经常竞争,不断压低工钱,导致码头上的苦力们,日子过得并不好。”
第九章 佛山货运
佛山码头。
佛山港东倚广州,西接肇庆,南连珠海,北通清远,毗邻港澳,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因此靠岸的货船非常多。
杨易来到码头上,这里已经是熙熙囔囔了。
数艘外国货船停靠在码头上,苦力们像蚂蚁搬家一样,在装卸着货物。
他们挥汗如雨,每天只为挣几十钱。
在码头上转了一圈,杨锐就问道:“大哥,我们接下来怎么做?”
杨易道:“先找那个李叔,他住哪?”
潮汕帮团结排外,本地帮同样也是如此。
唯有外地帮,大家都是为了生活才不得不团结在李叔周围的,因此他判断,李叔对下面的人约束力最小。
如此,拿下外地帮应该是最容易的。
“不用去他住处,大哥你看那座小屋,李叔平常就在那里,随时可以看到码头上有没有船来。一旦有商船来了,他就需要跑过去跟货主协商。”
杨锐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座小屋。
杨易点头,朝小屋走去。
小屋就在码头边上,是用木板随意搭建起来的。
在小屋周围,零零散散坐着二三十个壮汉,应该都是外地帮的,在等活干。
杨易来到小屋前,朗声道:“李叔可在?”
“谁找老夫。”
一个醇厚的声音从屋内传来,随后走出来一个穿着蓝色长袍的老者,看上去五十来岁的样子,辫子扎得非常整齐,看上去有一股书卷气息。
举人:李春甫。
年龄:52岁。
修为:无。
技能:四书五经精通,书法精通。
功法:无。
杨易眼中闪过异色,这李叔李春甫竟然还是个举人,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
因为在清朝,举人在乡里拥有很高的地位。
就算不做官,随随便便接受乡亲的田地挂靠,或者是开个私塾,日子也能够过得很滋润,何必要来码头讨生活。
杨易拱手道:“小子杨易,是前来找李叔谈笔大生意的。”
李春甫眼中露出喜色,忙说道:“杨公子,快里面请,我们详谈。”
周围苦力们闻言,也都一个个欣喜地站了起来。
生意上门,那就意味着他们有钱赚了。
杨易点了点头,跟着李春甫进了小屋。
小屋不大,里面摆着两张桌子,一张是八仙桌,一张是靠窗的书桌,上面堆放着数本书籍,笔墨纸砚也都齐全。
杨易在八仙桌前坐下,李春甫给三人端了碗茶,才坐了下来。
在他身上,还站着两个壮汉,浑身肌肉隆起,看上去充满了爆炸性力量。
李春甫笑容满面地说道:“不知道杨公子,所谈是何生意?老朽在码头讨生活也有五年了,对佛山各处都熟。如果有什么可以帮得上忙的,老朽定当竭力。”
杨易三兄弟是面孔比较生,他以为是从外地来做生意的。
杨易慢条斯理地喝了口茶,放下了茶盏,微微笑道:“是这样的李叔,小子不才,新成立了一家公司,专门从事货运工作,如今急需招揽人手。我听说有不少人在李叔手下讨生活,所以才前来与你谈。”
为了降低对方的抵触之心,他临时把要成立的船帮,改为了货运公司。
李春甫脸上的笑容,缓缓消失了。
他曾是举人,养气功夫不错,虽然心中暗怒,却没有表现出来。
但他身后的两个壮汉就怒了,其中一人喝道:“小子,我看你是做梦还没有醒吧,上下嘴皮子一碰,就想吞并我们。”
杨易淡淡一笑,说道:“你们不先听听我的条件?”
李春甫抬手,让身后的两个壮汉安静了下来,淡淡道:“哦,那杨公子请说。”
杨易手指敲了敲桌面,说道:“据我所知,你们在码头上卖苦力,有活干的时候,大约每人每天四十左右;如果没活干呢,那就吃老本,总体上来说生活比较困苦,很不稳定。并且,还会时不时的被货主欺负,克扣工钱之类的。”
李春甫不可置否地点头,苦力们的现状是透明的,他无法反驳。
杨易继续说道:“我新成立的这家货运公司,名为佛山货运,只要进入公司,就会签订正式合同,然后拿每月保底一块大洋。也就是说,那怕是一整月都没活干,公司也都给你们一块大洋。”
李春甫瞳孔微微一缩,他身后的两个壮汉更是眼中露出震惊之色。
就算他们整天有活干,每月能够拿到手的,也就是一块大洋多一点点。
但更多的时候,每月半块大洋都挣不到。
这姓杨的开口就是保底一块大洋,实在是太具有诱惑力了。
杨易嘴角翘起,继续说道:“不仅如此,工作期间,如果是不慎受伤了,公司报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