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皇-第4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茂和高金忠都在细细琢磨杨堪的话语,这岂不是意味着如果沙陀人在河南和汝州对南阳动手,徐州也可以在淮南对光申二州以及安州动手?
“那我们徐州岂不是也可以和沙陀人达成默契?”朱茂和高金忠都吸了一口冷气,这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段连他们这种在沙场上扑腾了多年的宿将都觉得惊心,这也太骇人了。
“那蔡州呢?”高金忠忍不住问了一句。
“你们觉得把隋州和泌州交给袁氏,他们会不会和我们徐州的关系更紧密,也能让他们更充当我们对抗沙陀人的急先锋?”杨堪也笑了起来,“一家之言,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郡王未必有这么阴暗的心理。”
三人相视而笑,是啊,郡王乃堂堂正正之人,怎么能这么黑暗卑鄙呢?
……
“有点儿意思,不过现在似乎还不是时候吧?”江烽搁下从曹州来的急件,微微摇了摇头,笑了起来,“七郎看来和德谋相处甚好,吾心甚慰。”
“七郎素有大将之风,茂公也非拘泥之人,想必二人携手,定能稳定北方。”崔尚并不担心,在他看来,天平军的实力不俗,只要沙陀人不是倾力谋夺曹濮二州,当无大碍。
“嗯,吾也不担心这个,那白陵你觉得七郎和德谋所言如何?”江烽抚摸了一下自己的后脑,皱着眉头道:“吾总觉得,我们似乎有些过于托大了,胃口也太大,总想要四面开花,一口吃成大胖子的感觉,这让吾有些睡不安枕,总担心那一处要出纰漏。”
第二百三十四章 不歇停
崔尚也笑了起来。
的确,现在徐州的野望和胃口都越发大了,北望河朔,南窥楚扬,这西面还要想收复光州,甚至进一步吞并安申二州,野望和胃口不可谓不大,但这也能体现出一个新兴藩阀的进取心和活力激情。
一个安贫守旧安于现状的藩阀政权是没有希望的,天下争霸的时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不想办法壮大自己,那么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旁边的强邻把魔爪伸向你,这是一个非常辩证而现实的客观存在。
崔尚觉得自己有幸居于这个政权当中,可以为更高的目标而奋斗,哪怕辛苦一些,操劳一些,值得。
“郡王,属下还是觉得恐怕要有一个轻重缓急。”崔尚斟酌了一下,“楚扬二州的问题对于巩固我们徐州大总管府的统治和实力至关重要,可以说有了楚扬二州作为补充,徐、扬、寿、楚、庐五州就可以成为我们徐州大总管府的核心区域,可以说除开这五州之地,任何一地,我们哪怕有闪失,都不会伤及我们元气,我们都有实力和信心扳回来,无论敌人是谁,徐州将会是我们的政治中心和战略枢纽,同时也是冶铁中心,寿州、庐州是我们的粮仓,同时也陶瓷业中心,扬楚二州是丝织业和制盐业中心,也是我们粮食基地,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稳定平衡的发展格局,所以,我们面对任何敌人都不会惧怕。”
江烽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崔尚力推先解决楚扬二州的问题,这意味着战略重心会暂时转到南方。
虽然从幽州那边传来的消息,契丹人与刘守光在檀蓟二州的问题上交恶,但是估计刘守光会屈从于契丹人的压力被迫退出檀蓟二州,这可能会为刘守光赢得一些时间,不过江烽判断这个时间会很短,最多一年时间。
契丹人就是喂不饱的狼,指望他们就此止步就是痴心妄想,所以必须要有充分准备。
一年时间对于不但要解决楚扬二州,同时还要前出控制棣、沧、德三州建立前哨堡垒,的确太紧了一些,这对于连续不断的徐州来说,就像一根一直绷紧的弦,江烽还是有些担心会不会崩断。
好在收编进来的平卢军、泰宁军还是很大程度的缓解了这方面的压力,像北方局面就可以很大程度依靠天平军和淄青军来支撑,平卢军作为进军河朔的主力,同时尚云溪部以及从大梁收编过来的残部,则要作为未来新组建的河朔军与平卢军为日后与契丹人的对抗做好充分准备。
“白陵,我知道你的想法,河朔战略和楚扬战略可以并行?”江烽抚摸着下颌。
“可以考虑稍许在时间上错位,事实上我们在兵力的安排布置上并不冲突,打楚扬用淮右军,武宁军可以作为预备队,只是在钱银粮草和军资上需要把控好,但属下以为只要拿下楚扬二州,我们就可以获得我们想要的一切,足以支撑起对河朔一战绰绰有余,甚至就算是对南阳一战也足够了。”崔尚也明白江烽在这方面的担心,“郡王,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江烽也明白,这个机会的确太难得了,越国和蚁贼已经有了勾连,如果自己不加入进去,那么一旦李昪在江南遭遇挫败,退回江北,日后再想要拿下楚扬二州,付出的代价将会大几倍,现在就是要趁着李昪的主力被越国和蚁贼拖住,以狂风扫落叶之势强攻硬打,一举拿下楚扬二州,楚州都在其次,毕竟紧邻淮水。
尤其是扬州,中间还间隔着楚州,东距徐州最近的滁州也还有些距离,要想拿下也还要费一番周折,当李昪在得知徐州军南下时,能不能壮士断腕,彻底丢下江南的润常二州脱身北返,徐州军能不能一举攻克扬州这个淮南首屈一指的名城,这里边都还存在许多变数。
所以这件事情不得不慎重,就算是江烽明白这个机会太过难得,他也一样需要仔细考虑周全。
“唔,的确机不可失,水军那边准备得如何了?”江烽心中已经有了定见,“已经准备停当了,梅枢密亲自坐镇,文礼他们这段时间都在积极准备。”
“那子清那边呢?”江烽双手握在一起,轻轻地搓揉着。
“淮右军这边还在调整,因为涉及到下蔡的交接,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大概也就是几天吧。”崔尚解释道。
“不等了,既然越国和蚁贼之间的勾连已经确定,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再多犹豫,而且看起来李昪也有动作,没准儿两边就要凑到一块儿,无闻堂那边说楚州和扬州近期都有动静,楚州夜间南下行船骤然增多,细作和斥候都怀疑是有运兵的可能,而扬州南边也在大规模的抽调守备兵充实防务,这种种都可能是李昪要孤注一掷的先兆。”江烽摇摇头,“让武宁军抽调四个步军出来,尽快南下到淮阴、涟水一线,配合子清的淮右军准备作战。”
“武宁军那边……”崔尚迟疑了一下。
“不必担心,我估计这段时间蔡州那边也要安分一段时间了,沙陀人正在调整歇息,袁长河只要不蠢,就应该想得到,沙陀人下一步的刀锋不是指向他们,就是指向南阳,无论指向哪一方,他都得要小心了,真的让沙陀人打起了性子,许州那边,沙陀人可不管你和南阳有没有协议默契,蔡州说不定沙陀人也想啃一口呢。”江烽冷笑着道。
伴随着从曹州过来的消息,袁军在宋城的表现就软了一点,对于沙陀骑军入侵襄邑,蔡州骑军只是简单的驱逐和对峙,双方只发生了轻微的箭矢“交流”,并未演变成激烈的对抗。
在江烽看来,这中看似“有理有节”的动作其实暴露了袁家内心的担心,或者说这是一种变相的示弱,在这些沙陀人眼里,弱者就是最好的进攻对象。
袁家想要避免与沙陀人正面冲突,或者想祸水东引,也可能想要让沙陀人去进攻南阳,所以他们想要以这样一种既适度展示态度,又避免过于刺激的手段来应对,这种方式有些时候有效,但是在刚吞下大梁志得意满趾高气扬的沙陀人面前,就显得有些软了。
……
梅况跳上船头,踩了踩,游目四顾,桅杆如林,白帆如云。
这里是濡须口,拿下了庐州之后,淮右水军的主要建设方向就开始从淮水那边向江水这边转移了,相当一部分军官和老卒都开始转移到了巢湖、濡须水和江水这一线来了。
现在南部水军主要分成了两部分,一是淮水水军,主要还是以寿州水军为主,另一部分就是巢湖水军,就是以寇文礼原来的巢湖水匪整编而来。
随着徐州大总管府的设立,水军建设也开始进入了新阶段,梅况亲自坐镇巢县,督促巢湖水军的训练和建设。
淮水中下游事实上已经变成了徐州大总管府的内河,所以淮水水军的重要性开始下降,而巢湖水军的重要性开始凸显,所以一些淮水水军的军官老卒都调到了巢湖水军,组建了巢湖水军第二军,原来的淮右水军第二军改为巢湖水军第一军。
虽然兵力调整过来,但是舰船却需要新建,而徐州控制的沿江各州在造船上却不太行,这也迫使巢湖水军不得不向上游的诸州买船定船。
好在还有鄂黄这个盟友,鄂州方面倒是予以了大力支持,在这方面还算是及时到位。
“文礼,这船如何?”梅况又仔细察看了一下帆索以及滑轮,转头问旁边的寇文礼。
“鄂州是江水中游最重要造船重镇,大小船都能造,江州都不能与其相比,船的质量标准都没有问题,关键在于我们拿到船之后还需要改造,枢密院又不允许我们将我们的一些设计透露给鄂州的船场,所以拿回来之后改造就有些费时费力了。”
寇文礼比起当初显得沉稳老练了许多,这两年在庐州这一线,他的水军没少充当一些黑手角色,但是随着庐州和滁州局面稳定下来,这些活儿逐渐消失,或者转移给了夜鹰麾下的一些专门人手了,他的主要精力开始转到了水军的本行上来。
“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这些玩意儿都是术法材官院花费了大价钱研究出来的,为了保密,术法材官院至今都只同意了寿州一家船场采用其技术,而且都签署了保密协定,夜鹰还专门有人驻扎在船场。”梅况摇摇头,“这些工匠都是从寿州过来的,各人干各人的活儿,既不允许相互交流,也不允许互相代替,就是为了保密。”
“哎,不过装配的火龙炮威力是在太强悍了,我们的训练都是专门到无人处,就是怕泄密。”寇文礼舔了舔嘴唇,“我都很期盼看一看当我们的船队抵达扬州时,吴军船队会怎么来应对这些大杀器。”
第二百三十五章 准备动手
“不要小看吴国水军,他们或许没有我们这边的大杀器,但是他们在术法一道上的运用并不比我们这边差多少,我觉得他们在水军船队上也会有一些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新东西。”梅况却没有寇文礼那么乐观,“对了,文礼,你和江寇那边联系上没有?他们和吴国水军也有过交锋,有没有情报?”
“情报很少,那边和吴国水军正面交手的机会不多,也就是一些小接触,看不出来其他。”寇文礼摇头,“现在他们那边也有些混乱,可能是因为蚁贼那边的战略出现了一些分歧,而且两部蚁贼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分裂的迹象,所以他们也有些无所适从。”
“哦?”梅况来了兴趣,“文礼,那有无可能把这帮人招揽到我们这边来?”
寇文礼挠了挠头,“我也想过,而且也试探过那边几次,但是都没有得到多少回应,我估计他们应该有一些顾虑,同时对蚁贼那边也还没有死心。”
“这样啊,南边局势很快就会出现大变,我们应该还有机会。”梅况双目远眺南方,“无论是吴国想要一举消除蚁贼威胁,还是越国和蚁贼勾结要给吴国一个重击,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机会,楚扬二州我们必须要拿下,另外,从长远计,江宁我们也应当控制在手中。”
寇文礼暗自咂舌。
拿下楚扬已经相当不简单了,徐州的战略作为南部水军的副都督,寇文礼也大略知晓,控制住楚扬二州之后,就要谋划北伐,徐州在南面的控制线基本上就是以江水为界了,可江宁却在江南不说,而且也是江南有数的大城,控制了江宁,就对整个润州产生了极大威胁,越国那边怕是难以接受。
“枢密使,越国水军实力不弱,划江而治是他们的底线,如果我们要控制江宁,他们怕不会答应。”寇文礼犹豫了一下,还是觉得实话实说。
“哼,他们实力不弱,难道我们就怵了他们不成?”梅况底气很壮,“文礼,你要看一看大势,我们拿下楚扬二州之后,江淮已经没有谁能对我们有实质性的威胁了,越国对于我们只能采取守势,哪怕我们现在一时间主要精力会在北面,但是并不代表我们在南面的力量就弱了,一旦灭了吴国,我们也可以接受吴国在楚扬二州的势力,届时来自整个淮南的势力必然会逐渐向南扩张,这也会要求我们在江南有一个落足点的,不仅仅是军事需要,也是政治和经济需要。”
“可这不是让越国更难接受了么?”寇文礼反问道:“江宁在我们手中,他们纵然拿下润常二州,那也会芒刺在背,会拖住他们大量兵力放在润州,他们不会接受。”
“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梅况悠悠的道:“闽地王家已经遣使经海路到了海州,从海州到徐州面见郡王,你知道么?”
“啊?”寇文礼猛吃一惊,“闽地派人觐见郡王了?他们意欲何为?”
“呵呵,文礼,我们徐州拿下了平卢镇,已然控制着整个河朔以南到江淮这一线的沿海地区了,闽地以海贸闻名,不比扬州和明州逊色,所以消息传得很快。”梅况微笑道:“闽地王家和越国钱家关系一直龃龉不断,王家应该看出了我们徐州和越国之间迟早会有纷争,这是在提前布局了。”
寇文礼认真的思考着梅况提及的这个问题,如果闽地有意要和徐州联手,那越国就危险了。
虽然闽地王氏的实力远不及越国,但是其地理位置却相当重要,福、建、泉、漳、汀五州地处东南,可以极大的牵制越国。
“听说郡王和王氏一族都是光州人?”寇文礼问道。
“唔,是同乡,不过这反而不重要,关键在于闽地和我们日后会有共同的利益诉求。”梅况微微一笑,“现在也许我们还无力来过问江南之事,但是却必须要在江南打下一个楔子,江宁就是这根楔子,润常二州本属吴国,吴国既灭,有德者居之,越国也可得,徐州当然也可得,越国可先取,那么徐州也可后取。”
梅况强横霸气的口吻让寇文礼也是为之感叹,随着徐州实力的急剧膨胀,徐州治下的将臣们态度也开始变得更加自信和强势起来,对于该自己的自然没话说,本不属于自己的,也一样要去争取追求了,这恰恰是一个新兴政权崛起最典型的标志。
“枢密,武宁军和淮右军那边准备停当了么?”寇文礼不再纠结于此。
既然作为徐州军一员,当然更希望徐州变得更加强势,最好能以碾压之势横扫江北,彻底将楚扬二州纳入徐州大总管府治下,面对的吴国虽然实力不弱,但是在三家算计的情形下,它的形势也就岌岌可危了。
“差不多了,约定了四月廿七出击,还有十来天时间,估计到那个时候楚扬二州的吴军应该已经渡江在润常二州的战场上了。”梅况目光里多了几分喜悦,“最好能卡在吴军南渡与越军和蚁贼交战的时候,我们便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水军要遮断江面,防止润州那边吴军重返江北,为淮右军和武宁军攻城创造条件。”
“就看吴军会不会如愿被调动起来了,不过即便是吴军在江北留有后手,我们也不惧,我们徐州有足够实力解决吴军,除非李昪能彻底舍弃润常二州,把吴军全数撤回江北,但即便是那样,李昪也顶多能保住扬州暂时不失,楚州我们是拿定了,只要楚州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