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皇-第3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垂涎三尺,真的得了如此机会,岂会放过?
到时候,恐怕就算是沙陀人都未必能控制得住这些杂胡。
“这消息不是早就知道了么?”少女不解的道。
这个消息早就在长安城里传遍了,当时也还在长安城里引起了一阵欢呼,不少人还以为沙陀人击败了梁军,也许就能抽出身来帮朝廷教训党项人了,但是这显然是一个梦呓的想法。
“嗯,南阳军出了鲁阳关,占领了鲁山、龙兴,七日前占领了梁县。”紫袍青年补充道。
“啊?南阳出兵梁国了?”李瑾和高挑少女同时一震。
都是公卿世家的子女,对于政治当然不陌生,南阳出兵梁国,占领了汝州,这就意味着南阳和大晋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而南阳也判定大梁再也支撑不下去了,所以才会出兵汝州。
“那蔡州袁氏呢?”李瑾和高挑少女尉迟燕姗同时问道。
南阳既然出兵了,蔡州袁氏肯定不会无动于衷。
前些时日传来消息称蔡州袁氏出兵徐州,而徐州是淮右刚拿下不久之地,朝廷也才给赐爵江烽彭城郡公,这蔡州袁氏就出兵彭城,长安都以为这淮右和蔡州袁氏会有一场恶战。
但由于现在关中朝廷军被党项人连续击败,关中除了长安城内,城外几乎被党项人洗劫一空,加上为了满足党项人的要求,长安城内也是四处搜罗钱银家资才算是勉强遂了党项人的愿,让党项人退出了关中平原,长安也是元气大伤,已经没有多少力量再向外派细作斥候,所以在消息上也就迟缓了许多了,长安城中也并不清楚江烽正在秘密策划北征青州。
“蔡州袁氏已经从徐州撤兵,现在蔡州军已经攻占了项城、南顿、溵水,南陈州已经再度被袁氏控制,估计北陈州很快也会落入袁氏手中。”紫袍青年叹了一口气。
陈州对蔡州来说太重要了,尤其是在夺取了颍亳二州之后,陈州就像一块楔子深深的插入在蔡州与颍亳二州之间,从项城南下,可以轻而易举的切断蔡州和颍亳二州的联系,所以袁氏无法容忍别人控制陈州,拿下陈州乃是袁氏的第一要务,更甚于宋州。
南下南陈州,可以确保蔡州与颍亳二州的联系安全,而夺取北陈州,就能在许州和宋州之间打入一块楔子,甚至可以对汴州形成战略优势。
当然这固然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那就是一旦沙陀人击垮了大梁,占领了汴州,肯定会对这个深入到汴州腹地的楔子不满意,袁氏如何来应对就要看形势变化了。
“这是不是意味着袁氏也和晋国达成了默契?”李瑾蹙着眉头问道。
“这不太好说,毕竟袁氏是一边从徐州撤军,一边进军陈州的,看起来有些突兀,不过……”紫袍青年顿了一顿。
“不过什么?”李瑾敏锐的觉察到紫袍青年的犹豫。
“不过这可能也和徐州那边形势变化有关,之前淮右突然出兵青州,进攻平卢军,理由是平卢军占领了本该属于武宁节度使辖地海州,所以淮右军和武宁军联合出兵平卢,二十日前,据说淮右军和武宁军攻破了青州,俘虏了平卢节度使王守忠,整个平卢镇遂降,现在平卢六州中除了齐州被从济州北上的朱茂所占外,其他五州皆被淮右控制,海州也回归了淮右。”
紫袍青年一口气把自己知晓的情况和盘托出,听得李瑾和尉迟燕姗目瞪口呆。
“二哥,你说那江烽在占领了兖州之后又出兵青州了?还俘虏了平卢节度使王守忠?!他就那么厉害?”尉迟燕姗张大樱唇,一脸不敢置信的表情,“不是说平卢镇是北地实力最强的军镇么?不是说平卢镇比河朔三镇都要强么?怎么会被淮右一下子就给打垮了?这青州城不是平卢镇的节度使府所在么?还是王家的起家之地吧,怎么会这么容易就被淮右军攻陷?有没有搞错?”
别说尉迟燕姗不敢置信,就连李瑾都无法相信,尉迟燕侠,也就是紫袍青年,尉迟燕姗的二兄,号称关中五鼎中的角色,长安公卿世家中年轻一辈人物中的新锐角色,在获知这个消息时,也一样觉得不可思议。
这个消息也在长安城中引发了轩然大波。
要知道之前江烽进军徐州,吞并徐泗二州时,就已经引起了不少争论,没想到徐泗尚未站稳,却又拿下了泰宁军所在的兖郓沂三州。
哪怕兖郓沂三州再不济,但也是北地一大军镇啊,就这么如滚汤沃雪一般的消融了变成淮右(武宁)的一部分,这都让长安城内的公卿世家对那个不久前才来过长安的青年印象一下子模糊起来。
原本觉得拿江烽吞下寿州不过是机缘凑巧,嗯,接着又接着杨溥和李昪争雄,火中取栗的占了大便宜拿到了庐州和濠州,大家都觉得他的运气是真的好得不能再好了,但一个人的运气总有用完的时候,大家都认为恐怕淮右会安分一段时间了,没想到这一连串的动作更是让人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现在淮右更是一口气打到了渤海和乌湖海边上,整个北地东部,几乎全数被淮右控制。
从最北面的登州到最南端的庐州,超过两千里,尽皆为江烽一手掌控。
可以说现在的江烽所控制的地盘丝毫不逊于原来极盛时候的大梁了,而这一切竟然是在短短三四年间实现的,当然淮右在实力上也许还有不及,毕竟像登莱兖郓沂这些州郡都是经济残破寥落之地,甚至可以说是一些拖累。
但不管怎么说,这样一个强大的藩阀虎踞东部,已然成为一个庞然大物,恐怕就是击破了大梁的大晋,也未必就敢轻易挑起与淮右的战争。
尉迟燕姗一连串的问话让尉迟燕侠也不好回答。
说实话上午刚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也一样不相信,王守忠是何许人,平卢镇可不比泰宁军那等破落户,岂是短短几天就能击破的?
但随着更多的详细的情况慢慢透露出来,尉迟燕侠才不得不承认,江烽,这个两年前来长安的家伙,那个当时还在长安城中颇受冷落的家伙,现在已经成长成为一个不可想象的藩阀了,甚至可以左右整个帝国的局面。
第一百七十一章 为战斗而生
这种冲击对于他们这些一直生活在长安城中的公卿子弟是极为巨大的。
之前他们一直以自己的武道水准实力为傲,加上多年的承平生活,使得这些公卿世家子弟们一个个都是眼高于顶。
他们对朝廷影响力的薄弱十分不满意,认为藩阀们都应当尊崇正朔,所以才会有江烽主动将光州主要官员的任免权交给朝廷而欣慰兴奋不已。
他们甚至一直认为朝廷应当出兵与沙陀人一道,再联络南阳、蔡州、淮右这些藩阀,共同讨伐大梁,也能为朝廷争取更多的直接控制区域。
这一切都被党项人的南侵和杨文昌的进击所打破了。
党项铁骑表现出来的骁悍狂野,杨文昌的山南军表现出来的强悍坚韧,都让关中诸卿为之色变。
朝廷大军面对党项人的铁骑是虽然不能说一触即溃,但是却真正是屡战屡败。
所谓的武道高手在这种大规模的野战中很难发挥出多少实质性的作用,自诩可以纵横千军万马中取上将首级的强者们在成千上万的铁骑奔腾冲锋下,根本无法发挥出实力来。
除了小天位强者能在这种野战冲锋中还可以凭借超强的实力得以生存外,哪怕是天境高手在无数刀枪剑戟的冲击下,再加上强弩的袭击,仍然只能完败。
这还是因为党项人的术法力量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如果在遭遇铁骑更加凶猛,书法水准不输于南方的沙陀人,可以想象结果会是如何。
也正是经历了与党项人的几场战争,又见识了他们素来瞧不上的山南军,长安城这些公卿子弟们才真正意识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而两军对垒也绝非武者对抗那么简单,其凶险复杂程度不知道要超过寻常的比武较技多少倍。
看见自己妹妹和公主殿下都是无法释疑的模样,尉迟燕侠也知道这个问题一时间无法解释得清楚。
事实上他自己也觉得这里边存疑太多,但来自齐鲁那边的消息却很肯定的描述了这样一个事实,除了齐州之外,平卢其余五州,淄青登莱密,还有原来本该归属于武宁军却被平卢军占领的海州,都已经悬挂上了彭城郡公江烽的旗帜。
这也意味着无论其中有多少蹊跷古怪,但是平卢这个北地有数的大军镇,就此湮灭,归附于淮右,当然也许平卢镇还可以保留,但是节度使一职肯定也只能由江烽兼任,也就是说江烽将成为大唐帝国境内唯一一个身兼三镇节度使的藩主。
“殿下,三妹,具体的情况为兄也暂时不是很清楚,但是朝中诸位大人正在讨论当下这一连串的变化,中原大地,沙陀人与南阳刘氏、蔡州袁氏围攻大梁的局面初现,而另外一个强藩淮右的态度还不明朗,我们关中,也就是朝廷,该怎么来应对,这都需要诸位大人认真考虑。”
尉迟燕侠话语一顿之后,话锋转开:“殿下不是受邀要到徐州一游么?或许现在应该是一个最合适的时机,嗯,只不过朝中诸位大人可能会让殿下承担起更多的政治意愿在其中。”
李瑾脸颊微微一热,摇摇头:“政治意愿?恐怕朝中诸位大人还没有真正想好朝廷该如何应对这个局面,对各家的态度也恐怕没有一个定论吧?”
“现在朝廷对淮右那边的情况很不了解,无法知晓淮右那边的真实情况,就像淮右怎么就突然吞并了平卢,而且是在这么短时间里,这里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恐怕都需要搞清楚,所以朝廷估计会派出一个使团去淮右了解情况。”尉迟燕侠沉吟了一下,“当然肯定不止于淮右,包括梁国,还有南阳和蔡州,估计朝廷都要去人观察了解,看看形势究竟变成什么样了。”
南阳、蔡州和大梁的情况要了解不难,但淮右那边是因为局面变化太快太大,所以才需要仔细观察了解。
看看江烽对淮右的掌控力究竟有多大,是徒有虚名,被下边统兵大将架空,还是真的能驾驭全局,淮右军的战斗力究竟如何,军队数量有多大,后勤物资保障这些是否充足,各州的现状,尤其是经济民生,是不是竭泽而渔,这些情况都很关键。
“二兄的意思是说,朝廷会派出一个使团,嗯,可能会是与小妹我一道去淮右?”李瑾皱起眉头,“会不会显得太过郑重其事了?”
“殿下,江烽现在拿下了平卢镇,对江烽的笼络就很有必要了,这是政治现实的需要,我们不能再以当年那个来长安还有些稚嫩的江二郎固有的形象来看待他了,他现在有这个资格来让朝廷重视他。”尉迟燕侠不无感慨,“朝廷派出的使团势在必行,估计城里各家也都要考虑派人参与……”
……
“江烽真的这么说?”端坐在正堂中的矮壮敦实男子抚摸着颌下的短须,脸色古井不波,微微沉吟道:“饮马大河,坐忘幽燕,呵呵,这位郡公大人的野望倒是不小啊。”
此人便是朱茂,虽然占领了齐州,但是朱茂却并没有在齐州停留太久。
他把自己堂弟朱密留在了齐州,也给朱密留了两个军,却把平卢残军数千人带回了济州,从济州后备兵中补充了一部分,重新组建了两军,让自己在济州的军队已然保持在四个军一万人上下。
“大人,不得不承认,这位彭城郡公还是有些手腕的,平卢镇居然就被他这么给拿了下来,某都不敢相信,王守忠不是一直自视甚高么?大人来济州时,听说他还极为不屑,呵呵,现在看看他自己,丧家之犬都不算,身陷囹圄,任人宰割,何其可悲?”
坐在朱茂下首的高瘦男子便是朱茂最得力也是最信任的统兵大将高金忠,他手中两军牙军,名义上他自领一军,对方领一军,但实际上他将两军牙军都交给了对方。
高金忠尤善练兵,现在朱茂又将新组建的两军交给了高金忠,让其统领整个在济州的诸军,可谓信赖无比。
“江烽不会杀王守忠的,他需要平卢军,就像他也需要朱某一样。”朱茂嘴角浮起一抹僵硬而无奈的笑容,“呵呵,他这是知道朱某不善经营地方,居然大大方方将淄州都愿意交给我,只要朱某能替他守住西北,朱某都不知道这该是高兴还是觉得可悲啊,想来想去,朱某竟然不敢接。”
面对上司的自嘲,高金忠一时间也不好接这个话题。
兖郓沂三州之地在上司手中折腾成那般模样,很大责任都在自己这个上司身上,不但和兖郓沂诸州的士绅关系紧张,而且派出的地方官吏要不了多久不是被排挤得自己走人,要不就是迅速与地方上同流合污,对节度使的命令反而是阳奉阴违起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
每一次征粮收税,都会引发一阵阵波澜,要想把钱粮收到手上,不斩下几个人头,那铁定收不到,而这种方式也让三州的士绅大族们对上司越来越敌视,甚至视若寇仇。
节度使的位置也不好坐,尤其是泰宁军节度使这个位置,个中心酸愁苦,也只有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才知道。
“五郎又来了信,还是劝某归附淮右,信中说中原局面很快就会明朗化,沙陀人的铁骑会横扫中原,我们不可能抵挡得住沙陀人,唯有归附淮右,才有和沙陀人一搏之力。”
虽然很不情愿,但是朱茂还是很认同朱密的观点,自己没有和沙陀人叫板的实力,面对咄咄逼人的沙陀铁骑,自己这点军队连填牙缝都不够。
更重要的是,济州和齐州也不是什么富庶之地,真正一旦打起仗来,齐州和济州这点儿辎重继续也一样难以为继。
“大人之意呢?”
高金忠看得出来自己这位上司是有些动心了,之前朱密就一直主张与淮右和谈,争取最好的条件加入淮右,绝对前途远大,他内心也倾向于与淮右好好谈一谈,争取一个合适的价码。
“某一直在考虑,某究竟想要干什么?节度使滋味尝过了,说实话,不自在,不顺心,繁琐无比,让某头疼。”朱茂悠悠的道:“有的人说某是恋栈不去,呵呵,某自己清楚,某不是那种人,所以某一直在琢磨,某究竟想要得到什么,金忠,你说某在想什么?”
“大人,您是天生的武人,为战斗而生,您应该在战场上纵横驰骋,横戈跃马,一往无前……”
高金忠已经明白了自己主帅的想法了,虽然拿下了齐州,但是主帅仍然厌恶这种生活,这种终日需要为麾下诸军将士操心粮秣钱银,需要和州郡官吏讨论商议经济民生事宜的生活不是他想要的,他只想要没有束缚的在战场上战斗。
“还是金忠了解吾啊,五郎都不及你,但他更现实,他只是觉得我们无法在大晋和淮右的夹缝中生存下去而已。”朱茂朗声大笑,“吾意已决!”
第一百七十二章 军镇
十二月廿九,朱茂降淮右。
景泰六年一月十八,彭城郡公江烽奏请朝廷重设淮右镇、武宁镇、天平镇、平卢镇、淄青镇都督府,同时设立徐州大总管府,辖五镇。
其中天平镇辖曹、濮、兖、郓、沂五州,平卢镇辖登、莱、密、海四州,淄青镇辖淄、青、齐、济四州。
武宁镇辖地变为徐、泗、颍、亳、宿五州,其中宿州为新设,州治为通桥,将原属徐州的符离、蕲县划入宿州,亳州的临涣划入,泗州的虹县划入,也就相当于重建唐文宗太和三年时的宿州。
淮右镇则辖光州、浍州、寿州、庐州、濠州、和州、滁州、舒州八州。
算起来这五镇辖地二十六州,但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