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赋-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好北原是北原,商河是商河。
如今来看,有些麻烦了。
元正道:“这些自然不成问题,不过我们三人在北原部落逗留的事情不会很长,凛冬之前就会离开这里。”
小静秋立即抱住了元正的小臂,撒泼式的可爱说道:“师傅,你该不会这么快就要离开我吧。”
看到自己的宝贝闺女这个样子,商河也是有脾气没地方发。
元正修行实意之法过后,想起了小静秋修行功法的事情。
当初传授给了小静秋一星半点的纵剑术,还有完整的凌邪三剑,若是小静秋能将那点纵剑术和凌邪三剑融合在一起,假以时日,也能成为一名剑道高手。
凌邪三剑也好,纵剑术也好,都很直接,没有多余的修饰。
所修行的功法,最好是中正平和的那一类。
可小静秋又是女子,最好再偏向于阴柔一些的功法
元正说道:“你的基础也渐渐的扎实了起来,好好修行我传授给你的剑道,还有当初那特别的几剑,至于你所需要的功法,为师这里不好办。”
“不过也可以提点一二,大魏南方,有一尼姑庵,名曰清风,那里的武学功法很是适合你,建议你去修行明灯素问。”
小静秋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水灵灵的大眼睛分外可爱。
商河听出了名堂,不解问道:“清风庵里的明灯素问这门功法,也不外传啊,而且只有尼姑可以修行。”
“我就算想要给闺女搞来明灯素问也没有下手的余地啊。”
元正耐心道:“道家讲究因果平衡,据我所知,清风庵里香火一直不冷不热的,而明灯素问暂时也没有适合的人修行,老哥你只需要捐一笔真金白银,数额稍大一点,就可以将明灯素问搞过来。”
“二者,我看小静秋有天缘,道家的人看了,兴许还会特别照顾一下。”
商河微微点头,对自己的宝贝闺女,商河还是挺舍得花银子的,哪怕知道明灯素问的价钱不会太低。
小静秋脸上笑嘻嘻的,可心里有些难过,就像是雨后初晴睡眼朦胧的那种难过。
她很懂事,也不会缠着自己的师傅陪着自己,她也知道,自己的师傅是要干大事情的人。
就像是当初到了青山郡,拯救了他们的无忧药铺一样。
千华的厨艺有些简单。
李尘看着桌子上的汤面馒头和牛肉,虽说人情味儿很浓,可色香味而言,不太敢恭维。
还好,李尘不是讲究人,却也没有立即吃起来。
柔声道:“不久之后,我就会离开这里,追随我的主公离开这里,等我回来的时候,再来说我们两个人的事情。”
千华本就豪气,也不介意这些事,声音清脆道:“你们想要干什么就去干什么,我在北原部落里一切安好。”
“那个锦衣玉带的公子哥,真的是你日后效忠的对象”
大夏的女子,豪爽直接,却并不是大大咧咧的蠢货。
李尘吃了一口汤面,汤面有点甜,可能是心里觉得这汤面有点甜。
正色道:“是,我不知道他以后到底要干什么事情,可他总能让我知道,我应该干些什么事情。”
“你也不会等我太长时间,最多三年,如果三年之后我没有回来,你就不用再等了。”
千华一语不发,凝望着李尘坚毅的脸庞,莫名的觉得有些心酸,为自己,也为李尘。
第一百五十九章 你可远去,我亦可追随
为了一个承诺而活着的人,谈不上饱受煎熬。
千华并不在意等李尘三年,她还小,还不到二十岁,李尘也不到二十岁。
三年时间可以发生很多事情,江湖中生生死死,死了也很正常。
李尘是比以前强了,却也不代表,他可不用豁出性命就能得到一个美好的未来,他还没有拿到传说中的凤翅镏金镋,也没有去北海看到传说中的駮马。
他还有很多事没有做到,很多愿望没有实现。
李尘说道:“是不是觉得我这个人很不负责任”
千华轻声道:“没有,你说出了实话。”
再度沉默不语,屋子里落针可闻。
良久后,千华煮的早饭,被李尘吃的干干净净,一点饭渣都没有剩下。
原本还想着去见见千华的家里人,然后和两位老人好生絮叨一番,哪怕无话可说,随意扯淡也可以。
现在一切成空,李尘希望身边有个可以为自己煮饭的女人。
却也不希望千华跟着自己提心吊胆的活着。
早饭过后,商河便带着众人去了药园里,辛曼也派出了各位药师,开始研究从大魏带过来的药材种子。
元正没有去凑热闹,毕竟这是人家的私密事,也是生意上的事情,他去了,不合适。
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秋季的日光,其实很温和,比较起春季,还多了几分清爽。
北原部落称得上是风景如画,依山傍水,秀丽山川。
李尘一个人从屋子里出来了,元正和李鼎没有看到千华。
小静秋尾随在元正的后面,生怕一不小心就看不到师傅了,上一次的离别,小静秋始终都觉得太潦草,自己也太笨了,哪怕明知道挽留是没用的,可也要说出挽留的话语,表明自己的心意。
“日子也差不多了,可以走了,在这里待下去不太好。”元正说道。
李尘嗯了一声道:“那就走吧。”
小静秋可怜巴巴的看着元正,一语不发,眼泪都快出来了。
元正觉得好笑又觉得很感动,安怀道:“大概要不了多久,我就回到江南去看你的,这一次师傅也是有着重大任务才来到大夏境内的,比上一次在江南的任务还要重要。”
小静秋的两只手放在腹部打结,扭动了一下娇躯柔弱道:“师傅这一次也是行侠仗义,是为了救人而来到大夏的”
元正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在小静秋的心里,自己的师傅永远都是行侠仗义的大侠。
小静秋嘟着嘴说道:“师傅可一定要记得去江南看我,不许不守承诺。”
元正重重的嗯了一声,说是师徒感情吧,也不全是。
几人没有多余的耽误,道别的话也没有说多少,大概千华这会儿将所有的话,都和辛曼说了。
没过多久,一行人便离开了北原部落。
他们还需要继续往北而去,朝着北海而去。
山间小路上,鸟语花香,秋季对大夏似乎没有太大的杀伤力,生机还能绵长一段时间。
元正好奇问道:“都有了自己的意中人了,只要你愿意的话,可以随时成亲,然后就可以洞房花烛夜了,现在还想不想去青楼”
李尘:“”
这个问题,真的是把李尘给问住了。
去青楼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不去青楼,对不起自己的第三条腿。
左右为难的事情,最让人难受了。
李尘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说道:“此去北海,我们要加快进程,大魏和大秦之间的情况不是多么的乐观,我要快一点骑上駮马,然后去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最后风光万丈的出现在千华的面前。”
此去北海,雄山万座,大河滔滔,更不算沿途可能会遇到的凶险。
对比一下,还是以往在瀚州的日子舒服。
李鼎继续背负书箱,没事儿就看书,认识的字多了,李鼎愈发的沉默了,以前只是憨厚,口才不行。
现在则经常郁郁寡欢,少年的情怀果然经不起消遣。
身边的人最近都因为女人的问题而心情起伏不定,可元正还是没有遇到自己的师姐单容。
在大夏境内,便不能随意的猎杀妖兽了。
妖兽和人族和睦共处,一旦杀了一头稍微有些灵性的妖兽,便有可能招惹来没完没了的麻烦。
元正再度骑在了万里烟云照上,慢悠悠的在前方开路,李尘和李鼎跟在后面。
药园里很忙活,辛曼和千华坐在秋季的日光下吃着点心,喝茶奶酒,日子也算恣意。
身边没有侍女,也没有护卫,只有她们两人。
雪白的石桌散发出莹莹之光,略有些迷幻。
千华换了一身衣裳,一席淡粉色的锦衣,将千华的少女气息衬托的颇为出众。
辛曼说道:“原本只是一个闹剧,我没有想到你却真的对那个少年上心了,此去追随那个少年,可能你也会经历许多的磨难,你可要考虑好了。”
千华平静道:“他是男子汉,他想要体面的出现在我的面前,而我也不想柔弱的出现在他的面前。”
“他可以干成一番大事业,我想我也可以。”
辛曼苦笑道:“我们和魏人做生意,本就犯了一些忌讳,你又爱慕上了大魏的男子。”
“我们北原部落变了,却也由不得我们,庙堂之上,对我们这样的小部落也是置之不理的态度,早年间战事频繁,部落里的男人们几乎都死在了战场上。”
“北原部落也日渐萎靡,需要一些新气象了。”
“到了我们这一代,也不太在乎那些狗屁无用的规矩和忌讳了。”
“既然你要去追随那个少年,你便去吧。”
“你的父母那里,我会去打一声招呼安慰一下,不过要记得,一定要活着回来。”
“小静秋的师傅是个能人,无论是李尘还是李鼎都愿意追随小静秋的师傅,足以证明元正的能力才华,也证明了那个人有多么的危险。”
“他那柄有些老旧的佩剑,有那么一瞬间,让我心神不宁。”
“走出北原部落之后,你所接触的人和物,会比眼睛看到的凶险,可能也比眼睛看到的善良。”
“一路保重。”
千华起身,深鞠了一躬,便带着一柄形式古怪的弯刀上路了。
第一百六十章 师姐,我好想你…
一路翻山越岭,一直向北而行。
元正一行人终归没有正式的通关文牒,所走路线,多数都是深山大河。
近日以来,到大夏做生意的魏人不在少数,自然而然导致大夏在通关文牒的监察上加大了力度。
若是无缘无故的来到了大夏,自然就是大夏需要重点照顾的对象。
元正三人虽说勇猛,却也担不起那个风险。
半月之后,一路风餐露宿,总算是在半山之间看到了一户人家。
同北原部落不同,这一户人家还真的是木结构的房屋,开着一个简陋的客栈,一位约莫七八岁的孩子拿着扫帚在露天的庭院里清扫地面。
到了深秋,总有远处的落叶飘散而来,每日光是清扫落叶,都得三四次。
万里烟云照再度化作了一只雏鹰趴在了元正的肩膀上。
走到这户人家篱笆外面,那位七八岁穿着破布麻衣的孩童抬起头看了看,然后笑嘻嘻说道:“是远方的客人啊,快进来坐。”
明明奶声奶气,却又非要做出一副老道的口吻。
站在客栈这里的角度来看,远处还有着零零散散几户人家,想来山野之间的村庄,几乎都是每个人一个山头。
露天的庭院刚被清扫干净,就来了客人,这让这位孩童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这一次的地没有白扫。
孩童一路小跑到了客栈里面,一位略有些驼背的老者,正在擦拭算盘。
“爷爷,外面来客人了。”孩童笑嘻嘻说道,眼睛里还流露出了几分狡黠。
老人家放下了算盘,算盘乌黑色,隐约发光发彩,就品相而言,这个算盘是极好的,应当是传了好几代人,若是没有传好几代人,也不会有这样的成色。
走到外面,便看见元正三人围着那张不大不小的木桌坐下来了。
老者的脚步很缓慢,好像有些暗伤,凑上前去和蔼问道:“三位公子不知道想要吃些什么啊提前说好,我这家客栈只是小本生意,没有啥山珍海味,只有一些乡野小菜。”
元正看了一下老者的面容,印堂略有些苍白,脸部轮廓有些嶙峋,可整体看上去倒也有几分祥和之气。
微笑道:“那就将乡野小菜呈上来吧。”
老者笑了笑,便转身进入了屋子。
既是掌柜的,又是掌勺的,这一位老人家其实很忙。
没有多余的客套话,多数山野之间的客栈,小本生意,都由老人家操刀。
一者是因为老人家实在是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开个客栈,带着孙子,也能消磨一番时间。
二者,哪怕知道生意不是很好,可苍蝇再小也是肉,能赚多少就是多少,真的遇到了烫手的事情,也有周转的余地。
很快,孩童脚步摇晃而来,手里提着一个茶壶,认认真真的将茶壶放在了桌子上。
“稍微等一下,我个子还小,一次只能拿茶壶过来,杯子还得再走一遍才能拿过来。”小家伙很认真的说道。
元正眨巴了一下眼睛,柔和道:“不着急,你慢慢来,可别摔着了,这么小就知道给自己的爷爷帮忙了,长大了一定有出息。”
小孩子笑了笑,没有说话,看似虎头虎脑,可眼眸里透出一股机灵劲儿。
一路小跑进屋子,然后怀里抱着三个茶杯摇摇晃晃的过来了,差一点还摔了一跤。
也没有和元正三人多说话,像是怕生,又像是无话可说。
李尘开始倒茶,这一次的茶叶略有苦涩,不过还好,起码没有奶香味了,好久没有喝过苦涩的茶水,也有些想念了。
这一路上,妖兽也没有遇到多少,都被扛把子给吃了。
生死印的修行也略有进展,李尘微微内敛,便能让人察觉不出深浅。
元正的实意之法,在旅途中,也有一些进展,可惜啊,诸侯剑的修行,忽然之间就停止不动了,让元正心里一阵为难。
鬼谷绝学,过于抽象。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总说千秋大事最费思量,可鬼谷绝学,也弱不到哪里去。
李鼎的手里捧着一本杂书,其内容,也是风花雪月的那一类,也不清楚是哪个穷酸秀才写出来的。
看杂书,最能让人开眼界,长学问。
将最后一页翻过去,李鼎打开书箱,很轻柔的将这本杂书放回了书箱。
然后说道:“我已经将所有的书看完了,我也认识了所有的字,也算是功德圆满了。”
元正却说道:“不要以为看完了,你就能真的学以致用,我认识一位云游四海的读书人,人家懂得学问可能比我们加起来还要多,可是无论走到哪里,都背负书箱,闲下来的时候要么用笔练字,要么用细长的石子儿练字。”
“所谓孜孜不倦,必有所得。”
“小伙子,你的路还很长,再说了,你看的都是一些什么乌七八糟的书。”
李鼎也没有反驳,可能是不敢反驳元正。
憨厚应道:“我又不是正儿八经的读书人,认识字就行了,哥哥倒是有点书生气了,可我这个形象,哪怕真的学富五车,也不像是个读书人啊。”
这倒也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可有些时候,道理在书外,道路在脚下,光靠读书是没啥用处的。
也有些人不信这个邪,就成为了大家嗤之以鼻的书呆子。
李尘一路上都有一股若有若无的无名火,所走的路线都是一些人间罕至的地方,没有青楼,没有貌美如花的姑娘。
哪怕生死印略有些成就了,可还是心里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