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极赋 >

第373章

极赋-第373章

小说: 极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尉迟阳那里得到的答案,可以作为参考,也能直接运用,元正也想要知道苏仪师兄这里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

    苏仪揉了揉眼睛,苦笑道:“不着急,等咱们站稳脚跟了以后,再来说攘外一事,平阳之城和苍茫平原,对于眼瞎的我们来说,反而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继续攘外的话,我们没有守将,也不知晓如何治理。”

    “等咱们内部的人才,逐渐的孕育出来之后,再来说攘外一事。”

    “这会儿攘外,对于我们除了负担,还是负担,孙玉树都要修路了,咱们也没本钱攘外了。”

    “财政虽然不吃紧,但天晴也要想着天下雨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闭关锁国,休养生息才是正经事情。

    元正道:“师兄的意思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苏仪沉闷的点了点头,忽然间说道:“你虽然进入了化境,可我总感觉到你的武道根基没有以前那么的扎实了。”

    什么事情,都瞒不住苏仪。

    元正道:“是啊,打算苦修一段时日,稳固自己的根基。”

    苏仪道:“东方明月和单容进入化境,也就是这几天的事情了,她们进入化境以后,肯定会非常的厉害,根基也会非常的扎实,到时候你就打不过她们了。”

    “尴尬吗”

    男人打不过女人,还真的是一件比较伤心的事情呢。

    元正微笑道:“无妨,只要我不动手,她们也不会动手的,再者,成心弥补现在的短板,撑死了也就是一两个月的事情。”

    苏仪打击道:“如果你体内没有龙脉和龙灵根,恐怕就不是一两个月的事情了。”

    一时间,元正无言以对。

    姑苏城。

    没有圣旨到来,只是兵部尚书传来了一封口信,叶文天和宇文朝歌不久之后就来了。

    叶文天来了,元青还是非常欢迎的,和叶文天之间的交道也还算是不错,毕竟是武王得意的六骁将之一,虽然没有干过驱车猎鹿彻夜不归的事情,可总体而言,叶文天是自己人,实打实的自己人。

    但这个宇文朝歌,一把老骨头了,还来监年轻人的军,这就有些让人讨厌了。

    院落里,元青的脸色不是很好看,对颜夏语说道:“其实当初在稷下学宫的时候,我就知晓有朝一日,我会成为武王世子,成为武王世子,也会意气风发的打几场漂亮的胜仗,事实上,我现在的战绩,还真的没有拿得出手的。”

    “在孙玉树的一场大火那里,我显得微不足道,在三弟的云端之巅那里,我似乎还在吃老本。”

    “在父王旧西蜀一战,青州一战那里,我这个当儿子的人,还真的是一个犬子。”

    颜夏语不解的问道:“可这个世上,没有人怀疑你这个武王世子的血统,以及才华能力。”

    元青道:“我就是这么说说,我若是有拿得出手的军功,也好意思,杀了宇文朝歌。”

    “我身上一点功劳都没有,又怎么好意思杀了宇文朝歌呢。”

    宇文朝歌,其军旅生涯,反响平平,没有特别大的胜仗,也没有特别大的败仗,却也是大魏的开国元老之一。

    也就是有那么一个名号,实则没有那样的功勋战绩。

    摊上这么一个老骨头,还真的是一个麻烦,如果只是监军,倒也没有什么问题。

    可宇文朝歌来到这里的意图,说白了,就是瞅准一个机会,给元青肋骨那里捅上一刀子。

    颜夏语道:“也许宇文朝歌来了之后,还会给你带来许多的裨益呢。”

    元青道:“但愿如此吧,如果不是这样,我就要真的想办法弄死他了。”

    颜夏语是一个明白事理的人,好奇问道:“你打算怎么弄死他”

    元青来回踱步,正在思考,忽然间想起了姑苏城最中心,有一座鼎,名曰天母鼎,重量到底有多少,元青也没有试过,但估计以元青的膂力,想要举起来,也不是多么大的困难。

    笑道:“说书人常说霸王举鼎,我也打算来一招霸王举鼎。”

    “宇文朝歌据我所知,武道修为化境后期,但是常年不好好修行,这一辈子,也就是化境后期了。”

    “上了年纪,真元虽然充沛,但膂力一般。”

    “我找个不错的借口,跟宇文朝歌打一个赌,也让大家伙儿起起哄,相约巨鼎,我率先举起霸王鼎,再让宇文朝歌去巨鼎。”

    “如果宇文朝歌来到这里不露一手话,也不会有人听的话,他的党羽,在别人那里,也不会太有尊严。”

    “他举也得举,不举也得举。”

    “巨鼎的时候,他一旦用力过猛,或者力所不及,必然气绝身亡。”

    颜夏语嗯了一声,既然是个老毒物,就得非正常死法才行。



    第五百一十八章 霸王举鼎

    

十五刚过,姑苏城的城门大开。

    一辆气派的马车,徐徐进入了姑苏城,百姓与将士们,夹道欢迎。

    武王麾下六骁将之一的叶文天,此次率领五十万大军,前来助阵武王世子元青。

    这个事情,对于姑苏城的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事情,大周在水上,陆地上,刚刚经历过惨败,不日之后,兴许会卷土重来,找回之前的场子。

    江南各地的百姓,虽不至于人人自危,可总有人心中有不祥的预感。

    谢华终归还是太年轻了,尽管精通文韬武略,可在出仕之前,并无任何领兵作战的经验,贵为江南的大都督,广陵江上的战役,也只能说是一言难尽,知情人都知晓,谢华的顺利,全托了黑龙王的福。

    条谷之山一战,全靠云端之巅的叛军击败了大周的东方墨。

    总体而言,江南的自己人里面,暂时还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老百姓的心里,平时也在思量着这些事情,只是地方官府,双耳不闻而已。

    武王世子得到了叶文天的助阵,着实是壮哉了南人的士气。

    说起来也有些一言难尽,元青并非南人,可是来到江南之后,勤修政道,爱民如子,由近而远,由远而近,一时间深得人心,不少老百姓对于元铁山的厌恶,也因为元青的缘故,随之减少了很多。

    谁都知道,元青是一个真的有本事的人,可是江南之地的陆军,实在是不敢恭维,手底下几乎都是一些乌合之众,虾兵蟹将,却也能依靠自己的个人勇武,和大周的先锋军维持了一个五五开的局势。

    试想一下,元青若是真的手底下有可用之兵,是不是局势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呢。

    姑苏城的老百姓张灯结彩,叶文天的到来,让原本已经结束的新年气氛, 变得更加浓郁了起来。

    马车进入了姑苏城,五十万大军也随之进入了姑苏城。

    车内,有一个高大威武的中年男人,身材臃肿,面色枣红,却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凤眼。

    叶文天,字北雄。

    若是寄建功是武王麾下不可多得的万人敌,那么,叶文天就属于第二号万人敌,单论武道修为,兴许无法和寄建功相提并论,可叶文天极为擅长率领骑军攻城拔寨。

    其战绩,也可称之为辉煌,昔年的大小战役,处处都有着叶文天的影子。

    走南闯北的当年峥嵘岁月,叶文天所到之处,几乎没有败仗,排兵布阵也好,阵前厮杀也好,叶文天都二话可说。

    且这一次,五十万大军,有三十万,都是骑军。

    更有两万装备精悍的龙骑军,完全可以和大秦铁骑正面一战。

    除却叶文天外,马车里还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轮廓柔和,慈眉善目,身着一袭白衣,一尘不染。

    武王元铁山有陈煜可以倚重。

    叶文天同样有曹岩可以倚重。

    “这个侄子,来到了姑苏城,看来还是有些建树,我本以为,来到姑苏城以后,江南的百姓不给我们扔鸡蛋叶子都不错了,结果未曾想到,老百姓竟然对我们夹道欢迎。”

    “意外,着实非常意外。”

    曹岩道:“宇文朝歌恐怕这会儿已经提前进入姑苏城了。”

    叶文天哈哈笑道:“来了这么一个监军的主儿,想必侄子的心里,也是非常的难受啊。”

    曹岩道:“世子殿下,勤修政道,上对得起君王社稷,下对得起黎民百姓,也无过错,尽管对于钟南等逆贼无可作为,可不知晓,如今的三少爷,已经不是当年那个纨绔少年了。”

    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入城,出来替元青打理大小事务的人是廖成,依序将五十万大军安排在姑苏城的军营里。

    元青没有出来,一直都在城主府里。

    叶文天也没有生气,廖成能出来打理大小事务,想来也是元青的贴心人。

    整整三日之间,廖成都忙活着五十万大军的食宿问题,以及名册大小事宜,事无巨细,处理的井井有条。

    一时间,叶文天对廖成这一号人,心中也有了几分好感。

    叶文天还没有抵达元青的城主府,而是在自己临时的将军府里,和廖成好好地吃了一顿酒,提前了解一下情况。

    轻声问道:“你追随世子殿下,多长时间了”

    问自己话的人,是武王麾下六骁将之一的叶文天,其实六骁将每一个人的样子,廖成都在元青的大日子里见到过。

    可惜那个时候的廖成,也上不了台面,更是没有资格和武王麾下六骁将一起谈天说地,只能远远的看着。

    初次接触到叶文天,才发觉,叶文天是如此和蔼的一个人。

    不过一般有些本事的中年男人,对于晚辈后生,都比较和蔼,这是修为,也是态度。

    廖成道:“不是很长时间,也多亏了二殿下的推荐,否则也没有机会,来到世子殿下的麾下做事。”

    身为五绝堂的主事人,廖成一直都没有结党营私,一直恪守着自己的本分,这一点,也是让元青分外的宽心。

    在来到姑苏城的路上,叶文天对于廖成的所作所为,也有所耳闻和调查。

    也很清楚,这是一个坚韧不拔的年轻人。

    从江湖赤子,投身军伍之中,生于大争之世,又追随了武王世子,这样的一个人,无论如何,以后的前途未来,应该都还不错。

    叶文天笑道:“这也许本来就是你的机缘造化,这个世上,有很多年轻人做梦都想要追随武王世子,可惜没有那样的机会。”

    “事实上,即便是追随了武王世子,也不一定非要出人头地,也就是传扬出去比较好听一些,别人会误认为,你靠上了很强大的靠山。”

    找到了一个靠山或者后台,小人将会猖狂起来,会给自己的靠山惹出来不少的麻烦。

    可真正懂事儿的人都很清楚,所谓的靠山后台,最讨厌的就是手底下的人主动去惹事生非。

    当然了,该庇佑小弟的时候,还是会非常的庇佑。

    江南许多本土的将军,以及一些世家子弟,对于廖成这一号人,都不是那么的尊重,也不是那么的看重,初期的时候,言语之间,多有讽刺之意。

    背地里,元青挟持御龙戟,挨家挨户的拜访过之后,再也没有人敢欺负廖成了。

    廖成也很能忍辱负重,很明白,成就大业,成就自己,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叶文天没有多问宇文朝歌的事情。

    宇文朝歌这一号人物,也不算是一个人物了,身为老一辈的将军,让宇文朝歌上阵杀敌,明显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只能在背地里干一些比较细致的活儿。

    不是找茬儿,就是在找茬儿的路上,至于后勤军需这些大小事宜,元青手底下能做到这些事情的人,那也是一抓一大把。

    廖成将元青在江南之地的所作所为,大概说了一遍,没有刻意的说元青的好话,也没有刻意的说元青的坏话,实话实说,很是平素枢机。

    越是这样,叶文天的心里便越是喜欢廖成这个人。

    江湖赤子那又如何,人只要有本事,在哪里都一样。

    虽然英雄的出处,向来都是比较无奈的一个事情

    廖成陪着叶文天将姑苏城大小之地走了一遍过后,才带着叶文天去了城主府。

    宇文朝歌的确是在叶文天之前来到了姑苏城。

    这一次来到姑苏城以后,宇文朝歌只是带了二三百个亲卫来了,并未带着一支大军来到这里,颇有一肩明月两袖清风的意思在里面。

    元青倒也不是多么的意外。

    城主府的大院里,摆放了一个天母鼎。

    高约一丈有余,宽约半丈,其上有日月星辰,山川大海的图文,是四足鼎,摆放在那里,自有一股大巧不工端凝沉雄的气势弥漫出来。

    廖成带着叶文天来到这里之后,也看见了这尊天母鼎。

    城主府的大堂里,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很是符合武王世子的身份。

    其实这里并没有经过元青的修缮,本来这个城主府,就是走的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的路子,南人对于房屋建设一事,还是颇为上心的。

    指责武王世子生活奢靡这种事情,江南的才子是干不出来的,因为江南的才子,本身生活都比较奢靡。

    再者,元青要是生活奢靡,那也能说的过去,人家那是凭借自己的本事生活奢靡,又没有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大堂里,大摆宴席,酒肉飘香。

    一群婀娜多姿的舞女助兴。

    见到叶文天来了,元青走出门迎接道:“叔叔到来,我未曾迎接,还希望叔叔不要介怀于心,实在是这江南之地的大小政务繁忙,抽不开身。”

    叶文天和元青也是老相识了,两人之间倒也没有太多的繁文缛节。

    只是有些话,是说给别人听的。

    元青的身后,就是宇文朝歌了,白发苍苍,但是气血旺盛,面色红润,精神抖擞。

    上了年纪之后,反倒是有一股威严霸气弥漫出来,若是宇文朝歌身为天境高手,有这样的威严霸气,倒也能说得过去,可惜,宇文朝歌的武道修为,也只是化境后期。

    这一辈子,能不能进入心境,都还是两说之事。

    叶文天道:“殿下公务繁忙,末将能理解。”

    元青假惺惺的将宇文朝歌给叶文天介绍道:“这一位就是宇文朝歌老将军了,我大魏的脊梁之一,想来两位也是初次见面吧。”

    叶文天是多么聪明的人,从看到院子里的天母鼎之后,就知晓元青心里打的什么主意了。

    挤出一抹虚伪的笑容,热情的上前握住宇文朝歌的老手,笑嘻嘻说道:“晚辈叶文天,见过宇文老将军,听闻宇文老将军昔年过五关斩六将,一路意气风发,战胜敌军无数,筑起了好多座京观,仅仅是听到这些传闻,就让晚辈的心里忍不住的热血沸腾啊。”

    宇文朝歌的声音浑厚磁性,说道:“叶将军客气了,属于我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当下这个时代,才是叶将军这样的人粉墨登场的时候。”

    元青颇有觉悟的让两位侍女给这两个将军摆好桌椅。

    元青坐在主位上,叶文天和曹岩坐在一起,宇文朝歌和自己的幕僚宇文成川坐在一起,总共五人入席。

    可大堂两边,大小将军们依序而立,维持着整个城主府的秩序,就连宇文朝歌的三百亲卫,也都在这个城主府里。

    从今以后,宇文朝歌就要住在这个城主府,来监督元青的大小事宜了。

    想起来,都是一件比较头大的事情,被一个老毒物盯着,元青怎能咽的下这口气,可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