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朕又突破了 >

第215章

朕又突破了-第215章

小说: 朕又突破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赔偿,不用了。”
  既然都动手了,自己抢就行了,还用你们赔?
  赵淮中挥动锤子,一锤一个,连出四锤,打杀四个满脸惊骇,无力逃脱的仙魔。
  都是些真仙境的末流神仙。
  这架打的没滋没味。
  也就那红衣女比其他人强上一筹。
  赵淮中手握锤子,连续锤死四个真仙。
  红衣女感觉一股寒气从脚后跟上冲到后脑勺,全身冰凉。
  她双手前伸,表示已经放弃抵抗,将面前的破界轮递出去:“若是冒犯了上仙,我愿意用这破界仙轮作赔偿。
  此物乃我等众人合力,偶然所得。
  若无此物,我等也不会生出下界寻宝的念头,此器在仙界也是珍贵之物。
  求上仙饶命!”
  赵淮中伸手接过红衣女手里的破界轮。另一手挥锤,一锤将其打死。
  既然动手了,就没打算给他们留活路。
  这几个仙魔随手收取神州地脉之气,如果换个人,不是赵淮中过来,他们会给对方留活路吗?
  不过最后这一锤子,赵淮中收了些力气。
  红衣女眉心开裂,身死,但魂魄未散。
  赵淮中眯眼查看其还未消散的记忆……
  “这几人,只是因为得到了这个叫破界轮的器物,具备探查和破界能力,所以想下界来捡便宜,看看有没有得到九州鼎的机会。”
  赵淮中嘀咕:这女子的记忆里显示,仙界有人在传播九州大陆地脉下藏着先天道宝的消息,谁特么的这么坏,自己不来,引诱别人下来试探送死……
  赵淮中仰头,看向高天之上。
  忽然间,他将手里的锤子扔了出去。
  轰隆!
  那锤子化作一道光柱,蓦然砸在苍穹上,天空顿时炸裂出一道上百里之巨的裂痕。
  苍穹晃动,裂痕扩散。
  而在穹幕被打碎的同时,有一面镜子般的倒影,悬在高空之后,瞬间消失远去。
  那镜子般附着虚空的倒影,一直跟在红衣女等几个仙魔身畔,观察他们进入神州后的遭遇!
  赵淮中也是在翻看红衣女的记忆,察觉到她一直有被监视的感觉,才生出怀疑,以外挂加持双眼,找出了异常的来源。
  他这一锤子打出去,毁天灭地。
  破开苍穹后,他的一缕神念,循着那破碎虚空后出现的镜子倒影,追溯而去。
  “秦王你既为人间国主,行事却不尊教化,恣意猎杀仙魔,必遭天之谴。
  中土神州封印解开,气运翻覆,第一个统一神州的国主,必暴毙而亡,你只会给后来者做嫁衣!
  吾等会扶持另一人推翻秦政,执掌神州,你将命不久矣。”
  虚空中,赵淮中对其追溯的同时,响起一个声音,仿佛秉持天地意志,森然无情,震耳发聩。
  这声音也是一种仙术,想要烙印在赵淮中的意识里,用心险恶。
  只要赵淮中稍有疏忽,就会对他的精神形成影响,如同诅咒。
  但这声音一出,立即就被赵淮中的精神所冲溃,并且让他确定了对方的身份。
  到了他现在的境界,冥冥有感。
  当念头集中在某个方向,天地自然便会给出回馈。
  所谓仙魔无所不知,就是赵淮中现在的层次。
  对方开口,他立即便感知到了对方的身份。
  截教的人,他们的手段倒是学聪明了。
  赵淮中解开地脉封印,得神州气运加身,自身力量破入古圣境,且和神州地下的大鼎,神龙产生了联系,力量每时每刻都在增长。
  整个神州浩土,就如同他的领域。
  截教显然对他生出了很深的忌惮,诱使其他仙魔进入九州,作为马前卒。
  用别人挡刀子,他们躲在背后,既能了解对手,图谋找出九州鼎的确切位置,又没有消耗。
  这其中或许还有其他用意……赵淮中沉吟片刻,遂在心灵层面给姒樱传递了一个示警的讯息:“你小心些,有仙魔入世寻找九州鼎,截教的人参与其中,说不定会对你出手。
  探查海疆,什么时候都可以,不必急于现在,你回来吧。”
  “知道了。”
  姒樱的回应在赵淮中的意识中作响。
  两人的关系不同,彼此知根知底,所以能使用一种类似心念传声的仙术,无视距离,直接在神魂层面沟通。
  赵淮中大袖一卷,红衣女等几人遗留的东西,被其收纳一空。
  他们收取的地脉之气,回落到下方的山峦中,龟裂的大地徐徐平复。
  赵淮中手握厚地锤,返回了咸阳。
  破碎的天壁,许久才逐渐弥合。
  然而赵淮中也没发现的是,他走后不久,虚空中就流转出一缕雾气,隐隐化出一道模模糊糊的影子,往赵淮中消失的方向看了一眼:“吾刚才远在千里开外,扔险些被他发现。
  得神州气运加身,他的修行速度会越来越快,照此下去,其灭齐后,统一中土,气运还会再次攀升,到时他应该就能祭炼那九州鼎了……”
  影子旋即消失。
  而在真仙界,截教道场。
  几位截教金仙面面相视:“那秦人之主力量增长的太快了,我等隔界观察,居然都被其发现……幸亏另外做了安排。
  在中土神州,我等怕也未必是其对手。”
  “嗯,吾本打算亲自下界,尝试收取九州鼎。
  好在有法旨降下来,阻了我下界的打算。”
  “法旨?这下界神州之事,惊动了师尊?”
  “那女人未死,且涉及先天道宝,惊动师尊有何奇怪?”
  仙界道场内,交谈的声音渐弱。
  咸阳。
  赵淮中回来后,将出海的姒樱,也给叫了回来。
  神州解封,九州母鼎出世,果然变化接踵,有仙魔入世。
  赵淮中打算先放下其他事,集中力量加快攻齐,待一统中土,再回头对付其他人。


第356章 双圣入秦
  邹衍、荀子二人的突破,历时三日才结束。
  三日间,大秦各地,都有天地之气被牵动,风云变幻。
  越来越多的人听到他们宣讲的法音,蒙受其惠,增长修行。
  三日后的午时,两人收了法力,完成整个晋升过程。
  两人在观星楼顶,先后睁开眼睛。
  此时再看眼前的天地,万物仿佛焕然一新,能看见更多的‘真实’,得睹事物根本,妙不可言。
  二人默查体内,发现各处秘窍生机涌动,身体不衰,在长生久视的道路上又前行了一大步。。
  两人结束修行的同时,赵淮中就出现在观星楼顶:“恭喜两位圣人,我人族又多两位大圣。”
  荀子笑道:“如今不是以前了,在你面前何人还敢称大圣?”
  邹衍接道:“踏足五境,寿命绵长,但天地也有尽头,就算与天同寿,也要历劫。
  不知进入古圣层次,是否可摆脱大劫,真正得享大自在?”
  赵淮中叹道:“不能,古圣比之五境圣人,只是更进一步,但仍在三界内,若要大自在,需入古圣后的造化境,乃至其后的不朽,才能真正成就一方道祖。”
  “修行之路漫漫,悠远如斯!”
  荀子和邹衍两人略有些感慨。
  “寡人准备了宴席,祝贺两位圣人进入五境,咱们入宫一叙。”赵淮中邀请道。
  “甚好。”
  邹衍,荀子二人点头。
  虽然早就辟谷,可以不食五谷,但神仙尚且常有盛会,聚集品尝美酒佳肴,偶尔小聚; 交流修行,有益无害。
  咸阳宫。
  邹衍; 荀子的弟子; 叶契,越青; 张苍,韩非子,李斯,吕不韦; 齐来宫内作陪。
  吃的是铁锅炖大鱼。
  姒樱出海时,在深海发现一种鱼类; 叫龙头鱼; 颜色洁白; 身形修长如龙蟒; 生细鳞; 头颅硕大; 隐然有几分龙形,嘴前生须; 故而得名。
  这种鱼非常凶恶,体型达六七丈长; 恰好被姒樱出海撞上; 抓了一条回来。
  龙头鱼是稀罕物; 肉质最是鲜美。
  赶上两位老圣人突破,赵淮中让宫里的厨子; 用大锅把鱼头给炖了。
  往锅里加水,而后用浓酱熬制; 小火慢熬,待其入味。过程中只需加入稍许盐; 吃的是鱼本身的一股鲜味。
  随着火候渐足,一股咸鲜的香味,半个咸阳宫都能闻到。
  那鱼体量极大; 炖一个鱼头,加上其他辅料,够数十人吃。
  十一月下旬的咸阳宫里,各寝殿一起吃铁锅炖大鱼。
  咸阳后殿,邹衍入席后,尝了一口热腾腾的鱼肉。
  鱼肉入口,感觉整个嘴里都被鲜味填满; 口感滑润细腻。
  不吃这一口鱼,白活一遭。
  吃了这口鱼; 顿觉人间值得。
  和鱼头一起炖的还有五花肉,豆腐,炖在一起; 彼此增色,却是不同的口感。
  姜姞坐在赵淮中身畔,神色专注的把鱼脸上的肉; 一块块夹给赵淮中。
  鱼脸和鱼腹,是最好吃的部位,一处肉质紧实,有嚼劲,一处肥润鲜香,油脂丰富。
  席间气氛热闹,众人共同探讨修行。
  等到散席后,赵淮中便签署了新的诏令,封荀子,邹衍二圣为大秦祭酒。
  荀子以前在稷下学宫就是大祭酒,即诸学之首。
  邹衍,荀子成就五境圣人,入秦为祭酒,意义深远,标志着两人正式入秦,会在秦传播所学。
  邹衍,荀子二人正是诸子百家的代表性人物,被后世奉为宗师。
  凭他们强大的影响力,可以预见,将会为大秦带来更多的良性影响,形成人才引流。
  会有很多三教九流各家各派的人,不独是修行者,而是方方面面的人才,愿意追寻二圣的脚步入秦,以强大秦之势。
  傍晚,赵淮中来到咸阳上空的截教道场。
  道场后殿,有一座青铜台,台上阵纹密布。
  此时,台上有两个截教部众,都在四十岁上下,在阵纹的光芒笼罩下,身形缓缓消失。
  “你将这两人传送到了真仙界?”赵淮中询问。
  “嗯,这处人间道场的传送阵纹,能将人送入仙界。
  我想借助他们,探一探如今的仙界有什么变化!”姒樱道。
  “你明目张胆的把人送过去,如何瞒过截教的探查?”赵淮中问。
  “截教的手段我太熟悉了,自有应对之法,退一步说,即便这两人被识破又能如何?我们又没什么损失,成功则有所得。”姒樱说。
  女神仙开始着手对付截教,大秦则负责提供各方面的支持。
  不过赵淮中现在的关注点,在秦、齐两国的交锋上。
  十一月末,下午。
  齐境偏西方向,有座边城叫平邑(今山东东南区域、临沂市西陲)。
  平邑继续往西,便是秦齐交界的缓冲区,地域空旷,矮丘起伏。
  这段时间,周边区域厉兵粟马,警戒森严,双方的斥候交错穿插,时而碰撞争锋。
  丁堰是秦军的一名斥候长。
  他今年二十七岁,加入秦军已有九年,是名老兵,目前负责统领着一列三十名斥候。
  九年的秦军生涯,在丁堰身上留下了超过二十道伤痕,有十余道是剑戈所伤,还有两处箭伤,以及一处攻城弩留下的射袭伤。
  那一弩是前年攻魏时受的伤。
  丁堰当时下意识的抬手侧身,想要躲避,被破空的弩箭擦扫,射掉了小半边手掌和两根手指,战后他得了个诨号,就叫丁八指。
  秦军老兵,皆历尽生死,越养越凶悍。
  九年,丁堰随同秦军南征北讨,经历过上百次大小战事,从一名新兵,慢慢变成经验丰富的老兵。
  身为斥候,每次开战,都处在和对手交锋的最前线,是丁堰最骄傲的两件事之一。
  另一件让他骄傲的是五年多之前,匈奴人攻击赵、秦北线那一战。
  他充当斥候出任务,在秦境以北的草原和匈奴军的一支小队遭遇。
  当时秦军人少,故而人人皆有必死之心。
  丁堰拼死咬断了一名匈奴副将的喉咙,最终和两位队友成功突围,把探查到的匈奴布防消息带回了大秦。
  战后,丁堰受到当时还是秦储的赵淮中召见,对其颇多勉励。
  储君现在已经是我大秦之王,不久后,还会成为整个天下的王……每次想起这事情,丁堰就觉得美滋滋。
  这些年他逢人就吹,自己曾经面对面和大王说过话,而且准备吹一辈子。
  阳光绚烂的午后,丁堰带队巡防。
  三十多名秦军,分成一前一后的阵列。
  前边人少,只有四人,负责警戒探路,是斥候里的斥候。
  后边二十多人,一边前行,一边听丁堰再次吹嘘自己的战绩。
  他身畔跟着的一名斥候叫曹二庆,人称曹二,长得颇为矮小,但特别灵活,是个当斥候的好手,入伍已有一年半的时间。
  丁堰正在吹嘘,神色忽然微变,住口不言。
  常年的征战,让他对危险有着近乎本能的感应。
  他挥了下手,示意身畔众人警戒,正要说话,耳畔突然听到一声轻微的锐响,像是有什么东西,在虚空中急速摩擦造成的动静。
  “有人放冷箭…”
  丁堰的视线里,隐约看见两道黑线,一道逼向自己,一道射向身畔的曹二庆。
  霎时间,丁堰纵身扑出,将曹二从马背上扑倒在地。
  嗤!
  射过来的一支箭,擦着丁堰的上臂射过去。
  血光乍现,胳膊上被箭簇揭掉了一大块皮肉,鲜血淋漓。
  丁堰顾不上查看伤势,落地的同时大喝道:“敌袭,散开!”
  对手有箭,散开可以减少被对方射袭造成的伤害。
  数十丈外,一处矮丘后,一列齐人的斥候,驰骋而出。
  对方有四十余人,比他们人数略多,正是齐人的斥候队伍。
  齐军斥候出现后,弓弩震颤,密集的箭羽射过来,负责在最前方探路的四名秦军,距离对方极近,顿时被射落坠马。
  被扑到马下的曹二翻身坐起,扭头看向丁堰。
  幸亏丁堰将他扑倒,不然这时候他可能已经中箭死了。
  丁堰在地上打了个滚,旋即站起来,满脸戾气,动作迅快的重新翻上马背,低头弓腰,将身子紧贴在马侧,挥手道:“对方并不比我们人多,冲上去跟他们干!”
  “诺!”
  身后的斥候齐声答应,人人皆和丁堰一样,将身子伏低在马侧,以减少受袭面积。
  对手并不比自己人多,选择前冲,绝不后退是秦军早年和西北游牧部落交锋时,就留下了的传统。
  斥候的战马皆为甲等良马,多年征战,让这些马和他们背上的主人心意相通。
  霎时间,战马狂奔如离弦之箭,往对面冲去。
  “不知死活,放箭,射死他们。”
  对面的矮丘上,齐军的一名斥候首领。
  三十多岁年纪,脸上有一道食指长的伤疤,血肉外翻,便是近日和秦军交锋受的伤。
  眼见秦军冲上来,齐军迅速进行了第二轮射袭。
  让他们惊讶的是,秦军奔驰而来的那队斥候骑乘的马,每匹马的马鞍上,马蹄铁上,都有秘文的光芒亮起。
  马鞍上的秘文交织,主防御。
  马蹄铁上的秘文闪烁,提升速度。
  齐人的箭矢射出,马鞍上的秘文被秦军触发,顿时便在马头前方,形成了一道秘文护壁。
  马蹄铁上的秘文被触发,马速陡增,一个倏忽间便杀到了齐人面前。
  一干齐军由于错判了秦军马速,措手不及间就有数人,被冲过来的秦军刺死。
  就在这时,曹二庆忽然低喝道:“列长,你胳膊上中箭的地方,冒的是黑血,箭上淬了毒…”
  冲在最前边的丁堰,这才感觉到胳膊上一阵麻痒。
  他低头看了一眼,受伤的左上臂,一缕紫黑色的气息,正沿着伤口往肩头扩散。
  “先冲杀这些齐人!”
  丁堰低喝一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