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朕又突破了 >

第133章

朕又突破了-第133章

小说: 朕又突破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秦之主……”他心里掠过一丝明悟。
  花草居院落内,赵淮中的目光,往姒厉等人所在位置看了一眼。
  这一霎,姒厉突然生出落荒而逃的冲动。
  他从未见过有人的目光,能具有如此强的穿透性,只是隔空看过来,姒厉便涌出一种被看穿所有秘密的观感。
  他很清晰的感觉到,在大秦之主往自己所在方向看过来的刹那,意识中就像是被一股力量侵入,所有的秘密,在这种力量面前都无所遁形。
  而实际上赵淮中投过来的目光,并未刻意落在姒厉身上。
  因为姜姞昨晚的话,让赵淮中打量了韩月一眼。
  旋即收回目光,步履从容的进了花草居。
  门口处,神农氏,包括姬家的姬妘,韩月等人,已经跪伏下来,给进入花草居的那个背影见礼。
  姒厉犹豫了一刹那,也跟着跪了下来,心里的悸动却是如同浪潮翻覆。
  世上居然有这样的人,这样的力量…
  他们一行人本是想进入花草居拜访,眼下王驾亲至,自然没了他们进去的机会。
  被花草居的门房挡在了门外。
  赵淮中待了没多一会,便返回了咸阳宫。
  穆阳静忙着春耕事宜,没工夫搭理他。
  另一边,从花草居离开,姒厉立即告辞,匆匆离去。
  韩家在咸阳住的韩候府。
  姬妘和韩月在黄昏时分返回。
  姬妘一路上都很雀跃,韩月则正相反,多数时候保持沉默,回来后忽然对姬妘道:“姒家之人接近我等,怕是暗藏其他目的。
  你小心些,别和他们走的太近。”
  韩月多智,姬妘则直来直去,有些缺心眼,不由得问道:“你看出什么了?”
  韩月摇头,她自从出落成少女以后,就连韩人宗室的一些名义上的长辈看她的目光,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欲望和觊觎。
  她对这类目光非常敏感,刚才的接触,她能隐约感觉到姒厉藏而不显的一股侵略性,沿途都在注意打量她和姬妘,如同在注视猎物。
  姬妘笑道:“你放心好了,那姒家人要是敢把主意打到我姬家身上,有他们好瞧的。”
  话罢摇曳着臀儿先进了屋。
  韩月紧随其后。
  ————
  秦王四年,四月末。
  草原上寒气依然不减,但覆盖着茫茫草原整个冬天的大雪,已经开始融化。
  空气里多了一丝暖意。
  挛鞮曼站在白狼城王宫的主殿顶端,远眺城外的辽阔草原。
  执掌王权数年,挛鞮曼暗藏雄志,承袭其父遗愿,正带领着匈奴,一天变得比一天强盛。
  挛鞮曼收回视线后看向身后:“大萨满,我父当年便是被南人刺死在我足下的这座王殿内!”
  “嗯。”身后响起一个低沉苍老的声音。
  回应者便是匈奴大萨满,身穿黑红两色萨满袍,面上满是风霜的刻痕,皱纹深陷。
  他的背脊已有些佝偻,但眼神幽深冰冷,仿佛能吞噬人的精神。
  数年过去,大萨满的力量亦是愈发渊深莫测。
  “魏人派来的使臣,说要联合我匈奴抗秦,大萨满怎么看?”挛鞮曼的声音,雄浑悦耳。
  “我与大王看法一致。”大萨满徐徐道。
  挛鞮曼:“大萨满知道本王怎么想?”
  “杀父之仇,不可不报。”
  大萨满淡淡的道:“何况是我匈奴首领被刺身死,此为我匈奴全族之辱。
  而大王一日不能报杀父之仇,我匈奴王姓中,便有人不会真正服从大王。”
  大萨满顿了顿:“但近年来我一直在关注中土变化,我匈奴数年间不断壮大,秦人也是如此,已连灭韩赵两国,鼎盛之势不可阻挡。
  故而魏人才想到要借助我匈奴出手袭秦。”
  挛鞮曼:“魏人想利用我匈奴,本王岂会看不出。但如今我匈奴王帐之下,草原部族数以百计,勇将千员,游骑数十万。
  秦人虽强,本王有何惧哉!
  若秦稍弱,本王早率军荡平秦地。正因秦人强盛,方能成为我匈奴的对手。”
  挛鞮曼话罢轻喝了一声,一头巨大的白狼虚影,在其身后浮现,对着南方的天际,嘶吼咆哮。
  “眼下还不是全面攻秦的时机,但我预备派出一明一暗两支部众,兵压秦境以测其兵锋,掌握秦人虚实。”挛鞮曼缓缓道。
  ————
  五月中,赵淮中收到匈奴遣骑兵往南线活动的消息时,正在桃源洞天里帮穆阳静种地。
  他手上拿了把锄头,带着些好奇的打量。
  那锄头看起来平平无奇,是一把用石头磨出来的锄头,古老原始。
  实际上这把锄头的来历大的吓人。
  “这就是天地间的第一把锄头?”
  赵淮中颠了颠手里的石锄,扭头问挽着裤腿,在水田里查看试种水稻的穆阳静:“你神农氏好东西也太多了,什么第一都让你们家占了。”
  穆阳静没好气道:“你又看上我们家的锄头了?”
  赵淮中摇头:“我看上的不是你们家的锄头。”
  穆阳静抿着嘴不吭声,专注查看眼前的水稻。
  她将蓝色长裙下的内衬,挽到膝盖上方稍许,匀称的小腿在水面和裤管间露出一小截儿,白生生的,细腻如雪。
  就在这时,虞妫从洞天外走进来,大氅飞扬,靠近汇报了匈奴人的动向。
  “想休息一年都不成,非要挨揍才能老实是吧。”
  大秦之主轻挥了下手里的锄头,遂把手里的锄头放在地上,跟穆阳静打了声招呼,离开桃源洞天,返回了咸阳宫。
  等他具体看过夜御府暗探送来,记录着匈奴人动向的密报,道:
  “廉颇将军前日还来找寡人,絮叨说原以为归秦能有很多仗可以打,哪知来到我大秦以后,整天就是吃了睡,睡了吃,烦躁的很。
  来人,去召廉颇入宫。告诉他,寡人要放他出去打仗了。”
  “大王,此战让廉颇去,吾觉得不是最佳人选。”另一员大将被内侍带领,恰好从门外走了进来,扬声说道。


第235章 秦军虎贲甲天下
  进来的是蒙骜,披甲,战意昂扬。
  蒙骜也是赵淮中招来的,有事安排。
  “蒙将军稍安勿躁,且坐。”赵淮中话落,蒙骜便坐在他左下手。
  稍后,须发皆白,但健步如飞的廉颇,一脸兴奋的跟着内侍进来。
  “大王,有仗要打了?”
  廉颇亦是披甲而来,像是迫不及待,提前做好了战斗准备。
  赵淮中未说话,蒙骜先开口道:“有仗也轮不到你廉颇去打。”
  廉颇看看蒙骜,又瞅瞅赵淮中,强忍着没吭声。心忖有仗打就行,吾来秦以后未立寸功,立足不稳,被人质疑亦是应当,先不与其争执,等以后再找他算账。
  他追问道:“大王,可是有仗要打?”
  赵淮中颔首:“匈奴想来犯境,我欲遣廉颇将军前去迎敌,将军可有把握?”
  廉颇不答反问:“匈奴来敌多少,行军路线为何,大王能给我多少兵马粮草?”
  “来敌分两路,其中游骑五万,加上其余护卫粮草等辅兵,合共八万人左右。送来的消息说,应是还有一支游骑作为策应,但草原辽阔,离开白狼城后,这支游骑的踪迹便消失了。
  隐在暗中的游骑,人数不会超过一万五千人。
  他们的主力行军路线,是出白狼城,一路南来,直逼原赵地代郡。
  寡人会给廉颇将军对等的兵力,如何应战,由将军自行定夺。”赵淮中缓声说道。
  “大王,吾不同意廉颇出战。
  其上次统兵,还是在赵地,此后流亡魏、楚两国,已有多年未曾领兵,吾料定廉颇现在对兵事早已生疏。”
  说话的仍然是蒙骜。
  秦军内部也不是没有山头,蒙骜乃军中重臣,秦人功勋大将。
  他看不上廉颇这种后来投秦的将领,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廉颇两次被蒙骜否定,尤其是蒙骜明显瞧不起他,说他多年未战,已经不知兵,这对一个将领来说,是莫大的羞辱和轻视。
  廉颇忍得相当辛苦,但还考虑着在赵淮中面前,不想放肆,脸憋得涨红。
  这种忍着脾气不发作的经历,在他这里,已是生平少有的好脾气。
  岂知蒙骜冷笑了一声:“以我秦军之精锐,匈奴又是远道来袭,大王给出对等的兵马,去应对匈奴。廉颇你居然应了,当真不知羞耻。
  若是换成我来统军,只要五万兵马,足可以全胜之势击穿匈奴来犯之兵。”
  又道:“大王若想用廉颇,可让其作为我蒙骜副将,随吾出征,以学习兵事。”
  哇呀呀呀…吾实在忍无可忍,这蒙骜欺吾太甚。
  廉颇面红耳赤,决定掀桌子:“你蒙骜放屁,吾不知兵事?
  吾率军征战时,你还未及冠,吾屡立战功时,你不过刚学习带兵。
  敢说吾不知兵事?你蒙骜攻魏打了几次胜仗,就敢小瞧天下将领不成?
  吾让你看看吾知不知兵事!”
  廉颇伸手一指,面前兵道杀伐之气流转,浮现出一道法力幻象,拉伸开来,竟是一张记录着各国地脉走势的阵图。
  他伸手再指,阵图放大,其中露出两军对垒的气象。
  千军万马微缩在阵图上,对垒厮杀,激烈之极。
  细看其中景象,却是在模拟当初蒙骜驻守秦军西线,与妖族大战的过程。
  那阵图中的景象,巨细无遗,法度森严,兵戈之气冲霄。
  图中两军交锋,军阵变化,攻防间气度严谨,与真实无疑。
  “吾离赵多年,虽不曾带兵,但潜心修行,研究兵法策略,又以多年带兵经验形成的意识烙印,祭炼分化出这张兵道阵图,日夕在其中推演兵事,如亲临战场之上。
  你蒙骜敢说吾不知兵?”
  廉颇脸色通红,一口气喷完仍觉得不舒服,眼神睥睨注视蒙骜。
  要不是顾忌自身在大秦寸功未立,又确实想带兵出去打仗。廉颇早口吐芬芳,把蒙骜喷到死。
  他喷完了别人,自己也气够呛,呼哧呼哧的一阵急喘。
  蒙骜眼神微眯,扫了扫廉颇祭出来的阵图,心头暗惊:能以神魂意识演化兵阵,如此真实。
  这廉颇和王翦一样,是兵圣?!
  蒙骜念头起伏,嘴上仍旧不屑:“不过是纸上谈兵,军阵演化不论如何真实,总归不是实战,不足取信。”
  一句话就把廉颇所演化的兵家阵图,全盘否定。
  廉颇额头的青筋突突直跳,道:“大王,吾愿立下军令,若此战不能击溃匈奴,果如蒙骜所说,吾廉颇愿自绝两军阵前。”
  这可有些狠了,你要万一输了,真自杀不成…赵淮中笑道:
  “将军不必立下军令,寡人是信任将军的。”
  廉颇摇头:“吾自愿立下军令,此战若不胜,吾就要自绝,大王不必再劝。”
  蒙骜暗笑:“既然他非要立军令,大王便允了吧。
  吾也想看看他能有什么本事。”
  廉颇喝令内侍拿来纸笔,气咻咻的写下了一张军令状,大步流星的走到蒙骜面前,把军令状往矮席上一拍:“这军令就放在你这里,你等着看。”
  “大王,吾何时可领兵出发?”
  “兵贵神速,只需将军准备妥当,随时都可起兵迎敌。”赵淮中旋即赐下兵符。
  廉颇双手接过调兵的印符,心情激荡,热血上涌。
  多少年了,吾终于再次拿到了兵符,且是调动天下强军大秦兵马的将符……廉颇抖了抖身子,对赵淮中深鞠,转身慨然而去,都没再看蒙骜一眼。
  等廉颇去了,蒙骜和赵淮中对视而笑。
  蒙骜是真的有些不放心廉颇带兵,但一再以言语激怒廉颇,亦有蓄意的成分。
  “廉颇归秦,有急于立功的心态,锐气很足,但若失了小心,怕是会轻敌冒进,大王不可不防。”蒙骜谏言道。
  赵淮中道:“蒙将军放心,此战过后,世人当知廉颇未老。”
  蒙骜讶然:“大王对其倒是有信心?”
  赵淮中笑而不语,片刻后方道:“寡人召集蒙将军前来,也有安排。
  将军在圣法境巅峰滞留已久,可曾考虑过突破兵圣境界。”
  蒙骜叹息道:“兵道成圣,既要有自身修行,又和战场统兵,屡战屡胜的一股气势有关。
  王翦大将军年纪尚轻,气血充盈,且一生百战而不败,一股兵伐之气锋锐无俦,故能一路破关,势不可挡。
  王大将军身上的无敌气势,吾生平只在三个人身上见过,还有一个是大王。
  另一人是武安君白起,吾当年为白起将军副将,亲见将军战伐无双……”
  蒙骜叹气道:
  “吾到了这把年纪,血气已有衰退迹象,早不做突破圣人境之想。”
  赵淮中:“以寡人看来,将军破入兵圣之境,并非毫无希望。
  将军攻魏最有经验,若能带兵攻入魏人国都大梁,破了魏人国运之势,当有趁机冲击兵圣的机会。”
  这话要是换个人说,蒙骜未必当真。但赵淮中既是国主,又是当代最具天赋的修行大家。
  赵淮中说出来,信服力远非其他人能比。
  蒙骜大喜,问:“大王的意思,是要让吾去攻魏,以助吾成就兵圣?”
  赵淮中嗯了一声:“现在还不是全面攻魏的时机,但魏人躲在背后挑唆匈奴,岂能不还以颜色?
  便由蒙将军亲去东线,做出兵逼魏境之势,教教魏午如何做人。
  待来日全面攻魏,寡人亦会委派蒙将军为主将。”
  蒙骜躬身执礼,肃然领命。
  翌日攻魏竟落在吾头上,泼天的大功,青史留名,大王对吾当真看重…这是蒙骜心里的潜台词,美滋滋。
  ————
  秦是五月中接到消息,匈奴起兵,准备寇边。
  但各类兵员开拔准备妥当,直到六月,匈奴骑兵,才逐步接近了原赵地边境的代郡。
  适时廉颇早在代城陈兵多日。
  正午,阳光灼目。
  城头上,廉颇一身甲胄,单手掐腰,另一手握持腰间佩剑的剑柄,意气风发的眺望代城以北方向。
  “廉颇将军,斥候汇报,匈奴先锋兵马,明日即可逼至代城。”
  说话的是蒙恬。
  他和王贲,正站在廉颇左右。
  大秦的年轻将领,参与的战斗越来越多。
  王贲,蒙恬、蒙毅哥俩,目前都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锋芒日盛。
  “老将军素有善守之名,号称铁壁。匈奴来袭,将军是准备以守势接敌,消耗匈奴人兵锋,而后寻机逐步蚕食匈奴兵马?”王贲问。
  廉颇沉声道:“吾以往多采取守势,和当时在赵为将有关,要考虑赵之国力。如今吾统帅秦军,大秦虎贲,甲于天下,难道是假的不成。
  吾等兵多粮足,打匈奴,还需要守吗?”
  “吾统兵半月,日夕与军卒同寝同居,便是为了了解秦军战力。
  来人,吾等提前一日出城,往北以迎匈奴蛮子。”
  ————
  赫连勃多是匈奴近年成长起来的猛将。
  他今年四十二岁,其人亦是匈奴贵族出身,身形高壮如铁塔,坐在马上,双足几乎能够到地面,可见其身躯魁伟到了什么程度。
  他骑在马上,宛若普通人在骑一只大狗,画面莫名滑稽。
  赫连勃多便是此次匈奴寇边人马的先锋统帅,其一路急行,直逼大秦代郡。
  六月十二日。
  中午,骄阳如火。
  距离代城渐近,赫连勃多驻马远观前方的地平线。
  他的左右是数十位匈奴勇将,各具异象,气势彪炳。
  鬼方等著名善战种族,亦都随行而来。
  赫连勃多驻马询问左右:“前方不足百里,便是南人边城?”
  赫连勃多身后,有一员年轻的骁将,为鬼方族将领,牟联文都。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