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掌灯判官 >

第506章

掌灯判官-第506章

小说: 掌灯判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还去大宣的罚恶司,千乘的判官依旧不伦不类了,徐志穹准备去一趟千乘国的阴司,但在此之前得先弄清楚两件事。
  一是去阴司的入口在哪?
  二是千乘国有没有阴司?
  徐志穹先后问了几名判官,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千乘人,而且都曾在神机司任职,有修为,有官职,也有见识。
  可这些人都不知道千乘阴司的所在。
  姜胜群道:“说直白些,在入判官道之前,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阴司,我没见过冥道修者,甚至不知道人有前生来世。”
  既是这种状况,那就没别的办法了,只能试探着闯一回。
  可阴司的入口在哪?
  当初忘了问了。
  公输班说派一名匠人来做售后服务,这名匠人目前还没到位。
  等些日子再说?
  可得等到什么时候?那匠人什么时候能来?
  罚恶司如果不能和阴司取得联系,其基本功能都无法运转。
  徐志穹不想等了,夏琥也赞同:“这罚恶司虽然大了些,咱们有一百多人,四下找上一天,肯定能找到!”
  “使不得!”钱立牧赶紧打消了夏琥的念头。
  他是五品判官,徐志穹给了找了一间长史堂,让他先住下。
  他知道长史堂里边是什么模样,也知道千乘罚恶司还有很多地方,不方便被人看见。
  “兄弟,叫上几个信得过的人去找找看,不光信得过,还得有些身手的,千乘国的阴司,难说是什么状况。”


第721章 罪业分轻重
  徐志穹拿出了指路灯笼,回想着望安京罚恶司通往阴司大门的样子,将意象之力缓缓灌注进了灯笼杆。
  千乘罚恶司的规模,远比京城罚恶司要大,通往阴司大门的尺寸估计也要大不少,外观也未必一致,且试着找找看。
  指路灯笼点亮了,循着光晕一路走向去,徐志穹穿过了整个罚恶司,一直走到了城墙边,来到了城门洞,眼前又是一座城门。
  这座城门是罚恶司通往阴司的大门?
  徐志穹是从正门进来的,这座城门与正门相对,按照正常的建筑习惯,正门是南门,那这座门就是北门。
  京城罚恶司通往阴司的大门就在北边,因为阴司在两界州的北边。
  从地理位置判断,这道城门确实应该通往阴司。
  可京城罚恶司的北门共有三扇,一扇通往冢宰府,一扇通往赏善司,一扇通往阴司。
  这里为什么只有一扇门?
  徐志穹在城门上推了一把,沉重的城门,感受到了意象之力,缓缓开启了。
  大门之后,是一片浓密的雾气,雾气之下,徐志穹俯下身子,在地上看到了些许石子。
  这是一条石子路吗?
  应该是条路,只是太久没人养护,被两界州的风沙侵蚀的不成样子。
  徐志穹决定带几个人去探探这条路,可带什么人去,却得细细考量。
  千乘国的判官道已经消失多年,阴司对判官的态度犹未可知,想恢复判官和阴司之间的秩序,估计会有一些阻力,而冥道修者在阴司又拥有极高的战力。
  得带几个中用的人去。
  徐志穹召集一众判官,挑选人手,几名山匪出身的判官主动请缨。
  勇气可嘉,可他们原本的修为不济,判官修为也是九品,没有和冥道修者交手的本钱。
  宁勇伟有八品杀道修为,倒还凑合,且算上他一个。
  从神机司里出来的几个判官修为尚可,尤其是姜胜群,正经的儒家四品修者。
  可这群老油条个个奸滑,他们知道冥道修者不好招惹,一个个缩在后边,不动声色。
  徐志穹看了姜胜群一眼,皱眉道:“等甚来,等我揪你去么?”
  姜胜群无奈,来到了徐志穹身后,包怀洛和章世锋见状也要出列,徐志穹冲他们摆了摆手。
  他们修为不低,但此行作用不大。
  墨家擅长防御,却不擅长应对意外,满身的装备虽说强悍,但在阴司难以发挥作用,对方一个万刑之技就有可能碾压他们。
  李杰也是杀道八品,这人机敏,而且能说会道,关键时刻能做出些应对,回来之后,还能给其他判官传授些经验,也算他一个。
  其他人呢?
  沈书良和沈维义父子?
  无常道修者的实力非常强悍,可这对父子的战力实在拉胯,沈书良懂得淆乱和塞听之技,塞听之技还只能用在自己身上。
  沈维义只会用淆乱之技,用的还不及他爹纯熟。
  罢了,带上沈书良吧。
  一百多个判官,选出几个中用的还真是不易,徐志穹正在斟酌,姜梦云在队列之中小声对武四道:“四爷,想不想去看看?”
  武四哼一声道:“挖苦我么?”
  “我哪有那个胆量,我这是真心想问问您的心思。”
  “我去作甚?招人耻笑还是等人打杀?千乘阴司是什么模样,难道你心里不知晓?”
  姜梦云摇头道:“许多年未曾去过,我还真想去看看。”
  “那你就去,走漏了身份,却别连累了我。”
  姜梦云主动上前,宁勇伟很是鄙夷:“伱一个魅妖出身,本是没修为的,何必跑去送死?”
  “你怎么知道我没修为?”姜梦云拍了拍宁勇伟的脸蛋,“老娘修为深着呢,要不改天你试试?”
  宁勇伟一撇嘴:“我是为你好,遇到凶险时,可别说没人救你。”
  “有没有人救我,也轮不到你做主。”姜梦云看了看徐志穹,徐志穹微微点点头。
  能看穿徐志穹的易容术,足以证明姜梦云不是凡辈。
  夏琥、钱立牧、卓灵儿、赵百娇都想跟着去,徐志穹只带了卓灵儿。
  此行是去探路,不是火并,虽然可能动武,但也不至于拼上全部家底,把几个重要帮手留在罚恶司,纵使出了变故,也有人接应。
  点齐人手,徐志穹且把罚恶司暂且交给钱立牧,带上众人即刻启程。
  走出北门,地上的石子路断断续续,徐志穹打着指路灯笼,吩咐一声:“留好记号!小心迷路。”
  “这事交给我!”宁勇伟拔出匕首,走个百十来步,就在地上划一刀。
  当山贼的,踩盘子的时候也怕迷路,这手段他熟。
  走了一个多时辰,一座古城出现在了眼前。
  且看城池高矮,再看大小格局,徐志穹心里有了底数。
  这就是酆都城,和大宣的阴司差不了太多。
  又走了一刻,众人来到城下,但见城门紧闭,门前砂石颇多,看架势,这座城门许多年未曾打开过了。
  难道千乘国的阴司也废弃了?
  那千乘国那么多亡魂去哪了?
  徐志穹调集意象之力,趴在城墙上倾听。
  有动静。
  这城里有人,可城门为什么不开?
  思量之间,卓灵儿似乎看出了端倪。
  从外表来看,卓灵儿只是二十许人,实际上,她入道将近三十载,当了十几年的索命中郎,在道门里的经验比徐志穹要丰富。
  “马郎,罚恶司废弃多年,与阴司联络想必早已断了,这扇门应该是阴司的南门,咱们且去西门看看。”
  徐志穹眨眨眼睛:“西门有何特别之处?”
  “按照大宣阴司的格局,南门直通罚恶司,西门直通黄泉路,鬼魂终究得有个去处,西门必定开着。”
  徐志穹觉得有理,带上众人往西走。
  判官脚快,贴着墙又走了一个多时辰,渐渐看到了黄泉路的影子。
  黄泉路好生热闹,一众亡魂排起长队,逐个往门里去。
  李杰道:“长史大人,您在此稍候,我且上前打声招呼。”
  李杰平时经常跟着单忠明出门,遇到事情的时候都是他先行接洽,这是做跟班的基本常识。
  徐志穹拦住李杰,没让他去。
  黄泉路上的亡魂队伍之中,有一张熟悉的面孔。
  百福县知县,陈恩泽。
  这位清廉节俭的知县,曾被徐志穹敲了一万两银子。
  徐志穹当时没杀了他,是为了保护何青叶一家,其实这人的性命,早就已经寄放在徐志穹手里。
  真没想到他走的这么急,这才几天,就上了黄泉路了。
  陈恩泽自然不是什么好人,虽然没见过他的犄角,但按徐志穹欧的估算,像他这样的青天廉吏,罪业一般不低于五寸。
  在没有罚恶司的情况下,这样的恶人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置?
  像平常人一样,继续投胎做人,还是说阴司这厢也有一套奖惩规矩?
  徐志穹对此很是好奇,且给了卓灵儿一张拍画,让她带着众人等候接应。
  他用易容术该换了容貌,变作一个亡魂的样子,默默跟在了陈知县身后。
  这属于典型的插队行为,徐志穹打算和身后那人道个歉,回过头一看,发现身后是个衣衫单薄的女子,手里抱着个木盒,神情麻木的往前走。
  “这位大姐,我这……”
  徐志穹刚一抱拳,女子摇了摇头。
  她不在意徐志穹插队,也没心思和徐志穹说话。
  转过身再看,走在前边的陈知县,手里也抱着个木盒,他这一身倒是华丽,虽不是官袍,但衣料上乘,做工精致,尺寸得体,却也不折了知县老爷的身份。
  奇怪了,我此前押解亡魂的时候,都是赤着身子,这些走黄泉路的,为什么都有衣衫?
  有衣衫也对,人家也不是罪囚,理应走的体面些。
  可为什么这衣衫还分三六九等?
  这些人中,有人衣衫厚实,有人勉强蔽体,走在知县前面的,是一个老翁,身上不着寸缕。
  每个人手里都抱着个木盒,这木盒又是做什么用的?
  徐志穹且用幻术幻化出一个木盒,也在手里抱着,跟着众人一边往城门走,一边向前张望。
  一名男子走到门前,把手里的木盒交给了城门吏,城门吏拿起杆秤,挂着木盒一称,嘴里喊道:“罪业三两六,铁签子三根!木签子六根!”
  另一名城门吏拿出三根铁签子,六根木签子,交给了壮汉,壮汉拿上签子,接着往城里走。
  徐志穹心里踏实一些,原来千乘国的阴司也会衡量不同人的罪业。
  他们不看长短,看轻重,罪业三两多,拿上铁签子和木签子,估计是要受罚计数的。
  男子后边跟着个中年妇人,妇人把木盒交给了城门吏,称过之后,城门吏道:“罪业二钱,木签子两根!”
  罪业二钱,这证明罪业很轻,罪业轻的人,拿两根木签子,受罚受得少。
  女子身后是个老妪,穿着挺体面,她那木盒重量四斤六两,拿了四根铜签子,六根铁签子。
  老妪冲着城门吏道:“军爷,我不懂规矩,多买了件衣裳,您再容我攒两天,我肯定能多攒个铜签子。”
  城门吏皱眉道:“什么时候上的路?”
  “半个月前……”
  “都特娘半个月了,还特么等什么等?赶紧上路,要不然把你当野鬼收了。”
  老妪叹了口气,进了城。
  这老妪好奇怪,听她说话,似乎知道阴司的规矩。
  寻常的亡魂怎么可能知道阴司的规矩?除非她还有前生的记忆。
  也有另一种可能,她可能在酆都城外徘徊了许久,有人指点过她一些事情。
  她想争个银签子,那证明银签子比铜签子要好。
  以此类推,罪业越重,签子越好。
  这是什么道理?
  或许千乘国罪业轻重的概念,和我想的不一样,罪业越重,也许这人越善良。
  转眼之间,排到了那赤着身子的老翁。
  “罪业不足一钱,没签子!”
  老翁低着头,走进了酆都城。
  老翁身后是陈知县。
  陈知县把木盒子交给了城门吏,城门吏一称:“罪业一百三十三斤二两一钱,金签子一根,银签子三根,铜签子三根,铁签子两根,木签子一根!”
  陈知县一抱拳:“谢诸位。”
  城门吏把一大把签子交给了陈知县,还说了句客套话:“一路好走!”
  陈恩泽拿上一大把签子,排队亡魂纷纷投来了艳羡的目光。
  陈知县环顾四周,双眼之中,充满了对其他鬼魂的鄙视。
  徐志穹想看看他手里的签子。
  见徐志穹衣着单薄,陈恩泽瞪了徐志穹一眼,憎恶的表情,就像再看街边的乞丐。
  徐志穹有些迷茫,他看不懂这阴司的规矩。
  按照他此前的推断,好人的“罪业”很重,签子很好,来世的命运也应该很好。
  以此推断,陈知县的“罪业”很重,签子很好,来世的命运肯定不错。
  可陈恩泽是个好人么?
  显然不是!
  他凭什么得了这么好的签子?
  这事得好好验证一下。
  到徐志穹了。
  刚才陈恩泽的木盒有一百三十多斤重。
  陈恩泽能抱得起一百三十多斤的盒子么?
  他活着的时候肯定不能,死了之后也大概率做不到。
  看城门吏拿着陈知县的盒子,神情十分轻松,这里边肯定另有玄机。
  盒子里有多少玄机不要紧,徐志穹看到了城门吏手里那杆秤。
  徐志穹把木盒交给了城门吏,盯着那杆秤,看了片刻。
  城门吏一称,高喊一声道:“罪业二百七十七斤三两六钱,金签子两根,银签子七根,铜签子七根,铁签子三根,木签子六根,您里边请!”


第722章 轮回看命签
  徐志穹用木盒子换了一大把签子,前后所有亡魂的眼神都变了。
  守城卒道了一声:“请!”
  这个“请”字,触动陈知县为官多年的神经,他本能的伸出手,也道了一声请。
  等进了酆都城,众人继续排成一行,往阎罗殿走,陈知县倒换脚步,慢慢走到了徐志穹的身后。
  这就是为官多年积累下来的素养,见了身份尊贵之人,得自然而然走到对方身后。
  “这位大人,如何称呼?”陈知县一抱拳。
  大人?
  为什么要叫我大人?
  徐志穹道:“在下姓马,敢问阁下高姓大名?”
  “在下姓陈,昔日曾执掌一县之地,不知马大人在何处高就?”陈知县认准了对方出身于仕途。
  徐志穹道:“生前在刑部当过几年差。”
  看徐志穹没有说出官职,陈知县又试探着问道:“马大人如此阔绰,想必家境甚是殷实。”
  阔绰?殷实?
  这话从何说起?
  徐志穹且顺着话头说道:“陈知县的家境想必也是不错。”
  陈知县摇摇头道:“若说家境,真真羞煞人,老朽一生也留下不少积蓄,奈何儿孙不孝,白白置下了这份家业。”
  徐志穹越听越糊涂,忽听身后的女子道:“你且知足吧,有金签子,下辈子还是富贵人,可怜我买了这身衣裳,把陪葬都花光了,也只换来这根铁签子。”
  陈知县皱眉道:“放肆,此间哪有你说话的地方?”
  女子哼一声道:“过了奈何桥,喝了孟婆汤,谁还认得谁?我说两句怎地了?”
  徐志穹问一声道:“你花光了陪葬,只为了买件衣裳?”
  女子叹口气道:“我家境不算穷苦,可也不算大富大贵,陪葬里就一只铜镯子,能换来这身衣裳算不错了。”
  徐志穹又仔细看了看那女子的衣衫。
  说是衣衫,其实就是一块粗布裹在了身上。
  她买这衣裳有什么用?
  遮羞?
  且如她所说,眼看要上奈何桥,却还怕的什么羞?
  徐志穹转眼看看陈恩泽:“陈知县这身衣衫,倒是体面。”
  陈恩泽连连摆手道:“我也没别的念想,就是想和家里人,多说几句话。”
  前头一个老妪恨道:“多说几句能怎地?我跟我儿子说了好几次,也没见他可怜可怜他老娘!”
  那赤着身子的老翁抽泣一声道:“伱们都知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