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掌灯判官 >

第178章

掌灯判官-第178章

小说: 掌灯判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你可要说说看是什么地方,”钱立牧笑道,“皇宫我没去过,可我不想去,我对那地方厌恶的紧,
  有几处官府我也没去过,我也不想去,我知道你有门道,那些地方就别带我去了。”
  看来钱立牧对徐志穹的凡尘生活非常了解。
  而徐志穹也确定了钱立牧在凡间的身份。
  “钱大哥,你说这些地方我也不爱去,我说一个咱们都爱去的地方,勾栏,你看怎么样?”
  钱立牧闻言,笑了。
  夏琥又踹了徐志穹一脚:“你刚认识钱大哥是怎地?京城里有钱大哥没去过的勾栏么?”
  徐志穹道:“我所说的这勾栏,不在京城。”
  钱立牧道:“滑州的瘦马栏,盐州翠山栏,浮州的天秀栏,渊州西金栏,天南海北,出名些的勾栏,我没去过的真是不多,要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兄弟倒可以推荐几个。”
  徐志穹道:“涌州有一处名栏,钱兄去过么?”
  钱立牧皱着眉头道:“你说的是十方勾栏?”
  徐志穹点了点头。
  钱立牧半响不语,徐志穹十分紧张。
  莫非他真的去过?
  莫非他不喜欢那份风情?
  默然许久,钱立牧摇头道:“十方勾栏我没去过,但那地方我不喜欢。”
  “既是没去过,钱大哥为何说不喜欢?”
  钱立牧道:“且听这掌柜的绰号就太狂妄了,什么叫蔑十方?
  勾栏起于京城,兴于京城,各地勾栏许是有些特色,但与京城勾栏不能相提并论,
  碌州已接近北境,想必勾栏之中也有一股毛刹风情,正不正宗尚且难论,却还敢妄称什么蔑十方?真为行家所哂笑。”
  徐志穹在钱立牧身上,看到了自己昔日的影子。
  他有信心把钱立牧拿下,就像周青林当初轻松拿下了徐志穹。
  “钱大哥,咱们现在就去十方勾栏看看!”
  钱立牧摇头道:“那地方我真是不想去。”
  “钱兄,就看一眼,若是不喜欢,咱掉头就走,小弟绝不拦你,若是钱兄喜欢,这口气顺上来了,且指点小弟一句,六品技到底该怎么学!”
  “也罢,”钱立牧点点头道,“可此去碌州山高路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到的,咱们另约个时间吧。”
  “别呀,就今天最合适,”徐志穹道,“咱们罚恶司不是有个地方么,拿着块牙牌,去一座阁楼,把牌子一贴,就能到一处地方,想去哪就去哪……”
  钱立牧听的一头雾水,夏琥和徐志穹相熟久了,想了一会,便明白了徐志穹的意思:“你说的罚恶令和乘风楼吧!”
  徐志穹看着夏琥,表示没听过这两个新鲜名词。
  钱立牧也明白了徐志穹的意思;“马兄弟,拿了罚恶令,到乘风楼,可以随意去罚恶司属地之中的任何地方,可关键是咱们没有罚恶令,而且碌州也不在咱们罚恶司属地。”
  夏琥低声对徐志穹道:“你可千万别打罚恶令的主意,不管有多急的事情,想从冯少卿手里借出罚恶令,却比登天还难。”
  “罢了,咱们不用罚恶令,我直接带您去涌碌罚恶司!”
  钱立牧一愣,没想到徐志穹竟然还有涌碌罚恶司的开门之匙。
  进了罚恶司大门,徐志穹一路询问,很快找到了八品主簿周青林。
  涌碌罚恶司虽说规模不大,但对底层判官却给了不小的照顾,像周青林这种八品判官,在罚恶司也有一个住处,规模和判事阁差不太多。
  看到徐志穹来了,周青林赶紧热情招呼,看到徐志穹又带来一个六品判官,周青林更热情了。
  他让两人少坐,赶紧去通报罚恶长史。
  罚恶长史李慕良闻讯,吩咐道:“好好招呼着他们,能留下一个便好!”
  周青林赶紧带着两人去了十方勾栏,到了凡间,就得摘下面具,钱立牧有些犹豫,徐志穹笑道:“祁大哥,咱兄弟就别藏着了,我早就知道是你。”
  钱立牧一笑,把面具解了下来,徐志穹说的没错,就是那张熟悉的骷髅脸。
  钱立牧,就是祁信安。
  且想一想祁信安在勾栏之中的那份境界,徐志穹笃定,十方勾栏,绝对能留得住他。
  可站在院子门口,钱立牧又不想进去了。
  “这哪里有个勾栏的样子,志穹啊,咱们改天再来吧。”
  徐志穹一再苦劝,钱立牧终于进了大门。
  站在第一座戏台旁边看了片刻,徐志穹道:“祁大哥,你看这地方怎么样?”
  钱立牧点评道:“这风情啊,不够含蓄,我再仔细看看。”
  又看了一会,徐志穹道:“祁大哥,咱们之前说那事……”
  钱立牧品了一口茶水,缓缓说道:“这事不能着急。”
  “我是真着急。”
  “再急你也得养好精神!这几天,多吃,多睡,别总和夏推官一起睡,把精气攒足,三天之后,你再来找我!”钱立牧目不转睛看着戏台,这事他答应了。
  徐志穹满脸惊喜:“大哥,我三天后就来找你!”
  “等等!”钱立牧一皱眉,突然叫住了徐志穹。
  怎地?
  要反悔?
  “三天还是急了些,”钱立牧又喝了一口茶水,“五天,五天之后你再来找我!”
  徐志穹没敢多问,赶紧走了。
  看这状态,钱立牧能在这住上一个月。
  十方勾栏的掌柜,站在二楼雅间里,静静看着这三位判官。
  他拿起画笔,在画布上画了一幅画卷。
  ……
  京城,李七茶坊。
  李沙白坐在画布之前,没动笔,一幅画卷自动呈现在了画布上。
  “殿下,你心上人又去勾栏了。”
  何芳笑道:“去就去吧,人不风流枉少年,李画师,真没想到你在涌州也有暗子。”
  李沙白笑道:“若没点手段,怎能辅佐殿下登基九五。”


第240章 公孙侍郎,本殿下回来了
  大庆殿,朝会。
  龙椅旁边给太子摆了个专座。
  因为皇帝还活着,太子没有登基,只是监国,还不能坐龙椅,只能坐在龙椅旁边。
  但这并不影响太子理政的权力。
  今天朝会,大小官员悉数到齐;前些日子失踪的官员都来了,连太卜都来了。
  今天要处置的第一件政务,是关于公孙文的。
  “公孙侍郎,”太子敲了敲桌上堆积如山的奏章,问道,“弹劾你的奏章共有一百一十六本,其中八十二本建议将你革职查办;剩下三十四本建议将你收监刑部,你怎么看?”
  “臣,问心无愧!”公孙文对此早有准备,他料定太子会革他的职,甚至真把他送进监牢。
  他会先在朝堂之上,带领一众弟子,据理力争,抗辩到底。
  然后在朝堂之外,发动龙怒社一众儒生,在京城闹事。
  太子监国之初,便闹出这么大乱子,他这监国的位子别想坐稳,公孙文甚至有信心把他从储君的位子上扳下来!
  所有弟子全都做好了舌战的准备,公孙文神情淡定,且等太子出招。
  “好个问心无愧!”太子一锤案几,微笑道,“本宫信你这句话!”
  他出招了!
  公孙文本以为太子这是在讥讽他,正要反唇相讥,忽听太子道:“公孙侍郎所言非虚;他做事虽说操切了些,但一番心意都是为我大宣社稷,京城之中出了不少暴行,但这都是龙怒社所为,与公孙侍郎无关,
  今星文阁刚刚落成,尚未任命学士,且任公孙侍郎为星文阁直学士,以示嘉奖,不知诸公意下如何?”
  众臣愣了。
  嘉奖?
  一开始听太子说嘉奖,众臣还以为是说笑,没想到太子是真心要给公孙文嘉奖。
  吏部侍郎是正三品,直学士也是正三品,公孙文这是白捡了一个虚衔。
  公孙文也始料未及,他是准备和太子打嘴炮的,这一下,所有的嘴炮都无从施展了。
  太子并没有贬公孙文的官,没有给公孙文任何惩罚;公孙文就是想吵,也找不到角度。
  可公孙文转念一想,这里可能另有说道。
  他这是想用虚职来换我的实权,他下一步肯定要免去我吏部侍郎之职。
  就算免职也没脾气,太子只是做了一次正常调动,我要说我就不想调,那反倒成了我不守人臣之道了。
  无妨,你来软的,我也来软的,等伱要免我吏部之职时,我且要求暂时保留吏部职务,两個职务同时兼任,看你作何回应。
  你肯定不答应,我便据理力争,到时候咱们还来硬的。
  太子,我对你太了解了。
  装傻充愣这多年,我知道你有点小聪明。
  可这点小聪明救不了你。
  朝堂之上的进退周旋,不是你一个少年郎能懂得的,你还要多学几年,有些事情你学一辈子,恐怕都学不到精髓。
  太子看着公孙文道:“公孙侍郎,你倒是说句话呀?”
  公孙文有些出神,刚刚反应过来:“臣,愿听殿下安排!”
  “这就完了?”太子不高兴了,“这事情我都和内阁商量好了,你愿听安排就完了?”
  和内阁商量好了,证明事情定下来了,公孙文认为自己不需要再做什么多余的表示。
  严安清提醒一句:“还没谢恩。”
  差点忘了。
  公孙文俯身施礼道:“臣,谢殿下厚恩。”
  少年,你到这时候还不忘抖一下机灵,我看你这小聪明能刷到何时,等会辩争起来,可别说我不给你留颜面。
  太子接着说道:“接下来咱们说说皇城司的事情。”
  等等!
  公孙文一愣,我的事情这就算完了?
  你不是该免我的职么?
  准备了那么多嘴炮,太子根本没往下说。
  公孙文的事情就这么处置完了,该钟参了。
  这不是公孙文设想的套路。
  太子到底要做什么?
  “钟指挥使,皇城最近出了不少事情,你皇城司难辞其咎,午后且把你部下史勋带来,问问他这掌灯千户还能不能干,若他就是个废人,且告老还乡就是,别再折了皇城司的脸面,
  但瑕不掩瑜,过不掩功,你部下徐志穹在北境战士中战功卓著,提灯郎奋勇杀敌,这件事情本宫也是记得的,该赏的时候,本宫绝不吝惜,本宫同样加封你为星文阁直学士,这事情也和内阁商议过了。”
  钟参赶紧谢恩。
  “阴阳司在战事中同样功不可没,加封太卜星文阁直学士!”
  太卜也赶紧谢恩。
  一连串操作来的太快,公孙文来不及应对。
  貌似也不需要应对,吏部侍郎的职位还在,无非加封了几个直学士的虚职,不予理会就是了。
  看来太子学会了识大体,知道什么人不能招惹,知道如何守住自己的位子。
  既然他有自知之明,朝堂之上且先放他一马,待散了朝,再向他施压。
  太子接下来问了农事,户部尚书禀曰:今年的收成不及往年,但好歹保住了七成。
  问了农事再问工事,修河堤、修水渠的钱该出还是得出,其余工事一律减免。
  接下来问到了吏治,官员升升降降,太子没有理会,公孙文再出一口气,他提拔的那那些弟子也安全了。
  再接下来要问兵务,这就是关键了。
  兵部尚书空缺,隋智昏迷不醒,只剩下一个右侍郎,太子却要问个明白。
  “兵部右侍郎方世臣,本宫问你,十万大军准备的如何了?”
  方世臣慌忙陈奏:“殿下,兵马筹备之事一直由隋侍郎办理,微臣一概不知。”
  “隋侍郎病倒了,你现在跟我说一概不知,且问你这些时日都做甚去了?”
  方世臣道:“臣负责军中杂务,军库盘点、饷银发放、兵籍造册,都是微臣掌管。”
  太子笑道:“这些杂务交给主事去办即可,朝廷又何必养个侍郎?
  方世臣,我给你两天时间,把兵马筹备之事弄清楚,否则便将你贬为庶人,届时可别怪律法无情!”
  方世臣不敢争辩,朝会就此散了。
  公孙文心情大好,且回吏部准备奏章。
  太子向他示弱了,之前的事情也不追究了,这就证明太子很爱惜自己的监国之位,不敢找公孙文的麻烦。
  正好趁机上书,继续往朝堂安插自己的弟子。
  尤其是内阁,这地方不能让严安清一个人说了算,必须安插进自己的人手。
  写好了十几封奏章,送去了司礼监,公孙文估算了一下太子的反应。
  太子肯定很为难,肯定想把事情拖下来。
  不能给他拖延的机会,今夜就向他施压。
  公孙文命人将龙怒社成员召集到城南,今晚的目标,是莺歌院。
  去莺歌院作甚?
  自然是要把莺歌院砸了!
  莺歌院有伤风化,也是穷苦儒生可望而不可即的去处,砸了这地方,儒生们肯定拍手称快。
  更重要的是,莺歌院是礼部之下的教坊,也是大宣文人的精神寄托。
  砸了莺歌院,一来能震慑礼部,二来能震慑文人,让他们共同向太子施压,让太子明白龙怒社的实力。
  入夜,公孙文来到城南,看到了十几名肆师。
  公孙文皱眉道:“这都什么时候了?弟子们还没来?”
  肆师们默不作声。
  公孙文勃然大怒:“你等聋了怎地?听不到我的话么?”
  一名肆师道:“师尊,我知你自有苦衷,可此事来的如此突然,弟子们实在揣度不透师尊的用意。”
  公孙文愕然道:“你等所言何事?”
  另一名肆师道:“师尊,今日星文阁来人,宣布解散龙怒社,今夜不得讲学,还说这是师尊的命令。”
  “一派胡言!”公孙文勃然大怒,却看见肆师递上了星文阁下的文书。
  文书明确写着要解散龙怒社,日后龙怒神不得讲学、集会,否则以叛道之罪论处,当即逐出师门。
  这是谁写的文书?
  看起来好像很明显。
  字是公孙文的字迹。
  下面还有公孙文的印章。
  在所有弟子看来,这就是公孙文亲笔所书!
  “你们这群愚人,当真愚不可及!”公孙文把文书扔在了地上,“但凭这封文书就把你们骗了,你们怎么不去当面问我?”
  已经肆师道:“周师兄去问了。”
  “去哪里问的?我怎么没见到他?”
  “他说去星文阁问的,他说见到您了!”
  “他见到我了?”公孙文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不敢相信周开荣会在这种事情上撒谎。
  “你等信他了?”
  肆师一脸委屈道:“难道连周师兄都信不得么?除了周师兄,还有几位师兄也一起去了,他们都说见到了您,他们都说是您亲自吩咐,解散龙怒社!”
  “荒唐,何其荒唐!”公孙文咆哮道,“你们为什么要信他们的话,他们为什么要去星文阁找我?为什么不去吏部衙门!”
  一名肆师一脸无奈:“师尊,都说您当上了星文阁直学士,难道这件事情也是假的?”
  公孙文沉吟半响,道:“是真的又如何?星文阁怎就管得了我龙怒社?我们可是天子门生!”
  “师尊,京城之中都贴出了告示,京城之中所有学社,都由星文阁掌管,里面还特地提到了龙怒社。”
  公孙文只觉的头皮发麻,所有的思绪乱作一团,他必须好好整理一番。
  当上了星文阁直学士,这没关系,一份虚职而已。
  星文阁下了一道文书,要解散龙怒社,这不算什么高明的操作,这份文书冒用了自己的字迹而已。
  可龙怒社就因为星文阁一纸文书被解散了,公孙文实在想不明白。
  周开荣竟然还背叛了自己,这就让公孙文更想不明白。
  想了许久,公孙文突然想明白了。
  公孙文把文书捡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