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国师大人-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仅仅十余个时辰后,普灵国就和另一个仙宗势力联合出兵,直接跨越峣国北部边境,赶上峣国驻境边军后汇合一处,直扑魏军而去
三方军队加在一起,也有两万余人。虽然与魏军的七万精锐相比,人数不占优势,但其优势在于几乎都是精锐骑兵,来去如风。
魏军还未走到赤川平原,就被它尾随阻截,不分昼夜,极尽骚扰之能事。魏人追,它就逃,决不恋战;魏人安营扎寨,它就夜里前去骚扰。
士兵白天急行军,十分疲惫,夜里再不得好眠,次日行动力就会下降。当然魏军也不是吃素的,布了几次陷阱,抓到不少敌人杀掉,又用瓦解分化之策,引这支游击队伍内讧。
但无论如何,魏军的脚步当真被拖慢下来,贻误了最宝贵的战机
魏军大帐中的萧衍也气得咬牙切齿,连道新夏无信。普灵国这两个势力能出兵,背后肯定与新夏脱不了干系。新夏与魏签定协议,不能亲自出兵助峣,于是采取曲线救国之策,“默许”自己的附属国踏入峣境帮着打仗。
大魏何等强盛,普灵国虽是有名的举国为盗,可同样只挑软柿子捏。若未得新夏授意,它哪里愿意去招惹魏国这种庞然大物
不过上苍没有降下天谴,可见冯妙君的做法不算违约,魏人就算生气,也无处说理去。
峣境内的战报,雪片一般飞来。
这两天,乌塞尔城的雨季到了,冯妙君望着屋外的狂风暴雨,心中又泛起隐隐不安,仿佛自己遗漏了什么重要线索。
明明峣国已经赢得了喘息的机会。
峣太子苗奉先的直觉也是相当敏锐,作为本国国师,峣魏战争打响以后,他并没有被魏人牵着鼻子走去西南,而是驻守在首都印兹城。这样萧衍从西北入境、跨过眠沙岭之后,他才能居中应对,飞快调集王都附近的军队,前去阻截深入腹地的魏国大军。
由于全国半数以上的精锐都被调虎离山计派去西南,苗奉先仓促间能召集的人手不多,也就是拱卫都城的四个大营,以及驻在首都周边的一个军团。
几乎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允许将领带兵入都,峣国也不例外。摆在当下这等非常时刻,苗奉先的人手实在有些捉襟见肘。于是峣王将城守军也拨了一半给他,这才勉强凑齐了三万人。
哪怕峣国的应急反应再快,此时距离魏军越过流沙阵也已经过去了五日时间。萧衍亲领大军跨过了两个隘口,直抵赤川盆地。
只要顺利通过这里,前方又是长达百里的平地,无险可攻,也就离峣都更近一步,快要逼近其三百里内了。而对于峣军来说,那就是无险可守,不利已极。
因此留给峣国和苗奉先的时间真是紧迫,用“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来形容一点儿都不为过。
万幸,在经过一番紧张的调动之后,苗奉先还是凑够了人手。
兵贵神速,这会儿再慢悠悠靠着四条腿前去迎敌不现实,于是苗奉先再次动用黄金城,将大军装入这件神奇的法器之中,再度飞往赤川平原,截击魏国大军。
这一幕,与两年前的乌涪雪山何等相似
根据冯妙君拿到的情报,苗奉先的确赶在魏军离开赤川原平之前,将他们截在了半道儿上。
一场血战由此拉开序幕。
若是萧衍败了,原本速战速决的目标泡汤,侵峣战争很可能演化为攻坚战、拉锯战,那就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财力以及人命。最糟糕的是,燕国在打败熙国以后很可能腾出手来,与峣国左右夹击,那会直接将魏国拖入战争的泥淖当中,难以动弹。
若是苗奉先败了,印兹城很可能被魏人以闪电突袭的方式拿下,峣国就要步上昔年安夏的后尘。
这一战关乎生死存亡,谁的背后都是重如山岳的责任道义,一步也不能退让。
冯妙君看着沙盘上显示的两军对垒,右眼皮连跳不已。
这可不是好兆头,她遗漏了什么重要线索吗最重要的是,峣国是不是也遗漏了
想起云崕施展阴谋诡计的手腕,她更加不安,忽然道:“魏国国师呢,他人在哪里”好似一直都未听到云崕的消息。这本身就很不对劲,他那样高调张扬的人物,怎会自甘沉寂
有将领给她指出:“昨日新到的线报,他在魏王军中。”
冯妙君皱眉:“他跟在萧衍队伍里”这时的情报传递可不太灵通,就算是千里加急,消息也要过上几天才能到她手里,滞后性严重。
“是。普灵骑兵里不少人都见过他伴在魏王身边,还想过射他下马,但相隔实在太远。”
第414章 熊
还有目击证人于情于理,云崕也确实应该护在魏王身边,策其安危,以免老王魏平章的悲剧在儿子身上重演。
可是冯妙君总觉得,事情不会这样单纯。当然隔着千里之遥,她手里又没有半点证据,全凭一点直觉。
峣国有黄金城在手,应付起闪电战来毫不怯场。魏人已经吃过一次亏了,连国君都搭进去,这回会怎么应对呢
又过两天,峣境的战争消息还没传过来,南陆的燕熙之战倒先出了下文:
熙国的抵抗虽然极尽顽强,依旧是在燕国的攻势下节节败退,很快退到了牛姆河边。
由于熙王前一次的食言,魏人已经不再出兵相助;南陆的蒲国和桃源境也各自独善其身,并不理会他的求援。因此,这一回狼来了之后,熙人要孤军奋战了。
看到战报里长长的伤亡数字,冯妙君也不得不感叹熙国的将士和修行者都是好汉子,在铠武、军械、医疗后勤以及国君都远不如对手的情况下,依旧可以坚持得这样长久。
可是双方的差距毕竟摆在那里了,从国力到元力,从战略到装备,强弱相差实在太过悬殊。他们的浴血奋战,只不过拖慢敌军的脚步而已。
燕军依旧压到了牛姆河畔。
一旦他们渡过河去,就能在广袤的平原上向着熙国首都进军。
就在这时,熙王做出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举动:
弃都,逃跑
他居然放弃了现有的首都,带着整个王廷迁去了北部的红棉高地,并在那里指定千水城为临都。千水城离旧都有数百里之遥,最重要的是,红棉高地是一整座隆起的山脉,地形险要,有数道关口都踞守天险,易守难攻。
从战略上说,地方是选得不错,一旦旧都被攻破,这里还能让熙王廷苟延残喘。
可是这做法也实在是太
整个新夏王廷听到这消息都呆住了。一国之君连半点骨气都没有,这让还在前方保家卫国的熙国人怎么想
熙人很快就以实际行动作出了答复:
尽管将领们想方设法拦截这个消息,可是谣言很快四下传播,牛姆河畔的前线防御随之崩溃。
国君都不管他们了,他们还流的什么血,卖的什么命
去他吖的吧
于是燕军不费多少力气就占领了渡口。
牛姆河战役,熙军又输了,在付出了数月的辛勤努力,在付出了无数条人命的代价之后。它不是被敌人生生击垮的,而是由自己的国君亲手瓦解。
冯妙君看到这里,忍不住一声叹息:“燕军已经过河了”有道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那么国君呢
燕军若是过河,这场大战的胜负就已经基本定调。
抛开情感和体面不谈,熙王的做法倒不算错。眼看都城保不住了,他赶紧逃走,也能给熙国再续一续命,说不定能让它再多活几年。
“并没有。”底下的军情大臣摇头,“燕军虽然占下渡口,但牛姆河里的螭龙一族兴风作浪,拆毁船只,不许燕人过河。”
众臣大奇,都是咦了一声。
冯妙君也是大感兴趣:“螭龙族也听凭熙国调遣么”当前,人类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心,妖族和人类的关系变得很微妙。栖居在山河泽国中的妖怪,时常与人类签订契约。峣国的护国神鸟就是大妖怪,甚至挂在她耳上的液金妖怪白板,原本也是峣国的水神。
“算是吧。”这回是傅灵川接口,“螭龙族不受熙王册封,没有官衔神位,与熙王廷不相来往。”
“那还能长住牛姆河中”螭是类龙属,无角,身上流有一点真龙血脉,也是可以为祸一方的妖怪。如这样的大妖,人国早将它们驱去荒无人烟的深山大川,不会任其留在人声鼎沸之地。牛姆河上船只如梭,是运输繁忙的河际干线之一,熙国怎么会姑息之
“熙国国师玉还真出面,为螭龙一族作保,熙国才允许它们长居于牛姆河底。”傅灵川说出自己的见闻,“传说她早些年救治过螭龙族长,双方交情深厚,玉还真时常去河底看望螭龙一族。”
冯妙君轻嗤一声:“熙人都跑了,反而要靠妖怪来吊住熙国一口气。”
看来,熙国气数已尽,再折腾也不过几年的寿命了。就不知是燕王先拿下熙国,还是萧衍先吞并峣国
赵红印瓮声瓮气:“妖怪比起人类,那要重情重义多了。”
“那倒未必。”傅灵川摇头,“纪元之前,能参天地造化的大妖,哪一个心眼不比筛子还多如今妖怪道行衰减,才显出愚朴之相。”
赵红印一向与他不睦,这时就翻了个白眼。
是夜,月光如水。
冯妙君盘膝而坐,对月调息,周身都笼罩在一层浓浓的白气当中。
从前她羡慕云崕调息有此异象,如今她自个儿也能做到了。
直至月过中天,她才缓缓收功,额上不知何时覆起一层薄汗,面上却有笑容。
她站了起来,向着窗外走去。
寝殿的木窗很高,离地至少四尺。冯妙君前两步还踏在方砖上,后面居然离地而起,越走越高。她迈步很慢,走得却很稳,仿佛在花园中散步,仿佛脚下踩着的不是空气,而是鹅卵石的小径。
而后,她穿窗而出,慢慢走去了屋檐。
离地越远,拉坠感越是强烈。在脚下猛地一沉之前,她伸手捞住檐角借势而起,翻身站到了高高的屋顶。
这里离地面已有四丈之遥。
气机圆融、百脉调和。这一刻,她心境舒畅,只想放声长啸。
凡人步仙诀的最后一式,终于练成了。
浩黎大帝亲笔补著的凡人步仙诀,一式比一式难,哪怕是其他修行者练到得后来,也有难比登天之感。这才有了后世的删减版这么难的心法,当世也没几人练得成。
从十三岁拿到这部口诀以来,冯妙君就勤学不辍,练倒数第二式用了大半年时间,而这最后一式,整整花去了两年之久
直至今日、今时,她才
===分节阅读 188
终于迎来了一个水到渠成。
第415章 直捣黄龙
这部心法门槛很低,几乎是人都能学,可到后来越拔越高,犹如攀登奇峰。从冯妙君自己的感受来看,它至高至深、至精至微,学到后头甚至有包罗万象之感,绝不是一部普通的基础心法。
她也终于明白,浩黎大帝给它取名“步仙诀”的原因了:他有信心,只要凡人修习这部心法,就能从肉身凡胎一步一步蜕变为仙人
也正因如此,它可以贯穿整个基础修行始终,直到修行者为迎接天劫、蜕变成仙做好准备。
简单来说,它看似中庸和平平无奇,却是一部可以直接修炼成仙的法诀
所以浩黎大帝其实是做了件大好事,功德无量,原本可以利在千秋。怎奈后面天魔扰乱世间,界神消失了,天劫也跟着一起消失,天地灵气一路衰微,凡人连这部功法都修炼不了,遑论成仙。
后世贬低这部凡人步仙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是它不谈修魂之法,然而后面的心法却对心神强度的要求很高,有关于气血、灵力、气机的运行非常微妙,必须有同样强大的心念和神魂的支撑。
那就像动一台高难度的外科手术,除了器械要一应俱全之外,对施行者的经验和注意力才是最大考验。由于现实条件所限,如今的修行者并不重视神魂的锤炼,练起这部步仙诀就真正感受到了有心无力。
把视角拉近浩黎帝国初期,也就不难明白著作者的意图:从古至此的修行者,哪一个不是外练筋骨皮膜,内化心神魂念炼神炼魂本就是吃饭喝水一样自然的行止,异族和仙人留下来的功法又不计其数,浩黎大帝可是尊贵帝王,哪有那个耐心再去整理
可惜,他纵然再怎样惊才绝艳,也料不到后世变故。
幸好冯妙君不一样。
她得了天魔秘术上下两卷,天魔对于神魂的修行精研之深入,当世无人能及。因此步仙诀的要求,她完全可以满足。
也正因这些条件七拼八凑之后居然都得以满足,她才能炼完步仙诀的最后一式。
这是昔年带她一脚跨入修行之门的莫提准万万没能想到的。
步仙诀的作用,就在于梳通所有晦涩的经脉,最大程度激发人体潜能,为迎接下一步的“非人”仙人之境做好准备。
通过了天劫考验的仙人之强大,与修行者完全就是两个概念的物种。同样地,要承载那样高速而庞沛的灵力运行,其体质就要强大得惊人。
这就是步仙诀要为修行者夯实的基础。
自此刻起,冯妙君气机流转不息,再也没有半点滞涩淤堵,更难得经脉在长年累月的冲刷下已经拓展得格外宽广而坚固。冯妙君胆敢毫不自谦地说,此刻即便她将云崕的所有灵力都借来,也不会像从前那样伤及己身了。
同时,她也感受到丹田充盈得向外鼓胀,如同杯子里面装满了水,再多添一丝就要溢杯。当然丹田本身不是实物,可是这也意味着她到达瓶颈,只有将身体里面这只杯子换作大瓮,才能继续牵引外界灵气入体、炼化,继续修行。
看来,有必要出去寻找机缘。
冯妙君望着天上明月,又一次起心动念。外头天大地大,战争如火如荼,她却留在这方寸之地,腾挪不出。
也该出去走一走了,横竖新夏国内政局稳定,乱象早消,民众安居乐业,一切井井有条。而她就算在这里每日继续勤奋修行,也未必能突破瓶颈,晋入下一层级。
修行此事,玄而又玄。冯妙君想要的机缘,恐怕在大千世界之中。
她需要更多实战,更多感悟来突破、来晋升。直到此时,她才明白燕王以堂堂国君之尊,为何不老实呆在深宫,反而时不时要以阳山君的名号去闯荡天下了。
说到底,他们还是修行者,本能地会将“修身”摆在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上。
第三日,一条急报送至王廷。
这条急报被标注为十万火急,是最高一级的急报,以飞讯送之,而不走地面传输。虽然成本高昂,但它的内容也足以震惊世界:
魏人奇袭印兹城
众臣还惊得目瞪口呆,冯妙君已经拍案而起,失声道:“该死”
魏人两支大军都被截在半路上,难道还有第三支队伍悄无声息地潜入印兹城电光石火间,她脑海里只剩下这个念头。
然而印兹城的城守也不是傻子,若有大量外人涌入,他们难道不曾发觉
果然从前线赶回的探子急禀道:“魏国师率二百修行者潜入印兹城和临时宫廷,而后发动突袭。那里虽然有重重阵法保护,但至小人赶回为止,结界阵法已被攻破多重。”
魏国师冯妙君不觉捏紧了扶手:“印兹城的守军呢,难道就看他二百人在城中直捣黄龙”
“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