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灵的后裔-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亲王叶重闻言微微一错愕,不过只是稍稍停顿便上前躬身道:“臣在。”
光明皇看着面前这位儒雅的皇族亲王,目光竟是微微一顿,沉默了片刻。这一瞬间,大殿中竟似乎传递着一种微妙的情绪。大臣们的目光都一瞬不瞬地盯着这对兄弟君臣。静静等待着皇帝接下来的话语。
光明皇轻轻咳嗽了一声,接着道:“文亲王叶重博学多才,素有贤名,十年前朕危难之际,若无文亲王居中调配,光明之国运势必一落千丈。疾风方知劲草,板荡才识忠臣,文亲王力挽狂难于为难,足见辅政之才。朕现加封文亲王叶重为太子太师,加邑十万户。另由于国务大臣空缺,朕任命叶重为帝国政务院国务大臣。皇弟,你可愿为朕分忧”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皇帝会做出如此的决定。几十年来,文亲王困守帝都,顶着第一亲王的头衔却什么也做不了。关于这一点,几乎稍有政治头脑的人都明白为什么因为从先皇太后,到如今的皇帝,都不过是将这位曾经才名卓著的亲王当做一个囚徒,一个困于帝都的囚徒而已。
“臣惶恐,以亲王之身,任国务大臣,光明历代未有,还请陛下收回成命。”叶重连忙跪地,情恳意切道,这一刻,几乎所有人都能看出他的那份惶恐不安。
光明皇轻轻一叹:“皇弟莫要推辞,如今内外交困,我光明正遭逢历代未有之困境,想要护佑光明永存,唯有秉持历代未有之决心。你的才华在皇族之中无人可以比肩,便是国务大臣一职也是委屈了你呀万勿再推辞了。”
“臣不敢,臣”
“好了,朕意已决,毋庸多言”光明皇不容置疑地打断了叶重的话,良久,方才情深意切道:“皇弟,你身为皇族,国务大臣一职责无旁贷啊”
看着文亲王叶重拘谨退下的背影,许多大臣的心中竟然一时都感慨万千,在他们看来,大概这一刻在文亲王叶重心中,也不知此事是祸是福吧
不过,群臣终于松了一口气,心道:这次总该结束了吧如此冗长的大朝会早已让大家饥肠辘辘,再不赐宴,说不得要昏阙当场了,不过这样一来,倒也为帝国平添了不少实缺。
只有少数大臣注意到:在刚才皇帝的封赏中隐含着某种深意。因为从现在开始,帝国已经拥有了太子太师和太子太傅,可是太子是谁呢太子又何在呢大朝会还远未结束啊
在帝国,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当今陛下有两个儿子,只不过长子愚钝不堪,幼子却敦厚聪慧,立长还是立贤这原本不是个多大的问题,可是听说大皇子的妃子似乎有了身孕,那么这就是个问题了。
果然,在皇帝重新落座后,内侍再次展开一张明黄的圣旨,完全无视殿下诸臣近乎绝望而饥渴的眼神。这注定是帝国一次浓墨重彩的大朝会啊,,;手机阅读,
第一百章 风云起 (九)
自古以来,凡是帝制国家,对于皇位传承这一类的重大事件都有一套根深蒂固,甚至有些迂腐而不知变通的规则,统称为“祖制”。就拿眼前的“立储”之事而言,光明皇朝所遵循的“祖制”非常地简单,即长幼有序,立长不立幼。据说这一点效仿了前朝“九州帝国”的做法,而其本源则是亡灵部落奉为天书的神族遗典,神典中记载了远古某支东方神族的宗室法度,其中宗室传承法则便是立长不立幼。在那个比现在大陆庞大无数倍的世界里,东方神族的皇室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向来为其他神族君王所艳羡。
在这样的祖制下,“废长立幼”对任何帝王而言,都是极为冒险的事情。如果皇室之中出现一位才华横溢,又极讨皇帝欢心的皇次子,这绝非皇族乃至帝国的幸事。
对这位皇子而言,他能保住性命的唯一办法就是干掉前面所有的兄弟,而这显然要冒着极大的政治和道德风险,但他别无选择,所谓“天子无兄弟”,身为法定继承人的皇长子绝不会允许任何威胁的存在。如果其他皇子不甘庸碌,就只能在争夺皇位的道路上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弑兄杀弟,逼父禅让都不算什么新鲜事儿。
当然,皇朝历史上,也曾出现兄长们杀个血流成河,直到同归于尽后,老皇帝发现竟无人可选,只能传位给在庸碌皇子的奇葩事情。
可惜这样的事情只能拼运气,而无论是囚居帝都的文亲王叶重,还是现在呼声极高的二殿下叶元,似乎在这方面的运气都欠缺了些。
文亲王叶重还是皇子的时候就名满京都,曾让先皇数次动了废长立幼的念头,只可惜他母妃早逝,失去了宫中最重要的奥援,而他自己似乎也从未动过争储的念头,一直淡泊自守,终成囚徒。
叶元殿下作为皇次子,也不具备天然的皇位继承权。然而,他却从出生起就被认为是储君的不二之选,因为天下皆知,叶元唯一的兄长,帝国的皇长子是一个愚痴不堪造就的低能儿,光明之国运绝无可能交在这样一个人的手中。
但是,几乎所有人都忘记了,上天夺走的只是皇长子的睿智,却没有抹去他成为一个合格丈夫的能力。显然,这个被大家忽视的事实成为了某些家族押下重注的对象。据说,他那位出生名门的妃子竟怀有身孕,不日即将分娩。一旦生下一个男孩儿,便是皇长孙降世,按祖制,除了他的父亲,这位皇长孙将成为第一皇位顺位继承人。届时,叶元殿下将不再是皇位唯一继承人。
此时此刻,唯有尽快定下储君之位,才是对叶元的最大肯定和保护。时间是叶元最大的优势,也是最大劣势。他从出生起,就被当作储君来培养,这个未满十三岁的微胖少年,敦厚温和,他的言行举止都极具皇家风范,让这样一位少年成为未来的皇帝是大臣们所期望的。
对叶元而言,时间已经不多了,但他还有一个近乎压倒性的优势,这个优势只有极少数人清楚,那就是光明皇的寿元已所剩无几,在这位随时都有可能撒手归天的皇帝眼中,一个尚未出生的婴孩根本无法证明他会是一个合格的储君,他甚至都无法证明自己是男孩是女孩。
因此,某些家族的豪赌注定要落空了,光明皇既然选在这个关键时候宣布太子,并且直接任命了太子太师和太子太傅,其心意不言自明,帝国的储君只能是二皇子叶元殿下。这样的结果已经断绝了皇长子一脉的任何可能性。
然而,没有可能性不代表甘心接受。皇长子的生母,皇后一族,以及那个即将分娩的妃子背后的开国世家,难以想象他们为了这一天付出了多少。如果一纸诏书就断绝了他们的希望,他们真的会疯狂的。作为皇后,一定非常清楚皇帝的时日已经无多,这意味着最后的争夺已经开始了。无论如何,她和背后那个投入重注的家族决不能让立储诏书顺利在大朝会上通过。但他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内侍已经开始宣读手中的诏书:
“皇次子叶元,仁慈宽厚、温和谨慎,素有大智。今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
诏书的内容一字一句传遍整个大殿,群臣默默聆听,毕竟东宫之位空缺已久,为国家计,也该有个决断了。只是,这一年来,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有关皇长子一脉的传言日盛,都说是那个还没出生的孩子是上天对皇长子的厚赐,老天有意让这个孩子来代皇长子执掌光明,中兴帝国。然而今日,陛下这份立储诏书显然是对这个传言有力的回击。如果诏书顺利颁布,皇长子一脉几乎再无任何可能,所以,几乎所有人都能猜到,这封立储诏书注定要生出不少波澜的。
果然,几乎是内侍刚刚宣完诏书,一个胡子全白的老臣就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本奏”
“何人启奏”内侍看了皇帝一眼,微抬着下巴尖声道。
“臣西南进奏院长史,莫言。”
西南进奏院群臣立即明白过来,这是西南各省驻帝都的办事机构,这个莫老头平时跟京都各部门交道不少,平时一副和气生财的模样,没少给帝都各部进贡。想不到这样的人居然会有勇气跳出来。不过,在想到皇长子一脉那位出身西南名门的妃子时,大家都明白过来。看来西南那开国世家要发力了。
“但奏无妨。”光明皇微微一笑,竟是相当的和气,完全不似先前的杀伐果断。
“老臣斗胆,老臣认为陛下春秋正盛,而叶元殿下年纪尚幼,虽聪慧有加,但心智未定,立储之事不可操之过急,宜徐徐图之”
莫老头话音未落,就被人直接打断了:“莫长史倒是操心得很啊立储是陛下的事,你西南进奏院又操哪门子心”
莫言抬头一看,竟是那刚对兽人使臣行过凶的郭子忠,想到这老流氓的凶恶本性,他本能地吓了一跳,连忙退后一步,竟差点摔倒。顿时引得殿中传出一阵窃笑声。莫言老脸一红,定定神方道:“郭总督此言差矣,天子无家事,更何况立储事关国运,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等臣子忠心为国,有何不可言”
郭子忠摸着下巴微微一笑:“看不出,莫长史倒是一位忠良之臣。不过,莫长史从何处看出叶元殿下心性未定”
“如果老臣没有记错,叶元殿下如今不过才十二岁,若是殿下入主东宫,便要辅助陛下处理政务,老臣不认为十二岁的叶元殿下可担此重任。”
“哦,这么看来,莫长史心中是有更好的人选了不如说来听听。”
“臣不敢妄言,更无从推举。只不过陛下春秋鼎盛,帝国在陛下的治理下,盛世可期,大可不必急于一时。臣希望陛下等叶元殿下十六岁成年之后再定立储之事,如此方为稳妥。”
郭子忠看着侃侃而谈的莫言,心中早已明白,这一定是皇长子一脉的缓兵之计,他们其实早就清楚陛下的身体状况难以持久,但他们更清楚:陛下并不想将他寿元无多的事情公开于众。这些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才敢于如此咄咄逼人。看来陛下就算是将国务大臣罗金下狱,也还是没有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啊
“莫长史果然思虑周到,不过你虽忠心,却不明白何为储君,储君,天下之君,未来之君。若按莫长史的建议,储君无需学习,可以立即亲政,那么要我这个太子太傅有何用要文亲王这位太子太师有何用看来莫长史对我和文亲王阁下相当的不满啊你是在怀疑陛下的决定吗”郭子忠冷笑道。
莫言看着郭子忠嘴角的冷笑,只觉得后背透凉,对方恶名在外,光明皇更是对这个北疆来的大老粗太过放纵。他不想再跟郭子忠多说,赶紧朝向光明皇道:“臣绝无此意,臣只是忠心为国,请陛下明察。”
“行了,莫长史一片好意,朕自然明白。不过郭爱卿说得很有道理,储君是未来之君,作为臣子,尔等应持包容宽厚之心。朕会给太子一些时间,有两位重臣辅佐,朕相信他未来会成为一位合格的君王的。”
莫言张了张嘴,还想说些什么,却终究没有说出来,只能不甘地退下。
然而,就在莫言退下后,居然又走出一人,身着罗衫,两鬓挂着数条细细的辫子,一副蛮人装扮,竟是神赐共和的使臣,他弯腰俯身,单手抚胸道:
“尊敬的光明皇陛下,神赐共和使臣霍平奴前来参见。”
“免礼,你身为异域臣子,又有何事”
“平奴虽然是异域之臣,但仰慕陛下已久。平奴之所以不远万里来到帝都,就为了一睹陛下绝世的容颜。今天,平奴能在此亲身感受到陛下的威严,实在是平奴一生的荣幸。”
这马屁拍得简直太特么露骨了,郭子忠只觉得浑身恶寒,不过他发现陛下还是挺受用的,示意这个叫做平奴的使臣继续
“不过,更让平奴感到荣幸的是,平奴竟然能够亲耳听闻帝国未来君王的诞生。这不仅是平奴的荣耀,也是子孙的荣耀,平奴贪心斗胆,希望能够当场拜见太子殿下,向殿下献上我最诚挚的祝福。平奴回去后,必定要让子孙将这份荣耀世代传唱下去”
见叶元殿下看来这才是对方的目的。郭子忠闻言一皱眉,看向光明皇,只见光明皇的眼中也是寒光一闪。
叶元身在北疆,此事知道的人少之又少,这个叫做霍平奴的异国使臣,用这种方法来试探逼迫,只怕是出自有心人的授意。不过有伯鲁上将照应,加上北疆军保护,安全应该无忧让叶元前往北疆也是无奈之举,毕竟谁也没有把握完全掌控帝都的局势,哪怕是光明皇也不行,,;手机阅读,
第一百零一章 风云起 (十)
神赐共和使者的身形无比的谦卑,但话语却犹如绵里藏针,而且要求也不过分。他这么一提,不少大臣才发现了古怪之处,在这么重要的场合,叶元殿下却没有出现。如果说之前只是作为一名未成年的皇子,他的缺席情有可原。但是作为一名即将成为储君的皇子,他不出席就显得有些古怪了。
郭子忠心中清楚:身为皇储,有人试探叶元殿下的行踪是必然之事,陛下也并非因此而愤怒,皇帝陛下所愤怒的是有人竟然勾结异族,试图利用此事大做文章,这是无法容忍的。
对于众臣的疑惑,郭子忠猜测陛下多半会宣布叶元殿下身在北疆之事,毕竟叶元殿下身为皇位的继承人,借口说他代陛下巡狩北疆也不为过。然而令郭子忠困惑的是:神赐共和使臣的举动究竟是来自皇后一派的授意,还是文亲王的指使呢
究竟谁能说动神赐共和冒天下之大不韪,介入帝国的皇储之争呢郭子忠忽然想到一个未经证实的消息,狼城督察刘继业与神赐共和洛思元老之间,似乎有着某种隐秘的交换。虽然还不能判断这种交换是刘继业的个人行为,还是来自都察院的授意但按照戴琛的秉性,刘继业多半不敢瞒着他的主子。难道都察院对皇储之位的归属有所倾向,而且这个倾向显然与陛下不一致。郭子忠抬眼看了一眼戴琛,只见对方依然冷若冰霜,板着一张死人脸的戴琛,瞧不出任何异常。这个煞星怎么看都是一头忠犬啊
郭子忠又下意识看了一眼文亲王叶重,而此时对方正好也向他看来,只见叶重微笑着朝郭子忠点了点头,随后上前一步。
只听叶重朗声道:“陛下,臣以为霍使臣的提议大为不妥。”
“哦,”光明皇微微一愣,随即道:“太师认为何处不妥”
“臣认为时间不妥,地点也不妥,人更不妥”
“陛下,平奴冒昧,还请太师指教,平奴的心意究竟有何不妥,为何说平奴拜见太子殿下时间不妥,地点也不妥就连平奴本身也不妥”神赐共和使臣霍平奴情绪显得异常的激动。
文亲王微微一笑,仪态无可挑剔:“看来九州既亡,贵国目无君上久矣,连基本的礼仪都已经忘了。今日陛下虽已昭告天下,但叶元殿下正式正位东宫前,仍需告天地,社稷,宗庙。在诸般礼仪之后,殿下方可入东宫,立太子府,成为帝国皇太子。今日若遂了你的心愿,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我光明皇室,而太子也会被人认为目无祖制。若不是看在你无心之过,臣身为太子太师,必然奏请陛下,将你赶出此殿。”
霍平奴张目结舌,竟无从反驳,却听文亲王又继续道:“不过你这等献媚之徒,就算太子正位东宫之日,我也不会让你跨入太子府半步。”
“光明皇陛下,平奴之心可昭日月啊,太师却如此羞辱平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