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无限之神话逆袭 >

第318章

无限之神话逆袭-第318章

小说: 无限之神话逆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侠是不是误会了什么?在下只是区区凤阳分坛坛主,并非教主,本教教主乃是……”
  杨过直接打断了他的话,道:“杨逍嘛!我知道,不过我没记错的话,他应该只是代教主,等真正的教主出现,他就只是光明左使了。”
  周颠忽然开口嘿笑道:“少侠这句话说得实在太对了,代教主代教主,可不就是暂时代替教主打理教务吗?谁说过代教主就等同于教主的?”
  彭和尚附和道:“没错,谁当教主我都无所谓,只要不是杨逍就行。”
  冷谦哼道:“一个以权谋私,置明教基业于不顾的人,有何资格当教主?”
  韦一笑焦急的道:“大伙一人少说一句吧!也不怕外人看了笑话。”
  杨过笑道:“蝠王此言差矣,我紫禁城可不算是外人,我倒觉得五散人说得有道理。”
  坐在最后面的杨逍脸已经黑得像锅底,好你个五散人,竟联合外人来针对我这个代教主,真是一群混蛋。
  朱元璋都快哭了,他一个小小的坛主,无论武功还是威望在明教都拍不上号,杨逍一只手就能捏死自己,你这么玩,是想玩死我吗?
  朱元璋声音中都带上了哀求之色,“少侠,我求你别胡言乱语了,无论如何,也轮不到我来做教主啊!”
  他这句话话音刚落,便听得大殿之外传来一道娇脆的好听女声,“谁说轮不到你?等你学会了完整的乾坤大挪移,又拿到圣火令,谁敢不尊你为教主?”
  五散人与杨逍韦一笑等人齐齐抬头看去,却见大门外呼啦啦涌进来一大群人,韦一笑认得,正是紫禁城一众。
  周颠再度开口道:“不错,只要能学会乾坤大挪移,又有圣火令在手,无论他是任何人,我五散人都尊他为教主。”
  五散人的其他人也纷纷开口附和,表示赞同。
  朱元璋听到此话,心下渐渐火热了起来,不过他现在也不敢抱太大希望,还不知道这紫禁城究竟怎么回事呢!
  万一是对方搞错了人,他岂不是空欢喜一场?而且到时候明教还容不容得下自己都俩说。
  引众人前来的常遇春看到此时的景象,错愕的道:“这……朱大哥,这里发生了什么事?”
  朱元璋苦笑道:“一言难尽,你不必多问,这里的事不是你我能掺合的。”
  常遇春顿时噤若寒蝉,知道这里面恐怕涉及到高层之间的权利斗争,不是他这种小虾米能掺合的。
  崇祯此时看着盘坐在地的朱元璋,不由自主的激动起来,这就是一手开创了我大明朝的老祖宗啊!没想到自己竟能在活着的时候见到老祖宗,纵观古今,又有几人能有这等机会?
  朱元璋被崇祯的目光看得心下惴惴,有些发毛,这……这眼神也太古怪了。
  杨逍终于开口,他看了看崇祯,沉声道:“圣火令在你们手上?”
  崇祯身旁的阿九笑道:“圣火令暂时还不在我们手上,但是我们知道在哪,唾手可得,之所以还没去取,只是因为路途遥远罢了,不过很快就会有人送上门来。”
  杨逍追问道:“哦?那圣火令究竟在何人手上?”
  阿九道:“在明教波斯总坛流云、妙风、辉月三使手中,他们很快就要来中原,一者因波斯总坛的乾坤大挪移心法遗失,特来向中土明教讨要。”
  “二来为追杀黛绮丝,她本是波斯总坛圣女,却私配韩千叶,破了圣洁之身,六枚圣火令,正是他们三人的兵器,杨左使还有疑问么?”
  杨逍心下沉吟,这女子所说合情合理,从她的言语中,也能听出紫禁城对明教之事了如指掌,不仅是中土明教,连波斯总坛也一样,这就十分可怕了。
  杨逍略一沉吟,又道:“好,就算你们能拿到圣火令,那乾坤大挪移呢?”


第九卷 第一百二十六章 就因为咱们是亲戚

  “乾坤大挪移的秘笈在过儿那,我们方才已经练过,练到了第七层。”
  “什么?”韦一笑等人失声惊呼,杨逍凝眉看着说话的小龙女,道:“这怎么可能?明教历代教主中,属第八代教主武功最高,也只将乾坤大挪移练到第五层,且在练成的当天,便走火入魔而死。”
  “阳教主天纵之才,也才练到第四层,便已是罕逢敌手,你们又怎么可能……可能……”
  杨逍说不下去了,只目瞪口呆的看着小龙女,原来在杨逍开始质疑时,她便暗运乾坤大挪移心法,露在外面的肌肤忽红忽青,连续变换了五次,最后归于原本的白皙如玉,却仍可感应到其体表遍布的真气。
  乾坤大挪移的主旨,乃在颠倒一刚一柔,一阴一阳的乾坤二气,脸上现出青色红色,便是体内血液沉降,真气变换之象。
  练至第六层时,全身都能忽红忽青,但到第七层,阴阳二气转于不知不觉之间,外形上便半点也瞧不出表征了。
  阳顶天能于瞬息间变脸三次,那是练到了第四层,而小龙女能瞬间全身变色五次,正是练至第六层的景象,最后肤色恢复正常,便是第七层的特征。
  杨逍颓然的垂下了头,面对这帮人,他什么想法都没了,别说对方那本就深不可测的武功,单凭对方的乾坤大挪移第七层,便已不是他能抗衡的存在。
  “听说你会使弹指神通?你从哪学来的?”杨逍垂首不语,只默默运功疗伤,却忽听得身侧响起一道清朗的声音。
  诧异的扭头一看,顿时双目圆睁,满脸难以置信之色,此时他心神不稳,内息陡然失控,竟是在这瞬息之间岔了气,体内伤上加伤,张口便是一口鲜血喷出。
  黄药师皱了皱眉,闪身到他身后,伸指在他背上点了几点,剑指贴在其背心划动,强行将他那走岔的真气导回了正轨,至于他的伤势,黄药师就没那么好心了,依旧让他自行疗伤。
  杨逍松了口气,也不回头,目光微微一闪,便开口道:“多谢黄前辈。”
  前辈?韦一笑等人大感诧异,那青衣人看上去与杨逍差不多大,甚至杨逍可能还要大那么一点点,他竟会叫对方前辈?
  杨逍很傲,他绝不是那种为了趋炎附势,不惜自贱身份的人,那这个“前辈”就十分值得玩味了。
  而且他们也注意到,杨逍跟这个青衣人很像,不是说相貌,而是气质与衣着方面,那种感觉就好像,杨逍在刻意模仿这个青衣人。
  黄药师眼中精芒一闪,道:“你怎知我姓黄?”
  杨逍脸上浮起一抹果然如此的表情,随即便是浓浓的不可思议,不过他口中却并未迟疑,“晚辈二十年前出海,有一次遭遇风浪,流落到东海的一座岛上。”
  “那岛上已无人居住,却有房屋精舍,在岛上的一间精舍中,晚辈看到一副画像,画中人……与前辈一模一样,晚辈的弹指神通也是在那里学到的。”
  黄药师明白了,点头道:“原来你到过桃花岛,难怪。”
  杨逍双目圆睁,颤声道:“前辈真的是……”
  黄药师道:“桃花影落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我就是黄药师。”
  “黄药师?这怎么可能?东邪黄药师乃是宋末人士,若活到现在,少说也得一百八十多岁了。”韦一笑满脸荒谬之色。
  小黄蓉脆声道:“修为臻入先天,达致以武入道之境,返老还童又有什么稀奇?若能修成腹中一粒内丹,长生不老也属寻常。”
  “……”
  众明教人士哑口无言,先天,以武入道,返老还童,还长生不老,这在他们听来简直就是神话,可在对方口中,却是“有什么稀奇”,那太稀奇了好不好。
  杨逍小心翼翼的道:“不知黄前辈可否让晚辈见识见识真正的弹指神通?”
  黄药师哂笑一声,知道杨逍还是心有疑虑,当下走到他前方,淡淡道:“看好了。”
  说完中指屈起,抵在大拇指指肚上,对着大殿一根承重柱连弹三记。
  “咻咻咻”
  “啪啪啪”
  三个前后通透的孔洞并排出现在那承重柱上,那柱子足有尺余粗,却被射了个对穿,最关键的是,黄药师手中并无任何事物,竟是直接弹出真气。
  杨逍服了,在黄药师的弹指神通面前,他那两手连入门都算不上。
  “多谢少侠。”便在此时,朱元璋伤势痊愈,杨过收掌起身,朱元璋起身后忙对杨过抱拳一揖。
  杨过摆手笑道:“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说完探手入怀,掏出了记载着乾坤大挪移心法那张羊皮卷,递到朱元璋面前,道:“这是乾坤大挪移心法,只需将血液涂抹上去,心法口诀便可显现,但你要注意我标记的那十九句。”
  “创此功法之人,自己都只练到第六层,第七层心法不过是他凭着聪明智慧,纵其想象,力求变化而已。”
  “那十九句心法谬误颇多,已然误入歧途,若强行修炼,必然走火入魔,最后不是疯癫痴呆,便是全身瘫痪,甚至自绝经脉而亡。”
  “另外,这门心法之所以难练难成,稍一不慎便致走火入魔,全因运劲的法门复杂巧妙无比,而练功者却无雄浑的内力与之相辅。”
  “正如要一个八九岁的小孩去挥舞百斤重的链子锤,锤法越是精微奥妙,铁锤飞舞控纵愈难,越会将自己打得头破血流,脑浆迸裂。”
  “但若挥锤者是个大力士,那便得其所哉了,以往练这心法之人,只因内力有限,勉强修习,变成心有余而力不足。”
  “所以修炼这门功法的关键,便在于必须要功力深厚,你暂且只需记熟心法口诀即可,不可贸然修炼,等我们给你寻来天材地宝,增强了你的功力,再着手修炼不迟,切记切记。”
  “这……这……”朱元璋看着面前的羊皮卷,心动无比,可他却不敢伸手去接,此事关系太大,一旦出了什么问题,他便是万劫不复的境地。
  崇祯上前几步,从杨过手中取过羊皮卷,然后抓住朱元璋的手,硬塞进了他手中,笑道:“你就拿着吧!这明教教主是你的,谁也抢不走。”
  朱元璋纠结的道:“敢问城主,明教武功高强,智慧过人的英才何其多,你们为何偏偏要选择区区在下?”
  崇祯哈哈一笑,扫视了众明教高层一眼,霸气的道:“没有什么别的原因,只因你与本座有血脉之亲,就这么简单。”
  “……”
  众人哑口无言,这个理由很好很强大,也很直白,连朱元璋自己都颇有些哭笑不得。
  他试探着问道:“城主为何如此肯定在下与你有亲?就不怕……不怕是弄错人了吗?”
  崇祯笑道:“绝不会弄错,便请朱坛主借一步说话,本座把一切都告诉你。”


第九卷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祖第十二世孙朱由检,拜见老祖宗

  光明顶后山一处悬崖旁。
  三百女剑士在二十丈外警戒,不允许任何人靠近,黄药师黄蓉父女、萧峰阿朱夫妇、杨过小龙女夫妇这些宋朝人,留在大殿监视众明教高层,看管成昆。
  而陆小凤、岳不群夫妇、上官海棠这些明朝人则是跟着来了这边,摸金三人组也来凑个热闹。
  朱元璋心下惴惴的看了看这架势,弱弱的道:“在下洗耳恭听。”
  却见崇祯与阿九对视一眼,随即齐齐跪倒在地,拜了下去,吓了朱元璋一大跳,手足无措的要上前扶起他们,但他们说的话却让他僵在了那里。
  “太祖第十二世孙朱由检,拜见老祖宗。”
  “太祖第十三世孙朱媺娖,拜见老祖宗。”
  陆小凤等人面带笑意的互相点点头,也抱拳躬身道:“大明子民拜见开国太祖。”
  那三百女剑士虽然没说话,却也全都面向朱元璋的方向抱拳单膝跪地,场中除了摸金三人组,没有一个还是直挺挺站着的。
  “……”
  朱元璋躬着身,伸着双手,满脸懵逼的僵在那,这信息量实在太大,以他的认知完全闹不明白现在是什么情况,脑子里一团浆糊。
  他愣了足足数息时间,才回过神来,继续自己的动作,上前扶起崇祯和阿九,陆小凤等人与女剑士们也顺势起身。
  朱元璋凌乱的道:“城主,敢问在下与你们可有何冤仇?”
  崇祯莫名其妙的道:“老祖宗何意?我们如何会有冤仇?”
  朱元璋哭丧着一张脸,道:“既然我们无冤无仇,那城主为何要将在下当成傻子戏弄?你们若要在下做什么事,尽管吩咐就是了,在下一定尽心竭力,何必用如此……如此荒唐的……”
  “噗”
  陆小凤等人一听此话,顿时笑喷,王胖子乐不可支的道:“没想到这位太祖还挺幽默的,哈哈。”
  崇祯也是啼笑皆非,摇着头自怀中掏出一个绢帛卷成的卷轴,递到朱元璋面前,道:“请老祖宗先看看这个。”
  朱元璋苦着脸接过来,展开卷轴一看,抬头几个大字就让他心下一颤。
  大明帝王世系表。
  看到第一个名字,他双目瞬间瞪到最大,嘴巴张得可以塞进一个鸭蛋。
  太祖朱元璋,字国瑞,濠州凤阳人,蒙元天历元年九月十八生,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入红巾军更名“元璋”,大明开国皇帝,年号洪武。
  惠宗朱允炆,懿文太子朱标次子,洪武十年生,洪武二十五年懿文太子薨,册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继皇帝位,年号建文。
  成祖朱棣,太祖四子,允炆叔父,蒙元至正二十年四月十七生,建文帝继位后厉行削藩之策,朱棣反,建文四年登基为帝,年号永乐,允炆失踪,下落不明,永乐四年建紫禁城。
  看到这里,朱元璋无语的抬头看了崇祯一眼,所以,这所谓的紫禁城其实是他儿子修建的,难怪他从未听说过什么紫禁城,原来如今压根还没有。
  风中凌乱了一下,他继续挨个看下去,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一直到崇祯朱由检,他现在还活着,世系表上自然没有他的谥号。
  看完这份大明帝王世系表后,朱元璋失神的抬头看向崇祯,怔怔道:“这是真的还是……还是你们胡编乱造的?”
  崇祯道:“老祖宗不必怀疑,这都是真的。”
  朱元璋纠结的道:“可是……你若当真是我十二世孙,又怎么可能出现在此?看你年纪比我还大啊!”
  阿九笑道:“老祖宗有所不知,我们其实是从三百年后而来。”
  “三百年后?这……”
  那边胡八一忽然自怀中掏出一本书,走上前笑道:“知道要来这里,我也准备了些东西,呶,我专门买的繁体版,拿去看看吧!”
  崇祯和阿九好奇的一看那本书的封皮,只见上面印着《明史》二字,顿时明白过来,赞赏的看了胡八一一眼。
  胡八一对朱元璋道:“这可是来自六百多年后的史书,你大致看完,咱们再给你解释,你就更容易明白了。”
  朱元璋闻言,迫不及待的翻开书,聚精会神的看了下去,其他人也不打扰,只静静候在一旁。
  朱元璋主要看“本纪”,“志”“表”“列传”此时无须管他,以后慢慢看即可。
  看了开头,他就已经明白这本《明史》是真的,因为书上记载的关于他前半生的事,九成都对得上。
  就算是对不上那些他也能理解,史书终究是后人写的,与实际情况多少会有些出入,但是大事上基本都没错。
  这本《明史》对于朱元璋来说,无异于“金手指”,了解了后世许多事情,等他当皇帝后,必定能比原史上干得更加出色。
  史书的文本格式十分简洁,一个皇帝的一生,短短几页纸便记完了,而本纪所占篇幅是最小的,史书的大头是志、表、列传。
  朱元璋用了近三个时辰,在日暮西沉之时,终于看完了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