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太平客栈 >

第965章

太平客栈-第965章

小说: 太平客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血气与剑气相撞,两者好似两绝对不可兼容之物,激烈厮杀,相互抵消,“嗤嗤”作响,最终同归于尽,一起化作无形。
  澹台云只来得及出一拳,便又对上了秦素和宁忆。
  澹台云不怕宁忆的双刀,却有些忌惮秦素手中的“三宝如意”,仙物毕竟是仙物,上次她与李玄都交手,便因为此物而吃了大亏,虽说秦素不如李玄都远甚,但此时九大高手联手围攻她,真要被秦素打上几下,也不好受。
  都说蚁多咬死象,跻身长生境也不意味着就能把天人境视作随意一脚踩死的蝼蚁,毕竟只是一境相隔,没有天上地下的道理,如果李玄都再心狠一些,将持有两件半仙物且修为最高白绣裳和手持两大仙物的张鸾山也调到此处,饶是澹台云纵横无敌,也讨不到半点好,若是执迷不悟,甚至还有身死之忧。
  秦素和宁忆对上澹台云,只是一个照面,便被澹台云击退,不得不暂时调息气机,平复体内激荡气血。只是不等澹台云乘胜追击,上官莞和李世兴的“太阴剑阵”又已经攻至,将澹台云拖住,给秦素和宁忆争取恢复的时间。
  十三道剑影从四面八方攻向澹台云,虽然澹台云每一拳都能将一名剑奴震碎,但这些剑奴已经不是活人,在“天阳地阴烛龙印”的牵引下,这些四分五裂的剑奴又很快恢复如初。
  澹台云想要破阵也是不难,只要找到阵法核心的李世兴所在即可,只是她刚刚找到李世兴,要将其毙于拳下,张海石和李非烟又再度赶到,协助李世兴化解澹台云的攻势,让澹台云无功而返。
  若是单打独斗,任何一人都挡不住澹台云,不出十招就要被澹台云毙于拳下,可此时围攻,只要每人都能抵挡澹台云一两招便足够了,互相接应,不断轮换,如此循环往复,饶是澹台云,也很难取胜。
  反观一众伪仙,只有陈眠和纳兰絮能暂且抵挡李玄都,其他人连一招也抵挡不住,那便要被李玄都逐个击破,只剩下陈眠和纳兰絮孤木难支,也不得不败。如果伪仙们人人都有陈眠的修为,恐怕就是李玄都凶多吉少了。
  这便是各大长生高人都要做一方之主的缘故,如果仅仅是个长生境的江湖散仙,不参与江湖争端也就罢了,若是觉得自身修为高绝,无所畏惧,贸然参与进来,只怕下场堪忧。再往高了说,陆吾神如何,也是寡不敌众。
  并非澹台云不明白这个道理,而是她也没有太多人手,无道宗家大业大不假,可如今无道宗决定西进,立时要面对两大强敌,一个盘踞西域多年的佛门势力,一个是盘踞草原多年的萨满教势力,这两者在中原的势力算不得什么,可在自家地盘,哪个都不是等闲之辈。
  尤其是萨满教,如果澹台云一直留在西北,谋求中原天下,萨满教甚至可以与澹台云结盟联手,支持澹台云。如今澹台云想要在西域和草原分一杯羹,萨满教立时便翻脸不认人,直接选择与无道宗开战。
  无道宗的人力都投注于此,还有部分人留守西京,澹台云实在抽调不出太多人手,只是一二人也无大用,只能孤身前来,便落入了被围攻的局面之中。
  这也是李玄都非要整合道门再来帝京的缘故,若是没有道门的助力,今日被人围攻的就是李玄都了。


第三十六章 拖延
  众人围攻多时,虽然让澹台云无法脱身,但澹台云的人仙体魄还是完好无损,反观众人,或多或少都有些伤势,尤其是澹台云的人仙拳意,震之不散,透过护体气机和皮肤,直入内腑,令内脏多处暗伤,即使众人在间隙调息化解,却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化解至阳至刚至纯的人仙拳意。
  澹台云虽然也是受到许多剑伤,但她一直刻意躲避秦清的“三宝如意”,这些剑伤都不算什么重伤,以人仙体魄堪比“漏尽通”的恢复能力,很快便恢复如初。
  如果再激战下去,只怕众人会先行支持不住,最终还是澹台云取胜。
  不过就在此时,三位道门真人的秘法也终于完成了,一个略显虚幻的青色阵法凭空出现在城头上,只见得各色符箓流转不定,青光隐隐,仔细看去,可见阵中有无数青色光点飞舞,似腐草为萤,其中有草木气息生出,欣欣向荣,生机勃勃,显现出万物竞发的玄妙境界。
  身在阵中之人,青光涌入体内,只觉得好似洗筋伐髓、脱胎换骨一般,先前的暗伤一扫而空,就连损耗的气机也恢复如初。
  此阵乃是全真道秘传,出自长春真人之手。
  长春真人晚年应金帐大汗之邀请远赴大雪山,长春真人在大雪山行宫为金帐大汗讲经说道的闲暇之余,也与大雪山行宫中的众多萨满切磋论道,互通有无,受到萨满教启发,长春真人从金帐返回中原后创出此阵,名为“长春回天阵”。
  此阵并不是用来伤敌杀敌,而是用以恢复气机、治疗伤势,玄妙无比。而且三位道门真人也受到此阵裨益,施法所损耗的气机也随之恢复大半,此阵唯一的缺点便是准备时间太长,所需境界太高,甚至需要夺人合力,单打独斗时并无太大用处,而且不分敌我,故而使用的限制极大,哪怕是放眼整个道门,精通此阵的也不超过一手之数。
  再看澹台云,虽然也身在阵中,但她偏偏是万法不侵的人仙,无论何种法术,都不受影响,饶是“长春回天阵”不分敌我,也与她无关了。
  如此一来,澹台云先前都做了无用功,一切又重归原点,而三位真人在略微调息之后,再次开始准备“长春回天阵”,摆明了要与澹台云久战,进攻不敢言胜,防守力求万无一失。
  澹台云见此情状,哪里还不明白,李玄都早就料到她要前来搅局,所以提前做好了准备。李玄都并不想杀她,只是想要拖住她,待到帝京城内尘埃落定,她也只能退去。
  想到此处,澹台云没来由生出几分灰心丧气。
  不过几年光景,自己就不是那小子的对手了吗?
  ……
  皇宫之中,李玄都终于遇到了民间传说中的大内高手,也就是宫廷侍卫。
  平心而论,这些宫廷侍卫修为还算不俗,大约有中三境的修为,充当门面是足够了,一般宗门,也没有这样的手笔,可见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天家皇室还是有几分底蕴。
  若是全盛时的李玄都,这些侍卫真就算不得什么,不过
  挥手就能打发,只是如今李玄都被阵法压制,就不得不动一番手脚了。
  二百余名大内侍卫挡在李玄都去往司礼监的必经之路上,纷纷按住刀柄,却没有立刻抽刀。
  要说换成其他人,哪怕是太玄榜的高手,他们也拔刀上前了。
  可偏偏眼前之人不是太玄榜的高手,而是老玄榜上的仙人之流,他们也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之人,江湖上的大事都有了解,大真人府都拦不住这位清平先生,堂堂大天师被生生打死在大真人府中,这座皇宫就能拦得住了吗?就算皇宫比大真人府更为厉害,能够阻挡住清平先生的脚步,那么他们这些人又有几人能够幸免?
  都说出头的椽子先烂,只怕谁先抽刀谁先死。
  为首的侍卫头领名叫颜宗果,勋贵出身,正值壮年,修为不俗。
  作为一名出身于国公府的顶尖世家子弟,颜宗果的前半辈子可谓是顺风顺水,想要练武,财侣法地样样不缺,早在而立之年就已经跻身归真境界,如今更是隐隐触及到了天人境界的门槛。
  若是平常时候,颜宗果自然不敢对这位长生地仙有什么想法,可如今大阵开启,长生境和天人境都受到阵法压制,境界修为越高,所受到的压制也就越大,如今这位清平先生到底还有几成修为,着实让人生疑。
  颜宗果以手掌轻轻摸索着佩刀的刀柄,整个人渐渐绷紧,屏气凝神。
  李玄都懒得多说无用废话,大步向前,视二百余名侍卫为无物。
  颜宗果眯起眼睛,死死盯着那位一身黑衣的清平先生,五指依次握住腰间的刀柄,然后死死握紧,整个人蓄势待发。
  李玄都脚步不停。
  下一刻,颜宗果拔刀暴起。
  不同于天人境大宗师的不显于外,归真境出手时声势极大,刹那之间,风雷之声大作。
  这一刀,气势凌厉至极,也快到了极致,颜宗果从拔刀到出刀,堪称是一气呵成,拔刀时无声无息,不显锋芒,出刀时却是锋芒毕露,几乎在瞬间绽放开来,让人难以预料,更是防不胜防。
  就像无声之中平地起惊雷。
  这一刀已经摸到了天人境界的门槛。
  颜宗果双手紧握长刀,上身微微前倾,保持着一刀前刺的姿势,整个人身上带着股一往无前的壮烈气势,就像正在沙场上奋勇冲杀的百战老卒,仿佛他的祖辈。
  颜宗果的刀法是祖传的刀法,是从沙场厮杀中磨砺出的刀法,朴实无华,气息内敛。
  与之相对,是不曾停下脚步的李玄都。
  颜宗果注定要无功而返。
  李玄都仅仅伸出一指,轻描淡写,指尖刚好抵住了刀尖。
  然后这看似摧枯拉朽的一刀,便再也不能前进推进分毫距离。
  递出生平最为巅峰的一刀之后,颜宗果的脸色骤然苍白,毫无血色,而一刀无功之后,更是脸色灰败,面露绝望之色。
  如果是直接对已经人间巅峰的李玄都出刀,自然是
  个天大的笑话,可此时对上被大阵压制的李玄都,他认为还是有五成把握能伤到对方。
  结果却是被李玄都轻而易举地挡下。
  徒劳无功。
  他如何能不绝望。
  这一刀一往无前,几乎没有退路可言,根本不适合用来游斗。
  然后就见李玄都一掌平平推出,拍在颜宗果的胸口位置,颜宗果整个人浑身巨震,然后整个胸口瞬间凹陷下去,更为诡异的是,他的后背位置并未随之凸起,仍旧完好无恙,好似他胸口位置凹陷下去的那部分凭空消失了一般。
  下一刻,颜宗果的尸体直接炸裂开来,化作一团血雾,尸骨无存。
  佛门掌法便是如此,至刚至阳,猛烈无比,不似道门掌法那般阴柔。
  这一幕,在一众宫廷侍卫看来,自然是触目惊心。
  李玄都一挥袖,陪伴自己多年的飞剑“青蛟”从袖口飞出。因为此时境界修为受限,李玄都也受不得要借助些外物。
  御剑之道,是以意御使剑器。驭剑之道,是以气驾驭剑器。
  御使和驾驭,两者之间高下立判。
  御剑之道,天下万物无不可为剑,无剑不可为之所用,皆能剑随意动。
  驭剑之道,则要讲究可以承受气机灌注的剑器,讲究剑器的灵性,讲究孕育剑胎剑元,讲究剑主和剑器之间的契合,甚至还要用自身精血喂养飞剑,才能使其达到如臂指使的程度,与御剑一道相比,无疑是落入下乘。而且御剑之道不耗费太多气力,毕竟人力有时而穷而意无穷,故而历代剑仙都是以意御剑。
  不过若是御剑和驭剑同时使用,则事半功倍。
  悬停空中的青色小剑应声而动,几次跳跃辗转,速度极快,诡异难防。
  一名侍卫毫无征兆地喷出一口鲜血,被飞剑透体而过。下一瞬间,飞剑又抹过了一名侍卫的脖子,去势不停,一连刺穿了十余名侍卫后,又将一名高高跃起试图躲避的侍卫拦腰斩断。
  飞剑围绕李玄都不断盘旋。本来速度就已经十分迅捷的“青蛟”,在主人以驭剑手法灌注气机之后,刹那间如火上浇油,速度猛然提升。
  只要在飞剑的轨迹之上,无人能够幸免,不断有尸体倒地。
  二百余人说多也多,说少也少,真要让李玄都放开手去杀,也支撑不了多久。
  若是平时,李玄都还愿意放他们一条生路,可此时是什么时候,哪容得这些废话,唯有一条,拦路者死。想来这些侍卫敢于拦路,也早该明白是什么下场。
  这些侍卫们本还想着人多势众,哪曾料到哪怕被阵法压制,李玄都仍旧是势不可挡,自家统领只是一个照面,便尸骨无存,连横尸当场都谈不上,在死伤过半之后,其余人再也顾不得什么事后责罚,纷纷作鸟兽散。
  李玄都也不去追击,只要这些人不来阻拦自己,他也不想多造杀孽。
  “青蛟”仿佛是邀功一般飞回主人身边,盘旋不停,剑鸣阵阵。


第三十七章 明修栈道
  当李玄都出现在司礼监的门口时,所有宦官都如临大敌。
  李玄都终于停下脚步,呼气之后又吸气。
  万般种种,今日终要做个了结。
  谢雉和杨吕已经离开密室,站在司礼监大堂门前的台阶上,头顶上便是“声闻于天”的牌匾。
  此时谢雉和李玄都互相遥遥可见,不过三十丈的距离。
  谢雉却浑然不惧。
  若在平常时候,这短短三十丈的距离,不过是一步之遥,可放到现在,便如天堑雷池一般,任凭你是长生地仙,也难以跨越。
  若是不信,大可一试。
  谢雉嘴角翘起,又变回了那个从容不迫的太后娘娘,轻声道:“清平先生于光天化日之下,大肆屠戮宫廷,该当何罪?”
  若讲王法,是我大魏徐家的王法。
  若讲规矩,儒门为天下订立规矩。
  无论从哪方面来说,你李玄都也不占一个“理”字。
  李玄都平静回答道:“我很早就说过,我此来帝京,并非报仇那么简单,我要日月换新天,我要换一个新的规矩,此乃鼎故革新。”
  此次入宫赴宴,不管遇到什么变故,自始至终,李玄都的态度都算得上淡然温和,最起码没有大仇得报的大喜大悲,也没有被算计的恼羞成怒。
  谢雉深知人心,心中忽然生出几分不安。李玄都如此淡然,抛开所谓的城府不谈,是不是表明一切还在他的掌握之中?那么他的底气到底从何而来?
  李玄都跨过司礼监的门槛,迈步走向挂着“声闻于天”的司礼监大堂。
  不过就在跨过门槛的之后,大概是越来越靠近阵法核心的缘故,李玄都顿觉压力倍增,不要说什么当空飞掠了,每走一步都要耗费许多气力,甚至在李玄都四周出现了金石碰撞、火花四溅的玄奇画面。
  谢雉有了瞬间的慌乱,真怕李玄都还能不讲道理地一步来到自己面前,不过很快她便镇定下来,因为她感觉到随着李玄都的执意向前,大阵的压迫力度也开始逐渐增加,仿佛有无数看不见的绳索死死束缚住李玄都手脚,
  三大龙脉之一的力量,又岂是区区一个地仙能够违抗忤逆的?
  事实上,李玄都的确不能以一己之力对抗整座大阵,哪怕这座大阵随着大魏朝廷的衰弱已经到了四面漏风的地步,仍是不行。
  不过李玄都在来此之前,就已经有所预料。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李玄都既然来到了这里,就不会被这座大阵阻挡住脚步。
  李玄都忽然停下脚步。
  谢雉笑问道:“清平先生,你这是认命了吗?若是现在退去,还来得及。”
  李玄都并不答话,只是转头望向中州方向,似乎在等待什么。
  ……
  当年的大魏齐王号称“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光寒十九洲”,随着齐王变为地师,齐王的三千门客也风流云散,只剩下是十三人,被赐姓徐,以排序数字为名。
  时至今日,地师的十三死士还有半数在世,分别
  是徐大、徐三、徐五、徐七、徐九、徐十三。这些人境界修为未必绝顶,但是各有所长,多是旁门左道之术,就好似古时孟尝君麾下的鸡鸣狗盗之流。
  六人的职责各不相同,其中徐七负责守卫剑秀山,徐九在西域活动,徐十三去了帝京。徐五远洋出海,去了安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