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太平客栈 >

第924章

太平客栈-第924章

小说: 太平客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玄都带着几分恭敬开口道:“师父。”
  这个身影正是李道虚,相较于婴孩大小的李玄都,李道虚还维持了本来形貌,这便是两人修为上的差距。
  李道虚道:“所谓神游天外,不过如此。”
  李玄都问道:“师父,这里真是紫霄宫?”
  李道虚答道:“这里的确是紫霄宫,在太上道祖显圣之后,便开启了。不过只有进入过昆仑洞天的长生之人,才能神游进入此间。澹台云来过,秦清也来过,你倒是第一次来到此地。”
  李玄都道:“我未曾跻身元婴妙境,神游与否,不能自主。”
  李道虚道:“可你还是来了。”
  李玄都问道:“此地有何玄妙之处?”
  李道虚道:“此处有太上道祖留下的禁制,不得妄为,不过可以在此地感悟天地玄机和太上妙法,我在此地多时,大有裨益,澹台云和秦清也是在此地更上一层楼”
  李玄都忽然想起一事,说道:“我记得老天师说过,紫霄宫中有一天地灵根,三千六百年一开花,三千六百年一结果,所结之果再三千六百年方得成熟,一次结果三十六枚,可助地仙渡过三次天劫,人间所修金丹大道,又称金液大还丹,故而此树之果,名为草还丹。再有六百余年,紫霄宫中的草还丹就该成熟了。”
  李道虚道:“你若能够带走,尽管去拿就是。”


第二百八十一章 广寒宫
  天底下,念头最快,神游之人更甚于长生地仙飞腾于天地之间。
  一念之间,李道虚离开了此地,不知去向。
  李玄都独自一人神游于紫霄宫中。
  出乎他的意料之外,这紫霄宫中包罗万象,并非是寻常宫殿格局,当李玄都离开大殿之后,立时来到一处黑暗浩瀚所在,李玄都感知四周,却发现自己身处无边无际的虚空之中,周围星辰有无量之大、无量之数,在极远处,有一个大到无法形容的“火球”正在熊熊燃烧,照亮了黑暗。
  这种景象,李玄都倒是不陌生,太平宗的“南斗二十八星图”便是如此衍化,是为天外天所在,传说域外天魔便是来源于此。
  不过李玄都并不认为这里是真正的天外天,因为传说中要进入天外天必须突破九天罡风,其中有各种元磁神光,便是长生地仙也无法承受,除非是拥有跨界之能的天仙。
  便在此时,李玄都发现远处虚空中漂浮着一片琼楼玉宇,清冷寂寥,相较于周围浑然天成的星辰,这些精致华美的宫殿楼阁俨然是人工后天雕琢而成。
  这片宫殿楼阁让李玄都生出几分熟悉的感觉。
  然后他很快意识到,这是神力的气息,而且这股神力中还夹杂着许多类似于“太阴十三剑”的气机。
  毕竟李玄都得到了“帝释天”,也算有所了解。
  “帝释天”便是依靠神力行动,只是大真人府一战后,“帝释天”神力消耗过大,进入沉睡之中。李玄都便将其安置在剑秀山中,以防不测。除此之外,李玄都也精通“太阴十三剑”,只觉得“太阴十三剑”与眼前琼楼玉宇中的气息同出一源。
  李玄都从藏书楼的典籍中得知,“太阴十三剑”是传承自上古时的一位神仙“太阴真君”,太阴对应太阳,也就是月亮。在世人传说中,月亮上有太阴真君的行宫广寒宫,又名月宫、桂宫、蟾宫等等,难道这便是传说中的广寒宫?
  李玄都尝试着激发出“太阴十三剑”的气息。果不其然,这片宫殿楼阁立时有了反应,开始迅速向李玄都所在的方向靠近,又或者是把李玄都拉向自己。
  转眼之间,李玄都已经置身于一片宫殿之中,此处宫殿浑然不似人间宫殿,晶莹剔透,好似水晶筑成,色泽略显暗沉,又闪烁着淡淡荧光。玉桥之下是星河流淌,宫殿之间有桂树成林。脚下非云非雾非水,好似星光凝结成冰,又好似琉璃玻璃铺地,让人难以分辨,可倒映人影。头顶是一片浩瀚星空,星辰不知其数,太阳遥遥,不见太阴。
  正中主殿悬挂竖匾,以铭文上书“广寒”二字。
  只是宫殿之中不见半个人影,死气沉沉,似乎已经荒废多时。
  李玄都忍不住感慨道:“这便是太阴真君的广寒宫?”
  根据李玄都所知,神仙是五仙之中的异类,借外在愿力化作神力,铸就金身,在世称神,继而开辟神国,以香火愿力为食,没
  有百年之期的限制,不能随意干涉人间。
  除此之外,神仙极度依赖香火愿力,若是香火断绝,就会金身蒙尘,继而渐渐腐朽,神国破败,只能苟延残喘,最终金身朽坏,神国崩塌,就此陨落。不过如果是香火鼎盛,神仙也会大受裨益,金身不坏,神威无量,如果信众能到数百万之众,在自家神国之内,甚至能与天仙、三劫地仙抗衡而不落下风。整体来说,神仙比起逍遥自在的天仙,差之许多,与受限于百年之期的地仙各有千秋。
  如今看来,这座广寒宫倒像是一处已经荒废的神域,其主人恐怕早已离去或者消失。
  毕竟太阴真君的传承早已断绝多年,就连“太阴十三剑”也被几番修改,从神道功法变为地仙功法,只是还残留了些许神道功法的痕迹,即是炼制剑奴的由来。如今就算是阴阳宗中都少有人知晓“太阴十三剑”的来历,更不必说香火愿力。没了香火愿力,神仙们便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管如何强大,终究有陨落的那一天。
  至于为何广寒宫仍旧得以保存,则是因为神仙的另外一种特质。
  神仙有三次死亡,第一次死亡是金身腐朽崩坏,这只是假死,就好似河水断流、湖泊干涸,只要有新的香火愿力注入,便能在神国内重塑金身;第二次死亡是神国崩塌,这是真正死了,不过未曾死绝,还有一点冥冥之中的灵性印记尚存,只要还有人记得这位神仙,便有重新归来的机会;第三次死亡是所有人都遗忘了这位神仙,那便连最后的印记也彻底消散,死得不能再死。从这一点上来说,神仙比地仙、鬼仙、人仙更难消灭。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太阴真君只是第一重死亡,也就是金身腐朽崩坏,而神国尚存,进入了假死状态之中。
  说到神仙一道,在道门中已经没落,反而在佛门发扬光大。
  佛门为了保证神国不朽,将信众的魂魄收入自己的神国之中,使其在神国中获得重生,并随着神国长生不死,有些类似于伪仙们合道于“玄都紫府”,看似得长生,实则不得自由。只是普通信众比不得伪仙那般见多识广,自然不会觉得受到拘束,反而认为这是莫大的恩赐。
  于是佛陀的佛国之中总有数不清的佛子,用佛门的话来说,就是恒河沙数。这些所谓的佛子,日夜诵经不停,维持神国不会衰落,也不断加固佛陀的金身。
  不过神国内永恒不变,无论是信众也好,还是佛子也罢,千百年来始终重复一件事,难免麻木不仁,麻木而无所谓虔诚,能够提供的愿力便大为减弱,于是佛门又创造出了六道轮回,使得佛国内的信众们不断轮回重生,洗去过往的记忆,重新开始,自然就不会麻木不仁。这便是极乐世界。
  据说佛祖的婆娑世界更进一步,能够使信众以鬼仙夺舍的方式降生人间,在人间历练百年后再重归佛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而这部分人往往都是有大智慧和大毅力之人,重归佛国之后,也不再是普
  通佛子那么简单,而是会成为佛陀的从属,甚至能够成为金刚、罗汉之流。
  故而佛门中人相信来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的确是来生,只是这种来生与永世不得解脱,又有多少区别,那就见仁见智了。
  也正因为如此,李玄都从不相信转世一说,要么是鬼仙的夺舍,要是佛门的轮回,何来转世?所以道门始终认为,人死之后,魂归于天,魄归于地,三尸化为鬼,皂阁宗收集的冤魂便是人的三尸。而能够主动斩去三尸,则是了不得的大神通。
  再看太阴真君的这方神域,暮气沉沉,显然没有佛门佛国的手段,说来也是,太阴真君与东皇一样,都是上古时的神仙,与巫阳是同时代之人,铸就金身还在佛门兴起之前。天下间的各种神通都是被逐一完善,而不是创出之后就完美无缺,所以太阴真君没有如此手段也在情理之中。只是不知因何缘故,太阴真君的广寒宫被遗留在太上道祖的紫霄宫中。
  李玄都本想在这处广寒宫中探索一番,却发现宫门紧闭,显然是不欢迎外客。
  李玄都念头一动,身形开始缓缓上升,转眼间,他脚下的广寒宫只剩下一点,而他的头顶不知何时出现了一轮明月。
  正常明月,一眼望去,如白玉盘,似瑶台镜,总之是看起来不大的,可这轮明月却大到夸张的地步,足有山岳之大,李玄都在其面前,当真是渺小无比,好似一个玉盘上的一粒尘埃,几乎不可察。
  月光落在李玄都的身上,虽然李玄都本体并不在此地,这片神域也是一片死寂,可仍旧让李玄都感受到一股彻骨的寒意。这种寒意不会影响到死物,却能生生冻毙活人。
  想来这是广寒宫的一种御敌手段,只是主人不在,而且神域破败多时,已经没有全盛时的万一,自然伤不到李玄都。反而李玄都可以结合此处月光来进一步精进“太阴十三剑”,毕竟李玄都的“太阴十三剑”算不得真正圆满,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
  虽说太阴真君是神道中人,“太阴十三剑”是地仙功法, 但两者还是有许多相通之处。
  在“太阴十三剑”中有“碧海潮月明”一剑,蕴含“太阴剑气”的神通,至阴至柔,克制至阳至刚的神力,而太阴真君却能将神力化作类似于“太阴剑气”的月光,这其中阴阳转换的道理,说起不难,无非是阴极阳生而阳极阴生,可真正做起来,却是千难万难,这便让李玄都好生佩服。
  “太阴十三剑”名为太阴,可修炼到极致之后,就是要阴极阳生,达到阴阳平衡,如此方才符合道门的理念。李玄都虽然跻身长生境,但还是停留在太阴这个层次,仅以感悟而言,并不比王天笑、上官莞高明多少,距离当初的地师更是有着不小的差距,只是靠着修为更高而显得更为厉害。此时感悟月光,反而能让李玄都补全这部分缺失,更进一步。
  难怪李道虚会说在此地会大有裨益,的确如此。


第二百八十二章 太阴太阳
  李玄都不知在广寒宫中沉浸了多久,待到他“回神”的时候,人间已经是日上三竿,秦素就站在他面前。
  原来秦素一早过来寻找李玄都,发现李玄都状态不对,虽然体魄气息如常,但好像失魂落魄之人,神魂不知去向,秦素大惊之下,不敢离开,紧紧守在李玄都身旁,直到李玄都“回神”,这才松了一口气。
  李玄都“回神”之后,神魂还未彻底归位,仿若大梦初醒,有几分恍惚,如梦呓般喃喃道:“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秦素听他忽然吟出这首《水调歌头》,越发感觉奇怪,轻声问道:“紫府,你认得我是谁吗?”
  李玄都听到秦素的声音,恍惚渐消,终于是彻底“回神”,道:“当然认得,你是素素。”
  秦素轻轻拍了下胸口,说道:“你吓死我了,你刚才是怎么了?”
  李玄都没有立刻回答,内视己身,发现自己身上不知何时结了一层淡淡的白霜,想来是那冰寒月光的缘故,竟然通过神魂和体魄的无形牵绊,隔着千万里之遥作用在自己的身上,这等神通当真玄妙无比。
  李玄都化解白霜,这才回答道:“昨夜我机缘巧合之下竟是神游天外,造访紫霄宫,夜游广寒宫,仿若置身梦中。”
  秦素先是吃惊,继而又是恍然:“难怪你要问‘明月几时有’,竟然神游月宫。”
  说话时,秦素不由流露出几分向往神色。这也在情理之中,广寒宫的真正主人太阴真君已经渐渐少有人知,可寄居在广寒宫中的广寒仙子却是鼎鼎有名。对于许多女子而言,月宫有许多别样意味。
  李玄都已经知道秦素要问什么,说道:“月宫一片死寂,有许多桂树,却没有伐木的神将和抱着玉兔的仙子。”
  见秦素有些迷惑,李玄都将自己的经历大概讲述了一遍,同时将神仙的三重死亡详细解释了一遍,秦素这才明白其中关键,又问道:“你没有元婴妙境,还能进入其中吗?”
  李玄都道:“不能随意进入其中,不过可以看缘分。”
  秦素皱起眉头,说道:“按照你的说法,老爷子也能进入其中,而且老爷子已经跻身元婴妙境,可以随意出入,你们还是无法拉近距离。”
  李玄都道:“在里面神游还是看机缘的,说不定我下次就能找到金液大还丹,直接一步登天也未可知。”
  秦素无奈道:“天底下的好事都让你占尽了?我可不信。”
  李玄都也知道这种希望渺茫,不过随口一说,并不当真,自然不会反驳秦素,只是一笑。
  不过话说回来,不考虑李道虚如何,仅就李玄都自己而言,一夜的收获,更甚于多日的苦修。他过去因为心魔的缘故,修炼“太阴十三剑”可谓是一波三折,不算完美,“太阴剑阵”的部分更是全部依靠“阴阳仙衣
  ”得来,等同李玄都根本没有修炼过。虽然李玄都有长生境界的修为和“太平青领经”,能够运用自如,但与当年的地师徐无鬼还有很大的差距。
  过去李玄都修炼“太阴十三剑”,一直有一个困扰,一味极阴会破坏阴阳平衡,也与金丹大道背道而驰,他当然明白阴极阳生的道理,可明白这个道理是一回事,具体怎么做又是另外一回事。
  太阴真君所化明月让李玄都有了些许感悟,太阴本无光,其光来自于太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不是阴极阳生,而是阳极阴生。放在神道一途来说,当然不是说太阴真君的神力来自于太阳真君,而是说太阴真君将至阳的神力转化为至阴的月光。
  至于太阳真君,已经找不到踪迹,就连神域似乎也彻底泯灭了,其中原因与佛门有关。佛门有佛陀象征大日,取代了太阳真君的位置,双方争夺香火愿力,便如老农争水,这家多一分,那家就少一分,如今世人只知大日如来而不知太阳真君,加上日光菩萨再争一分,佛门的兴盛加速了太阳真君的灭亡,甚至会使得太阳真君彻底被遗忘。如今太阳真君可能已经进入第三重死亡,也可能还在第二重死亡之中。
  不过佛门中并无象征月亮的佛陀,只有一位月光菩萨,倒是让太阴真君有了极大的喘息余地,至今只是停留在第一重死亡的状态之中。
  太阴真君假死,身化明月高悬广寒宫之上,李玄都借此感悟,终于明白了太阴真君是如何转化阴阳。
  香火愿力来自于人,天生属阳,所转化的神力也是如此,故而佛门佛陀才会显化大日,而不是显化明月。从这一点上来说,太阴一道是反其道而行之。
  其中关键关键就在于“心魔 ”,神力象征太阳,修炼此法之人象征人间,那么心魔便是太阴,太阴绕人间而动,又将太阳之光化作月光洒落人间,也就是说心魔是阴阳转化的核心。
  李玄都心魔不全,最契合“太阴十三剑”的心魔被地师拔除,如今在上官莞体内,后来李玄都自行补全的部分又牵涉到“长生石”和“帝释天”,而且被李玄都大肆修改,早已背离了“太阴十三剑”的主旨,变成类似于身外化身或是元婴雏形的存在,固然没了心魔反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