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太平客栈 >

第825章

太平客栈-第825章

小说: 太平客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官莞从这话中听出了毫不掩饰的自信,心中复杂,如今的李玄都不说天下无敌,也是罕逢敌手,当真是天下大可去得,如何不让人艳羡?若是她也有李玄都这般境界修为,不说得了师父的衣钵传承从而称雄一方,最起码不会被人欺负到头上。
  只是关乎自身生死安危,上官莞还是有些患得患失,忍不住问道:“那么你要与妙真宗打个招呼吗?”
  李玄都道:“自然是要打招呼的,不过想来万寿真人也好,季叔夜也罢,还不至于为此扫了我的面子。毕竟从地师的记载来看,妙真宗的锁妖塔已经荒废多年,其中妖物大多已经死去,倒不似正一宗的镇魔井那么凶险,应该不会出什么乱子。”
  就在说话的时候,李玄都取出了白纸,写了一
  张留言便条,大体交代自己的去向和事由,让秦素不要担心,安心休养,然后随手一挥,有风生出,这张便条随着清风飞出藏书楼,径直去向秦素所在。
  李玄都起身道:“你运转‘太阴十三剑’的‘心魔由我生’一式,我带你过去。”
  上官莞依言运转功法,李玄都伸手按在她的肩上,两人一起化作阴火消失不见。
  阴火遁行比不得“阴阳门”,却要快过御风而行,下一刻两人再度现身的时候,已经远离了剑秀山,进入北邙山的范围之内,过去北邙山便离开了中州,进入秦州境内,再过秦州的秦中府,便是蜀州地界了。
  上官莞放眼望去,却见如今的北邙山中多了许多人迹,不是那种盗墓贼的人迹,而是车辙印和马蹄印,倒像是有人大批进山。
  上官莞不明白这其中的缘故,李玄都却是一清二楚,兰玄霜也是个雷厉风行之人,有了人手和银钱之后,半点也不拖延,已经开始招募工匠,准备修缮避暑行宫,这些都是运送材料的车队。
  李玄都和上官莞只是在此地稍作停留,然后两人再次化作阴火消失不见。
  如今李玄都携带上官莞赶路,与那日地师携带李玄都去往昆仑山是一般道理,都是所学功法相似,都是一个长生境界修为和一个天人造化境修为,十分省力,远比携带一个身无半分修为的凡人要简单许多。
  如此一走一停,两人只用两个时辰的时间,便离开了中州地域,进入了秦州地域。
  如今秦州是无道宗所在,经过无道宗这些年的辛苦经营,逐渐恢复了几分元气,不再是数十里无人烟的凄惨景象。李玄都很少踏足秦州和凉州,只因这两处地方遭受战火最多,百姓最苦也最为凄惨,李玄都正是因为在此地见了丧失一切人伦道德的菜人市之后,才导致他后来想法大为转变,不再追求一人一剑的武夫剑道,开始思考如何寻求天下太平。也不知是否冥冥中自有天意,李玄都苦求剑道的时候,因为年纪所限,一意精进修为,也未曾踏足天人境,反倒是李玄都不在意这些了,只是将其视作手段工具之后,境界修为开始突飞猛进,竟是一路直入长生境,当真是造化弄人了。
  李玄都和上官莞没有在秦州停留,更没有招惹无道宗,悄无声息地经过秦州之后,终于是进入蜀州境内。说起如今的蜀州江湖,青阳教的声势已经大不如从前,唐家堡归顺,妙真宗本就是正道宗门,只剩下一个蜀山剑派还游离于外,不过早晚也要归于道门之中。只要走五仙之道,便是道门之人。道门一统不是和和气气的做买卖,而是强行整合多方势力的暴烈之举,大势浩浩汤汤,哪里容得你同意还是不同意。
  李玄都带着上官莞来到妙真宗的山门前,上官莞很自觉地戴上了黑纱帷帽,遮挡了面容,虽说这帷帽未必能阻挡一些高人的神念,但本来就是防君子不防小人,戴着帷帽就是委婉告诉旁人,自己不方便显露真容,寻常人便不会刨根问底,更何况还有李玄都在,想来妙真宗中也不会有那么不识相之人。


第一百零八章 妖物
  前不久的妙真宗可谓是热闹至极,盖因玉虚斗剑之故,许多高人受伤不轻,妙真宗的万寿真人堪称当今世上第一等炼丹大家,医道也是不俗,故而受伤之人都来到天苍山青城,请求万寿真人出手救治,无论是同道之盟,还是人情世故,万寿真人都不得不出手,而这些受伤之人,无一不是身份尊崇,自然也有一应随行之人,同样暂居于妙真宗中,妙真宗也自当好生招待,倒也宾主尽欢。
  如此光景从七月十五到八月十五,持续了大概一月有余,直到正一宗之变发生之后,众多来客才匆匆离去,使得妙真宗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只是妙真宗的弟子们没有想到,一众宗主刚刚离开不久,亲手击杀了大天师张静沉的清平先生李玄都便登门了,一时间妙真宗上下谈不上受宠若惊,倒真是有些被吓到了。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说白了就是立威之举。清平先生上位之后,第一把火就烧到了多年的正道魁首正一宗,虽然比不得地师灭去静禅宗的手笔,但扶持了自己的好友颜飞卿、张鸾山执掌正一宗,可见这位清平先生的所图之大。如今谁也不知道清平先生会将第二把火烧到何处,所以焉知他此来妙真宗是福是祸?
  当然,这只是普通妙真宗弟子的想法,如今执掌妙真宗的季叔夜和万寿真人师徒二人并不这样想,只是有些惊讶李玄都的来意。
  须发皆白的万寿真人望着坐在客位上的年轻人,惊讶道:“清平先生要去锁妖塔?”
  李玄都点头道:“正是。”
  万寿真人轻轻捻须,沉吟道:“当年的锁妖塔的确与正一宗的镇魔井并列齐名,只是近几百年来,妙真宗日渐衰弱,不复当年鼎盛,更不能与正一宗相比,所以锁妖塔逐渐荒废。不说缉拿妖物镇压于锁妖塔中,便是日常维护锁妖塔洞天都倍感吃力,致使锁妖塔洞天逐渐残破。实不相瞒清平先生,如今的锁妖塔,除了最深处的九层洞天和八层洞天之外,其余七重洞天已经没有妖物存在,或是已经死于其中,或是被历代祖师陆续放出。”
  李玄都对于万寿真人所言倒是不意外,地师早已经在笔记中说明,而地师遇到的那位鬼仙也是出现在第八层洞天之中。由此看来,万寿真人倒是颇为坦诚,没有隐瞒。
  李玄都道:“既然老真人坦诚以待,我也不好隐瞒,我此来正是为了最后两层洞天。”
  万寿真人脸色微变,迟疑道:“难道清平先生知道这两重洞天的情况?”
  李玄都道:“只能说是略知一二,详细情况还要向老真人讨教。”
  万寿真人苦笑一声,“虽说如今的锁妖塔已经大不如从前,但以老朽的境界修为,还是无法深入到最后两层洞天之中,所以老朽所知道的情况也都是从前人的记载中得来,时过境迁,这些情况是否发生了变化,准还是不准,老朽无法亲身验证,自然也无法保证。这一点,还请清平先生明白。”
  李玄都点头道:“这是自然。”
  万寿真人娓娓道来:“贫道听闻清平先生与地师、老天师、圣君、月白先生、虚舟先生一起去了‘玄都紫府’,见到了陆吾神。其实神兽也好,妖物也罢,本质上并无区别,硬要区分,便是朝廷之人和江湖草莽的区别。千余年前,中原鼎盛,岭南以及部分江南还是一片蛮荒之地,那时候的妖物还算不少,时常有妖物伤人、吃人之事发生,我道门中人自然不能坐视不理,一则是妖物之流浑身上下都是宝物,内丹可以入药,皮毛筋骨可以用来炼制法器,二则也算是替天行道,行侠仗义。故而在那时候,降妖还在除魔之前。不过上天有好生之德,总有些妖物罪不至死,所以本宗祖师便集合众多人力物力修建了锁妖塔,用于镇压犯下过错的妖物。”
  李玄都道:“如果我所记不错,当年祖天师离开云锦山来到蜀州,大破巫教,也曾在天苍山修道,后来才重新返回云锦山修建了大真人府和镇魔井,冒昧问上一句,两者之间可有什么联系?”
  万寿真人点头道:“祖天师的确曾经在天苍山修道,由此与本宗祖师相识,两位前辈高人应是有过这方面的探讨,所以祖天师返回云锦山后修建了镇魔井,而本宗祖师则在天苍山修建了锁妖塔。只是两者的只能不同,一者降妖,一者镇魔。”
  李玄都点头道:“原来如此。”
  万寿真人继续说道:“近千年来,随着中州持续衰弱,地域不断扩张,原本被视作蛮荒之地的岭南如今已经是繁华鼎盛所在,就更不用说江南了,幽州的位置也一再北移,从原本的帝京变到了今日的辽东。在这种情况下,妖物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小,只能藏身于远离人烟的深山老林之中,可我们这些修道之人也偏爱名山秀川,导致妖物只能去往人迹罕至的苦寒之地或者瘴气横生之地,比起千余年前,妖物数量已经是大大减少,难得一见,再少听闻妖物害人之事,以至于许多世人以为妖怪只是传说。世间无妖,锁妖塔自然渐渐失去了作用。”
  李玄都道:“方才老真人已经说了,只有前七层洞天没有妖物的存在,言下之意就是第八重洞天和第九重洞天还是有妖物存在的。不知老真人能否见告此中妖物的详情?”
  万寿真人第一次露出了犹豫的神情,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李玄都并不催促。
  过了片刻,万寿真人叹了口气,说道:“这妖物是在两百年前被镇压入锁妖塔之中,当年在江湖上也是闹出了好大的风波。”
  李玄都道:“愿闻其详。”
  万寿真人道:“这也勉强算是一桩公案了。说来也不怕清平先生笑话,贫道年纪大了之后,知道此生长生无望,不耐翻阅道经,偶尔会看些市井流传的话本中,除了才子佳人之外,还有些人与仙、人与鬼、人与妖的故事。”
  李玄都立时想起自己的青萍书局,说了句题外话,“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女子定然是倾城倾国的绝色佳人,父亲定然是极了不起的大人物,或是人间帝王,或是天上仙人,生一个姑娘,必是爱如珍宝。男子定然是一无所有的穷小子、傻小子,只因一点小事,便打动了姑娘,姑娘便不要父母亲朋,非要跟着男子不可,就算那男子花心乱情,也不在乎。”
  一直默然不语的上官莞看了李玄都一眼,只觉得有些好笑。他这是在说自己?毕竟秦大小姐相貌品行极佳,父亲是了不得的大人物,也被视若掌上明珠。是了,堂堂清平先生可不是穷小子,而是李道虚的养子,以后有资格执掌家族门户,从这一点上来说,李玄都是为数不多可以配得上秦大小姐的同龄男子,可谓是门当户对。而且秦大小姐也没有非要跟着他不可,听说是他主动去追求秦大小姐,倒是心机深沉。
  万寿真人道:“清平先生总结的倒是不错,只是有些时候,现实发生的事情远比书中的故事更加荒谬。”
  李玄都道:“没有什么天庭,也没有什么地府,人死之后,魂归于天,魄归于地,三尸化而为鬼,何来幽冥阴司?飞升便是离开人间,天仙无不可去,甚至可自行开辟一方小千世界,自成一方世界之主,除非斩出化身轮回转世,否则也不能再回人间。所以人与仙、人与鬼都是无稽之谈,唯有人与妖,却是有待商榷,难道老真人所说的公案竟是因为男女之情而起?”
  “清平先生心思灵敏,贫道佩服。”万寿真人赞了一声,“此事的确是因为男女之情而起,此中详情,因为年代久远的缘故,已经不能尽知,贫道只知道在二百年前,也有一位像清平先生这般……这般惊才绝艳之人。”
  李玄都淡笑道:“老真人不必讳言,就直说像我这般好运气之人。”
  万寿真人笑道:“不至于如此,自古以来,能跻身长生境之人,哪个没有运气?但仅仅有运气是万万不够的。此人也是这样一个人物,不过与清平先生不同之处在于,此人藐视宗门,也不在意江湖和天下,只求自己的逍遥自在,乃是个异类。”
  自从李玄都重出江湖以来,有视他为友,有视他为敌的,却很少有人将其视作江湖上的异类,因为李玄都一直都是按照江湖规矩行事,该妥协的时候就妥协,该强硬的时候便强硬,不会意气用事,更谈不上离经叛道,最多被人看作是所图甚大,野心不小,所以李玄都才能得到那么多人的支持。
  换句话来说,李玄都是被各大宗门视作自己人的,而世上也有一些人,他们想要打破宗门的强权,但不是为了更多人不受宗门压迫,仅仅是为了自己的逍遥而已,而且不讲策略,只是一味蛮干,最终导致自己成为众矢之的,无论正道邪道,都要摒弃偏见,先把此人绞杀了不可。所以这世上的魔头分为两种,一种是真魔头,穷凶极恶,罪孽滔天,杀人没有理由;还有一种是假魔头,不会滥杀普通人,却会杀江湖人,犯了众怒,就是这种异类。


第一百零九章 锁妖塔
  张白昼怒斥李玄都同流合污、和光同尘,不是没有道理的。李玄都的确算不上异类,在外人看来,李玄都出身清微宗,机缘巧合下出任太平宗的宗主,又娶了忘情宗的宗主,左右结盟,步步登高,没有恨苍天不公,也没有苦大仇深,除了所图甚大,完全符合一个宗门子弟该有的人生轨迹。其实有野心也不是坏事,甚至底下的人更喜欢一个有野心的领袖,真要是无欲无求,何苦涉足腥风血雨的江湖?
  至于李玄都被李道虚逐出师门,也不奇怪,毕竟在绝大多数人看来,当时的李玄都是受了老天师的指使,又有李元婴的推波助澜,归根究底,还是宗门内部的权势之争,起起落落,没什么稀奇的。
  在这种情况下,李玄都的阻力降到了最小,甚至有望触摸到道门的最高权柄。这是李玄都聪明的地方,虽然做什么事情都少不了反对之人,但反对之人越少越好,就算要举世为敌,也要分而破之,一步一步去做,完没有一口吃成个胖子道理。这是手段,做事不讲方式方法的人注定无法成事。
  万寿真人作为一个宗门出身之人,同时也是一宗之主,对这种藐视宗门之人怀有偏见敌意并不奇怪,没有敌意才是最大的奇怪。他没有提及此人的名姓,只是以“此人”或者“异类”称呼,说道:“此人原本出身法相宗,大概是因为性情的缘故,备受同门欺凌,由此生出怨恨,在修为有成之后发下大愿心,要消灭天下宗门。平心而论,贫道作为江湖中屈指可数的年长之人,并非不知道宗门的种种弊端,他要说宗门豪强作恶不法,他要更弦易辙,或是为了天下苍生,要向宗门讨要一个公道,那也就罢了,且不论立场,贫道还敬佩他是个人物。可他纯粹就是为了一己私怨,其实报仇也无错,可报仇的时候牵连无辜就有错了。”
  说到“宗门种种弊端”的时候,万寿真人有意无意地望了李玄都一眼,似乎若有所指,不过李玄都仿若未觉,只是静待下文。
  万寿真人顿了一下,继续说道:“鬼仙夺舍之法,乃是鬼仙在生死关头的救命之法,只是此法凶险,稍有不慎,便会为他人做嫁衣。说来也是巧了,一名鬼仙在垂死之际直接附身到了此人的身上,只是那鬼仙的对手实在厉害,在鬼仙的神魂之中种下了禁制,在鬼仙行夺舍之举的时候,一举爆发开来,鬼仙还未夺舍就彻底死去,反而是便宜了这个异类,他得了鬼仙的遗留,修为大进,又偷学了宗门的秘法,自觉修为大成,开始报仇,一夜之间,将他的三个仇家全部击杀,有一个仇家刚好外出,躲过一劫,他又杀入仇家的家中,将仇家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