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太平客栈 >

第819章

太平客栈-第819章

小说: 太平客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李玄都与张白月的关系,张白昼想要拜入清微宗中,并非难事,不过他的母亲却是颇有见识,毕竟李玄都不是宗主,宗内还有众多师兄弟,明争暗斗,张白昼一个小孩子贸然进入其中,恐怕不是什么好事,若是有人意欲对李玄都发难,说不得要从张白昼身上做文章,平白招惹祸害。再加上正邪之争加剧,就连司徒玄策都死得不明不白,更何况是他人。
  张母不愿意儿子卷入到这些江湖纷争之中,就以退为进,同意张白昼拜师学艺,却不能去正邪二十二宗的任何一宗,若是张白昼不同意,就别回来了。张白昼面对母亲的软硬兼施,也只好妥协,最终前往远在蜀州的蜀山剑派拜师学艺。
  张白昼一走便是近十年,从一个孩子长成了少年,只是一切物是人非,身未死族已灭,如果当年他还留在帝京城中,只怕也难逃一死。
  剑秀山的山路崎岖蜿蜒,两旁峭壁耸立,如是被利剑劈砍凿出,两方崖壁与一线小径形成了一线天的景观,将天光挤成窄窄一线,使得山道之上晦暗莫名。张白昼走过一线天后,只见天光乍泄,豁然开朗,脚下道路逐渐平缓开阔,拾阶而上,又见一方静湖,有河水相连,沿着河水逆流而上,别有洞天。
  只见原本笔直的峭壁上,忽然凹陷出一个巨大弧度,形成了一个开口极大、纵深极浅、似洞非洞的存在,占地大约一亩左右。此地三面环山,唯有一面面向悬崖峭壁,与上山的石径相邻。其中种植有茂盛翠竹,风起则起竹涛响,而在竹林的掩映之中,则是一座清幽古雅的二层竹楼。
  张白昼望着这座竹楼出了一会神,心想:“这里竟然有人居住,难道是此地主人?宗门记载,古时的确有剑仙曾经在剑秀山隐居,不过那都是几百前的事情了,难道剑仙还有传人?”
  想着这些,张白昼向竹林走去,却见这些竹子已经有些年头了。
  当年帝京之变,张家满门死绝,这么大的消息是瞒不住的。张白昼听闻这个消息之后,就要下山拼命,不过被他的师父拦下,然后将他关在后山,让他在后山好好想一想,什么时候想明白了什么时候再出来。那座后山就有一片好大的竹林,供弟子练剑之用。张白昼在后山待了足足三年,所以张白昼对竹子了解颇多。
  嫩竹子,受光照时间短,竹皮翠绿,竹身无光泽,竹节毛涩,节纹粗。尤其是幼竹,还可以在竹根处找到蜕落的竹箬。老竹子,光照时间长,竹皮青里泛黄,甚至透红,竹身光亮,节纹细。另外,从竹叶的颜色上也可以识别竹子的老嫩。嫩竹的竹叶,翠绿欲滴。而老竹子的叶呈暗绿色,甚至带有枯黄。
  张白昼心想:“看来是有人种下的竹子,而不是天然生长的。既然此地有主人,还是知会主人一声为好。”
  张白昼被师父关在后山三年,磨去了冲动的性子,接下来的几年刻苦练剑,小小年纪就已经有先天境修为,不说在蜀山剑派,便是放在各宗之中,纵然比不上李太一这等天纵奇才,也是一等一的好苗子,甚至在许多弱宗之中,已经是有望宗主大位,实是不可小觑。
  张白昼的师父正是蜀山剑派的掌门,见到弟子终于不再暴躁性燥,便同意他下山行走。张白昼离开蜀山之后,北而南,又从东至西,几乎踏遍了大半个中原,去了许多地方,见了很多人情世故,也结交了许多朋友。最终在某个朋友的透露下,他得知了自己姐姐的葬身之所,这才往剑秀山来。
  便在这时,听得有琴声响起,飘飘渺渺。有风自起,竹林迎风摇曳,雅致天然。
  张白昼毕竟是出自书香世家,自小耳濡目染之下,对
  于这些也算略知一二,只觉得这人造诣不俗。忽然之间,只听一个苍老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小子,你是何人?”
  张白昼一惊,向后跃开,却见竹楼的二楼走廊上站着一个老头,腰间斜插着一杆长烟,正上下打量着自己。
  张白昼行走江湖数年,该有的礼数还是不会少,抱拳道:“晚辈蜀山剑派张白昼见过前辈。”
  “张白昼?”老人对于“蜀山剑派”的名头不甚在意,不过对于“张白昼”这个名字却是有些惊异,“张白圭、张白月是你什么人?”
  张白昼微微低头,轻声道:“是晚辈的堂兄、堂姐。”
  老人点了点头,“原来如此,你是来祭拜堂姐的。”
  “正是。”张白昼道,“还请前辈行个方便。”
  老人沉吟道:“按照道理来说,老朽不该阻拦,只是剑秀山乃是我家主人所有,若是贸然放人入内,只怕于规矩不合。”
  张白昼问道:“敢问前辈口中‘主人’是何人?”
  老人道:“我家老主人曾经定下规矩,不许泄露他的身份,老主人仙去之后,主人继承老主人衣钵,也未改动这条规矩,所以老朽不便见告。”
  张白昼虽然脾气改了许多,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骨子里还是性烈如火,沉声道:“真是好大的规矩。”
  老人也不恼怒,只是抬手遥遥点划了他一下,“小子好大的口气,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非是老朽夸口,我家老主人定下的规矩,天下之大,还没有几人敢不当回事的,敢来此地说三道四的更是不见半个。也就是你不知我家老主人、主人的名号,这才敢口出狂言。”
  张白昼道:“前辈说我的口气大,我却觉得前辈的口气已经大到天上去了。你说你家主人如此大的能耐,却又不肯见告名号,我如何知晓你说的是真是假?”
  老人想了想,说道:“你小子倒是有些意思,这样吧,我家老主人毕竟已经仙去,是否泄漏他的名号,已经无关紧要了,老主人不是迂腐之人,想来老朽小小逾越一次,他老人家也不会见怪。不过老朽也不能白白违背规矩,这样罢,你我赌斗一场,我也不依仗境界欺你,只用先天境的修为,你接我十招,若是连老朽十招都接不下来,自然是你胡吹大气,无甚好说,你还是回山再修炼几年。”
  张白昼道:“如果我能接下前辈十招,那便如何?”
  老人哈哈大笑,说道:“你若是能接下老朽十招,那还有什么好说,老朽不仅将我家老主人、主人的名号告知于你。”
  张白昼指向山顶方向,“我要去祭拜家姐,我若接下你的十招,还请前辈行个方便。”
  老人抽出腰间的长烟,说道:“好,依你便是。老朽若是输了,亲自送你去忘剑峰。”
  张白昼这才知道姐姐长眠之地名为忘剑峰,然后就听老人说道:“小心,老朽要出招了。”


第九十八章 蜀山剑派
  张白昼虽然脾气暴躁,但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之后,已经不是鲁莽性子,心中早已计议定当,暗忖道:“这老人如此自信,气息不动如山,定然是境界修为远远在我之上,倘若由他出手,我竭力抵挡,定然久守必失,倒不如以攻代守,抢占先机。”
  想到此处,张白昼听到老人的话语之后,背后所负长剑已经是“仓啷”一声出鞘,自行飞入张白昼的手中,张白昼毫不犹豫,一剑直往老人当胸刺去。这一招并非是蜀山剑派的本门绝学,而是当年李玄都教他的一招,出自“万华神剑掌”,而“万华神剑掌”本就是脱胎于剑法,自然也可以用作剑招,此时一剑刺出,虚实不定,剑影缤纷,让人分不清到底攻向何处。
  老人正是徐七,他轻轻咦了一声,颇有些惊讶,并不接招,而是侧身让开。
  张白昼喝道:“第二招。”他手中长剑施展开来,却是本门绝学。
  有人用“一道一剑一堡一教”来形容蜀州江湖,“一道”是妙真宗,“一剑”是蜀山剑派,“一堡”是唐家堡,“一教”是青阳教。
  唐家居于白帝陵上方的唐家堡,青阳教居于白帝城,只有妙真宗和蜀山剑派居于山上,故而又言蜀州有两座山,一山是蜀山,一山是天苍,两者并列齐名。雄踞蜀山的蜀山剑派,号称天下第一大派,仅次于正邪两道二十二个宗门。
  其实论起实力,独占蜀山的蜀山剑派并不逊于许多宗门,甚至还略强于某些衰弱已久的宗门,但是正邪二十二个宗门立宗多的有千余年,少则也有数百年,诸如正一宗、太平宗、清微宗等宗门,发源于当年的正一道天师教和太平道,至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虽然其在这千余年来,有过兴衰起伏,但根基和名望是众所公认。稍晚一些的玄女宗、牝女宗等宗门,也有八百余年的历史,每一个宗门创建成名,那都是千百年来无数人才俊杰,花费无数努力心血累积而成,一宗之传承,都是一点一滴、千锤百炼凝聚而至,决非一朝一夕之功。相比起来,蜀山剑派在江湖崛起,不过是近百年来的事情,虽然兴盛得快,底蕴却还比不上诸多二线宗门,更不用说与正一宗、清微宗、无道宗、补天宗等当世大宗相比了。
  不过就算如此,也能看出蜀山剑派的雄厚实力,能在百余年间崛起,不逊于部分宗门,自然有其独到之处。
  张白昼作为蜀山剑派的嫡传弟子,自然深得蜀山剑派的真传。蜀山剑派既然以剑为名,自然是以剑为尊,比起清微宗更有甚之,毕竟清微宗还是自认传承自太平道一脉,乃是道门之人,李道虚仍旧用剑是因为他手中有天下唯二的仙剑之一,如李玄都这般,已经不滞于物。蜀山剑派比起清微宗更进一步,已然是唯剑之外再无他物了,不尊道祖,不尊圣人,也不礼敬佛祖,乃是纯粹的剑派。派中共有七门剑诀,皆是上成之法,因材施教。练成一门之后,还可以再
  学第二门,传说蜀山剑派的开派祖师就将七门剑诀全部练成,乃是一位地仙散人,无门无派,机缘巧合之下,跻身长生境界,自创七门剑诀,留下道统,由此建立蜀山剑派。
  七门剑诀各有优劣。
  “太乙剑诀”对弟子资质要求较小,门槛不高,易于入门,缺点是整体平平无奇,可以用作前期修炼之用,待到境界高后,再学其他剑诀。
  “洞玄剑诀”与如儒门的“浩然气”类似,一个“稳”字贯穿始终,根基牢固。大成之后,无论面对何等对手,都有一战之力。缺点是很难出奇制胜,而且修炼速度较慢。
  “庚金剑诀”修炼较快,杀力不俗,剑本就是凶器,西金之属,此剑诀与剑性相合,威力实在非同小可。不过此剑也有缺点,每人体内,均有阴阳二气,金木水火土五行。心属火、肺属金、肾属水、脾属土、肝属木,修炼此剑诀之后,金之气压倒其他四行之气,庚为阳,辛为阴,阳气压过阴气。这“庚金剑诀”练的越深,体内阴阳二气和五行之气越发失调,及至后来,必然会反噬自身,难以长寿。唯有到了天人境界,方能调和五行阴阳,不至于自身受到损害。不但无害,反而强壮脏腑。
  “九转剑诀”,剑诀精妙,对于资质要求不高,且没有隐患,缺点是此门剑诀融汇了道门的外丹之法,中间许多关卡必须借助外力才能通过,也就是必须辅佐各种丹药才能修炼有成,若无宗门依仗,或是家世底蕴,是万万不能修炼成功的。
  “七杀剑诀”,当年蜀山剑派祖师与一位无道宗老祖赌斗得来,最为顶尖的上成之法,在李玄都还未创出“南斗二十八剑诀”之前,被誉为第四大剑诀,仅次于“慈航普度剑典”、“北斗三十六剑诀”、“太阴十三剑”,威力奇大,杀力惊人,诡异难测,缺点是此法对于资质要求甚高,等闲人难以修炼,而且此法杀伐过重,若是心志不坚之人,容易走火入魔,留下隐患。
  “少初剑诀”,蜀山剑派的开派祖师得了先天五太中的“太初”之法,他从中感悟出些许天地至理,虽然不能传于弟子,但却与剑诀糅合在一起,创出了一门剑诀,名做“少初”,此剑诀玄妙无比,没有隐患,缺点是对于悟性要求极高,寻常人就算勉强入门,也要被卡在瓶颈,多年难以寸进半步。
  “六情剑诀”,蜀山剑派的开派祖师曾与一位忘情宗祖师有过一段情缘,结成苦果,终身未娶。却是由忘情宗的“太上忘情经”中悟出这套剑诀,本意是以此对付忘情宗的“太上忘情经”,都说七情六欲,此时七情只有六情,少了一情,便是求而不得的那一情。后来被蜀山剑派的开派祖师几经修改,不再局限于男女之情,便是亲情、友情,也可修炼此剑诀。这套剑诀却是最为奇怪的一套剑诀,与其他剑诀截然不同,与自己的心境息息相关,越是寂寥难堪,这套剑诀的威力也就越大,却是暗合
  “忘情”的几分玄妙,虽然不及“天算”,但常常能出其不意,不知所起,不知所终,自己无从预料,对手也无从预料。反之,如果心情欢喜,没有半分失意,这套剑诀的威力就要大打折扣,难以发挥出不知所起不知所终的种种玄妙。
  七门剑诀并无严格的高下之分,先学哪门,后学哪门,全看各人资质境遇。不过对应七大境界:天人造化境界、天人无量境、天人逍遥境、归真境、先天境、玄元境、抱丹境,下三境没有资格学习。换而言之,每攀升一个境界,便可多学一门剑诀,如此弥补不足,待到天人造化境,便能七套剑诀集于一身。至于传说中的长生境,却不能强求,只能看自己的机缘了。
  张白昼作为蜀山剑派的嫡传弟子,得其真传。如今他已经是先天境的修为,故而学了三门剑诀,分别是:“太乙剑诀”、“九转剑诀”、“六情剑诀”。
  “太乙剑诀”不必多说,此乃打牢根基的剑诀,越早修炼越好,是张白昼初入抱丹境所学。“九转剑诀”耗费甚大,张白昼本不该过早修炼此法,只是蜀山剑派掌门对于这位弟子颇为青眼,甚至有传承衣钵之念,故而在张白昼跻身先天境的时候主动让他修炼这门剑诀,并且由门派提供丹药。至于“六情剑诀”,却是张白昼被关在后山竹林的时候,感念家人死去之苦,自学而成,那时候的张白昼不过玄元境,也正因如此,张白昼才被师父所青眼。
  此时张白昼所用的便是“九转剑诀”,顾名思义,此套剑诀共有九重变化,也是九重境界,施展出来,当真是九曲连环一般。
  徐七真要破招,不过一掌就够了,只是他先前已经夸下海口,只用先天境的修为,却是不好硬接,只能向后再退几步,剑气掠过,却是割下了他的几根发丝。
  张白昼乘势追击,欺身而进,手中长剑直往徐七的心口位置点来,不但剑招凌厉,而且姿态似如飞天仙人。这一招正是“六情剑诀”中的一心一意,却是攻敌之心脏所在。
  徐七盛年时纵横江湖,阅历极富,后来驻守剑秀山多年,那藏书楼自然也是曾经去过,各家绝学尽在其中,见识广博,前两招他虽然未曾挡下,但不难看出来历,但这“六情剑诀”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这也怪不得徐七,只因“六情剑诀”被创出不过百余年的时间,不似其他绝学那般流传千年,而且难以修炼,有那失意之人练成,也绝不会想着靠此剑诀在江湖上成名,故而知之者甚少,不说享誉江湖,便是蜀山剑派中也少有人熟悉了解。
  不由大为好奇,竟是再次闪避,要看一看这少年人的下一招。
  张白昼也是心思缜密之人,发觉徐七的心思之后,又一连用出五招“六情剑诀”,正合六情之数。
  从未见过“六情剑诀”的徐七便一连让了六招,加上前两招,十招之约只剩下两招。


第九十九章 新老主人
  徐七看完了六招“六情剑诀”,不由赞叹一声,“有些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