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太平客栈 >

第809章

太平客栈-第809章

小说: 太平客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玄都没有说话,只是举起手中的“紫霞”。不过李玄都并无绝对把握能够稳胜此人,再加上刚刚斩杀藏老人又耗费了部分元气,所以李玄都没有急于出剑。
  此人没有丝毫惧色,笑道:“这把剑我认得,是正一道牛鼻子的“天师雌雄剑”,你既然手握此剑,那么想来就是本代大天师了,我且问你,张清衍是你什么人?”
  出身世家之人,取名都有迹可循,各家辈分范字多是取用一段话,依次排列,早有定数,后人只要遵循祖宗之法就可以了,比如李家的辈分是取自“谨道如法,长有天命”一句,张家的则是“风清云静,山世无拘”一句。按照这个规矩来算,张静修的父辈是“云”字辈,“清”字辈是张静修的祖父辈。就连张静修都已经飞升离世,那么他的祖父最起码也是数十年前的人物了。
  李玄都摇头道:“我并非张家之人,你又是何人?”
  血影微微一怔,随即笑道:“小子,你若不是张家之人,何以能手持‘天师雌雄剑’?不对,为何‘天使雌雄剑’只剩
  下一柄?另外一柄去了何处?”
  李玄都只能推测出张清衍的辈分,却不知道其人生平,不过正一宗弟子们对于自家老祖宗自然熟悉,那是上上代大天师,从祖天师算起,也就是第二十八代大天师,早已经飞升离世。
  说起这位大天师,正一宗弟子上下都知之甚详,因为这代大天师的经历十分传奇,曾经两次出任大天师。第二十八代大天师、第二十九代大天师是父子两人,俱是惊才绝艳之人,张清衍在六十岁的时候,将大天师之位传给不惑之年的儿子,自己开始避世清修,以求渡过一重天劫。结果在他七十岁的时候,刚刚跻身长生境的第二十九代大天师,也就是张静沉的父亲张衔云,在与当代圣君交手的时候,同归于尽,结果就是第二十八代大天师张清衍不得不重新担任大天师,并开始扶持长孙张静修,待到张静修坐稳了大天师之位以后,张清衍才以九十岁的高龄飞升离世。屈指算来,张清衍离世至今已有五十年。不管怎么说,张清衍在世九十年,可以说是影响最大的大天师之一。
  不过张清衍传位张静修一事也引出了正一宗内部的一段恩怨,张静修和张静沉都是张清衍的孙子,却不是亲兄弟,张静修是长孙,可父亲早逝,本来是无缘大天师尊位的。如果张衔云不死,日后很有可能传位给张静沉,可结果却是张静修登上了大天师尊位,这便导致张静沉以及许多张氏族人认为是张静修抢走了张静沉的大天师之位,张静修对此心知肚明,早年为了维持正一宗的稳定,选择打压张静沉,待到正一宗大局稳定之后,张静修也对张静沉怀有几分愧疚之意,对他颇多容忍,最后张静修选择传位给张静沉,除了膝下无子、张鸾山被废、稳定局势等各种原因之外,未尝没有将大天师尊位还给张静沉一脉的考虑。
  其实张静修让张静沉在镇魔台枯坐多年,也有磨砺性情的用意,这也是道门中常用的手段,各宗之间,无非是名头不同,或是“思过”,或是“悟道”,甚至李玄都也曾有过类似经历。李非烟在镇魔台上被困多年之后,的确消磨了许多火气,不再像年轻时那般锋芒毕露,要柔和许多。可张静修万万不会想到,张静沉在镇魔台上多年,不但没有磨砺性情,反而变得极为扭曲,以至于他在接掌正一宗之后,倒行逆施,最终落到万劫不复的地步之中。这却是张静修没有料到的了。
  既然这道血影开口便喝出正一宗第二十八代大天师的名讳,想来两人之间是大有干系,说不定正是张清衍将此人镇压在镇魔井中,那么此人的身份就不难猜测了。
  一名须发皆白的老道人思索片刻后,喝道:“清平先生,此人是‘血神君’萧神通,修炼‘血神经’,十分厉害,还请清平先生万万小心,不可大意!”
  李玄都脸色凝重,证实了自己的猜测。


第八十章 萧神通
  萧氏一族传承年岁之久,堪比圣人府邸和上清张家,有六大旁支,分别是北祖房、南祖房、西京房、帝京房、北海房、琅琊房,这六房萧氏源自同一位祖先,不过历经千余年的传承之后,互相之间已是较为疏远,又各有一位本房祖先。
  萧云和萧迟父子出自琅琊房,曾经与李玄都有过一面之缘的萧清出自北海房,玄女宗的宗主萧时雨出自北祖房,不过因为一场变故,北祖房已经彻底败落,萧时雨在年幼时曾寄居于琅琊房,算是半个琅琊房的族人。嫁给了伊里汗的萧夫人和楼兰城的萧翰出自西京房。
  萧神通也是萧氏族人,不过是出自南祖房。
  南祖房和北祖房的传承最为久远,不过也败落最早,在萧神通出生的时候,南祖房萧氏已经淡出世间,在荆州太和山的后山寻到一处清净之地隐居。当时皂阁宗已经败落,大魏太祖皇帝立国,而经历了大晋、金帐、大魏三代的神霄宗祖师也在此时来到了太和山中,在此避世修道,由此与萧氏一族结识。
  萧神通生具异禀,修炼家传功法,一日千里,故而被族中长辈取名为“神通”,寓意生来便有神通。只是南祖房萧氏已经败落,家传功法残缺不全,萧神通很快便遇到瓶颈障碍,止步于先天境,于是他生出拜师求学之念,他幼时曾听祖父说起后山有一位老道,少说已在百岁以上,童时无知,不曾留意,此时便动起念来,去见老道,费了不少心力,想要拜师,老道不允。萧神通心志坚毅,百折不回。老道也始终固执,一任诚求,终无用处。
  待到萧神通及冠的时候,已经是个风度翩翩的美男子,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一名来到太和山寻仙访道之人,两人结为莫逆,在其帮助下,萧神通服食了山洞中的奇异朱果,修为大进。
  再后来,萧神通与好友历经几番考验,终于是拜在了那位老道的门下。那老道不是寻常人,乃是全真道中的一位祖师人物,先世为吴州云锦山人,故而与正一宗张家有极深的渊源,也算是天师后裔,后来得遇一位在世地仙,拜入全真道门下。初到在太和山的时候就已经是长生境的修为,曾经参与过围攻皂阁宗,并且亲手斩杀了一位皂阁宗的长生地仙,之所以不肯收萧神通为徒,是因为老道已到百岁高龄,正在准备渡过一重天劫,时日无多,无暇分心收徒。直到老道成功渡过一重天劫之后,才决定收下弟子,并且在太和山广收门徒,壮大宗门,也就是神霄宗。
  这位老道便是后来被封为“清虚元妙真君”的神霄宗的开派祖师,而萧神通的好友也就是后来的师兄,则被封为“通微显化真人”。
  按照道理来说,萧神通本该成为一位有道全真才是,只是世事无常,萧神通入得全真道神霄宗之后,凡心不定,在一次
  下山行走的时候,无视全真道不得婚嫁的规矩,与一位玄女宗弟子私定终身,两人俱是触犯宗规,被各自宗门擒拿,责令其各自悔过。萧神通却不思悔改,反而认为师父师兄冥顽不化,在师父清虚元妙真君飞升之后,假意悔过,趁机偷袭打伤师兄通微显化真人,逃下太和山,又潜入玄女宗中,要强行带走恋人,结果却是导致恋人在混战之中不幸身死。
  自此之后,萧神通被神霄宗和玄女宗联手缉拿,他本人也因为恋人之死,自责悔恨,并迁怒于玄女宗上下,屡次对玄女宗弟子痛下杀手,导致双方结成死仇。玄女宗宗主亲自追杀萧神通,萧神通不敌,逃往昆仑山,在逃命途中,他被玄女宗的宗主打成重伤,为了活命,闯入被视作禁地的西昆仑星宿海,并在此地得了上古魔头留下的“血神经”,重伤在身的萧神通为了活命,强行修炼“血神经”,性情大变,功成之后,他重新出世,作恶人间,并开始大肆报复玄女宗上下。
  玄女宗此时并无长生地仙坐镇,不是萧神通的对手,求助于当时的大天师张清衍。当时萧神通魔功大成,妄自尊大,孤身一人对上了张清衍,却被张清衍以“天师雌雄剑”和“天师印”击败,张清衍也只是险胜,恐遗大患,本该将其押到镇魔台上以刑柱使其形神悉诛,只是通微显化真人顾念同门之谊,亲自前往大真人府,向大天师张清衍求情,萧神通立下重誓要洗心革面,张清衍看在通微显化真人的面子上,这才将他镇压入镇魔井中,令他忏悔前孽。
  只是张清衍心中明白,修炼魔法之人,不同于邪道中人,早已是没有回头之路可言,性情偏激,戾气深重,不可逆转,佛法超度不得,只能行霹雳镇魔手段。所谓镇魔井中忏悔罪孽,不过是个委婉说法,只是换了一种死法,让他在镇魔井洞天这座巨大铜炉中被慢慢炼化,最终成为一堆灰烬。
  镇魔井洞天隔绝天地,无法汲取天地元气恢复自身气机,身在其中,无论气机多美胸口,却是一口无源水井,用一点就少一点,总有干枯的时候,对于萧神通而言,气机干枯,便是气绝身亡之时。只要百年左右,他便要死在镇魔井中。
  后来地师徐无鬼为了探索“玄都紫府”,数次前往昆仑,并寻找去往玉虚峰的隐秘道路,以求瞒天过海。当地师从西昆仑瑶池折返的时候,偶然进入了星宿海,星宿海被江湖中人视作险境、绝境、死地、禁地,进入其中就是九死一生。只是对于长生地仙而言,还算不上绝境死地,地师探索星宿海的时候,在其中发现了萧神通留在此地并未带走的“血神经”秘典,以及萧神通给自己修炼的一座衣冠冢,并在衣冠冢的墓碑上刻下了自己的生平。原来萧神通在离开星宿海的时候还未完全泯灭本心,知道中原高人无数,他此去报仇,
  只怕是凶多吉少,多半要死无葬身之地,故而提前修建坟冢。地师徐无鬼默记下了“血神经”秘典,将其传授给耿月,并由此生出了打破镇魔井的念头。
  谁也不曾想到,在百年之期未到的时候,阴阳宗竟然攻破了镇魔井,将已经时日无多的萧神通给放了出来。
  如果李玄都还在巅峰鼎盛状态,倒也谈不上如何怕他,面对一个被镇压多年已经油尽灯枯的萧神通,李玄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其再次镇压,不过如今李玄都元气大伤,却是结果难料。
  正所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有得就有失,想要修炼“血神经”,要先将自己的人皮活剥下来,再用魔针刺体,魔火炼化,至少要受九年的生不如死之苦,将自身上下的肉、骨、筋膜、经络全部炼化为精血,等到炼化功成,整个人便成了一尊血魔,可将自身融入他用无数生人鲜血炼成的血河之中,神出鬼没,防不胜防。且与血河共为一体,血河不枯,他则不死,除非将整条血河悉数炼化,方能伤其本源。
  与人敌对交手时,也无须使用什么法宝外物,其自身就是一件无双法宝,可化作一道血影,将血影朝对方一扑,立时透身而过,只要境界修为不如自己,神魂精血立时就要被吸走化作他的滋补之物。而且寻常手段根本伤不到他,也不被雷法等手段克制,实在是厉害非常,诡异非常,棘手非常。寻常的天人造化境高手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便是修炼有“浩然气”的儒门高手,也同样如此,唯有长生境地仙才能凭借境界修为强行压制于他,却也很难将他彻底除去,稍有不慎,便会被他逃出生天。
  不见萧神通如何动作,他整个人化作一抹血影,伴随着一股令人作呕的血腥之气,直扑李玄都。
  李玄都吸气又呼气,整个人身周有紫云萦绕之气象,却是“极天烟罗”大成之气象。
  萧神通瞬间来到李玄都的面前,就要透身而过,可李玄都却将“紫霞”横于身前,“紫霞”之上剑气浩大磅礴,烟云缭绕,纵使萧神通嘴上说不怕“紫霞”,可实际上还是忌惮非常,不敢以身试剑,毕竟他当年就是败在“天师雌雄剑”之下,不敢小觑。于是他身形一晃,脚下血池之中生出九条巨大血龙,疯狂缠绕在“紫霞”剑气之上。
  血气对剑气,两者之间疯狂摩擦冲杀,嗤嗤燃烧作响,使得无数血色烟雾升腾,接着血雾又化作血水,从空中落下,一时之间镇魔台上当真是腥风血雨,凡是被血水触及之地,尽被腐蚀,沟壑纵横,满目疮痍。
  血雾之中,萧神通的面庞时隐时现,虽然被血水覆盖包裹,但仍旧依稀可见眉眼鼻口形状,不断扭曲,狰狞无比,


第八十一章 血神君
  如果李玄都此时还能用出“太易法诀”,不必积攒到第四次,只需要第一次的“太易法诀”,就能轻松破去萧神通的手段,可惜李玄都用不出来,只能凭借自身修为硬拼。
  就在李玄都抵御血蟒绞杀的时候,一线若有若无的血光直奔李玄都的后心而来,这条血河不过是正面佯攻,萧神通也没奢望能伤到李玄都,真正的杀招还是在于他以自己真身凝成的一线血光,这偷袭一击蓄势已久,几乎没有失手的可能。
  萧神通修炼“血神经”达到极致之后,不仅可以吞噬他人修为精血,还能吸收记忆,这也是“血神经”暗害他人之后能够伪装他人身份的根本所在。萧神通想得十分明白,他虽然不认得李玄都,但也能猜测出李玄都的身份相当不俗,此时血河横空,旁人看不清其中的景象,如果他能趁机杀了李玄都,不仅仅是修为大进那么简单,关键是能夺取李玄都的身份,然后再伪造出自己被李玄都诛杀的景象。从此以后,世间再无魔头“血神君”,只有诛魔的李玄都。
  “血神君”这个名头虽然吓人,但在江湖中却是人人喊打,没有立足之地,他再厉害,也不能以一己之力抗衡整个江湖,说不定刚刚离开镇魔台就要被人诛杀,自然要为长远谋划。
  一线血光轻而易举地穿过了李玄都的“极天烟罗”,没入李玄都的体内。
  宋政在与“帝释天”纠缠的时候,始终分出神念关注着镇魔台上的战局,当“血神君”萧神通现世之后,宋政只觉得大局已定,得意非常。
  宋政也的确有得意的理由,虽然中间遭遇了几多波折,但最后的结果还是没有偏离计划太多。徐无鬼打开镇魔井的真正的用意已经随着徐无鬼飞升而无人知晓,宋政生出这个想法却是源于玉虚斗剑的时候大批高手从“玄都紫府”中脱困而出。如今江湖已经被几大势力瓜分殆尽,李玄都能从夹缝之中出头已经十分侥幸,再也容不下一个宋政。这就像朝廷财政,节流已经节无可节,只能选择开源。可天底下不会突然冒出大批高人,“玄都紫府”已经关闭,就是长生之人也不敢贸然硬闯“玄都紫府”,锁妖塔沉寂多年,其中的妖物应该所剩不多,算来算去,只剩下一个镇魔井。
  于是宋政便把主意打到了镇魔井的头上。
  不管怎么说,镇魔井中的魔头还是人,能够交流,而且这些人在天下之间没有立足之地,若是独自行走,早晚会死于非命,想要活命,必须要依附他人。那么将他们救出镇魔井的宋政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对于镇魔井中的各种魔头,宋政也有打算,若是厉害魔头,便结成盟友,若是寻常的魔道中人,则直接强行收服,以各种手段控制,如果有反抗之人,直接灭杀。
  当然,如果能趁此时机灭去正一宗,最好再将李玄都也彻底杀死,那么真是大功告成了。
  以宋政对李道虚的了解,李道虚当年不会为司徒玄策报仇,今日也不会为李玄都报仇。至于秦清,对秦素出手的可不是他,而是正一宗的张静沉,秦清有气,找正一宗撒去。
  不过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