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太平客栈 >

第799章

太平客栈-第799章

小说: 太平客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儒门阵法也有弊端,为首之人要承担整个大阵的力量,会对自身造成极大的负担,很有可能会因此身死,所以结成此阵又有舍生取义的说法。
  三才阵结成之后,三个大阵中各有一名为首儒门弟子气势暴涨,整个人身上生出凛然正气,面带决然之色,给人以要为了天下苍生而舍身成仁的感觉。
  只见一名为首的儒门弟子举起双手,仿佛臣子承接皇帝旨意,然后在他手中竟是出现一道长卷,明耀金黄,俨然就是圣旨的模样。
  他一抖这道“圣旨”,立刻有一股浩大气息压下。这种压迫并非作用于体魄,而是直接作用于精神,就好似庙堂之上,皇帝斥责臣子,满朝汹汹,千夫所指,这便是三纲之中的“君臣义”!
  如果此时是一位儒门弟子,比如宁忆,自小便受君君臣臣的教诲,或是迂腐古板的愚忠之人,就算修为高绝,多半也承受不住,忍不住会扪心自问,自己是否对得起君父天恩。发展到如今,儒门已经不仅仅是圣人和亚圣的儒门,圣人和“礼”和亚圣的“义”都要靠后,而是讲究“忠”、“孝”、“礼”、“义”,一个“忠”字当头,雷霆雨露皆是天恩,死生皆仰天恩浩荡,朕躬无罪,罪在万方。
  不过秦素并非儒门弟子,又受到秦清和李玄都的影响,自然不会把这所谓的“君臣义”放在心上,她非但不受这道“圣旨”的影响,反而还要“揭竿而起”,打破这个腐朽不堪的朝廷,将那位高高在上的皇帝推翻在地。
  就见得秦素一如意将“圣旨”连人砸得稀烂。
  便在这时,第二个大阵和第三个大阵的两个为首儒门弟子同时出手,用出了“父子亲”和“夫妇顺”。
  这两门手段用来对付女子却是格外厉害,礼教森严,压迫女子的身心,所谓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刚好对应了父子和夫妇。
  一瞬间,秦素只觉得生出重重幻象,一边是父亲秦清训斥于她,责她不孝,一边是夫君李玄都责骂于她,怪她不贤。除此之外,还有众多帮腔之人,或是叔伯兄弟,或是姑嫂妯娌,还有朋友同伴,都对她大加指责。她好似是过街老鼠,被人戳着脊梁骨咒骂,六亲不容,竟无半点立锥之地。
  什么叫人情礼法大过天?什么叫口舌杀人?
  为什么有人明明罪不在自己反而还要一死了之?为什么有人还活着却好像已经在世道人情中死了?
  这就是了。


第六十二章 六劫齐至
  这座“三纲阵”所针对的并非是体魄、气机,甚至不是神魂,而是心境,让人丧失斗志,束手待毙。
  不过此时秦素正处于“太上忘情经”的“天算”状态之中,因为秦素是以“太平青领经”化用“太上忘情经”,比起直接运用“太上忘情经”稍有逊色,不能达到秦素第一次动用“太上忘情经”时那种好似苍天在上以万物为刍狗的状态,比起秦清更是大有不如,但也足以让秦素的心境维持在止水不惊的状态之中。
  既然无情,自然也不在意千夫所指。
  秦素手中“三宝如意”连打,将秦清和李玄都的幻象连同两名儒门弟子一起打死,三名为首的儒门弟子一死,这座“三纲阵”顿时溃不成军,秦素手持“三宝如意”好似虎入羊群,所过之处,拦路的儒门弟子无一是其对手,纷纷被打翻在地。
  不过这些儒门中人的阻拦也不是全然无功,趁此时机,重伤的王南霆已经重新起身,他用了某种秘法,暂且压制住了体内的严重伤势,不过脸上血红一片,显得十分骇人。
  王南霆握着长剑,望向秦素,“秦大小姐好手段,不过老夫不会上第二次当了。”
  秦素道:“那就试试看。”
  秦素能胜过王南霆,有很大的取巧行险成分,所谓行险,其实就是把自己也置于极为凶险的境地之中。如果换成对手是李玄都,就算李玄都没有长生境的修为,与秦素境界相当,也肯定会在第一时间察觉秦素的意图,结果就是秦素会因为行险之举而毫无疑问地败在李玄都的手中。归根究底,王南霆其实只是个文人,修为虽高,但不能与李玄都这种江湖厮杀经验十分丰富之人相比。
  王南霆重重哼了一声,便要提气聚力。
  秦素举起手中“三宝如意”朝着王南霆当头打下。
  王南霆丝毫不惧,手中长剑横于身前,挡下秦素的一击。
  “三宝如意”与王南霆手中长剑相击,王南霆不由一怔,因为“三宝如意”上的威力甚小,远比不上方才那般势大力沉。
  下一刻,一双手掌好似凭空出现,狠狠拍在王南霆的后心位置,这一掌于咫尺之间而发,几乎要震断王南霆的心脉,而且还带有六股诡异气息,让王南霆周身大震,然后猛地喷出一口鲜血。
  与此同时,手持“三宝如意”的秦素缓缓消散,只剩下一道快要燃烧殆尽的符箓和自行悬空的“三
  宝如意”。
  在剑秀山的日子里,秦素除了照顾重病的李玄都之外,也翻阅了大量的地师藏书和笔记,地师就专门点评过儒门的各种手段法门,儒门中人极为讲究一个“势”字,简而言之,如果儒门中人占据优势,几乎是所向披靡,如果儒门中人占据劣势,几乎只能束手待毙,这一点从儒门的“浩然气”上就能看出一二。想要对付儒门中人,关键在于不能使其成势,不能想办法如何应对儒门的手段,而是想办法将自己的手段发挥到极致,也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使其不能成势。
  秦素用出“太上忘情经”之后,只是暂时抛却了七情六欲,不是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记忆还在,自然明白这一点。而且此时不是玉虚斗剑,没有那么多规矩,再加上补天宗本就是刺客出身,所以秦素毫不犹豫地选择先发制人。
  秦素的计策也很简单,她的须弥宝物中有三张“替身符”,以她的一滴精血特制而成,在关键时刻用出此符,可以化作一个与本尊气息十分相似的假身,而本尊则可以趁此时机金蝉脱壳。这本是用来保命逃命的符箓,可秦素却用来迷惑王南霆,她以“替身符”化出一个假身,再以“三宝如意”的仙物气息作为遮挡,使得王南霆无法分辨真假,然后她再以御剑的手法操纵“三宝如意”从正面打向王南霆,而她本人则是借助“幻灵纱”潜藏至王南霆的身后,趁着王南霆注意力全部放在正面的时候,从背后出手偷袭。
  李玄都曾经玩笑说过,秦素的偷袭天赋仅次于地师徐无鬼而已。
  虽然是玩笑之言,但秦素的确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刺客天赋,无师自通。
  这一下变故突如其来,王南霆修为之深,虽已到了天人造化境,但少在江湖行走,如何能料到这位秦大小姐竟会行偷袭之事?在一瞬之间,他还以为是另有旁人偷袭,但随即知道不对,后心位置所中掌力之中蕴含有六劫之力,自从地师飞升之后,世上就只有李玄都和秦素两人会用“逍遥六虚劫”,如果偷袭之人是李玄都,他已经身死当场,那么偷袭之人是秦素无疑了。
  偷袭得手之后,双掌之后又显露出一双皓腕和秦素的面庞,因为秦素披着“幻灵纱”的缘故,只有部分身形显露出来,其他部分还是不见踪影,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十分诡异。
  王南霆正想提起一气,转身拼死一搏,忽然发觉自己体内气机开始
  迅速涣散。
  王南霆大惊之色,只能勉强反手一肘撞向秦素,秦素只是轻轻伸出手,便用掌心将王南霆的手肘托住。然后秦素双掌一推一送,王南霆的身形便向后飘飞出去。秦素如影随行,平平无奇地一掌拍出。
  王南霆毕竟修为雄厚,强提一口“浩然气”,转身一掌迎上了秦素的一掌。
  王南霆体内气机本就浑厚无比,此时拼尽全力,掌力如同排山倒海一般向秦素涌来。秦素练成“太平青领经”之后,仅以气机多寡而论,还要稍逊于天人无量境的李玄都,自然不如造化境的王南霆。
  故而两人双掌相交,王南霆陡占上风,秦素也轻轻闷哼一声,显然是吃了个闷亏。可正当王南霆想要趁势追击的时候,秦素的掌中又涌出一股奇异气机,引动了王南霆的六劫之力,使得王南霆的掌力倏然崩解。王南霆闷哼一声,身形不住后退,脸上也露出了惊惧之色。
  按照道理来说,王南霆的境界明显高于秦素,以“浩然气”对付境界不如自己之人几乎没有任何弱点的特性而言,便是“逍遥六虚劫”也很难奈何,可秦素通过计策连续两次将六劫之力注入王南霆的体内,虽然第一次的六劫之力被王南霆强压下去,但第二次的六劫之力却勾动了第一次的六劫之力,两者“内外勾结”,“浩然气”这座“雄城”也不得不陷落了。
  秦素欺身上前,以双拳用出“鸳鸯刀法”,虽是刀法,但“鸳鸯刀法”的关键在于合击之术,而非刀法本身,再加上秦素本就是用刀的行家,故而可以脱刀为拳,双拳交替而动,连打王南霆周身七处大穴,此时王南霆应对已经十分吃力,一个不慎,被秦素打落了手中长剑,不得不徒手对敌。
  秦素招式幻妙迅捷,心劲相叠,双手看似各自为战,实则互相配合牵引,左手招式方出,招式未老,右手已经跟上,右手劲力方出,左手又生新劲,故而两者相生不穷,绵绵不绝,招招不离对手周身要穴,让王南霆疲于应付。
  两人交手百余招之后,王南霆已经遍体鳞伤,转身欲走,秦素抓住机会,催动“逍遥六虚劫”,引发王南霆体内的六劫之力,阴阳逆转,明晦转化,水火骤起,六劫齐至。阴火、玄冰、天风、雷殛、幽冥、赤土一起显化在王南霆的身上,让王南霆动弹不得。
  秦素取回“三宝如意”,狠狠打在王南霆的后脑之上,王南霆一头栽倒,身死当场。


第六十三章 心魔幻象
  秦素打死了王南霆,自身也是元气大伤,尤其是连续催动“逍遥六虚劫”,更是负担极大,毕竟“逍遥六虚劫”本是要长生境才能修炼,再加上秦素以“吞月”将部分气机注入了王南霆的体内,所以此时整个人已经近乎于虚脱,就连“太上忘情经”都难以维持,脱离了“天算”状态,不过她本人不露声色,提着“三宝如意”冷冷扫视四周。
  一众儒门弟子或伤或死,还剩几个勉强保住性命之人,但此时已经被秦素吓破了胆子,畏畏缩缩不敢上前。
  秦素看了眼王南霆的尸体,冷然道“把尸体带回去,让其他儒门中人也看一看,这就是插手道门的下场。”
  说罢,她又抬头看了眼上空的异象,“不过现在看来,你们一时半刻之间还走不了。”
  话音落下,天空上传来一声巨响,几乎要震破心房,几个带着伤势的儒门弟子直接坐倒在地。
  秦素身形微微一晃,又不动声色地稳住身形。不过此时幸存的儒门弟子们已经被头顶的巨响吸引了所有的注意力,倒是没人发觉秦素的细微动作。
  秦素在心底暗自侥幸,幸而此地距离兰玄霜、宁忆他们几人的战场尚远,不至于被殃及池鱼,这次真言宗倾巢而出,倒也着实是不容小觑,面对宁忆、石无月、李非烟三人联手,竟然还没有落败。不过更出人意料的还是正一宗的护山大阵,显眼要比上次地师攻打正一宗时强出太多,让她不由有些担心李玄都。
  此时的李玄都正在被三尊祖师法相围攻,方才李玄都已经连续两次动用“太易法诀”,纵然他是长生境的地仙,也不能在短时间内第三次动用“太易法诀”,因为先天五太有一个极大的弊端,在三十六天内,每用一次,消耗就会大上一分,李玄都第一次使用“太易法诀”,只消耗了一成气机,第二次使用“太易法诀”就要消耗两成气机,第三次则要消耗四成,第四次要消耗八成,以此类推,李玄都在不依靠外力的情形下,只能用出四次“太易法诀”,到了第三次的时候,已经颇为吃力,需要部分准备时间,而不能随手激发。
  如果是其他地方也就罢了,李玄都还可以汲取天地元气恢复自身气机,但此时在“太上三清龙虎大阵”之内,隔绝天地元气,只能依靠自身气机,所以李玄都不能再轻易动用“太易法诀”。
  此时李玄都以“心魔由我生”化作天魔状态,以阴火为剑,身如鬼魅,游走在三尊祖师法相之间,拖曳出无数难分真假的残影,十剑随着十指变化莫测,无穷不定,留下道道黑色火焰痕迹。
  忽然间,李玄都一声断喝,手中的十道阴火长剑溃散,继而化作一束阴风,飘飘渺渺,萦绕成剑,长短不定,长时如蛟龙,短时如游鱼,纵横不定,变化莫测,将玉清祖师的法相重重缠绕,形影莫辨。
  便在这时,上清祖师的法相又是一剑朝着李玄都当头斩落,同时太清祖师的法相也挥动拂尘,拂尘的银丝化作数百丈之长,好似一条巨蟒长蛟,朝着李玄都席卷而至。
  李玄都双掌连击,每一掌都激发出一道凌厉剑气,剑气所过之处,拂尘的银丝纷纷被斩断,只是太清祖师和玉清祖师的法相不过是伪仙而已,可以轻易应对,可上清祖师的法相却是堪比长生地仙,不好应对。
  面对上清祖师的一剑,李玄都只能选择闪避,身形化作阴火,朝着万法宗坛的方向遁去。
  旁人不知道正一宗的虚实,李玄都却是知道的明明白白,“太上三清龙虎大阵”的关键就在于万法宗坛,只要攻破此地,那么这座大阵也就不攻自破了,当初地师攻打大真人府也是如此。按照常理来说,开启护山大阵都是为了抵御外敌,无法攻破大阵,便无法进入大真人府,自然无法触及万法宗坛,可地师徐无鬼和李玄都却都是从内部破阵,这就给了他们可乘之机。
  上清祖师法相自然不容许李玄都如此取巧,一剑看似斩向空处,可李玄都却刚好在此地重新凝聚身形,显然是未卜先知,李玄都面对这一剑已经是躲无可躲,不得已之下,李玄都只能第三次用出“太易法诀”。
  只见得一个仿佛无数黑暗凝聚的圆珠转眼间就在李玄都手上生成,大肆吞噬一切光明,然后被李玄都迎面朝上清祖师法相丢去。
  “太易法诀”离手之后,直接化作一团浑沦黑云,转眼间便弥漫了大半个天幕,使得上清祖师法相连同手中长剑好似陷入泥潭之中,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缓慢。同时这团黑云也开始腐蚀解离上清祖师的法相。
  “太易法诀”使用次数越多,损耗的气机也就越多,不过威力也就越大,第一次“太易法诀”只能与白虎圣灵相持不下,第二次“太易法诀”却能摧毁青龙圣灵,第三次的“太易法诀”的威力已经远胜过前两次,足以对长生境界的上清祖师法相产生威胁,至于第四次的“太易法诀”,在没有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可以尝试摧破镇魔井的禁制。
  李玄都以第三次“太易法诀”阻挡住上清祖师法相之后,决定不再留手,又用出“逍遥六虚劫”,一时间阴阳逆转,六劫齐至。
  同样是“逍遥六虚劫”,分别由李玄都和秦素用出,自然是威力相差极大,说是天上地下也不为过,此时李玄都用出“逍遥六虚劫”,比起当年的地师也相差不多,其中又蕴含了六咒,使得六劫之力更为玄妙莫测。
  不过“逍遥六虚劫”并非对三位祖师法相所用,而是针对张静沉。此时张静沉还在抗衡李玄都的“太阴剑阵”,突然之间,心头生出强烈的心悸,然后便是六劫齐至,哪怕张静沉有“天师印”护体,又身在大阵之中,可以通过大阵连接地气,勉强挡下了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