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太平客栈 >

第794章

太平客栈-第794章

小说: 太平客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静沉望向张非山,张非山起身回答道:“我这就将周姑娘请来。”
  既然李玄都应邀前来云锦山大真人府,那么让周淑宁出来也是理所当然之事,否则正一宗当真是不要半点脸面了。
  既然李玄都没有想要客套寒暄的意思,那么张静沉变直接引入正题,“今日请诸位前来,除了见证贫道接任大天师之位以外,也是因为一件私事,同样想请诸位同道做个见证。”
  李玄都没有说话。
  张静沉又看了张岳山一眼,说道:“岳山,此事你是苦主,便由你来说吧。”
  “是。”张岳山应了一声,起身绕过桌案,来到众多桌案围绕起的空地,先是向周围众人团团行礼,然后说道:“当年老天师在世的时候,地师曾经图谋岭南的冯家的家产,意欲将冯家满门灭去,最后是老天师出面,帮助冯家逼退了地师,由此张冯两家交好,并且定下了儿女亲事。犬子世水与冯家小姐有婚约在身,本该明年成亲,所以我让犬子去岭南冯家拜访未来岳父,也是商讨婚事,谁曾想,犬子竟是殒命在冯家府上,凶手正是玄女宗弟子周淑宁,也是清平先生的义妹。”
  说到此处,张岳山有意无意看了一眼李玄都,却见李玄都脸色不变,让看不出半点波澜。
  秦素开口道:“可有证据?”
  张岳山道:“有人证。”
  话音落下,就有一名道人从“冂”字的缺口位置走上台来,向着台上众人行了一礼。此人正是李玄都在地气中看到的那名将周淑宁擒下的道人。
  秦素看了这道人一眼,道:“这个人证,莫不是正一宗之人?自己给自己作证,恐怕不能取信于人。”
  道人沉声道:“贫道以性命担保,绝无半句虚言,请秦夫人放心就是。”
  这个时候,秦素无疑去纠正这名道人对自己的称呼,只是淡然道:“你的性命能与淑宁的性命相提并论么?”
  全场陷入死寂。
  此时任谁也察觉出来了,李玄都和秦素两人,是要与正一宗对抗到底了,没有半分妥协之意。张静沉想要借着此事不战而屈人之兵,以此强压李玄都一头的打算,恐怕是要落空了。
  那么今日之事,定然是难以善了。
  张静沉对此似乎有所预料,双手按在自己的膝盖上,轻声道:“秦宗主是不想好好讲道理了?”
  李玄都道:“我去过冯家。”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李玄都的身上。
  李玄都浑然未觉一般,继续说道:“然后冯神通死了。”
  此言一出,便是许多城府深沉之人都微微色变。
  张静沉微微皱眉,说道:“清平先生的意思是你杀了冯神通?”
  “我不是这个意思。”李玄都声音平淡地说道,“冯神通不是我杀的,我也不是想用冯神通的死来震慑什么人,冯神通是自尽身亡的,用他的话来说,这是他给我的交代。”
  李玄都屈起手指,用指节轻轻敲了下面前的桌面,“冯神通为什么要给我一个交代,大天师想要知道吗?”


第五十二章 目中无人
  张世水身死之事,并不算高明,在座之人谁没见过阴谋之事?甚至可以说,谁的手上没做过几件见不得人之事?所以经不住深思,可只要没被人抓住,没有证据,这件事便不存在。可谁也没想到,事情刚刚开始,就已经有一位天人境大宗师为此赔上了一条性命,那么参与到此事之中的众人,又有几人能够全身而退?
  张静沉眯起眼,缓缓说道:“人已经死了,死人不能说话,什么交代,什么自尽,都是清平先生的一面之词。说句诛心之言,以清平先生的修为,真要杀了冯神通再将其伪装成自尽身亡,也不是什么难事。”
  李玄都抬手一指那名道人,“他是正一宗的弟子,他陪着张世水前往冯家,张世水遭遇意外身死,他难逃其咎,为了自保将罪名栽赃给周淑宁,也在情理之中。”
  道人立刻涨红了脸,伸手指着李玄都,嘴唇颤抖。
  李玄都甚至看都没看他一眼。
  兰玄霜冷冷道:“放肆!”
  几乎同时,张岳山也出手了,两道无形气机炸裂开来,然后便见一朵彼岸花缓缓绽放,花朵周围有无数电芒环绕,正是兰玄霜的“曼珠沙华妙法”和张岳山的“五雷天心正法”。
  张岳山的脸色略显苍白,显然在刚才的交手吃了一个小亏,死死盯住那个陌生女子,沉声问道:“敢问阁下是何方神圣?”
  兰玄霜没有答话,李玄都替她回答了,“这位是兰夫人,是新任的皂阁宗宗主。”
  张静沉望向兰玄霜,“皂阁宗的宗主藏老人分明被镇压在镇魔井中,我倒是不知道何时又有了一位皂阁宗的宗主。”
  李玄都道:“当年皂阁宗覆灭,有三支传承分别去了金帐汗国、婆娑州、凤鳞州,藏老人一脉是源自凤鳞州,而这位兰夫人是源自婆娑州,本就不是一脉。”
  张静沉道:“贫道却是孤陋寡闻了。”
  李玄都道:“无妨,皂阁宗还未重立,兰夫人也没举行升座大典,如果大天师有什么疑问,待到升座大典的那一天,再问也不迟,只是希望还有那一天。”
  这已经是毫不掩饰的威胁。
  兰玄霜低眉敛目,一则是因为她只是个“配角”,二则是因为她第一次发现,这位平时很好说话的清平先生、清平会之主、未来的道门大掌教,在某些时候其实很不好说话。
  张静沉终于不能再维持自己的“好脾气”,“是了,希望还有那一天。”
  李玄都道:“日后的事情日后再说,现在还是说正事,关于加在周淑宁身上的罪名,不过是正一宗的空口白话,并无人证。”
  张静沉看了张岳山一眼,破天荒地有几分询问之意。
  张岳山略微犹豫了一下,沉声道:“犬子在天之灵,自然也希望能讨还一个公道,不使害他之人逍遥法外。”
  张岳山深吸了一口气,面上露出几分悲痛之色,又强忍着悲痛说道:“把尸体抬上来吧。
  ”
  此情此景,若是让不知情的人见了,难免要对这位承受丧子之痛的老父亲生出几分同情,又对“仗势欺人”的李玄都一方生出几分厌恶和憎恨。
  李玄都无动于衷。
  很快,有两名正一宗弟子将张静沉的尸体给抬了过来,只见尸体上的寒霜还未消散,倒也不至于尸体腐烂发臭。
  张岳山道:“犬子正是死在玄女宗的‘寒冰真气’之下,不知清平先生和秦大小姐,还有什么话可说。”
  李玄都没有回答张岳山,而是对秦素轻声耳语几句,秦素点了点头,起身离席,来到张世水的尸体旁边。
  秦素负手而立,说道:“为了防止你们说我在尸体上动什么手脚,所以劳烦阁下将你儿子的尸体翻转过来。”
  张岳山强压怒气,亲自将张世水的尸体翻了过来,说道:“秦大小姐,你有什么话可以说了。”
  秦素没有立刻开口。
  在来此的路上,李玄都已经将他以地气回溯过去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向秦素说了,李玄都可以肯定那个暗中出手之人在张世水的身上留下了些许细微痕迹,可是此时看来,所有的痕迹都已经被人事后抹除掉了,甚至张静沉身上的寒霜在都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变得完全符合周淑宁的修为,而不会让人怀疑威力太大。
  见秦素迟迟不曾开口,张静沉脸上露出几分微笑,轻咳一声,“清平先生和秦大小姐不认可我们提出的人证,那么物证总该认可了吧?世水的的确确是死在了玄女宗的‘寒冰真气’之下,而他身死的时候,只有周淑宁一人在场,周淑宁也承认她曾经与世水交手,不是周淑宁杀的,还会是谁杀的?”
  此时如果李玄都认可了这个说法,自身虽然不会受到什么实质上的损害,但在这个微妙时刻,无疑是被正一宗强压了一头,难免声望大损。江湖上多的是墙头草,风往哪边吹就往哪边倒,李玄都退让一步,自然就会倒向正一宗。如此一来就是张静沉赢了大势之争,日后李玄都再想争夺大掌教之位,就千难万难。张静沉则可以趁机搅乱局势,让所谓的道门一统只剩下一个空名,本质上还是回归到各方势力并立共存的局面之中。
  李玄都面无表情,秦素也不曾有慌乱表现,两人显然是对于这种局面早有预料。
  秦素扫视众人一眼,全然不见平日私下里的腼腆害羞,冷冷一笑,“你说周淑宁承认了她曾与张世水有过交手,那么我问你,淑宁有没有承认她杀了张世水?”
  张岳山刚要开口,又听秦素说道:“而且这个问题不该你来代为回答,而应让淑宁本人亲口回答。”
  李玄都终于是开口了,“既然要讲道理,那么就不能自己击鼓鸣冤然后自己来断案,这岂不是成了‘堂下何人状告本官’?是谁给了正一宗这样的权力,击鼓鸣冤之后代替被告之人‘招供’的?是太上道祖吗?”
  秦素道:“我再问一遍,周淑宁何在?把她请到
  这里来,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吗?”
  现在李玄都和秦素的用意很明白了,他们要见到周淑宁,确认周淑宁的安全,然后再来“讨论”此事。而正一宗则是采取了一个“拖字诀”,在旁人看来,也合情合理,毕竟李玄都的境界如何,修为如何,已经在玉虚斗剑中证实过了,再加上地师徐无鬼的前车之鉴,所以哪怕是在大真人府中,正一宗还是要小心应对,担心少了周淑宁这个筹码之后,李玄都直接一走了之,所以迟迟不肯交出周淑宁。
  秦素见张岳山不说话,冷然道:“如此说来,正一宗是不肯交人了?”
  李玄都道:“如果正一宗不曾心怀鬼胎,为何不敢当面对质?”
  张静沉缓缓起身,冷冷道:“好一个倒打一耙,既然话说到了这个份上,贫道也直言了,贫道之所以不立刻交人,就是怕清平先生在理屈词穷之下,大打出手,直接抢人。”
  李玄都毫不动怒,淡笑道:“就算你们不交人,难道我就不能出手抢人了吗?没了老天师坐镇之后,就凭你,当真守得住这座大真人府?”
  这番话说得轻描淡写,可话语的内容让正一宗众人听来,却是狂妄至极,俨然是不把正一宗放在眼中。
  张静沉怒极反笑,“怎么,清平先生得了地师徐无鬼的‘阴阳仙衣’,便想效仿徐无鬼再来一次攻打大真人府?”
  李玄都望向张静沉,“虽然我未曾亲眼目睹,但曾听闻,大天师被地师打得站不起身,像死狗一样趴在地上,若是老天师来晚一步,大天师早已身死道消。而在来此地的路上,许多张家之人对我视若仇雠,想来是把我当做了地师传人,我向来不在意这些欲加之罪,如果大天师想要一雪前耻,我不介意代替地师出手。”
  有道是“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李玄都这番话深得清微宗真传,打脸又揭短,除非是唾面自干的泥菩萨,否则谁也咽不下这一口气。
  张静沉死死盯着李玄都,其目光就好似两把凌厉长剑,想要刺穿李玄都的身体,换成其他境界修为不如张静沉之人,当真是要心神摇晃,不能自已,甚至是生出濒死之感,从而丑态百出。
  只可惜此时张静沉怒视的对象是李玄都,一位货真价实的长生地仙,就是换成李道虚或者徐无鬼在此,也不能仅仅凭借目光将他如何。
  李玄都回望了张静沉一眼,与张静沉的锐利目光不同,李玄都的目光淡漠平和。可就在这一瞬间,张静沉周身一震,眼前有一双血红长眸一闪而逝。在旁观之人的视线中,就是两人对视一眼,然后大天师张静沉身形一晃,脸色变得苍白。显而易见,大天师毕竟不是老天师,不是清平先生的对手,只是一眼对视,便已经被清平先生所伤。
  若非此时张静沉占据地利优势,与正一宗的护山大阵在某种程度上融为一体,否则张静沉已经重伤在‘众生入我眼’之下。
  站在李玄都对立面的众人皆是凛然。


第五十三章 金风未动蝉先觉
  李玄都不是无所不能的仙人,在冯神通拒绝为他作证之后,他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根本想不出该怎么洗刷周淑宁的罪名。
  幸而这里是江湖。
  江湖是什么?刀光剑影?人情世故?归根究底,还是弱肉强食,拳头大才是硬道理。所谓的道理,在绝大多数时候,都不是道理,而是一种手段,以弱胜强、以柔克刚的手段。
  所以李玄都来到大真人府之后,故意反其道而行之,不与张静沉“讲道理”,而张静沉之所以强压着性子,正是想要与李玄都“讲道理”。
  两人心知肚明,这无关乎道理,其实是一场斗争,而且不仅仅两个人之间的斗争,是以两人为首的两方势力的斗争,李玄都所代表的那方实力正处于短暂的低谷之中,是张静沉的天赐良机。
  李玄都一再挑衅,就是想要逼迫张静沉主动出手,不再“讲道理”,那么李玄都就不必承担道义上的压力,因为他只是被迫还手,而不是理屈词穷之后的掀桌子行为。
  此时张静沉终于忍不住出手,李玄都又岂能善罢甘休?
  张静沉只觉得自己的神魂中传来阵阵刺痛,心知李玄都这是要下死手,不敢有丝毫大意怠慢,只见得张静沉的头顶上出现一方玉印,上有龙钮,底部刻有两行六字:“阳平治都功印”,正是正一宗两大仙物之一的“天师印”。
  此印现世之后,光芒大盛,其光如火焰,透明纯净,宛如琉璃,将张静沉笼罩其中。
  与此同时,李玄都双眼之中也生出变化,眼白迅速褪去,只剩下深沉的黑色,然后其中又生出熊熊燃烧的阴火,甚至有阴火已经逐渐脱离了眼眶的束缚,从眼角位置“溢出”之后,上下飘摇不定,好似两道长眉。
  此时已经无人敢于直视李玄都的双眼,“众生入我眼”催动到极致之后,便是祭出了“天师印”的张静沉也变得难以承受,笼罩着他的光焰开始不断扭曲,继而生出丝丝缕缕好似细小游蛇的阴火,在光芒之上不断游走。
  在老天师张静修的手中,“天师印”的“昊天光明火”足以与地师徐无鬼的阴火相提并论,两者关系类似于水火相克,最后地师不得不飞升,也是拜“昊天光明火”所赐,可此时张静沉修为不如李玄都远甚,火大水小,非但不能以水克火,反而会以火克水。
  下一刻,护住张静沉的“昊天光
  明火”随着游走的阴火如细沙一般随风散去,张静沉的身形向后飘然退去,落地之后又退出三步才勉强止住退势。而这三步则在地面上留下了三个大约三寸深的脚印,就连鞋底的纹路都清晰可见。至于张静沉所坐的地方,只剩下一层细细的灰烬,大约能看出桌案的轮廓,其余的什么也没有剩下。
  其他人尽皆骇然,没有想到李玄都的境界竟然到了这般地步。尤其是方才被李玄都扫了几眼之人更是暗自后怕,心想张静沉尚且如此狼狈,自己岂不是就是被看一眼就死了?
  兰玄霜在心底暗自感叹,那正一宗的大天师与她同样是天人造化境,还有正一宗的两大仙物,更占据了地利优势,如果是自己在此地对上了这位大天师,恐怕很快就要败下阵来,可张静沉还是被李玄都轻易所伤,这便是临近一劫地仙的境界修为?
  在片刻的沉默之后,正一宗众人纷纷上前,来到张静沉身旁,为首的张岳山正要开口,却被张静沉抬手制止。张静沉的目光仍旧死死盯着李玄都,但已经不敢再与李玄都对视,因为刚才的较量让张静沉明白了一个事实,在他踏足长生境之前,无论如何都不是李玄都的对手,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