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太平客栈 >

第778章

太平客栈-第778章

小说: 太平客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见他一步迈出,竟是展现出一种与体型极为不符的轻灵之态,飘摇而起,出现在李玄都的面前。
  这是胖大僧人第一次见到已经久闻其名的清平先生。
  面带病容,身着黑色鹤氅。
  这便是大名鼎鼎的清平先生吗?
  下一刻,胖大僧人击出一拳,这一拳几乎有李玄都的脑袋大小,李玄都的手掌与之相较,好似是婴孩小手。不过两者相击,却是胖大僧人浑身一震,从他的手腕开始,到手肘,再到肩膀,最后扩散至全身上下,掀起层层的“肉浪”,上下起伏,以至于他的脸庞都开始
  扭曲。
  反观李玄都,身形安然不动,尽显云淡风轻。
  就在此时,第三名僧人出现,看上去似乎与李玄都一般年纪,眉清目秀,仅仅是身着僧衣,没有披袈裟戴宝冠。
  他张口大喝一声,只有一个音节,乃是九字真言中的第一字。
  “临!”
  同时他也双手结不动明王印。
  佛门以左手为常静,名为慈悲之手,渡顽愚众生,右手为常动,名为智慧之手,渡上根利器,双手称为“悲智双运”,渡尽无余凡夫。合此双手即表示断除“贪嗔痴疑慢”之烦恼障惑,是远离身语意之无始无明,其合掌的姿势名为“印”。
  道门有九字真言,传至佛门,又名奥义九字,分别为: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九字。与之相对应的九个手印,又名奥义九字切,分别为:不动根本印,大金刚轮印,外狮子印,内狮子印,外缚印,内缚印,智拳印,日轮印,宝瓶印。
  此时年轻僧人一字一结印,每一字真言出口皆响如一道雷霆响彻在天地之间,三字之后便如天地共鸣一般,巨大的声音直震得漫天云卷云舒,一圈圈肉眼可见的气机涟漪向四面八方扩散开来。
  八字之后,年轻僧人双手结成宝瓶印,大喝一声,“前!”
  声音不似先前那般振聋发聩,但却恢宏深远,如有佛说法讲经,又仿佛是万千佛子齐齐诵经顶礼。
  九字真言乃是真言宗之无上降魔正法,一字一音皆是外引天地巨力,内合人身性命,实在是威势无匹,好似当头棒喝,心志不坚之人,便要气血震荡,神魂恍惚。
  只是李玄都丝毫不为所动,轻轻跺脚,天地仿佛猛然颤抖了一下。接着天幕上出现了无数如蛛网般的裂缝,向四周蔓延。继而这一片“天幕”如镜子一般破碎开来,一双漠然无情的巨大眼睛缓缓显现,高高俯瞰着世间苍生。
  众生入我眼!
  一瞬间,年轻僧人只觉得眼前再无他物,只剩下一双血色眸子。
  李玄都此时已经察觉出这三人本身不过是天人无量境的修为,实在算不得什么,不过却携带了相当庞大的香火愿力,使得他们得以在短时间内暂时跻身天人造化境,若论香火之盛,坐拥偌大西域的真言宗堪称当世之最,青阳教也好,正一宗也罢,都不能与其相提并论。
  三大天人造化境高手联手,便暂时有了与李玄都一战之力。
  只是李玄都也未用出全力,仅仅是以“太阴十三剑”与这三人相斗。
  便在此时,第四名僧人终于现身,男生女相,脸孔线条柔和,泛着白玉般的光泽,秀美更胜女子,头戴塔状孔雀宝冠,上身披绫罗,下身着裤状长裙,双手结施无畏印。
  真言宗内有四大分支,寓意四大神通:大圆满、大手印、大道果、大威德,各有独到之处,四大分支之间或多或少有教义之争,如今却全部联合到了一起。


第二十四章 方便法门
  正所谓福祸相依,有得有失。李玄都得了地师飞升的种种好处,现在也开始尝到老天师飞升的种种苦果。大天师在世之时,张静沉也好,真言宗也罢,都掀不起什么风浪,毕竟大天师几十年的威望,早已是深入人心。可李玄都却是不然,纵然他的境界修为比之张静修已经不逊色太多,可威望却不是一天铸就的。
  男身女相的僧人现身之后,头上一轮佛光中端坐着一座大日如来,佛光普照十地八方,寓意无量光、无量寿。然后大日如来法相与他合为一体,佛入己身,法相化作法身。
  此人抬手捏成一个金刚拳印,平平打出。
  这一拳蕴含无量佛光,与慈航宗的“万劫佛光”竟是有几分异曲同工之处。
  李玄都仍是随意一掌迎上。
  这一次却是平分秋色,李玄都竟是没能占到上风。
  从这一点上来说,这第四名僧人在四名僧人之中修为最高,仅次于法空。
  这也是西域佛门与中土佛门的不同之处。
  大日如来并非所谓的“太阳之佛”,而是智慧之光遍照一切,意喻天上地下独一无二之尊,如日中天。中土佛门讲究以佛法驾驭神通,故而并无太多至阳至刚之法,更多还是如道门那般阴阳调和。可西域佛门一贯讲究降魔神通与灌顶之法这等方便法门,说白了就是舍难取易,讲究速成之法。不求智慧之光,而是追求借大日如来法相演绎烈阳之威,凝聚太阳真火以降妖除魔,然而这样一来,佛法较之中土佛门已是落了下乘,很难跻身长生境界。不过此举也有好处,因为重神通和方便法门,对于弟子要求较低,西域法门不会陷入青黄不接的境地之中,宗门延续无忧,不至于落入静禅宗那般田地之中。
  此时李玄都也惊讶于真言宗的法门,此时好似要将一轮太阳召唤到人间一般,汹汹太阳真火比起他的阴火已经是不逊色太多。
  李玄都心中略感惊讶,没想到真言宗的底蕴竟是如此深厚,除了没有一位长生境高人坐镇之外,已经不逊于清微宗、无道宗等大宗。
  不过相较于李玄都的略微讶异,男生女相的僧人则是震惊了。要知道他虽然看着年轻,但已经是第三世了。此乃西域佛门的转世之法,与灌顶之法一般,都是方便法门。
  佛门之中并无地仙的说法,只有罗汉果位,也没有金丹大道,而是凝聚舍利,两者的区别在于,道门的金丹无形无质,而佛门的舍利却是有形有质。
  所谓的转世之法其实与鬼仙途径的兵解转世并无太大区别,不过道门鬼仙有胎中之迷,容易在胎儿时迷失自我,忘却过去种种,而且从婴儿状态长大成人,一身修为也得从头修起。要知道任何一位长生地仙,都少不得机缘奇遇才能跻身此等境界,若是重新来过,谁也不敢保证自己还能跻
  身长生境界,所以很少有鬼仙高人愿意重新来过,更多还是行夺舍之事,可是鬼仙夺舍,又会有体魄和神魂不能完美契合的问题,会导致修为倒退。不过西域佛门的转世重修却没有这般顾虑,一则是因为西域人口稀少,不似中原那般人口稠密,又是真言宗一家独大,寻找转世之身更为容易。再者有同门的引导,以及前世留下的各种物品,总能化解胎中之谜。至于神通修为,关键就在舍利之上,道门中的金丹无形无质,一旦转世,一身修为尽数散去,可佛门却能留下一颗舍利,待到自己的下一世将舍利炼化,便能继承前世的半数修为,如此不断转世,修为便不断累加。
  这种修炼法门显然不是无亲无靠的散人们可以驾御的,就是那些结构松散的宗门也做不到,非要等级森严的庞大宗门,才能全面推广此法,故而真言宗的发展也与静禅宗截然不同,大有人间佛国的气象。
  法空的九世修为乃是不断灌顶得来,而这男生女相的僧人虽然只有三世修为,却是自己三世苦修得来,若论与自身相合的程度,无疑是后者更胜一筹,所以此人虽然本身境界不过是天人无量境,只是靠着庞大的香火愿力才得以跻身天人造化境,可如果他真能轮转九世,恐怕就是一位货真价实的金身罗汉了,再驾御香火愿力为己用,甚至可以匹敌道门的一劫地仙。
  这无疑是一种笨办法,却也更为稳定,只要宗门传承有序,总有机会培育出一位长生地仙。而不至于像其他宗门那般看运气,运气好的时候,可以一宗之内有多位长生地仙坐镇,横压当世,可运气不好的时候,有一位天人造化境的高手都是奢望。
  在这僧人与李玄都交手之后,身形向后退去,与另外三位僧人结成阵势,然后再与李玄都拉开距离。与此同时,四人的佛光也合作一处,仿佛一片金色的海洋在上下起伏,紧接着一轮红日冉冉升起,跃出金色佛光海洋,好似清晨旭日初升。与天上的太阳并列,形成双日当空的奇景。
  佛门又被称作西方教,有两大分支,其中中土佛门以《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为根本经典,也就是金刚经。西域佛门则是以《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为根本经典,亦称《毗卢遮那成佛经》,大毗卢遮其实就是中原信众所说的大日如来,毗卢遮那成佛经即是大日经。
  此时四人一起催动西域佛门的根本法门,在红日之中生出一尊大日如来的虚影。
  这尊大日如来的身形脱离红日之后开始不断变大,仿佛顶天立地一般,充斥了整个天地。他脑后的背光日轮也是变得巨大得难以形容,给人以一种大日坠落人间的错觉,在天幕上生出重重太阳真火,
  李玄都不再有所保留,直接用出“太阴十三剑”中的“心魔由我生”一剑。
  “太阴十三剑”乃是大成之法,“
  心魔由我生”更是其精华所在,自然非同小可,只见李玄都一头青丝化作白发,然后双手一分,十指刺入身侧虚空之中,两只手掌好似凭空消失一般,收回之时,十指指尖从虚空中抽出十道细细的阴火长剑。
  地仙三劫之中的第二劫便是阴火,只是阴火也有强弱之分,李玄都此时所用的阴火较之地仙天劫中的阴火,无疑是小巫见大巫,不过对于长生境以下而言,还是厉害非常,触之即死,碰之即亡。
  李玄都身形一掠,迅速逼近大日如来的虚影,同时将“剑心太玄意”施展开来,只见得十道阴火长剑迅速延长至十余丈之长,吞吐不定,似曲而伸,变幻莫测。遇上大日如来周围的太阳真火,不但凝而不散,而且还将太阳真火从中分割开来。
  李玄都去势不停,进入这尊大日如来虚影的“体内”。
  在李玄都的视线之中,只有无穷无尽的红色烈火,上下左右,唯有火红颜色,这些火焰层层叠叠,不显半分杂乱,随着李玄都的不断向前突进深入,将李玄都彻底包裹其中,从四面八方向李玄都烧灼而来,此时李玄都身上所着的“阴阳仙衣”自行生出一道无形屏障,将这些火焰隔绝在外,伤不得李玄都分毫。如此数量的火焰,自然不可能全都是太阳真火,便是天仙降世,也万无此等修为,所以这些火焰只是沾染了部分太阳气息的火焰,固然威力远胜于普通凡火,却要逊色于真正的太阳真火。
  远远望去,大日如来虚影的心口位置,出现了一个黑色的空洞,那便是李玄都从漫天火焰之中强行开辟出的一条通路。
  四名僧人脸色剧变。
  这便是未来道门魁首的手段吗?当真是不同寻常!若是再给此人甲子时间,只怕世间又要出现一位一劫地仙。
  不过四人都很快平静下来,心如止水,毕竟都是多年苦修,不说圣人心境,也不会如寻常江湖人那般大惊小怪、大喜大悲。
  世人皆道真言宗有四大派系,实则不然,应该是五大派系,分别是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格鲁派、雍仲派,又因为五派僧人的衣着颜色不一,被中原人以衣着颜色分别称作红教、白教、花教、黄教、黑教。其中前四大派系就是世人皆知的四大派系,唯独最后一派,争议极大,似是而非,与萨满教有所联系,有人认为其不算是佛门教派,也有人认为其同属于佛门分支,发展到今日,变得极为神秘,甚少在世人面前露面。
  正当李玄都与四僧激斗的时候,一名黑衣僧人悄无声息地出现在看管法空的秦素身后。此人手中提着一根树枝模样的长杖,绽放七彩莲华。此乃西域佛门的仙物,名为“七宝菩提”,以菩提树枝干为主材,辅以金、银、琉璃、玻、砗磲、赤珠、玛瑙等七宝炼制而成,故名“七宝菩提”,又名“七宝妙树杖”。


第二十五章 七宝菩提
  黑衣僧人举起手中的“七宝菩提”,朝着秦素当头打下。若是这一下打实了,非要将秦素打得重伤不可。不过秦素身怀“漏尽通”,刹那之间心中生出警觉,于千钧一发之际躲过了这一杖。
  紧接着,秦素已经取出了“三宝如意”,转身望向出手偷袭的黑衣僧人,喝问道:“你是何人?”
  黑衣僧人并不言语,再度举着“七宝菩提”朝秦素打来。
  秦素以“三宝如意”格挡,两者相交,绽放出无数七色霞光。
  秦素略感诧异,黑衣僧人的这一击看起来气势汹汹,实则力道寻常,秦素格挡起来并不感觉如何吃力。
  黑衣僧人却是倍感震惊,他方才一击的力道只是寻常,关键不在于他本人,而在于他手中的“七宝菩提”,此物之所以是仙物,除了坚固无比之外,还可以生出七彩神光,这神光几乎是无物不破,无物不收,寻常宝物,只要被这神光一照,就会被立刻收走,半仙物也不例外,唯有仙物才能例外。此物与“度世佛光”一般,尽显佛门的霸道。
  在黑衣僧人想来,他手持“七宝菩提”,就算奈何不得李玄都的“阴阳仙衣”,对付秦素还是手到擒来,如何能想得到秦素手中竟然也有一件仙物,虽说“三宝如意”的主要功用是开启昆仑洞天,但不管怎么说,仙物就是仙物,不受其他仙物的影响,就好比李玄都进入儒门仙物所创造的小千世界时,“阴阳仙衣”仍旧能发挥作用,显化于小世界的秦素身上。
  这也怪不得黑衣僧人,“三宝如意”本是陆吾神之物,一直存放在“玄都紫府”之中,出世至今也就不到一月的时间,自然少有人知,而且真言宗之人未曾参与“玉虚斗剑”,虽然听闻秦素胜过了上官莞,却不知道秦素手中竟然持有一件仙物。
  黑衣僧人一击无功,心中惊讶非常,再度激发手中“七宝菩提”的七色神光,结果被秦素以手中“三宝如意”轻易打散,朝着黑衣僧人反攻过来。
  黑衣僧人见势不妙,不敢再激发七色神光,挡下秦素的一击之后,迅速后掠,同时催动秘法,体魄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干瘪下去,他手中的“七宝菩提”开始发芽、开花、结果,在他身周出现了七颗菩提子。这七颗菩提子结成一方阵势,将秦素笼罩其中,然后生出诸般变化,每一颗菩提子对应一色神光、一种宝物,七颗菩提子便是七色神光、七种宝物,神光交织,仿佛一道道锁链纵横交错,困住了秦素。
  秦素所学之博杂仅次于李玄都,抛开还未修成的十卷天书不谈,以“太平青领经”、“太上忘情经”、“逍遥六虚劫”为最,秦素以“太平青领经”为根本,分别化用“太上忘情经”和“逍遥六虚劫”,使自己进入天算状态的同时,在手中的“三宝如意”上显化六劫之力,分别挡下七颗菩提子上生出的神光。这六劫之力与七色神光略有相似,七色神光是无物不收,而六劫之力是无物不消,两者相遇,结果便是一起消散于无形之中。
  黑衣
  僧人趁此时机将手中的“七宝菩提”丢向法空,然后双手大拇指压住住四个指头的最末端,三、四、五指压下,二个指头略微弯曲,扣在大拇指的弯曲处,左手平行的放在腰部,然后又以瑜伽密乘,身形扭曲成一个不可思议的角度,分别按在自己的小腹处的下丹田和胸口的中丹田上。
  刹那之间,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