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太平客栈 >

第772章

太平客栈-第772章

小说: 太平客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三章 二三事(三)
  李玄都不想兜圈子,直接问道:“是谁派你们来的?”
  为首将领冷笑一声,“你又是谁?”
  李玄都轻轻咳嗽一声,只是横臂探手,然后轻轻下压。
  这名将领便感觉一股难以抗拒的磅礴巨力作用在自己的身上,竟是站立不住,变成趴在地上。
  李玄都问道:“知道我是谁了吗?
  将领说不出话来。
  秦素传音道:“紫府,不要和他们一般见识。”
  李玄都点了点头,收回手掌。
  这个江湖,高人是要讲究气度的,堂堂长生之人对无名小卒出手,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如今李玄都不比从前,不说境界修为,还是道门中的未来大掌教人选,这种事情传扬出去,李玄都多半要被说是“有失身份”,就好比是皇帝打大臣的板子,万没有皇帝亲自抡大棒的。
  哪怕李玄都收回手掌之后,将领仍是觉得手足发软,站不起身来。
  李玄都问道:“可以说了吗?”
  将领虽然狼狈,但谈不上如何畏惧,原因也很简单,他不知道李玄都到底是什么修为,这种一招制敌的手段,归真境的宗师也可以做到,他只是跑腿办事之人,在他的身后自然另有幕后人物,出了什么变故,自有大人物替他出头。如果是那位大人物亲自出面,归真境的宗师人物也算不得什么。
  过了片刻,这名将领缓缓起身,没有退缩,因为今天的事情,关系到他的仕途前程。公门修行,清苦毕竟难捱,为了施展一身所学也好,为了荣华富贵、封妻荫子也罢,水里火里挣出来便不枉此生。想要争得富贵,哪有那么容易,不冒险,不卖命,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们凭什么青眼自己。
  将领说道:“我姓赵,我叫赵侯文,荆州总兵麾下参将。”
  李玄都问道:“你是赵家的人?赵良庚的人?”
  赵侯文不卑不亢道:“在下是朝廷的人。”
  “好一个朝廷的人。”李玄都淡然一笑,“可朝廷也不过是几座衙门、几座宫殿,饭还是分锅吃。同样是赵姓,赵良庚和赵政能一概而论吗?你的恩主是谁?”
  赵侯文迟疑了一下,没有贸然回答。
  李玄都扫了眼身后的一众老弱妇孺,没有壮年男子。一个老人,垂垂老矣;一个中年妇人,风韵犹存,身旁跟着一个稚童;一个二十七八岁的老姑娘,相貌平平,颇有秦素当年的风采;还有一个年轻男子,畏畏缩缩,似乎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李玄都问道:“这些人是谁?”
  秦素轻声道:“我还没来得及问。”
  李玄都又开始咳嗽起来,如果不是他刚刚露了一手,此时任谁看来,都不像是江湖高手,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痨病鬼。
  秦素望向一众人等,虽然她戴着帷帽,旁人看不清她的神情,但询问的意思很是明白。
  老人欠了欠身,回答道:“回恩人的话,小人姓高,不知什么缘故
  惹了这些军爷……”
  听到这里,秦素不由皱起眉头,她也不是第一天闯荡江湖,在认识李玄都之前,她也孤身一人走了小半个天下,自然知道“真假”二字,所以也不等这老人说完,就直接打断道:“我们好心帮你,你们却不如实相告,若是如此,那么我们是多余出手了。”
  老人闻言色变,赶忙说道:“小人万没有此等意思。”
  秦素淡淡道:“不想说也可以不说。”
  老人张了张嘴,也陷入迟疑之中。
  就在此时,赵侯文拱手道:“在下奉了青鸾卫都督府的命令,特来捉拿反贼,若是两位肯高抬贵手,在下绝不会向青鸾卫都督府多嘴半个字。”
  “你是在威胁我?”秦素语气平淡,“青鸾卫都督府何时可以调动地方驻军了?”
  赵侯文犹豫了片刻,沉声道:“内阁的廷寄司礼监批了红,批了红就是诏命。按朝廷律法,青鸾卫持诏命办案,就是钦差。钦差自然可以调动地方驻军。”
  秦素没想到此事竟然不是牵涉到地方官府那么简单,而是牵涉到了青鸾卫,牵涉到青鸾卫也就是牵涉到了朝廷中的某个大人物,那么这一行妇孺的身份就更耐人寻味了。
  这个时候,李玄都也稍稍平复了自己的咳嗽,与秦素对视一眼,心中明了,一开始他们只是以为寻常的打抱不平,没想到竟然牵扯到了帝京。到了这个时候,李玄都不想管也得管了,原因也很简单,只有两个字,那就是“帝京”。
  秦素没有说话,陷入沉思之中。
  在赵侯文看来,却是这对男女被青鸾卫都督府的名头给震慑住了,虽说如今的青鸾卫已经大不如从前,比不得世宗年间,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些江湖巨擘可以不在乎青鸾卫,普通江湖人却不能不在乎。由此看来,这两个年轻人虽然修为不俗,但终究不是真正的江湖大人物。
  想到此处,赵侯文又重新有了底气。
  李玄都则是在想,有什么高姓之人值得帝京大动干戈。他行走江湖多年,自然看得出来,这老人不过是老仆之流,多半是与主家同姓,也就是说,老人姓高,他的主家也姓高。
  李玄都倒还真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当年的四大臣之一,高仲夜。
  李玄都与这位老大人交集不多,在他的印象中,这位老大人性情最为刚正不阿,也最为急躁,说话时火气很重,常常与张肃卿高声争辩,不过都是君子之争,不伤和气。如果这个高家与高仲夜有什么关系,那么惊动帝京乃至于青鸾卫都督府,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便在此时,有两道身影纵马疾驰而至,却是一对夫妇,男子英武骑着一匹黑马,自头至尾都是黑毛,四蹄却是白色,此乃“乌云盖雪”;女子妩媚,所骑乘的坐骑通体雪白,马谱中称为“墨蹄玉兔”,男子着黑衣,女子着白衣,两人并骑驰骋,当真是一对神仙眷侣。
  男子腰间佩有一柄青色长剑,女子腰间佩有一柄紫色长剑,成
  双成对,双剑之上剑气隐隐,显然不是俗物。
  赵侯文见此二人,心头一震。他不认得那对古怪的年轻男女,却认得这对夫妇,乃是荆州地界上有名的“紫青双剑”,两人均为神霄宗俗家弟子,是师兄妹,后来离开神霄宗结为夫妇,开创了飞轩山庄一脉,大概类似于岭秀山庄与太平宗的关系,因为夫妇两人所用佩剑乃是紫青二色,故而号称“紫青双剑”。这两人单独一人只是先天境界,可两人擅长合击之术,若是两人联手,便是遇到了归真境的宗师人物,也不落下风。
  两人勒马停下,只是扫了李玄都和秦素一眼,那男子对赵侯文道:“赵参将,有礼了。”
  赵侯文脸色一沉,说道:“姓周的,你也要来趟浑水吗?”
  男子道:“什么叫浑水?如果救人也是浑水,那么这个江湖中还有净土吗?”
  “我不管江湖,我是朝廷的人。”赵侯文只觉得今天万事不顺,忧虑交加,不过他还是强忍住不发,“这是青鸾卫上差要的人,上差手持诏命便是钦差,钦差缉拿之人犯即是钦犯!”
  李玄都只觉得这一幕似曾相识,当初他去太平客栈救人,对上了青鸾卫,可不就是扮演了这对夫妇的角色,而沈大先生和陆夫人则是处在了此时他和秦素的位置上,只当是小孩子打闹。转眼三年不到的时间,李玄都登顶江湖,成为太平宗的宗主,更有希望执掌道门,而沈大先生却已经长眠于“玄都紫府”之中,当真是造化弄人。
  男子闻听赵侯文之言,不惊不惧,只是淡然道:“你拿青鸾卫压我,可我们要对付的正是青鸾卫!”
  他身旁的女子也随之开口道:“正是,你可知道‘魔刀’已经败在了清平先生手中?”
  “知道又如何?”赵侯文面陈似水。
  女子笑道:“那你也该知道清平先生便是当年的紫府剑仙,而紫府剑仙与张相爷是什么关系,你不会不知道吧?”
  赵侯文脸色愈发阴沉,咬牙道:“那又如何,如今清平先生可是秦家的女婿,不是张家的女婿,你们想要扯清平先生的大旗,还要问过秦大小姐同不同意!”
  男子脸色不变,道:“那你们大可试试。”
  赵侯文脸色变幻不定,最终还是一会手臂,沉声道:“弟兄们,咱们撤。”
  一众官军随着赵侯文向后退去。
  李玄都和秦素这对当事人却是相视无言,李玄都望向秦素,意思是问她这对夫妇可是太平客栈之人?秦素摇了摇头,表示两人与太平客栈并无瓜葛,因为客栈力求隐蔽,客栈之人只知掌柜东家,不知清平先生和秦大小姐。
  就在此时,夫妇两人向李玄都和秦素走来,男子一直在暗中打量这对男女,看不出深浅,也不愿贸然招惹,拱手道:“清平会周秋有礼了。”女子也随之拱手道:“清平会房夏见过两位。”
  李玄都和秦素再次对视,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愕然。
  还真是扯虎皮做大旗?


第十四章 二三事(四)
  清平会乃是李玄都一手组建,其中人选皆是李玄都亲自挑选,要么是李玄都的亲近之人,要么就是在江湖庙堂中极有分量之人。这对夫妇虽然在荆州地界名头响亮,但是还没有资格进入清平会,此时他们自称清平会之人,便是有文章了。
  到底是一些江湖中人扯虎皮做大旗,还是有清平会的某个成员暗中操纵,现在还不得而知。
  李玄都没有想到,一次看似寻常的路见不平,现在变得越来越不寻常了。
  李玄都因为咳嗽得厉害,不方便说话,便由秦素代为开口,“我听说过正邪二十二宗,也听说过青阳教,却是从没有听说过‘清平会’,还请赐教。”
  周秋没有急着解释,而是反问道:“还未请教两位名号。”
  秦素早就想好了应对说辞,“我姓白,单名一个‘娟’字。这是外子,秦玄策。”
  方才官军撤退的时候,将伤在秦素手中的同伴也一并带走,周秋和房夏自然是看在眼中,此时听秦素报出名号,房夏讶然道:“这位妹妹修为不俗,难道与慈航宗的‘白衣观音’有什么渊源?”
  秦素顺势说道:“实不相瞒,白宗主正是我的姑母。”
  说话时,秦素随手摄过一根树枝,用了一招“慈航普度剑典”中的“青莲花开”,剑气似是一个花苞缓缓绽放,最终化作青莲形状。
  周秋和房夏忍不住叫了一声“好”,也认出了这一招的来历,再无其他疑虑,肃然起敬,“失敬失敬。”
  周秋望向李玄都,“这位秦兄弟是辽东人士了?”
  正在掩嘴咳嗽的李玄都点了点头,嗓音含混道:“正是。”
  白绣裳和秦清的婚事在江湖上不是什么隐秘事,那么秦白两家联姻在旁人看来,也就是理所当然之事了。
  周秋点了点头,“说到这清平会,两位不知情也在情理之中,因为这本就是个隐秘组织,少有人知。”
  秦素试探问道:“方才两位提到了清平先生,难道清平会与清平先生有什么关系?”
  周秋淡淡一笑,显露出与有荣焉的神情,道:“两位既然是秦家之人,清平先生又与秦大小姐结为夫妻,此事自然是没什么好隐瞒的了。清平会乃是清平先生一手创立,会主正是清平先生。”
  秦素看了李玄都一眼,李玄都脸上没有明显表情。
  秦素收回视线,“原来如此,冒昧再问一句,清平先生成立清平会的用意是什么?”
  周秋脸色顿时一肃,“这就说来话长了,想必两位都知晓天宝二年的帝京之变吧?”
  秦素点了点头,“自然知道。”
  周秋沉声道:“当年帝京之变,四大臣蒙难,清平先生也险些身死,自此之后,奸佞当道,祸国殃民,以至于天下大乱。清平先生逃离帝京之后,有感于此,决定创立清平会,愿得天下清平。”
  秦素问道:“不知清平会成立于哪一年?”
  周秋道:“成立于天宝四年,我们一众人
  等在江陵府歃血为盟,以清平先生为尊,以五老为首领,以在帝京之变中遭难的四位贤良忠臣为祖师。”
  李玄都终于是忍不住开口问道:“五老?”
  周秋道:“正是,五位首领又被尊称为五老,平日里散布江湖各地,广招反抗朝廷的江湖义士,听候清平先生使者的命令。使者化名为白鹤道人,并有许多联络人,皆用‘白鹤道人’之名发布命令。使者在荆州时,曾居两襄城南的‘白鹤洞’,藉传道为名,游历四方,联络仁人义士。‘白鹤仙师’的图像即代表清平会的标志。”
  李玄都和秦素对视一眼,均有几分疑虑。这段时间以来,李玄都的精力大多被牵扯在儒道之争当中,这等争斗已经隐隐超出了江湖的范畴,再加上李玄都的谋划都是围绕帝京展开,所以难免忽视脚下的江湖,没想到竟是有人打着他的旗号在秘密结社,若是仅仅是巧合也就罢了,就怕有人故意如此谋划,居心不良。
  不过李玄都是沉得住气之人,没有贸然点破,说道:“原来如此,只是那个参将又是怎么回事?”
  周秋还未开口,高姓老仆已经抢先开口道:“周大侠!”
  周秋顿时露出几分不悦之态,“这两位虽然不是清平会中人,但都与清平先生大有渊源,这位秦兄弟是辽东秦家之人,这位白家夫人是‘白衣观音’的侄女,‘天刀’和‘白衣观音’是清平先生的岳父岳母,此事岂可瞒着他们?”
  老仆闻听此言,虽然还有不甘,却也不知该如何反驳,只是张了张嘴,没有再说什么。
  周秋这才说道:“秦兄弟,白夫人,此事也没什么不可说的。关键在于这个孩子。”
  说话间,他伸手指向跟在妇人身旁的稚童,叹了口气,“这是高家最后一点血脉了。”
  李玄都轻声问道:“可是高仲夜高老大人?”
  周秋点头道:“正是。”
  接着周秋便说起了一段真假难辨的往事。
  当年帝京之变,四大臣被打入天牢,不久之后全部“畏罪自尽”,其家眷也难逃如此下场,被关在各自的府邸之中,有的被生生饿死,有的被一把大火烧死。相较而言,张白圭和张白月的结局还算最悲惨的,都是自尽而亡,张白月吞金而死之后,张鸾山受李玄都所托,将她的尸体盗出火化,最终骨灰被李玄都带到了剑秀山忘剑峰,葬于梨树之下。
  在这场剧变之中,也有幸存之人,就是那个看上去风韵犹存的妇人。
  一般人家,成亲都早,早一些的十五六岁成亲生子,晚一些的也就是十七八岁,像秦素这种过了二十五岁还未嫁人的,还有李玄都这种年近而立还未娶妻的,都是异类。高仲夜还要稍微年长于张肃卿,所以他的孙子都已经长大成人,这位妇人就是高仲夜的孙媳。
  妇人姓陆,陆家在庙堂不显,在江湖上却是大家族,其传承之久远,可以追溯到太平道鼎盛的年代,后来太平道败落,分出清微宗和太平宗,陆家也随之两分,一支是清微宗的
  陆家,就是陆时贞、陆雁冰所在的陆家,一支是太平宗的陆家,就是陆夫人出身的陆家。
  这位妇人与陆夫人同宗,因为娘家的缘故,在太平宗的护送下,逃出了被青鸾卫团团围住的高府,勉强离开帝京,途中虽然遇到过拦截,但幸而遇到了清微宗的海石先生,还是化险为夷。
  当时两人刚刚成亲不久,妇人身上已经有了高家的骨血,本应被安排在太平宗中,最不济也是在芦州境内选择一地妥善安置,可因为沈老先生身死于地师之手的缘故,太平宗上下风声鹤唳,并准备进行封山,于是匆忙中将她送往了荆州,将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