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客栈-第7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神龙二载,秦清坐镇帝京,奉王秦道方坐镇辽东,防范金帐,秦素亲自领兵进逼金陵府。
战事持续一年有余,直到神龙三载,秦素已经收复钱塘府、广陵府等重镇,金陵府成为孤城,宋政弃城出走,不知所踪,秦素攻克金陵府,曾经鼎盛一时的青阳教终于走向穷途末路。秦素率军沿江而上,坐镇白帝城的澹台云出降,被秦清封为蜀王,也是第二位异姓王。继而大天师张静沉请降,秦素允之,仍保留其大天师称号,加封显化大真人。
最后,只剩下张肃卿和秦襄,大势之下,两人也不得不降。
至此,天下太平。神龙四载,秦清在帝京议功,除去诸王之外,景修、胡良、云承宗、司徒玄略、张肃卿、秦襄等七人封国公爵位。封侯者三十六人,封伯者七十二人。在秦素的建议下,秦清仍旧沿袭前朝旧制,组建内阁,统摄六部,以云承宗为内阁首辅,以张肃卿为内阁次辅。云承宗老迈不堪,只是挂名,实则是张肃卿主事。设立大都督府,景修出任大都督,秦襄出任左都督。
此时的秦清已经年近古稀,无心政事,由秦素监国。秦素开始推行现世中张肃卿的新政,包括针对吏治的考成法,以及针对天下士绅的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制,此举自然引起无数人反对,秦素任命心腹为青鸾卫都督府左都督,掀起大案,株连达数万人之多,家产悉数抄没入公。
与此同时,秦素又修改税法,增加商税。
早在大晋年间时,朝廷税收中商税所比重已经超过了农税,每年商税收入两千万贯。不过大魏太祖轻贱商人,大魏太祖下令:“商贾之家只许穿布,农民之家但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许穿纱”。又将商贸比同于农田耕作,“凡商税,三十而取一,过着以违令论。”
要知道,
商贸与农耕不同,农田耕作由于周期长,又有着层层盘剥,所以农税在十分之一是正常,但是商业流通,一般来说,按照行业和规模的不同,税收也有所不同,少则二十取一,多则半数,太祖一概论之三十取一,实则是聊胜于无。
如此一来,商人不得不投靠士大夫,也就是官商结合,士大夫为了自己的利益,坚决抗税、逃税,皇帝如要把心思放在商税上,就是“与民争利”。
所谓“大魏失之于财”,不是商贸薄弱,而是朝廷根本收不到商税,被士林和商人共同瓜分了。
大幽继承前朝旧制,便连同前朝的税制也一并继承了,秦素自然要修改商税。此举自然又影响到了许多人的切身利益,甚至连补天宗、清微宗、慈航宗中都有些许反对声音,不过这三家的根本还是在海贸,秦素没有对海贸动手,反对的声音并不大。
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之后,秦素早已不是当年寄情于山水之间的小姑娘了,若论手腕,不逊于当年的徐无鬼,她是不会让政事变为战事的。
在杀人这方面,秦素,或者说弈棋之人李玄都,深谙一个道理,因政杀人,不是战场上的攻城掠地,而是要拉拢一派,稳一派,杀一派。
秦素自然是拉拢辽东老人,以景修、胡良、云承宗等人为首,稳住后来归附之人,以张肃卿、秦襄等人为首,这两派人都属于勋贵,也就是于问鼎天下有功之人。所杀之人,可以视之为前朝的既得利益之人,正应了司空道玄所言的得国正与不正的说法,与前朝贵族士绅牵连不大,重开天地,自然得国正,国祚绵长,反之就是得国不正。对于一众勋贵而言,秦素对这些前朝之人动手,他们不但不会兔死狐悲,反而会幸灾乐祸,你瞧,太女殿下还是向着我们这些老人,那些后来见风使舵之辈,不过是趋炎附势的小人罢了。
正因为如此,秦素不会像徐无鬼那样处处受制,反而能有所作为。
这场风波持续三年之久,直到神龙七载,才算天下大定。
只是在这场大案中,秦素彻底得罪了地方的众多世家豪阀,再加上先前秦素放松礼教对女子束缚等种种举动,使得这些地方豪族逐渐围绕在儒门的周围,一场针对秦素的阴谋开始酝酿。
秦家人口庞大,但多是远房旁支,真正的嫡系只有兄弟三人,兄长秦道正,也就是秦清,膝下只有独女秦素。三弟秦道方,早年膝下无子,直到知天命的年纪才老来得子。唯有二弟秦道远子孙繁茂,膝下有五子三女,孙辈更有十几人之多,故而秦素才会选择从二叔的孙子中选择一人过继到自己的膝下。
到了神龙七载的时候,秦素四十六岁,秦道远的长子也就是秦素的堂兄,已经五十岁,于神龙六年病故,次子也体弱多病,唯有三子秦为成年富力强,在宗室之中很有影响,逐渐掌握实权。
与此同时,儒门、世家
也团结在秦为成的周围,形成了一方不可小觑的势力。不过张肃卿、秦襄、景修、司徒玄略等七位国公还是以秦素为首,秦为成也不敢在明面上忤逆秦素。
秦清年老,感悟天人造化,因为“太上忘情经”的缘故,逐渐生出厌世之念,沉溺于炼气修道,故而将大权全部交由秦素之手。秦素执掌大权,如何不知暗流涌动,曾几次召见心腹亲信,言道:“知人知面不知心,不但君臣,便是兄弟亦难知其心术行事也。”众心腹深知主上所言之人,更明白主上之意,于是帝京城中局势愈发变化莫测。
神龙八载,秦清感觉飞升之期临近,不欲久留人间,亲自返回辽东祭祖,秦素照例留在帝京监国。在动身离京之前,秦清流露出提前传位于皇太女而自己退位为太上皇的想法,使得秦为成一众人等决定冒险一搏。
儒门大批高手抵达帝京,各地世家大族、宗门高手也相继潜入帝京,决定除掉秦素,拥戴秦为成取而代之。在此之前,儒门中人已经开始造势,声称女子登基称帝乃是牝鸡司晨之举,定会祸国殃民,只要秦素一死,秦为成登基便是顺理成章之事。
秦素也早有察觉,秘密调补天宗、清微宗、慈航宗、忘情宗、太平会、以及军伍精锐高手入京,充入青鸾卫中,严阵以待。
九月初九,秦为成发难,趁秦素回宫之际,麾下高手尽出,围杀秦素。儒门七隐士悉数到齐,又有当年宋政麾下的无道宗高手,包括极天王等人。不过秦素也早有准备,除了被秦素密调入京的众多高手之外,许多公侯伯勋贵本身就是当世屈指可数的高手,便是面对儒门高手,也有一战之力。
这便是书中世界的帝京之变了,只是相较于现世,来迟了将近三十年。
不同于现世帝京之变时的李玄都,此时的秦素已经跻身长生境多年,又有“阴阳仙衣”庇护,不仅不需要旁人保护,甚至亲自出手平乱,所向披靡。
就在关键时刻,失踪多年的宋政突然现身,偷袭秦素。
这便是宋政的最后一搏了。棋局以天下归心为胜利方式,自古以来,二世而亡的朝代也不在少数,所以李玄都还未赢下棋局,不过也为期不远。若是宋政继续蛰伏下去,毫无胜算,所以只能在最后这个关头尝试舍命一搏,若是成功击杀秦素,不说取胜,一个平局还是不难,这也是当初宋政弃城而走的原因所在。
宋政这些年来一意精进修为,而秦素要忙于政事,疏于修为,两者高下立判,不过秦素早有准备。在关键时刻,原本已经返回辽东的秦清突然现身,还有齐王司徒玄策,一时间形势逆转,齐王司徒玄策连同其他高手挡下了儒门七隐士,秦素父女二人联手围攻宋政。
最终,宋政当场身死,儒门高手死伤惨重,狼狈逃出帝京,十不存一。秦素处死叛乱的秦为成,秦清退位成为太上皇,秦素登基称帝。
第二百三十八章 胜负已定
随着宋政身死,棋局也终于分出了胜负,李玄都取胜。
不过棋局并未立刻结束,还有种种变化生出。
秦素身着十二章服,以黑红二色为主,除龙纹之外,还有日月星辰,头戴平天冠,十二旒垂下,登坛祭天。
凡是登基为帝者,必先祭祀天地。祭天之坛高九丈九尺,黄土为基,覆以汉白玉,共分三层。祭坛周围,群臣兵士高呼万岁之声不绝于耳。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种铺天盖地而来的“万岁”,如果从棋盘上方来看,就是无数光点汇聚成大江长河。
在一瞬间,秦素身上的龙气大盛,仿佛一根天柱直冲天际,上应漫天星辰,与此同时,从大地之上,不计其数的光点向上飞起,汇聚入天柱之中。 天柱受此助力,直冲九霄。
棋盘上方星空中的紫微星光芒大盛,轰然震动,紫微星与秦素的龙气结合一处,化作一条巨大真龙,环绕天地,俯瞰天下,使得其他星光不能落下,其对应的蛟龙蟒蛇要么消亡,要么蛰伏。
这便是天下归心,人心即是气运。
秦素端起三足酒杯祭祀天地,身上的十二章服猎猎作响,脸庞藏在十二条冕旒之后,让人看不清她的神情。
观战的张海石轻笑一声,“还真让我猜对了,果然是女帝登基。”
秦清也难得玩笑道:“紫府这是在提醒我,该退位了,让素素来做秦家的家主。”
秦素脸色微红,虽说此秦素非彼秦素,但毕竟是秦素的投影,秦素看着另一个自己步步登顶,最终成为女皇,自然心中感觉复杂。
因为入局棋子乃是弈棋之人以部分神魂所化,所以在棋局中的宋政身死之后,高坐云端的宋政也随之脸色骤然苍白,他永远失去了一部分神魂。反观李玄都,秦素在成为女帝后,属于李玄都的那部分神魂携带“阴阳仙衣”自行离开棋盘,与李玄都合为一体。
这部分神魂助秦素登顶长生境,又有棋盘中二十年的经历,已经大是不同,回归李玄都本尊之后,等同是让李玄都间接多出二十年的世情阅历,这也是李玄都最为缺少的东西,他修为虽然突飞猛进,但太过年轻,在许多方面还是有所不足,这部分神魂正好弥补了李玄都的缺陷,使得他的长生境终于趋于圆满。
在一瞬间,李玄都的气息开始节节拔高。离开“玄都紫府”之后,李玄都就距离长生境只差一线之隔,白绣裳赠予李玄都“长生泉”便是想要帮李玄都完善境界,不过被李玄都转赠给了秦素。此时因为棋局的缘故,李玄都终于功成圆满,跻身长生境,成就长生久视之道。从这一刻开始,李玄都也开始百年之期的计时,不过相较于其他的长生境之人,李玄都的时间实在是再充裕不过了。
反观宋政,损失了部分神魂,而且他是鬼仙之身,神魂又涉及到念头
,虽然对于宋政来说,些许念头的损失不算什么,但是在他渡过一重雷劫之前,却是无法弥补,换而言之,这部分念头是彻底失去了。
宋政自然也察觉到李玄都身上正在发生的变化,两人一进一退之间,差距愈大,不由轻叹一声,眼神晦暗。
反思刚才的棋局,宋政也不是全无收获。局势反转的关键在于棋局中的澹台云与他决裂,而在此事之后却是有人在推波助澜,也就是秦素组建的太平会。这是他的失误之处,太过忽视情报,这本是他所擅长的事情,但是在他由明转暗之后,反而疏忽了这方面,以至于秦素竟然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策反澹台云。虽说澹台云心怀不满是根本原因,但如果没有秦素的唆使支持,也未必就会发作。两者相交,秦素的太平会无所不在,他倒是成了聋子瞎子。
宋政从中嗅出了不同寻常的意味,李玄都在棋局中组建了一个太平会,那么李玄都在现世之中有没有类似的手笔?宋政认为应该是有的。若是换成徐无鬼,宋政或许还要怀疑对手另有目的或者故意误导,不过李玄都并非喜好玩弄阴谋之人,所以宋政认定李玄都多半也在现世之中建立了一个类似太平会的隐秘组织,而且儒门那边发现的些许蛛丝马迹,更坚定了宋政的这个想法。
宋政一瞬间就有了决断,虽然他不能在正面力敌李玄都,但是可以把李玄都麾下的这个隐秘组织给挖出来,只要灭去这个隐秘组织,就等同断去了李玄都的一臂。
两人高坐白云之上,隔着棋盘遥遥相对,等着胜负宣判。
李道虚和龙老人对视一眼,由龙老人开口道:“这一局是李玄都胜了。”
玉虚斗剑十局,先前九战,道门以五胜领先于儒门的四胜,如果宋政胜了,那么双方打平,由李道虚于龙老人亲自进行第十一战决出胜负,不过现在是李玄都胜了,道门直接以六胜赢下了玉虚斗剑,不必再进行第十一战了。
游记形成的棋盘、星空开始收拢,好似一本敞开的书开始合拢。端坐棋盘两侧的宋政和李玄都重现出现在玉虚峰上。
不知是否巧合,玉虚斗剑的最后一战人选是李玄都和宋政,当初在万象学宫星野湖畔定下玉虚斗剑的也是李玄都和宋政二人。
当时两人割破掌心,鲜血落地,汇聚一处,成为一个小小的血泊,然后血泊很快消失不见,意味着血誓已成。
正邪双方多次高手会战,事前都要以血立约,传说这个誓约会得到道祖的认可,只是不知真假,也从无人去验证,不过至今还未听说过有人敢于违背誓约。
就在龙老人认输之后,李玄都和宋政同时感受到一股悸动,都说圣人有秋风未动蝉先觉之能,此时两人便是这般状态,只感觉莫名心悸,好似有大事异变生出。
紧接着李道虚、龙老人、秦清等长生地仙也生出感觉,不由脸色肃穆。
李道虚沉声道:“恭迎太上道祖。”
话音落下,就见一片氤氲紫气自东方天外涌出,其势浩荡无尽,似东海涛涛,转眼间已经是遍布整个天幕,仰头望去,仿佛是天地倒转,在头顶天空生出了一方紫色海洋,翻滚不休。这股紫气之中蕴含有容纳天地的气概,让人不由生出自感渺小之意,就连长生地仙也不例外。
紫气涌现之后,所有人的脑海中都想起一句话:“紫气东来三万里。”
道门有五大道君,皆是太上道祖的亲传弟子,分别是通玄道君、冲虚道君、南华道君、洞灵道君、文始道君。其中南华道君便是正道各宗所奉祖师,著有《逍遥游》等名篇,并设下“太虚幻境”,南华道君十分推崇文始道君,称之为“古之博大真人”。相传文始道君一日观见紫气东来三万里,知有圣人当度关而西,乃求出为函谷关令。遇太上道祖,迎为师,拜求至道,太上道祖留下五千言而去。文始道君欣争持诵,奉行道成。这便是道门根本经典《道德经》的由来。
今日又见紫气东来三万里的异象,所有人都已经明白,竟是太上道祖显圣。不仅是道门中人,便是儒门中人也纷纷恭敬行礼,不敢有丝毫怠慢。毕竟儒门至圣先师也曾问道于太上道祖,儒门后辈如何敢不敬道祖。至于佛门,本就有太上化胡的传说,佛本是道,佛门乃是道门旁支,故而正道十二宗也有佛门中人,佛门同样要礼敬道祖。
谁也不曾想到,血誓的传说竟然是真的,惊动了太上道祖的意念降世,故一切成败荣辱皆由太上道祖裁定,谁也不敢违背誓言。
在场道门中人众多,不知是谁高声诵出“玄黄世兮拜明师,混沌时兮任我为。五行兮在我掌握,大道兮渡进群贤。清净兮修成金塔,闲游兮曾出关西。两手包罗天地外,腹安五岳共须弥”之后,玉虚峰上的道门中人齐声诵道:“混元初判道如先,常有常无得自然。紫气东来三万里,函关初度五千年。函关初出至昆仑,一统华夷属道门。我体本同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