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客栈-第7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如果李玄都继续不让宋政“蚀日大法”吸到,隐藏体内气机,那么这一指势必伤不到宋政,反而要被宋政趁机反攻,但若有气机,便要被“蚀日大法”吸取
便在心念电闪之际,一声轻响,李玄都的手指已戳中宋政的手腕,宋政的“蚀日大法”随即运转开来,粘住李玄都的手指,使其不能撤开。
正在观战的秦素见此情景,忍不住低低惊呼一声。
不过紧接着秦素就发现李玄都的脸上并无异色,反而是宋政的脸上露出惊讶之色。
因为宋政这次不但没有吸到李玄都的气机修为,反而感觉到从李玄都体内同样传来一股吸力。
两人此时身体相触,互相吸取对手的修为,结果便是陷入僵持。
李玄都之所以能无视宋政的“蚀日大法”,却是因为“长生石”的缘故,“长生石”本身就有吸取他人气血的妙用,当初老汗便是被吸成了一具干尸,经过巫阳的“妙手回春”之后,李玄都的体魄也拥有了“长生石”的神异之处,宋政第一次运用“蚀日大法”无功而返,便是因为李玄都将气机收缩至“长生石”中,第二次的时候,李玄都干脆以攻对攻,辅以忘情宗的“吞月大法”,直接以“长生石”的吸力化解了“蚀日大法”的吸力。
第二百二十五章 儒门仙物
李玄都和宋政如此僵持片刻之后,各自退后。
宋政深深看了李玄都一眼,说道:“清平先生不仅得了地师的‘阴阳仙衣’和‘太阴十三剑’,还学了‘蚀日大法’,要知道这‘蚀日大法’乃是无道宗秘传,就连澹台云也不曾学得,难不成也是地师所传?我倒是有点分不清了,清平先生到底是老李先生的弟子,还是地师的弟子?”
这却是诛心之言了,用意也十分明显,便是要挑起李玄都和李道虚的矛盾。人性就是这般,明知道溜须拍马未必对自己有益,仍旧会乐意去听,而明知道有些言语是挑拨离间,还是会往心中去。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李道虚和李玄都之间没有分歧不和,就算是宋政想要挑拨,也无从着手。这已经不能算是阴谋,而是光明正大的阳谋了。
李玄都脸色不变,说道:“又来了,我说了,不要玩这些虚的,来点实的,堂堂‘魔刀’、圣君的丈夫,就只会耍嘴皮子么?如果真是如此,也难怪圣君瞧不上宋先生。”
宋政的脸色微微一沉。都说打蛇打三寸,他别的都可以不在乎,唯独在女人一事上例外,别的女人也就罢了,澹台云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又格外不同。
李玄都出身清微宗,若论口舌,那也是不饶人的,又道:“我与圣君算是薄有交情,圣君却从未当着我的面提起过宋先生,宋先生知道是什么缘故吗?”
宋政怒极反笑,“倒要请教。”
李玄都轻描淡写道:“大约是失望至极吧。”
李玄都这话却是一语双关,澹台云当然对宋政失望,不过只是因为宋政在感情上对不起她的缘故。可在宋政看来,却不是这般,澹台云之所以对他态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是因为他在外面花心,而是因为他落魄了,不再是邪道领袖,只是一个废人,所以澹台云瞧不上他了,若是因为感情的缘故,那么澹台云为何早不发难?
这里头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正如李玄都和李道虚的分歧,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多年积累,甚至延续了司徒玄策和李道虚的分歧。澹台云对于宋政的不满也并非一天两天,只是到了宋政逃亡金帐才彻底爆发而已,宋政平日里对澹台云的心事浑然不觉,到了澹台云忍无可忍的时候又觉得突然。所以李玄都此言在宋政听来,刺耳无比。一个男人,一个心高气傲的男人,被自己在意的女人否定,这其中的打击和屈辱,当真是难以忍受。
若是以前,宋政也不会往心里去,可金帐一战,澹台云出手救下了李玄都,而他在来玉虚峰之前又在澹台云那里碰了个钉子,宋政见过的女人多了,男女之事经历得多了,便不得不去多想。只是宋政绝难料到,澹台云对于李玄都并无什么男女心思,至多就是想做李玄都的丈母娘。此心阴暗,以此心度人,则人人似鬼。此心光明,以此心度人,则人人如龙。
宋政深深吸了一口气,“久闻清微宗之人能言善辩,言辞锋利,今日算是领教
了。”
李玄都微微一笑,“知道就好。”
宋政发现自己有些小觑这位清平先生,若论洞察人心,比不得地师徐无鬼之流,也是不容小觑。
李玄都一振双袖,“阴阳仙衣”上的十三道剑影开始游动。
到了此时,李玄都也不想再与宋政废话,该分出个胜负了。
就在此时,宋政的手中出现了一本书,有风吹过,书页“哗哗”作响。
宋政望着李玄都,不紧不慢地说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李玄都眉头一皱,骤然出手。
不过宋政毫不为意,只是举起手中的书,突然之间,光芒大盛,将两人的身影全部笼罩。待到光芒消散,已经不见了两人的身影。
此等变化,实在是出乎众人意料之外,便是一直不动声色的李道虚也面露诧异之色。反倒是儒门众人,尤其是儒门的几位隐士,脸色不变,显然早有预料。
宋政所持书卷,乃是儒门中的一件至宝,货真价实的仙物,不逊于“阴阳仙衣”。
因为儒门并不与道门相通,所以道门之中无人知道这件仙物的存在。
这件仙物并非出自心学圣人和理学圣人之手,而是来自更久远的圣人时代。
当年圣人带领弟子游历天下各国,也就是后来开创儒门基业的七十二贤,其中有一位冉子,他在跟随圣人游历的过程中写了一本游记,记载所见所闻和圣人的言行,只是那时候的儒门远不像今日这般一家独大,还有诸子百家等众多对手,甚至太上道祖还在人间,便是圣人也不是举世无敌了,比如圣人的大弟子,就死于刀兵之下,临死之前被人击断缨带,这位先贤留下“君子死而冠不免”的遗言后结缨而死。冉子也是死于一场意外,只留下了这本未曾完成的游记。
冉子死后,圣人哀叹其“亡之,命矣夫!”随后带走了这本游记。在圣人即将离世的时候,在游记上写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语,其中意思是过去的一切就好似奔流的河水一般,无论白天黑夜,都在不停歇地流逝着,一去不复返,感概世事无常,变化之快。
因为圣人的缘故,这本未完成的游记生出了新的变化,竟然开始自行衍生故事,以冉子的游记为背景,自行推演出后来的种种发展走向,其中有圣人如何完成游历,圣人的弟子们又是如何建立儒门,继而儒墨之争,法家自立,祖龙一统天下,又有赤帝斩白蛇,取代祖龙,然后儒道相争,儒门大胜,罢黜百家而独尊儒术,在此之后,又有太平道、天师教起事,三分天下、南北二朝、千秋乱世,又有繁华盛世,女帝临朝,及至大晋立国,金帐南下,大魏驱逐金帐等等。
时至今日,这本游记还在自行书写故事,是一本读不尽之书,永远也没有完结。而之所以说是故事,是因为其中许多种种与真实历史有所不同,多了某些人,也少了某些人,有些该死的人未死,有些未
死的人却偏偏死了,导致与史书记载有了偏差,故而儒门中人称之为故事,或者说是一个与现世相似又有细微不同的书中世界。
此时李玄都和宋政便是进入了书中世界。
李玄都只觉得眼前一片光亮,当光芒渐渐暗淡的时候,自己已然不在玉虚峰上,而是身在一处海岛之上,脚下是白色的沙滩,砂砾很细,好似面粉一般,在不远处则是一片青翠,树丛之中依稀可见黑瓦白墙。
李玄都有了片刻的恍惚,因为他认得这个地方,是他最熟悉的地方。不仅仅是亲身经历,甚至在进入“玄都紫府”历经考验的时候,也不止一次梦回此地。
清微宗。
这是自家师门所在,不过如果不算上梦回此地,李玄都已经有些时日没有回来,上次还是道门和谈,此后又去了龙门府、白帝城、唐家堡、楼兰城、“玄都紫府”等等,时间不长,但回忆太多,仿佛已经是许久之前。
现在李玄都有些拿捏不准,他到底是被宋政以大神通从玉虚峰上挪移回了清微宗,还是又进入了一处幻境之中。
李玄都想了想,信步上前,果然没走几步,就有天魁堂弟子现身,喝道:“来者何人?”
李玄都停下脚步,望向两人。
两人上下打量着李玄都,全然不似认得他的样子。
李玄都立时肯定,这里不是真实的清微宗,其他清微宗弟子也就算了,驻守蓬莱岛的天魁堂弟子万不可能不认识自己。
李玄都没有贸然出手,而是轻轻哼了一声,“这便是清微宗的待客之道吗?”
如今的李玄都,居于高位,境界修为更是当世绝顶,自然气势不凡,这一声轻哼,落在两名天魁堂弟子的耳中,当真如炸雷一般,竟然是下意识低头,加了小心,轻声问道:“敢问贵客是?”
李玄都道:“我是应陆先生之邀前来做客的。”
如果此处是幻境,李玄都还不能确定这是什么时候的清微宗,所以他也不好贸然说出人名,不过陆家和司徒家是清微宗中仅次于李家的大姓,传承久远,历代都有人在清微宗居于高层,又不像李家之人那般因为姓李之人太多而不得不以名字来区分,只说一个姓氏,应该没有问题。
两名天魁堂弟子闻言后交换了一个眼神,其中一人说道:“原来是陆先生的贵客,陆先生此时正在岛上,容贵客稍待,我这就去通禀。”
李玄都点了点头,负手而立。
两位天魁堂弟子分工明确,一位天魁堂弟子留在此地,半是陪客,半是监视,另一人则是转身离去。
不多时后,一个人影匆匆而至,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我来吃了,不曾迎接远客。”
李玄都听到这个声音,立时心中大定。
只见来人头上绾着八宝攒珠髻,上着百蝶穿花玉白锦缎上衣,下着翡翠长裙,一双丹凤眼,两弯柳叶眉,粉面含威,不是陆雁冰是谁。
第二百二十六章 书中世界
陆雁冰落地之后,上下打量着李玄都,全然没有见到师兄的意思。陆雁冰,墙头草,风往哪吹往哪倒,以李玄都如今的境界修为和身份地位,陆雁冰见到师兄还不得鞍前马后地招呼着,此时陆雁冰的举动无疑是在说她不认得李玄都。
李玄都也觉得眼前这个陆雁冰与自己认识的陆雁冰有些细微不同,所以决定先发制人,“冰雁,许久不见,近来可好。”
陆雁冰眉头微皱,没有急于开口,对两名天魁堂弟子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退下。毕竟这里是蓬莱岛,清微宗核心所在,高手如云,她也不怕来人图谋不轨。
两位天魁堂弟子退下之后,陆雁冰沉声道:“阁下究竟是何人?来我清微宗到底有何贵干?”
李玄都道:“我叫李玄都。”
“李玄都?”陆雁冰想了想,“没听说过,你是何宗何派之人?”
李玄都心中一动,知道在清微宗中多半没有自己这号人物了,这个幻境比之过去的幻境倒是有些心意了,到了此时,他只能依靠自己对陆雁冰的了解来见机行事。
李玄都略一思量,说道:“我是秦姑娘的朋友。”
“秦姑娘。”陆雁冰一怔,“是忘情宗的秦素吗?”
李玄都道:“正是白绢。”
秦素虽然在江湖上名气极大,被称作“秦大小姐”,但因为她极其低调的缘故,表字却是少有人知晓,陆雁冰听到李玄都说出秦素的表字,倒是信了三分。
陆雁冰的态度顿时缓和几分,“原来是素素的朋友,是她让你来的吗?她怎么不亲自前来?”
李玄都有一个疑虑,既然这个幻境之中没有自己的存在,那么其他人也不好说了,他只能稍微冒险,说道:“白绢遇到了韩邀月,受了些伤势,正在养伤,所以不能亲自前来。”
陆雁冰立时说道:“又是韩邀月这个阴魂不散的家伙,我早就说了,就该早些把他除掉,省得他整天搞风搞雨,秦宗主还是心软,太过顾念旧情。”
李玄都听到此言,立时知道自己赌对了。
陆雁冰此时对李玄都已经信了五分,大大咧咧说道:“那你跟素素是什么关系?”
李玄都当仁不让道:“实不相瞒,我与白绢已经定下婚约。”
“什么!?”陆雁冰一惊,上下打量着李玄都,“你?要娶素素?”
李玄都张开双手,“怎么,不可以吗?”
陆雁冰道:“当然不行,素素是何许人也,怎么能随便嫁给什么人?”
李玄都道:“无名小卒,秦家赘婿罢了。”
“原来是赘婿。”陆雁冰的脸上顿时露出不屑的神色,“这倒也是,秦家那么大的家业还是要靠素素继承,要是许个厉害人家,终是不妥,还是找个赘婿好,听话就留下,不听话就一脚踢开。”
陆雁冰这话可谓是十分得罪人了,不过李玄都熟悉她的秉性,又不是真的赘婿,哪里会动怒。
陆雁冰看了李玄都一眼,狐疑道:“我这样说你,你不生气吗?”
李玄都反问道:“为什么
要生气?”
陆雁冰道:“好大的气量,你该不会是假冒的吧?”
李玄都倒是小小吃了一惊,没想到陆雁冰刚才那番话竟然是在试探,倒是小觑她了,不过李玄都也不惊惶,说道:“是真是假,冰雁见了白绢,一问便知。”
陆雁冰轻哼一声,“油腔滑调,我要是见了素素,定要好好劝劝她,素素性子太过绵软,还是师姑那样方显女儿本色。”
李玄都立时知道陆雁冰是在说李非烟了,在这一点上,李非烟的确是厉害非常,胜过许多女子,就是澹台云也比不得她。
说过闲话之后,陆雁冰道:“罢了罢了,你来此地到底做什么?”
李玄都道:“在道明来意之前,我想请问一句,如今清微宗中是谁主事?”
陆雁冰只觉得这个问题多余,道:“自然是我家大师兄司徒玄策,自从师父飞升之后,便是大师兄执掌‘叩天门’,这是举世皆知之事,何必多此一问。”
李玄都则是一惊。
此地也有“叩天门”?师父已经飞升?大师兄司徒玄策未死,反而成了清微宗的宗主?
李玄都定了定心神,说道:“我此番前来,除了白绢的缘故之外,还有家岳的意思,想来冰雁也知道,家岳与大先生交好,有一封信想要托我转交给司徒先生。”
陆雁冰脸色一冷,“大师兄正在清修,恐怕没有时间见你,你把信交给我好了,我替你转交就是。”
李玄都不过是随口胡诌,哪里有什么信,便在这时,他展露出几分长生境界的气息,有风骤起,蓬莱岛的上空骤然一暗。天空像是被泼上了一盆浓墨,不见半点光亮,片刻功夫后,无数的雨丝从九天之上倾泻而落,仿佛要将整个天地都笼罩在细密的雨幕中。
好大一场雨。
当初李玄都向李道虚进言,李道虚一怒而天象自生感应,随之磅礴大雨落下,如今的李玄都也有了如此神通。
与此同时,正在八景别院真境精舍中的一名男子睁开双眼,目光透过重重阻碍,看到了正在与陆雁冰对话的年轻男子。
此人身着黑色鹤氅,身上气息诡异,偏偏又有几分熟悉之感,自己竟是也看不出其深浅。
不过他可以肯定,这年轻男子应是一位长生境的高人,虽然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