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客栈-第7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到众人临近山顶的时候,却听见阵阵厮杀呼喝之声。
萧时雨眉头微皱,身形一掠,当先登上玉虚峰。
却见在玉虚峰上已经有了来人,正在激斗。
在萧时雨之后,其余人也陆续登山,见此情景,不由得大为惊讶。
萧时雨道:“是哪家没有约束好弟子,竟然让人来此胡闹!”
众人仔细辨认后,均道不是。不过这些人的修为却是不弱,大多是天人境界,放在江湖上本该是名动一方的大宗师,可瞧着却是面生,竟是无一个识得。
萧时雨、太微真人、三玄真人等人面面相觑,不知为何会生出此等变故。难道这世上还有如此多的隐世高手,难道自己这一干人都作了井底之蛙,竟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不多时后,儒门中人也是到了,见到此情此景,亦是大为愕然。
便在这时,两道人影从天而落,正是最先动身的秦清和白绣裳。众人见到秦清,纷纷见礼,口称掌教大真人。
秦清还礼之后,望向那些陌生的天人境高手。那些人也察觉到了气氛不对,眼见如此多的高手登上玉虚峰,也不敢再激斗下去,反而是抱起团来,与道门、儒门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白绣裳轻声问道:“月白,这是怎么回事?”
秦清略微沉吟道:“应该是‘玄都紫府’中的变故影响到了‘太虚幻境’,许多被困于‘太虚幻境’或是‘玄都紫府’中的高人得以脱困,有些年岁久远之人自然直接化作飞灰,可如果是本朝之人,被困时间不超过甲子,也有可能侥幸存活下来。”
白绣裳吃了一惊,“你是说这些人都是江湖上的前辈?”
秦清点头道:“应该是了。”
第一百九十七章 云聚玉虚
李玄都和秦素是七月初五到了剑秀山,其后又在剑秀山停留了三天的时间,也就是初六、初七、初八,直到七月初九才离开剑秀山,动身前往昆仑。
如果是李玄都孤身一人全力赶路,大概只用一天一夜的时间就能赶到玉虚峰,不过这次他还带了秦素,用的时间便要多一些,因为从剑秀山到昆仑玉虚峰,就算无视各种地形,也有近八千余里,若是算上昆仑境内无法飞掠的部分地带,则要万里以上。用七天左右的时间行万里路,就算秦素是天人境大宗师且有“阴阳门”的助力,也颇为辛苦。毕竟李玄都不是地师,对于“阴阳门”的运用还略有生疏,不可能达到千里之遥,而且也不能连续运用。
此时李玄都和李道虚还未到场,道门中人自是以秦清为马首是瞻,听得秦清如此说,萧时雨均是大感意外,毕竟知晓“太虚幻境”内情之人还是少之又少,就是李玄都,也是从李道虚和徐无鬼的口中知晓的。
至于为何不认识这些人,且不说江湖之大,谁也不能遍识天下英雄,甲子之前,除了万寿真人、藏老人、极天王这些人之外,萧时雨等人都还是年轻人,也未必能与这些天人境大宗师有什么交集。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有过一面之缘,悠悠数十年不见,谁还能记得起来。
便在这时,一众刚刚脱困的高人中走出一名老者,朗声道:“不知诸位是何许人也?来此何事?”
秦清淡然道:“在下秦清,今日为玉虚斗剑而来。”
老人脸色微变。
玉虚斗剑的传承可谓是极为久远,已经有过十余次,所以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是知晓玉虚斗剑的。
老人沉默了片刻,说道:“方才老朽听闻阁下被称为掌教大真人,还未请教阁下出身何宗何派?”
秦清明白老人的意思,直言道:“如今道门一统,统称道门之人,秦某乃是三位掌教之一,不知阁下是何人?”
老人迟疑了一下,“老朽不过是闲云野鹤,名号不值一提。既然道门既然一统,为何还要玉虚斗剑?”
秦清见老人不肯实言相告,便不再多言。
反倒是儒门那边的青鹤居士上前一步,沉声道:“谁说只有道门才能玉虚斗剑?今日儒道两家便要在此地分出个高下。”
话音落下,老人脸色又是一变,向后倒退几步。在他身后的一众人等也神色各异,大有刚出虎穴就入狼窝的感觉,他们本以为这次从“玄都紫府”中逃出生天,就算不能称霸江湖,也能横行一方,却不曾想运气如此之差,竟然刚好遇到了儒道两家的高手尽出,大半个江湖的高手尽数汇聚于此,他们稍有不慎就要覆灭于此。
白绣裳轻声道:“若说是‘玄都紫府’的缘故,距离你们离开‘玄都紫府’已经过去半月,他们怎么还停留在玉虚峰上,似乎有些不合情理。”
秦清说道:“的确有些不合情理,可能与陆吾神有关
。不过现在不是纠结这些的时候,你让萧雨旸她们多加注意就是了。”
白绣裳点头应下。
秦清上前一步,高声道:“宋徵官何在?”
话音落下,一道身影凭空出现在儒门众人之前,身着玄黑锦缎长袍,鬂发高高挽起,束以紫金冠,神情从容,气态潇洒,正是宋政。
宋政现身之后,一手负于身后,另一手随意按住腰间玉带的扣头,轻笑道:“月白兄,别来无恙。”
秦清道:“前些时日‘玄都紫府’相聚,众人皆至,唯独少了徵官一人。”
宋政避而不答,问道:“李紫府何在?李虚舟何在?”
秦清淡然道:“他们马上就到。”
宋政点了点头,“只可惜少了大天师和地师两人。上次玉虚斗剑的时候,主持仲裁之人是大天师和地师,这次玉虚斗剑又该由谁来主持仲裁?”
秦清立刻察觉到了宋政这番话的用心所在,他是想要兑子。
所谓的主持仲裁之人,就是双方各选出一人来做裁判,判定胜负,同时维持秩序,一般都是选择双方阵营中身份地位相当的德高望重之人,上次玉虚斗剑便是大天师和地师担任此职。
如今大天师和地师不在了,自然要选出新的人选,可现在的情况是,道门在长生境占据优势,儒门则在天人境占据优势,如果双方各选修为最高之人,道门这边是无疑是李道虚,就算结果是宋政换掉了李道虚,儒门也是不亏的,毕竟李道虚的修为之高,早在万象学宫星野湖一战的时候就是有目共睹。只要李道虚出战,无论对手是谁,必然稳胜一局,反倒是宋政,就算不对上李道虚,遇到秦清或者李玄都,也没有必胜把握。所以无论怎么看,道门都是亏的。
可秦清也不好直接开口拒绝,因为宋政的提议合情合理,作为裁判之人,必然要修为最高,能震慑旁人,又能分出胜负,甚至出手中断斗剑,若是选择一个天人境充任裁判之职,面对两位长生地仙的交手,又如何裁定胜负?归根究底,还是大天师离世太过仓促的缘故,如果大天师还在人世,那道门就能顺势提议按照上次斗剑的旧例,还是由大天师和地师负责仲裁胜负。如此一来,便是道门用修为第二之人兑子了儒门这边修为最高之人,反而是道门占了便宜。
秦清虽然已经明白宋政的用意,但也只能顺着宋政的话头说道:“徵官以为由谁出任主持仲裁之人呢?”
宋政笑道:“昔日老玄榜五人,东剑仙,西圣君,南天师,北天刀,中地师。天师和地师已然飞升离世,圣君未至,只剩下李虚舟和月白兄,非是宋某小觑月白兄,便是算上宋某和李紫府,老玄榜中也是以李虚舟居首,道门这边自然要选择李虚舟。”
秦清未置可否,问道:“那儒门呢?”
宋政微微一笑,“宋某不才,愿意做这个主持仲裁之人。”
秦清陷入沉默之中。
宋政也不急于催促,手指轻轻叩击腰间玉带,静等秦清的答复。
就在此时,有一人说道:“且不说宋先生是否算儒门中人,就算宋先生可以代表儒门中人,也未必就是儒门中修为最高之人。”
宋政凝神望去,却见一名身着白色鹤氅的女子不知何时出现在了玉虚峰的边缘地带,竟是让他没有第一时间注意到。这也不怪宋政大意,而是此时玉虚峰上人数众多,且都修为不弱,各种气息交织一处,便是长生地仙,在没有刻意感知的情况下,也不能清晰分辨。方才宋政的注意力都放在秦清的身上,难免有所疏漏。
秦清望向女子,淡笑道:“原来是秦家姑娘,既然你到了,想来紫府也已经到了。”
“有劳宋先生久等,李玄都来迟了。”又有一人说道。
宋政向声音传来方向望去,就见一人正缓缓行来,所过之处,所有人纷纷避让开来,他身上所着的黑衣,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所有人,在看到这件黑衣之后,都为之一静。
在场之人太明白这一袭黑衣意味着什么了,从齐王到地师,徐无鬼在世间翻云覆雨近一甲子,在这将近一甲子的时间中,多少风雨挥洒而去,多少人死在了他的手中,虽然大多数人在嘴上恨徐无鬼恨得要死,但也不妨碍他们在心底里怕徐无鬼怕得要死,两者并不矛盾。
在场之人都是江湖中的有名有号的大人物,自然知道地师的厉害,更认得这件在过去多年中几乎等同了地师身份的“阴阳仙衣”。这件仙物也承载了许多人的记忆和情感,当看到这件仙衣时,过去的敬畏、憎恨又悉数涌了出来。
再有片刻,众人终于是反应过来,来人当然不是地师,这件“阴阳仙衣”已经换了新主,那么许多猜测和传言便彻底坐实,比宋政和秦清亲口确认还要让人信服,地师终究是不在人世了。而继承了“阴阳仙衣”的新主人似乎也继承了地师带给众人的敬畏。
来人正是李玄都,他与上次现身有所不同,不仅身着“阴阳仙衣”,而且不曾佩剑,腰间悬挂了一个青面獠牙的青铜面具,乍一看去,倒像是年轻了许多的地师。
李玄都行走之间好似劈风破浪一般,无论是哪个宗门什么身份之人,都自觉让开一条道路,待到李玄都经过之后,再自行合拢。并且在李玄都经过的时候,纷纷抱拳行礼,李玄都只是点头还礼,也无人生出不忿之意。
李玄都来到秦清身旁站定,还未开口,就听宋政说道:“清微宗弟子、太平宗宗主、地师传人,却是不知该如何称呼了。”
李玄都淡然道:“皆是道门中人。”
宋政道:“好一个道门中人。”
李玄都却不打算与他在这种事上纠缠,说道:“方才秦宗主已经说了,就算宋先生可以代表儒门中人,也未必是儒门中修为最高之人,与家师并不对等。”
第一百九十八章 龙老人
“哦?”宋政脸色不变,“倒要请教,紫府觉得儒门之中还有谁能胜我一筹?”
李玄都环视儒门中人,说道:“敢问赤羊翁和龙老人两位前辈何在?为何迟迟不曾现身?”
此言一出,青鹤居士便不得不说话了,“老李先生不是也没到吗?两位稍候就到。”
李玄都道:“那好,我们就等人齐之后再来议定人选。”
计划生出变数,宋政的心情有些晦暗,不过脸上却是不显分毫,点头道:“也好,就等人齐。”
自始至终,秦清都没有开口插言,完全是任由李玄都做主的姿态,使得道门众人心中有了计较,看来这位清平先生要成为道门重归一统后的首任大掌教并非虚言。
另一边,一直旁观的一众伪仙,更是惊骇。他们没有认出最后才进入“玄都紫府”的秦清,却认出了李玄都,也认出了李玄都身上的“阴阳仙衣”,那日在“玄都紫府”之中,一场大战,开明六巫陨落五人,陆吾神亲自下场也落得一个重伤的下场,此事便是从两名外来人造访陆吾居处开始的。
他们虽然是伪仙,但离开“玄都紫府”和“太虚幻境”之后,就失去了长生神异,重新变回原来境界,此时就更不是长生地仙的对手,见李玄都现身,竟是纷纷后撤,暗自戒备。
李玄都也注意到了这些人,而且其中几人是他在陆吾居处中见过的,心中惊奇,暗忖:“这些人是如何离开‘玄都紫府’的?若说是因为陆吾神受创的缘故,那么他们应该在七月初脱困,已经早早离开玉虚峰才是,如今已经是七月十五,他们还留在玉虚峰上,倒像是刚刚脱困,时间对不上,难道他们是被陆吾神故意放出来的?那么陆吾神在这个时候放出这些伪仙又有什么用意?”
如果是其他时候,以李玄都的性情,定要仔细探究一番,说不得要擒下几人好生询问,此举虽然无礼又无理,但江湖本也不是迂腐讲道理的地方,只是如今大敌当前,李玄都也顾不得与这些伪仙计较,只能暂且搁置。
秦素没有上前,而是来到萧时雨身旁,与她并肩而立,此时白绣裳也从秦清身旁退下,来到萧时雨的旁边,三位女子站在一处,身后是随行弟子。白绣裳望向秦素,问道:“素素,紫府可曾跻身长生境?”
秦素立时想起白绣裳送给李玄都的长生泉全都进了自己口中,脸色微红,讷讷道:“还没有,不过他这几天又修炼了一门绝学,似乎胸有成竹。”
白绣裳点了点头,“看来长生境不能强求,不过紫府不是骄傲轻敌之人,他既然有把握,那么我也放心了。”
秦素越发感到不好意思,低下头去,不复多言。
便在这时,李道虚终于到了。不知谁指着头上一声喊,众人齐齐望去,却见一艘白龙楼船行于云海之中,似蛟龙时隐时现,任凭天风呼啸,楼船都不摇不动,而且天风竟是伤不得船身分毫,比起只能徒步登
山的众人,显然是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继而从楼船上飘落下两人,正是李道虚和张海石。
这一次,道门中人齐声道:“恭迎掌教大真人。”
李道虚飘然落地之后,还了一礼,“李某来迟,有劳诸位久等。”
李玄都亲自迎上前去,先是寒暄一二,然后将方才之事原本告知李道虚。
李道虚听罢,微微点头,排众上前,沉声道:“道门这边由老夫担任主持仲裁之人,老夫并无异议,不过儒门人选却不能是宋先生。”
宋政沉声道:“不知老李先生以为谁人合适?”
李道虚脸色一沉,“阁下还要躲藏到什么时候?”
话音落下,一个蓄着山羊胡的老人缓步上山,道:“李先生莫不是在寻老朽?”
李道虚乜了他一眼,淡淡道:“赤羊翁。”
来人正是赤羊翁,他拿着手中的拐杖朝李道虚拱了拱手,“赤羊翁有礼了。”
李道虚也不愿失去了礼数风度,还了一礼,道:“赤羊翁,若论岁数,你算是前辈之人,我也知道你的底细,长于机谋,却不擅长与人交手厮杀,就凭你,还不能将我那大徒儿置于死地,所以我找的人不是你。”
此话一出,无论儒门还是道门,尽皆震动。
李道虚的大弟子是何许人也?正是大先生司徒玄策,往前推移三十年,司徒玄策当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说是“天下无人不识君”也不为过,声名还要盖过深居简出的李道虚。那时候的司徒玄策俨然就是今日的李玄都的,不仅与宋政并列齐名,而且为人公义,在同辈人中素有威望,便是秦清、白绣裳等人也都为之折服。
更为关键的是,司徒玄策还主张缓和清微宗与正一宗两宗和谈,此举深得大天师张静修心意,故而邀请司徒玄策前往大真人府一晤。当时司徒玄策力排众议,说服李道虚,前往云锦山,与大天师张静修面谈数日,双方化干戈为玉帛,正一宗上下无不如释重负、欢欣鼓舞,在司徒玄策离开云锦山时,张静修亲自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