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太平客栈 >

第666章

太平客栈-第666章

小说: 太平客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早之前,我们两人就一起闯荡江湖,不过在更早之前,我是一个人闯荡的。也许不应叫作闯荡,而是在泥塘里打滚,总之就是满身泥泞。与今日这般登堂入室,生死相斗之前还要叙旧,是完全不同的。”
  李玄都看了眼四周,就在两人说话的时候,那些符箓正发生着极为细微的变化,李玄都心中一紧,也开始暗做准备。
  宋政继续说道:“我不知道她对你提起过多少,其实云儿的出身要比我更好一些,听姓氏就知道,祖上可是七十二圣贤之一,她家里不算大富大贵,可也算是殷实人家,最起码三餐不愁。我呢,其实就是一个市井无赖。一个偶然的原因,我从另外一伙无赖手中救下了从家中偷跑出来的她,这便是相识了。后来我常常翻墙去她家中与她相会,感情渐深。再后来,我独自闯荡江湖,到处拜师学艺,等我回去的时候,才知道她家中遭了难,父母病故,只剩下她一个人。于是我就问她愿不愿意跟我走,她答应了。”
  “就这样,我们踏上了江湖路,走过了我人生中最不堪回首的一段时光,在那个时候,谁都可以欺负我,都可以瞧不起我,都都能把我踩在脚底,我还得陪着笑脸,在人家面前装孙子,想着法子往上爬。你从小就被李道虚收养,想来是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有些时候,我很庆幸,多亏有她陪在我的身旁,我才能走完这段路,才能登堂入室,才能步步登高。”宋政脸上的表情逐渐柔和了下来,似乎在回味和缅怀着什么,就连嘴角都不知不觉翘了起来。可紧接着,他神色一变,“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她与我越来越疏远,她越来越沉默寡言,我问她,她也不说,总是很悲伤的样子。后来,我也明白了,她大约是不喜欢其他的女人。”
  李玄都缓缓开口道:“宋先生,圣君的确对我提起过这段往事,不过与你所说的不大一样。”
  宋政一怔,问道:“哪里不一样?”
  李玄都轻声道:“圣君说,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恰恰是你们两人最落魄的那段时光,是你向她豪言庄严的时候,也是你认为最不堪回首的那段时光。”
  宋政一怔。
  李玄都继续说道:“不知宋先生还记不记得,圣君也说过一些自己的畅想,那时候的她可不像今日这般,只是想要一栋好几进的宅子,要么是帝京的,要么是金陵府的,最好是依山傍水,再就是置办什么样的家具,造什么样的园子。而每每这个时候,宋先生就会嘲笑圣君的格局太小。”
  宋政沉默了。
  一个说到兴奋处会不断用双手比划的女子形象出现在他的眼前。
  宋政的眼神恍惚了一下,长长叹息一声,“原来如此。”


第六十三章 时光之争
  李玄都早在还未动身前往龙门府的时候,就接到了太平客栈的呈报,说是最近青阳教异动频频,又有大力发展信徒的迹象。在那个时候,李玄都就怀疑到了宋政的身上。随着宋政在万象学宫现身,以及无道宗确定唐周反水,李玄都已经可以肯定青阳教之变是宋政在幕后推手,所以李玄都对于这次白帝城之行,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大约有七八成的可能会遇到宋政。
  至于李玄都为何明知道会遇到宋政却还主动送上门去,宫官的原因还在其次,关键是根据李玄都的推断,唐家之事说不定也与宋政有关系,那么李玄都无论是去白帝城,还是去唐家堡,都极有可能遇到宋政,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如果是在白帝城遇到了宋政,他还能借力于宫官和无道宗,可如果在唐家堡遇到了宋政,可就只剩下他一人了。两者孰优孰劣,一目了然,所以宫官说李玄都是圣君请来的帮手时,李玄都不但没有反驳,而且还顺水推舟地默认下来。
  正因如此,这次白帝城之行都在李玄都的预料之中,若说李玄都是因为美人一笑就欣然前往,那未免也太小看李玄都了。
  进到永安宫后,宋政先发制人,以小世界困住了李玄都。接下来两人借着澹台云的故事开始叙旧,可两人也都心知肚明,宋政在蓄势,李玄都也在借着说话暗自准备反击,叙旧不过是为了接下来的相斗做个铺垫罢了。就像宋政与澹台云的感情,已经彻底无法挽回,最多也就是一声叹息罢了。
  在宋政的一声叹息落下之后,大殿中的符箓也完成了所有的变化,一瞬之间,符箓的纸质载体已经消失不见,而符箓的笔画字体则深深地刻在了大殿的墙壁、地面、梁柱上,两者彻底融为一体。
  在李玄都的视线之中,宋政的身形开始不断变大,不过转眼之间,就已经有二十丈之高,仿佛顶天立地的巨人。可诡异的是,如此巨大的宋政并未从内部撑破大殿,他身体如同光影一般穿过了大殿墙壁、屋顶、地面的界限,直接显化在大殿之外。此时的天地之间,已经不见永安宫,也不见白帝城,混沌一片,唯有如同巨人一般的宋政,以及在宋政面前好似鸟笼一般的大殿,至于李玄都,便是笼中之鸟了。
  宋政伸手托起大殿,举到自己的眼前,用一只堪比日月的巨大瞳孔望向殿中的李玄都。
  李玄都毫不客气,反手就是一道“逆天劫”剑气。
  “逆天劫”剑气号称杀力第一,而眼睛却是人体最脆弱的部位之一,哪怕是长生境,除非是专门修炼体魄的人仙,也很难用眼睛抵御住一位天人造化境大宗师的剑气,更何况宋政已经不是曾经的“魔刀”了,如今他是一名鬼仙,体魄不仅难与人仙相比,就是比之地仙也差上许多。
  可就在这道剑气射入宋政的眼瞳之后,就像一颗石子落入了水中,只是激起了层层涟漪,便再无下文。
  李玄都立
  刻意识到,这只眼瞳绝对不是宋政的本体,很可能只是幻术。
  毕竟道术的本质就是弄假成真,到了宋政这等境界,真假只在一线之间,距离传说中仙人凭空造物只剩下三步之遥,若是李玄都也当成真的,那就是真的。
  便在此时,宋政的瞳孔骤然变得幽暗深邃,仿佛一方深不见底的黑洞,要将人的心神吸慑其中,大殿中的时间随之变得缓慢,使得李玄都仿佛身陷泥潭之中,就连思绪也变得迟缓起来。
  与此同时,无数黑色业火在殿内生出,朝着李玄都迅速蔓延过来,整座大殿已然变成了火炉,要将李玄都彻底炼化其中。
  不过李玄都也有准备,在他意识到这是幻境的时候,他就已经取出了蛇杖,虽然他的动作变得迟缓,但蛇杖还是得以轻轻顿地。以蛇杖顿地处为中心,一圈肉眼不可见的无形波纹向四周扩散开来。波纹所过之处,周围一切的颜色褪去,变成黑白,宋政看似毫无异状,但他所召的黑色业火却彻底凝固不动。
  对于一劫地仙、二劫地仙、三劫地仙而言,“长生杖”只是一件半仙物,可对于地仙及其以下,“长生杖”的威能堪比仙物。对于长生之人而言,一般宝物、灵物已经无甚作用,唯有仙物才能有抗衡他们的能力。
  在“长生杖”的威力下,不但宋政给李玄都所施加的时光凝滞被彻底抵消,使得李玄都重新恢复自由,而且那些构成小世界的符箓也被彻底凝滞,不再运转,此时的小世界已然是门户洞开,李玄都趁此时机,飞身出了此方小世界。
  就在李玄都离开大殿的那一瞬间,听到了宋政的一声轻咦,十分惊讶。
  宋政的惊讶有两点第,一点是国师的“长生杖”竟然在李玄都的手中,第二点是就算“长生杖”在李玄都的手上,为何能有如此威能?虽然还稍逊于未曾渡劫的国师本人,但也相去不远。
  按照道理来说,极天王是方士,运用“长生杖”所能发挥的威力应该在李玄都这个武夫之上,可极天王使用“长生杖”也只能与张海石持平,而李玄都却能用“长生杖”正面抗衡宋政不落下风,关键就在于李玄都体内还有“长生石”。只听名字,就能知道两者是同出一源,李玄都一身修为皆是得自“长生石”,虽然李玄都修炼的是“太平青领经”,但李玄都只要回归本源再来催动“长生杖”,就与国师本人使用“长生杖”无异。反而是极天王,虽然是顶尖方士,但并无萨满教相应功法,很难发挥出“长生杖”的全部威力。
  李玄都退出大殿之后,发现天地骤然一清,他还是在永安宫中,宋政也还是宋政,并未变成二十丈之高的巨人,刚才的一切果然只是幻象而已。
  宋政一击不中,并未急于追击,而是问道:“国师的‘长生杖’怎么会在你的手里?”
  李玄都并不回答,一挥手中蛇杖,化出两条巨蛇虚影,将他
  环绕其中。
  宋政皱眉沉思片刻,展眉一笑,“我知道了,极天王是你杀的。”
  李玄都脸色不变,“宋先生何出此言。”
  宋政道:“当初国师陨落,在金帐的只有我、地师、云儿、你、极天王、罗夫人几人,我和罗夫人当时无力抢夺,而你又在地师和云儿的注视之下,很难有其他小动作,最有可能得到‘长生杖’的人就是极天王,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并无真凭实据。可恰巧极天王最近被人给杀了,而‘长生杖’又出现在你的手中。那么我就可以断定你是杀了极天王,或者是你派人杀了极天王。”
  李玄都仍旧不答话,小心防备宋政接下来的手段。
  “极天王死的时候,你就在龙门府中,为了道门大典忙碌,我可以肯定你没有离开过龙门府,那么也就是你派人杀了极天王。”宋政笑道,“我先前还以为你这个掌教小真人不过是有名无实,现在看来,是我小觑你了,没想到你年纪轻轻就有这样的权势,一个无道宗的三朝老臣,积年造化境大宗师,太玄榜上的常客,你举手就杀了。好气魄。”
  李玄都终于开口道:“极天王没有死。”
  宋政道:“当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样的老家伙,有些保命手段,也在情理之中。可就算他逃得一命,以他的年纪,还谈得上莫欺少年穷吗?还能东山再起吗?”
  “说句诛心之论,这世上就是有一种人,天赋绝伦,顺风顺水,比如说冠军侯,甘泉宫中射杀李敢,从不与士卒共甘苦,喜好华服美酒、珍馐美味,更不是出身于底层行伍,也无所谓什么成长、磨砺,舅舅又是大将军,姨夫更是皇帝,他倒像是个纨绔子弟,可他就能在弱冠之年封狼居胥,做成了许多武将一辈子也做不成的事情。话本都不敢这么写,可他就做到了。这是什么?这便是天赋。这就好似少年人同入江湖,有些人还被人称呼一声少侠,可有些人已经是江湖共主,翻云覆雨。
  “其实我们修长生也是如此,能得长生之人,定然都是盛年便可证得长生或者有望长生,比如说我,也比如说你,至于极天王这种人,兜兜转转一辈子,都迈不过那道门槛,就注定迈不过去,不可能长生。这样的人,苟且偷生又与死了有什么区别呢?”
  李玄都沉默了许久,道:“终究是不如宋先生袭杀无道宗宗主。”
  宋政淡淡一笑,“可我那时候已经是接近不惑之年,还有地师策应,这才侥幸得手,比起你来却是远远不如了。”
  李玄都仍旧保持警惕,“宋先生谬赞。”
  宋政笑意温和,“江湖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两年。我们这些人看起来年轻,终究是老了,这江湖终究是你们这些年轻人的。”
  李玄都凝神以待,沉默不语。
  过了片刻,两人好似心有灵犀一般,突然暴起出手。


第六十四章 心境之争
  宋政方才说了那么多话,其实就是一个主意,让李玄都分心,然后寻找李玄都的破绽,一击制敌。李玄都心知肚明,所以并不如何回应宋政,而是专心防备。
  虽然宋政已经是长生境,但是长生境之间也多少有高下之别,其中修为最高的无疑是李道虚,宋政和秦清踏足长生境时日尚短,修为略低。而在天人造化境中,同样有高下之分,李玄都虽然将自己排列在太玄榜第五,但他一身修为实则已经不逊于白绣裳,按照三三之数来说,李玄都固然不是宋政的对手,可宋政想要拿下李玄都,那也不是简单的事情。更为关键的一点,宋政已经认定李玄都留有后手,能对付长生境的手段无非两种,一种是仙物,一种是另外一位长生境,无论是哪一种,宋政都要留有余力,应对可能出现的麻烦,出手之时难免有些畏首畏尾。
  此时两人一起出手,李玄都自是不敢有丝毫留手,已经取出了“人间世”,并用出了自己的“南斗二十八剑诀”,可就在此时,宋政的脸上露出一抹诡异笑容,任由李玄都一剑刺向自己的胸口,然后两人就这么错身而过,宋政整个人化作一抹残影,缓缓消散。
  李玄都立刻意识到不对,可为时已晚,他刚刚脱离一个幻境,又进入到另外一个幻境之中,只见他出现在一个四面八方全是镜子的空间之中,这些镜子不是常见的铜镜,而是与最近时兴的玻璃镜十分相似。李玄都出身于清微宗,对此也有了解,在海运之中,最畅销的两种东西,一种是火铳,一种就是玻璃境,这种玻璃镜比起铜镜,更为清晰,纤毫毕现,极受贵族女子的追捧,许多高门大族的女子莫不以有一面属于自己的玻璃镜为荣。不过价格也极为昂贵,巴掌大小的一块便要三百六十个太平钱,简直是抢钱一般,别说普通人家,就是寻常富户也用不起,只能是真正的富贵人家才能购买。
  在这些镜子中,自然是映出了许多个李玄都的身影。这些镜像,乍一看去,似乎并无什么不对,可仔细一看,就让人毛骨悚然了,因为无论是什么角度的镜子,都只映照出李玄都的正面,甚至头顶和脚下的镜子也是如此。
  李玄都环视一周,这些镜像无论是衣着还是相貌都与自己别无二致,可就在他这个念头生出的时候,这些镜子中的身影开始发生变化。
  在李玄都正前方镜子中的那个李玄都换上了一身儒衫,头戴方巾,蓄有长须,手里握着一卷书,气态儒雅,目光中满是忧国忧民,不时摇头轻叹,养望苍天。
  在李玄都右手边镜子中的李玄都身着道袍,头戴上清芙蓉冠,同样蓄有长须,手执拂尘,仙风道骨,眼神淡漠,似是以万物为刍狗的苍天。
  在李玄都左手边镜子中的李玄都身着僧袍,披头散发,却是个头陀,破衣烂衫,手中没有木鱼,却是一个朱红色的酒葫芦,醉意熏熏,醉眼朦胧。
  在李玄都身后镜子中的李玄都却是一身玄袍,头戴帝冠,蓄有断续,面容威严,意气风发,俨然是大权在握之人。
  在李玄都头顶镜子中的李玄都,身着鹤氅,大袖飘飘,脚踏祥云,周围有紫气东来,似是正在往天上去。
  在李玄都脚下镜子中的李玄都,躺在地上,浑身染血,闭着双眼,脸上没有半分血色,似乎已经死去多时。
  李玄都稳住心神,仔细观察着六个镜像。发现这六个镜像都比自己年长许多,最明显的特征,这几人或多或少都已经蓄须,相貌也都是不惑之年的样子。也就是说,这些镜像都是未来的李玄都。
  第一个儒生李玄都,似乎是寓意李玄都归于儒门,一代大儒,倒是有些张肃卿的风范。第二个道人李玄都,毫无疑问是继承了李道虚的道统,或者已经成为真正的道门大掌教。第三个头陀李玄都,虽然不曾剃度,但也算是佛门中人,李玄都在三教中与佛门的渊源最浅,又是不那么正统的头陀,再加上满身的落魄颓丧之气,倒像是自暴自弃之后才遁入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