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客栈-第6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船队前行,这只眯着的“眼眸”正在缓缓睁大,头顶的天色渐渐变得暗淡。
李玄都拔出他的“人间世”,然后随意挥出。
一道剑气,此去万里。
漫天黑云被从中一线裁开。
天光大盛。
第二百零五章 访客
这道剑气极长、极远,划过天幕之后,留下一道尾痕,如挂空长虹,久久不散。
不仅仅是站在船头上的石无月、宁忆看到了这道剑气,就是远在海的另一边的望海楼上也看到了剑气,甚至比船队中人看得更为清楚。因为站在船队方向去看这道剑气,只是一线,将漫天的雨云分割成了两半,可站在望海楼上去看这道剑气,却是一道仿佛大河的沟壑,而且就在头顶,四周仍旧是阴云密布,唯独这一条沟壑天光大盛,竟是有了几分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奇异景象。
东海之上有两大胜景,一处是位于海中的望仙台,另外一处便是建造于海边的观海楼。
望海楼共有九层,整个第九层与下面的八层并不相通,换而言之,整个第九楼就是一个巨大的房间,此地乃是观景胜地,除了那处视野最为开阔的观景台之外,只在一处用描金仕女屏风和翡翠珠帘隔开一个不大的区域。立于此楼之上,可以眺望海天一色,尤其是涨潮时,大浪拍击望海楼席卷千层白雪的壮阔景象更是天下之间难得的景色。
一个美貌美貌妇人此时便站在观景台上,素衣裹体,妍丽妖娆,举手投足,一举一动,无不流露风流媚态。
她已经立在此处许久,起先还是眺望海面,可那道剑气像剪刀一样裁开天幕之后,她就变成仰头望天的样子。
这一剑,是在示威吗?
如果是示威,那么是向谁示威?
良久之后,女子缓缓收回视线,脸上还有笑意,可眼底已经阴沉一片。
就在这时,李如菊的声音从屏风外面传来,“夫人。”
早年时候,清微宗有两位夫人,以大小区分,不过随着李卿云身死和李非烟被囚镇魔台,宗内已经久不听夫人这个称呼,直到李元婴娶妻之后,才再一次有了夫人的称呼,也是唯一的夫人称呼。
女子正是谷玉笙,正所谓夫妻本一体,对于李元婴来说,李玄都来势汹汹且来者不善,她又如何能置身事外,自然忧心忡忡,这些天来一直在望海楼,等着李玄都等人的到来。不过李元婴和李太一此时还未抵达望海楼,只有谷玉笙一人在这儿。
听到李如菊的声音,谷玉笙转过身来,问道:“是宗主到了吗?”
李如菊的声音明线迟疑了一下,说道:“宗主和小先生还没到,是您的一位故人前来拜访。”
“故人?”谷玉笙一怔,“什么故人?”
话音方落,就听一个女子轻笑道:“师姐真是贵人多忘事,嫁入清微宗,做了宗主夫人,就忘了我们这些穷姐妹了?”
谷玉笙听到这个声音之后,心中一惊,从屏风后面转出,望向来人。
就见上官莞负手而立,正含笑望着她。
“上官师妹……”谷玉笙刚要说话,又想起什么,对李如菊说道:“若是宗主到了,立刻通知我。”
“是。”李如
菊应了一声,退出门去,使得楼中只剩下谷玉笙和上官莞。
正道中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因为正道十二宗同气连枝,又都是道门弟子,所以哪怕是出身于不同的宗门,互相之间也会以师兄弟相称,通常是宗主平辈论交,然后从宗主以下依次各自排列。不过也有例外,当年李道虚还是清微宗宗主的时候,就没有人敢跟张海石去平辈论交,因为张海石年长位尊,又境界高深,这也是李道虚和张静修相继放弃宗主之位的原因之一,委实是两人辈分太高,若是按照宗主平辈论交的规矩,多有不便。还有一个例外,就是互相之间有其他关系的,比如李玄都已经是一宗之主却称呼慕容画为师姐,这就是撇开宗门关系,单纯因为白绣裳是未来岳母的缘故了。
正道十二宗如此,邪道十宗之间也大抵相差不多,甚至犹有过之。比如宫官、皇甫毓秀等人,随意改换门户也不算什么,故而上官莞虽然是阴阳宗之人,但也能称呼辽东五宗的谷玉笙一声师姐。
“上官师妹说的是哪里话,只是我着实没有想到会是上官师妹登门拜访,毕竟我也隐约听到一些传言,说阴阳宗去了西域昆仑,此时不该在中原才是。”谷玉笙请上官莞入座,并亲自煮茶。
上官莞看了眼黄花梨案几上的全套茶具,笑道:“师姐所言不错,如今阴阳宗的确去了西域昆仑,不过家师还是留了一些人手在中原,我便是其中之一。”
“上官师妹可是稀客。”谷玉笙煮茶手法娴熟,而且赏心悦目。
大宗门中的弟子可以分为两类,就像朝堂上的文武区分,“武将”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开疆拓土”,还是“手边戍疆”,都少不了“武将”,可“文臣”同样不能缺少,毕竟“武将”只能马上打天下,却不能马上坐天下,江湖不仅仅是打打杀杀,也还有各种生意往来,这就需要一部分人去做“文臣”,当然也有文武双全之人,不过那些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两者不能兼顾。
上官莞走的是李玄都等人的路子,还是以武为主,而谷玉笙与上官莞不同,她更类似于陆夫人、李如是、司徒玄略等人,虽然也有修为在身,但更重要的还是起到管理、统筹和幕僚的作用。比如说李如是就是李玄都的大管家,也是李玄都的幕僚,司徒玄略这位天机堂堂主虽然境界修为不俗,但与李道师、张海石、李非烟等人相比,还是略有差距,他也是李道虚的“户部尚书”和“内阁阁员”,上要建言,下要管钱,还兼着刺探、收集情报的差事。对于李元婴来说,谷玉笙不仅仅是妻子这么简单,她还是自己的左膀右臂,是名副其实的贤内助。正因为如此,谷玉笙与上官莞并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一路人,这些年来她的确与阴阳宗打过交道,可不是九明官上官莞,而是五明官诸葛錾和三明官王仲甫。也因为这个原因,谷玉笙借着煮茶几番思量,可仍是拿不住上官莞的来意。
很快,茶煮好了,谷
玉笙端起紫砂壶为上官莞倒茶,就见碧绿的芽尖慢慢浮上了盖碗水面,都竖着浮在那里。
上官莞轻轻吸了一口茶香,赞道:“好茶。”
谷玉笙轻笑道:“马上就要三月了,这是今年第一茬春茶,赶在夜里露芽的时候采的。”
上官莞端起了茶碗轻轻啜了一口,又赞道:“好,色绿、香郁、味醇、形美,若是我没猜错的花,这应是狮峰的明前茶。”
“上官师妹是行家。”谷玉笙笑了笑,“正是狮峰的明前,一年的产量不多,可哪家都想要,辽东的秦家,吴州的张家,江州的钱家、苏家,还有宫里、宗室、帝京各路权贵,也着实不够分,这还是看在老爷子的面子上,才得了一些,老爷子这些年来不喜饮茶,餐风饮露,于是便将这茶又给了明心。”
上官莞将碗又放向茶几,笑望向谷玉笙,“我却是沾了师姐的光。”
“不敢,不敢。”谷玉笙脸色肃穆,“谁不知道上官师妹是地师唯一的弟子,地师又没有子嗣,直把上官师妹当作女儿看待,这天底下的媳妇又有几个能比女儿更亲?”
上官莞一笑置之,然后也端正了面容,望向谷玉笙,声音里透出了几分凝重,“有道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想必师姐已经等急了,那我就不与师姐兜圈子了。”
谷玉笙却是低垂下目光,不与上官莞目光接触,轻咳了一声,“请上官师妹直言就是。”
“刚才那道剑气,谷师姐不会没有看到吧?”上官莞盯着谷玉笙,“剑气纵横三万里,一剑光寒十九州。那初出剑之人,谷师姐也不会猜不到吧?”
谷玉笙抬起眼望向上官莞,“倒要请上官师妹指教。”
上官莞见她还想兜圈子,有些腻歪,说道:“既然谷师姐不想说,那就由我来说,出剑之人不是旁人,正是最近名震江湖的清平先生,同时还是太平宗的宗主、‘天刀’和白衣观音的乘龙快婿,大天师的忘年之交,就连家师,也是极看重他的,甚至还想要把我许配给他,只可惜人家眼高,瞧不上我这种山野村姑。对了,最重要的一点,他还是老剑神的爱徒,明心宗主的师弟,差一点做了清微宗宗主的四先生,谷师姐还要称呼他一声四叔呢。”
上官莞每说一句,谷玉笙眼底的阴翳都多上一分,待到上官莞说完,谷玉笙直接说道:“上官师妹究竟想说什么?”
上官莞轻声道:“师姐应该知道李玄都此番重返清微宗是来做什么的,他是代表大天师张静修与老剑神议和的,如果和议成功,道门重归一统,李玄都就是最大的功臣,此其一。而且师姐不要忘了,李玄都除了是秦清的乘龙快婿,是张静修一手提拔扶持的太平宗宗主,也是老剑神的爱徒,师徒如父子,疏不间亲,如今儿子出息了,保不齐做父亲的就动了把他认回来的心思,到那时候,三先生如何自处?此其二。如此两点,师姐难道没有考虑过吗?”
第二百零六章 担忧
李玄都收回手中的“人间世”,眺望远处的一线天光,笑问道:“阁臣,石前辈,你们觉得我这一剑如何?”
石无月的病情虽说好了大半,但思维还是有些跳脱,以前她乐意听李玄都称呼自己为前辈,是因为她觉得这样占了李玄都的便宜,现在她忽然觉得前辈二字显得她太老了,女人就是如此,小的总想拼命装作成熟,老的又拼命想要装作青涩,于是不满道:“不要叫我石前辈。”
李玄都一怔,没有多此一举地问为什么,而是直接问道:“那我该怎么称呼你?”
石无月回答道:“我是中秋节那天出生的,中秋无月,所以我的父母给我取名为‘无月’,有一首词《一剪梅·中秋无月》:‘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无月,无月,月在何处?月在杯中,杯且从容,歌且从容。于是师父给我取了一个表字,就叫‘觞咏’,‘觞’是酒杯的意思,对应杯且从容,‘咏’是赋诗的意思,对应歌且从容。两者连起来,也有饮酒赋诗的意思。从今日起,你便称呼我的字吧。”
李玄都点头应下。
宁忆问道:“怎么忽然想起让紫府称呼你的表字了?”
石无月当然不好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不过她也有理由,理直气壮道:“紫府如今是一宗之主,以后说不定还要做掌教,烟烟是他的姑姑,白素衣是他的岳母,这是正经长辈,我与他非亲非故,当然不好妄自尊大,所以还是称呼表字更合适一些了。你不知道吗,现在好些人都已经不称呼他的表字‘紫府’了,而是称呼他‘紫公’。”
称字而不称名,是尊称对方,称一个字再呼之为公便是最高的尊称了,所以石无月的这个说法也不能算错。
李玄都笑道:“好,那我就称呼你觞咏。其实我们六人之间都可以互相称呼表字,不必那么拘束,秦白绢,李紫府,李云何,宁阁臣,石觞咏,还有……”
石无月笑道:“还有李非烟。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卿云。李公取名字简单,李非烟的表字就是‘若烟’,只是已经好些年没人叫她李若烟了,因为她的名和字中都有一个‘烟’字,总共两个‘烟’字,所以当年我们姐妹之间都是叫她烟烟,就像你们都把白绢叫作素素,不过她是长辈,你就不好称呼表字了。”
李玄都点头称是。
石无月说完之后,宁忆这才开口道:“紫府刚才一剑,不知用了几成修为?”
李玄都沉吟了一下,“算不上随手施为,大约用了八成的修为。”
天宝六年的时候,胡良曾经在南山园问了李玄都一个差不多的问题。
胡良问李玄都:“老李,你在剑道巅峰时,到底是怎样的光景?”
当时恰好有一场夜雨,李玄都借着雨势回答说:“现在
的我出剑,只能一点,破开雨幕却又转瞬即逝,难以持久。如果换成由你出刀,可以连点成线,将眼前雨幕从中一分为二。如果换成以前的我来出这一剑,则是一面。对天出剑,仅凭剑势,便可将此地的雨幕重新托举回九天之上,仅凭剑气,便可击散雨云,拨云见日。”
今日李玄都出剑,看似与曾经的李玄都并无根本上的区别,但有一点,那就是数量上的裱花。以前的李玄都能够击碎雨云,那仅仅是极小范围之内,至多也就是一个南山园大小,而且难以持久,待到剑气消散,便又会有大雨落下。可现在的李玄都却是数在百里之外出剑,剑气将一块笼罩了半个天幕的雨云从中彻底裁开,而且剑气久久不散,其中差距相差不可以道理计。就好比同样是奇兵,一队百余人的夜不收和万余人马俱披甲的重骑,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宁忆当然明白这其中的不同,慨然道:“紫府剑道大成矣。”
李玄都道:“阁臣过誉了。”
宁忆摇头道:“哪里是过誉,只是实事求是说句实话罢了,反倒是紫府,过谦了。”
李玄都道:“在阁臣看来,我这一剑是剑道大成,可在有些人看来,我这一剑就是示威了。”
石无月立刻道:“我知道,就是你的那个师兄李元婴,你们两个从小就做对,长大了又争夺宗主大位,如今他在境界上被你压了一头,太玄榜上他排第十,而你排第五,他肯定恨死你了。”
李玄都摇头道:“石前……觞咏此言不对,我们小时候的关系还是很好的,那时候我们都住在蓬莱岛上,大师兄和师父很忙,常常外出,师娘要主持宗内事务,也脱不开身。二师兄负责授业,不好亲近,冰雁又是个小丫头,胆小爱哭,只有他时常带我到岛上的各个地方去玩,有时候真是亲如兄弟一般,吃个果子都要分我一半,若是不信,你可以去问姑姑。”
石无月没有去问李非烟,而是问道:“那你们两人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难道真应了那句天家无亲?”
李玄都苦笑一声,“有些时候,是时势使然,有师父和二师兄推波助澜的缘故,也有我们互不服输的缘故,再到后来,身边的人、身后的人多了,争或不争,也由不得你。如此时日久了,有情也无情,无仇也有仇。”
石无月问道:“你打算怎么办?指望他回心转意,还是直接废了他?”
“回心转意……”李玄都停顿一下,“那是不可能的。我了解他,他宁可死了,也不会屈居我之下。”
石无月道:“那就只能废掉他了,可他是老剑神的人,这个决断不能由你来下,而要老剑神亲自开口才是。”
李玄都轻声道:“只要和议达成,老剑神不开口也是开口了,道门一统本就是一种态度。”
宁忆忽然说道:“可是儒门不会甘心,他们一定要出手阻挠。”
李玄都道:“这便是我担心的地方,如今形势来看,儒门中人和与李元
婴合流几乎是必然之事,可他们总不能光明正大地截杀我,我如今剑道大成,再加上二师兄和白宗主,我们三人联手,只怕遇到长生境地仙也能一战。还有一种可能,他们派人提前一步面见家师,可家师此人不是那种会被三言两语说动之人,除非他们能给出更大的价码。如果是这种可能,你们觉得他们能开出的价码是什么?”
宁忆略微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