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太平客栈 >

第610章

太平客栈-第610章

小说: 太平客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选,想要三方达成妥协,李元婴是万没有可能,因为秦清和张静修不会认可,张静沉、张海石也不是合适人选,因为他们的年纪与秦清相差无几,真正合适的人选只有一个,那就是李玄都,只有李玄都来做道门的大掌教,才能同时兼顾三方的利益,而不会过于偏向某一方。
  如果李玄都做了大掌教,正一宗有与李玄都交好的颜飞卿、张鸾山,补天宗有秦素,清微宗必然要选择张海石、路演并,而不是与李玄都有仇怨的李元婴、李太一。李道虚不会考虑不到这一点,换句话来说,如果李道虚同意议和,那么势必要改变清微宗的宗主人选。于是李玄都和李元婴的再度走到了对立面上,有我没你,有你没我。李元婴不会看不到这一点,所以他也必然会想方设法破坏和议,无关乎什么大局大势,只关乎到他自己的切身利害。
  李如是的建议是,与其被动防守,不如主动出击,抢在李元婴之前出手,抓住机会,帮助二先生张海石废掉李元婴,然后让二先生顺理成章地继承宗主之位。
  对于李如是的提议,李玄都没有认可,也没有不认可,他还要见过张海石之后才能下最后的决定。他让李如是先不要关心这些,最重要的是与慕容画取得联系,为日后的帝京之行早做准备。
  秦素的座船很快抵达楚州,在无数人的惊讶目光中缓缓靠岸,李玄都将“百华灵面”交予李如是,李如是改变了面容,混在一众船工之中悄悄登岸。与李如是不同,也迟闹的动静就有些大,他先前听从李玄都的吩咐,返回太平宗押送丁策和唐听风,与他同行的还有楚云深和沈元舟,再加上一些随行的太平宗弟子,阵势难免不小。
  李玄都将一行人迎接上船,让人将被封住了修为的丁策押到下层的铁牢之中,那座铁牢是秦不一精心布置的,有须弥芥子之玄妙,丁策若是修为完好无损,兴许能够脱身,可此时的他却是万万逃不出去。
  至于唐听风,李玄都倒是颇为礼遇,不是因为怜香惜玉,而是因为她背后的唐家。唐清秋曾经向李玄都透露过关于万笃门的事情,万笃门并非是唐家一家之产业,唐家只是东家之一
  ,还有两个东家,其中一家就是辽东五宗中的补天宗,补天宗本就是古时刺客出身,万笃门的许多死士刺客便是由补天宗负责训练,不过‘天刀’秦清并不露面,而是由他的一位师弟负责此事。还有一位东家,神秘莫测,行踪不定,据说这位东家在闻香堂和白莲坊也有股,不过不是与唐家合作的,分别是与金陵府的钱家、苏家合作。
  时至今日,李玄都算是秦家的女婿,既然唐家与秦家有交情、有合作,那么看在秦家的面子上,李玄都也不想太过为难唐听风,他把唐听风交给了秦素处置,秦素倒是听说过万笃门的事情,只是她并不参与其中,所以也知道的不多。秦素见了唐听风之后,把她安排在一间客房中,等到了齐州之后,自然会放了她。
  且不说被关押在牢房中的丁策心中是何感受,唐听风此时已经是极为惶恐,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大海实在陌生,她生在蜀州,后来行走江湖也都是在陆地,几时到过大海,此时被押到海上,远离了陆地,又是性命被人拿捏在手中,心中难免惴惴,心想如果李玄都真要杀了她,然后把尸体往海里一丢,族中之人想要找她都无处可找,那可就真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半点痕迹也没有,这种死法让她心中极为畏惧。要知道江湖可不是一方善地,更没有良善之辈,别说李玄都和秦素这种正值冲动轻狂年岁的男女,便是那些慈眉善目的老道士、大和尚、女菩萨,也个个手染血债。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唐听风一直躲在自己的房间里,不敢露面,也就在她的不安中,宝船渐渐进入到齐州海域与楚州海域交界的地点。
  张海石的船队也在此地等候。这一日,李玄都得到禀报,说已经看到张海石的船队,便出门查看,他刚走到船头,就看到了视线尽头出现的一截桅杆尖头,然后慢慢是船帆、船楼、船身。
  大概半个时辰之后,张海石的船队已经与宝船相距不过几十丈,这支船队是清一色的战船,皆是配备了火炮,其中最大的那艘船便是张海石的座船,共有八桅十炮,舰头既高且利,船体流畅自如,却是与中原船只不大相同。
  在宝船与船队靠近之后,忽然就见一道长虹从张海石的座船上升起,当空划出一个弯曲弧度,落在宝船的船头上,在两船之间巧妙地构建出一座好似雨后彩虹的长桥,然后张海石和李非烟登上长桥,朝宝船行来。
  张海石行走之间仍旧手拄竹杖,竹杖上的竹叶青翠欲滴,而李非烟则是腰悬一柄雪白长剑,寒气凛冽。
  如此景象若是落在寻常人眼中,定然要视为仙人风范,就算是许多江湖上的好手看来,如此神通,也当真是出神入化的修为。
  上三境又被称作出神入化三境,入化的“化”便是造化之境。


第二百零三章 完善
  张海石和李非烟走过长长虹桥,来到宝船之上,此时白绣裳、秦素、宁忆、石无月几人也已经来到李玄都身旁,与二人见礼。
  其实大家都早已熟识,李非烟和石无月这对姐妹就不必说了,李玄都更不用多说,张海石与白绣裳也是有些交情的,只是以前碍于形势,并无深交,如今形势已变,自然又是另外一番说法。
  李非烟见石无月目光清明,虽然还有几分狡黠,但却不见曾经的疯癫,知道她已经大好,不由为这位当年的姐妹大感欣慰。
  在寒暄客套之后,李玄都和秦素引着张海石与白绣裳等人已经进了船舱,李非烟却故意慢走几步,落在最后,然后轻轻拉住石无月,轻声道:“石头,看你的样子,已经好了。”
  石无月微微一笑,“什么好了?”
  李非烟笑了一声,“你这是明知故问,当然是你的疯病。”
  “好了。”石无月说道:“做了一场大梦,也该醒了。”
  李非烟看了眼宁忆,用传音取笑道:“沉醉不知归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梦也男人,醒也男人,你啊,真是个花痴。”
  石无月脸色微红,同样用传音说道:“你倒是不花痴,也不比我好到哪里,最后嫁给了李道师,以你的脾气,也忍受得了。”
  李非烟轻哼一声,“有什么忍受不了的,且不说这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说他李道师,一个入赘之人,不是我嫁给了他,而是他嫁给了我,我才是一家之主,这么多年来,他可敢忤逆我分毫?”
  石无月道:“你这哪里是找一个相守相依之人,分明是找了个奴婢。”
  李非烟摆了摆手,“我不像你们,没那么娇弱,男人对于我来说,不过可有可无之物。”
  石无月挑起大拇指,“当年我们姐妹几个,就属你最有英雄气概,我们几个却是不能与你相比了,话说回来,也只有你没有在男人身上吃过亏,反而是赚足了便宜。”
  李非烟伸手一指大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一点上,我佩服澹台云。我做不到,那我就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石无月摇了摇头,“你啊,是过刚易折,若不是你冲动行事,哪里会被困在镇魔台上多年。”
  李非烟叹息一声,“你我虽然遭遇了些许挫折,但最终还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可是其他人,却是再也回不来了。”
  石无月知道李非烟是在说李卿云和韩无垢,也不由黯然几分。
  正说话时,就见也迟大步走出正堂,来到两人面前,说道:“两位前辈,使者让我请你们进去。”
  虽然也迟是个异族之人,但修为不弱,李非烟和石无月也不敢小觑了他,道:“有劳。”
  两人一起进了船舱,就见白绣裳和张海石两人各持一根竹枝,正在缓缓绕圈
  ,偶尔两人各自出剑一刺,然后一触即回。
  李非烟只是看了一眼便已经明白这是在做什么,张海石用的是李玄都的“南斗二十八剑诀”,白绣裳用的则是“慈航普渡剑典”,两人都是当世剑术大家,仅次于李道虚,仅以剑道感悟而论,张静修和徐无鬼也不见得能高过他们,此时白绣裳正在和张海石切磋,也是帮张海石寻找剑诀的错漏之处。
  自从与李玄都分别以来,李非烟就和张海石一起完善这部“南斗二十八剑诀”,已经趋于大成,不过想要与“北斗三十六剑诀”相媲美,还是略有不及,毕竟“北斗三十六剑诀”是李道虚半生心血所系,不是李玄都在短时间内就能超越的,所以李玄都才要请当世几位剑道大家帮他完善改进,先是张海石和李非烟,现在又要再加上一个白绣裳。
  这套“南斗二十八剑诀”的主干是太平宗的“南斗二十八星阵”和清微宗的“北斗三十六剑诀”,两者又分别对应“太平经”和“青领经”,除此之外,李玄都还在其中融入了阴阳宗的“太阴十三剑”和慈航宗的部分“慈航普渡剑典”,所以此时让白绣裳一起参详,也不是没有道理。
  张海石与白绣裳相互拆解了百余招之后,舱内已经满是剑气,不过两人刻意收束自身修为,再加上李玄都出手化解,却是没有伤及船舱分毫。如果此时有人闯进来,定然要被分布错落的剑气所伤。
  两人出手也越来越快,以至于留下一个个凝而不散的残影,姿态各异,就像一部剑谱。
  此时观战之人,皆是高手,除了李玄都之外,宁忆、秦素、李非烟、石无月、也迟,无一不是天人境界,可只有李玄都能够领会最深,一则“南斗二十八剑诀”本就是李玄都为自己所创,又是依托太平道的功法,最是契合他本人以及他修炼的“太平青领经”,二则是李玄都的境界最高。至于旁人,没有修炼“太平青领经”,感悟就没有那么深,秦素虽然修炼了“太平青领经”,但她境界不如李玄都,也不用剑,自然不如李玄都,就算是境界最高且是亲自出手领教的白绣裳,因为没有修炼“太平青领经”的缘故,也很难与李玄都相比。
  张海石和白绣裳斗了大概三百余招之后,各自向后跃开,两人手中的竹枝都已经寸寸碎裂,张海石笑道:“白宗主剑心通明,佩服,佩服。”
  “海石先生过奖了。”白绣裳微微一笑,“这就是紫府曾经说过的‘南斗二十八剑诀’?果真不俗。”
  李玄都道:“正是,不知岳母大人可有指教之处?”
  白绣裳沉思片刻,说道:“指教不敢当,只是说些我个人的见解,也许能起到探幽发微的作用。”
  李玄都道:“岳母大人请讲。”
  白绣裳道:“我观此套剑诀,关键就在于一个‘阵’字,紫府想要以剑法演化星象变化,同时紫府还试图使剑诀由死
  变活,不知我说的可对?”
  李玄都眼神一亮,“正是如此。”
  白绣裳点了点头,“这一点,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北斗主死,故而重杀伐,不留余地,南斗主生,故而处处留有一线。正所谓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遁去个一,紫府留有一线,不求圆满之功,倒是暗合天道。只是这套剑法关于‘慈航普渡剑典’中那一部分,还有些许缺漏之处,不能怪紫府思虑不周,只是我当初传授紫府‘慈航普渡剑典’时本就没有传授完整,我当时也没想到紫府的境界增进竟是如此之快,按照我的设想,那部分剑诀足够紫府用到天人无量境的。”
  李玄都不由一笑,心知白绣裳说的都是实情,其实不仅仅是白绣裳没有想到,就连李玄都自己也没有想到,世人常说机缘造化,不过如此。
  白绣裳沉吟了片刻,说道:“此法是紫府之根本,我也不好贸然修改,‘慈航普渡剑典’共有四个部分,我上次传给紫府的是‘剑字卷’,我再将‘心字卷’默写下来,仅供紫府参详,然后紫府再自行弥补剑诀中的缺漏之处就是。”
  李玄都一怔,万没有想到白绣裳竟是如此大方,然后毕恭毕敬道:“多谢岳母大人,玄都就却之不恭了。”
  白绣裳微微一笑。
  不是她大方,而是她自有计较,到了天人造化境之后,想要进一步踏足长生境,要么用几十年的苦功去积累,要么就是需要一些外力帮助,所以功法对于他们来说,有用,却没有那么大的作用。还有一句话,叫作提着猪头找不到庙门,有些时候,就是想要供奉菩萨佛祖,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以李玄都如今的身份和地位,再想要施恩于他,那是千难万难,不是李玄都无欲无求,而是李玄都做不到的事情,别人同样很难做到,如今有了这么个机会,白绣裳当然不会轻易放过,用四分之一的“慈航普渡剑典”换来李玄都的一个人情,在白绣裳看来,很是划算。
  此时众人所在是会客的外厅,后面就是书房,白绣裳与秦素说了一声,两人一起去了后面的书房,秦素帮白绣裳磨磨,白绣裳提笔挥毫,开始为李玄都默写“慈航普渡剑典”的“心字卷”,整个章节并不长,但是不明就里的人看来,那便是天书一般,就算李玄都已经有了“剑字卷”的基础,以及天人造化境的修为,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将此法练成,所以白绣裳又添加了自己的大量注解,许多功法秘籍动辄数十本,其中有一多半都是各种注释和前人的感悟心得。
  白绣裳足足写了两个时辰,才大体写完,幸亏秦清知道自己的女儿喜欢话本,在书房中为她准备了足够的笔墨和纸张,可就算如此,这里的纸张也用去了小半,白绣裳一手簪花小楷,足足写了近百页。
  另外一边,李玄都已经开始亲自与张海石过招,正所谓绝知此事要躬行,文字再妙,也不如自己亲身感受一回。


第二百零四章 一剑裁
  秦素的宝船与张海石的船队合作一处,往清微宗驶去。张海石麾下的战船将宝船围绕在中间,犹如众星捧月。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有船只加入船队,有清微宗之人,也有依附于清微宗的大小门派,说的难听些,这些人都是墙头草。上次李玄都回来的时候,虽然已经恢复归真境的修为,但终究是孤身一人,算不得什么。可这次李玄都返回清微宗,就大不一样了。且不说李玄都已经是天人造化境的修为,仅仅是身份,也是天差地别。如今的李玄都是太平宗的宗主、秦家的女婿,有张海石和白绣裳亲自为他保驾护航,他们当然要来烧烧热灶。
  只是让这些人失望的是,自始至终,他们都没有见到清平先生,就连海石先生和白宗主的面都没见到,不过他们也不算是失望而归,因为代为接待他们的人是秦大小姐,如今秦大小姐已经与清平先生定亲,是“天刀”的女儿,还是忘情宗的宗主,对于许多门派而言,能攀附上秦大小姐与直接攀附清平先生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李玄都倒不是故意避而不见,而是在这段时间中,他一直潜心完善“南斗二十八剑诀”,而且不仅仅是他一人,还有张海石、白绣裳、李非烟、宁忆等人从旁协助。虽然李非烟和宁忆并非天人造化境,但两人的见识感悟俱是非凡,尤其是宁忆,他本是儒门中人,后来叛出儒门,成为横行西北的刀客,自创出“血刀二十八式”和“血影幻身”两门上成之法,并由此被江湖中人赞誉为“血刀”,是为“魔刀”宋政和“天刀”秦清之后的用刀第三人,宁忆之所以还比不上两位前辈,也是因为其年岁差了许多的缘故,假以时日,待到宁忆也是“魔刀”和“天刀”这般年纪,成就未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