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客栈-第5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元重沉默不语。
一阵风吹进太平宫,将二人的衣袍吹得猎猎作响。
张静沉站起身,说道:“风是雨的头,那位李宗主马上就要到了。”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速之客
此时已是初春时节,不过仍旧有料峭寒意,都说乍暖还寒时候,便是现在。不过太平山不同,有阵法调节四时节气,所以四季如春,就算一场大雨,也未能带来太多寒意。
张静沉走出殿外,挥手吹散周围的湿气,放眼望去,大雨倾泻,落在太平宗的建筑上,溅起一层白蒙蒙的雨雾。远处群山,在雨雾之中若隐若现,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
有人正朝这边走来,所过之处,大雨避让,仿佛有一双无形之手将雨帘从中分开一线。
张静沉的目光落在了为首之人的身上,从他的一举一动之间推测他的境界修为,只是此时李玄都收敛了所有的精气神,整个人返璞归真,神华内敛,不显于外,这让张静沉静竟是无从推测,看不出半分端倪。
张静沉眉头微皱,在他看来,李玄都跻身天人造化境已是无可置疑之事,只是同样的天人造化境也有深浅之分,否则当世之间也不会公认秦清是天人造化境的第一人,甚至隐隐将其与四位长生地仙相提并论。
张静沉并不认为李玄都的修为能达到秦清的层次,自古以来,得到机缘奇遇而一步登天之人从不在少数,可长生境是个门槛,说得好听些,是仙凡之别,所以一步登天的天,是天人境的天,到了造化境也就差不多到头了。以后的路,除了得到所谓仙缘,不再是一部功法或是丹药可以改变的,非要一步一个脚印不可。悟性再高,高不过天,资质再厚,厚不过地。饶是澹台云这等惊才绝艳之人,又是走了取巧的路径,也用了十余年才从天人造化境跻身长生境界。李玄都不过刚刚踏足天人造化境,修为不会太深。
只是张静沉也不会太过大意,他领教过地师的“太阴十三剑”,深知“太阴十三剑”诡秘无常,需要小心应对。
就在张静沉观察李玄都的时候,李玄都也在观察张静沉。李玄都对于张静沉的了解更多一些,深知张静沉久在镇魔台上,与镇魔台天人合一近乎完美,有了几分合道的玄妙,那日孤身对上地师,也有一战之力。可如果他离开了镇魔台,那一丝合道之玄妙立时断绝,变回原本的境界,终究不算是真正的合道。
很快,李玄都便带着秦素、陆夫人、沈无幸、楚云深来到太平宫前,当先开口道:“不速之客登门造访,有何见教?”
沈元重出声解释:“代宗主……”
不过未等他把话说完,李玄都已是直接打断:“大长老少说话,让张宗主自己说。”
沈元重顿时脸色铁青,自从李玄都就任宗主以来,一直对于沈元重颇为尊敬,似今天这般不讲情面,还是头一次。
陆夫人看在眼里,也跟着说道:“大长老不要忘了自己到底姓沈还是姓张,怎么帮着外人说话?”
沈元重冷冷望了陆夫人一眼,“张宗主是贵客,不是不速之客,代宗主此言不妥,老夫身为大长老,有劝谏之责。”
李玄都道:“不期而至、不请自来之人是为不速之客,我如今是太平宗的宗主,我事先不知道张宗主到访,所以我说张宗主是不速之客,有什么不对?还是说有人主动邀请了张宗主,不会是大
长老吧?”
陆夫人接着说道:“就算是大长老邀请了张宗主,可大长老事先未曾请示宗主,擅自做主,宗主说张宗主是不速之客,也没什么错。难不成大长老把自己当成了宗主?这可是越俎代庖,放在朝廷,少不得要治一个僭越之罪。”
沈元重被两人堵得无话可说,只能重重冷哼一声。
就在这时,一直不曾说话的张静沉终于开口道:“李代宗主真是伶牙俐齿,不愧是清微宗的弟子。”
李玄都却不上他的当,“我出身清微宗,举世皆知,我受沈大先生所托成为太平宗的代宗主,同样江湖公认。难道张代宗主是第一天知道我李某人?”
张静沉淡然道:“这话却是不错,你发迹就在这一两年间,而我也刚刚脱困不久,以前还真未听说过‘李玄都’三字。”
李玄都笑了一声,“现在可是知道了?”
两人相互对视,周围人很有默契地向后退开。
张静沉缓缓道:“有人说你刺杀了金帐老汗,可有此事?”
李玄都坦然道:“假的。”
张静沉嗤笑一声,“欺世盗名。”
秦素听到此言,气恼至极,李玄都冒着天大的危险孤身前往金帐,立下大功,也从未说过是他杀了金帐老汗,可这些人也是有意思,先是帮李玄都造谣,然后用自己的谣言来污蔑李玄都欺世盗名。
李玄都不见半分恼怒之色,问道:“张代宗主跑到我太平宗,就是为了此事吗?”
张静沉的本意并非是直接撕破面皮,只是李玄都一上来就咄咄逼人,他自然不会避让。
张静沉冷声道:“是又如何?”
李玄都淡笑道:“看来不仅仅是不速之客,还是恶客,那我作为主人,将你赶出门去,大天师也说不出什么。”
张静沉怒极反笑,“小辈,好大的口气。”
张静沉并非庸人,此时已经想明白了,李玄都修为大进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威立命,整肃太平宗上下,真正掌握太平宗的大权,而不是做一个空头宗主。刚好他在这个时候登门,无疑是给了李玄都一个借题发挥的绝佳机会。
不过在张静沉看来,只怕是李玄都找错了人。李玄都觉得他是送上门来的绝佳机会,他又何尝不是?只要他能胜过李玄都,李玄都不但立威不成,而且还自取其辱,再无颜面去收权揽权,就连这个代宗主也未必坐得稳,倒是省了他的许多功夫。
李玄都道:“闻道有先后,达者为先。到底是谁是前辈谁是晚辈,口气大或不大,我们一试便知。”
张静沉不再说话,下一刻骤然响起一个炸雷,照亮了整个天幕。
观战众人只觉得这声炸雷仿佛在自己耳边响起,浩大回音滚滚不绝,心神俱震,惊心动魄,当真是要被“惊”得魂魄出窍。
幸而此时观战之人中,除了沈无幸之外,俱是修为深厚之人,还不至于被殃及池鱼,就算是沈无幸,也有仅次于李玄都和张静沉的沈元重出手护住。
李玄都也不再多言,雨势渐渐转大,雨中的寒气越来越重,仿佛从四
季如春的太平宫到了极北之地的大雪山行宫,寒意深重,滴水成冰。
李玄都侧耳倾听雷声阵阵,张静沉立足雨中,不躲不避。
“两人在借助天象互相试探。”秦素对陆夫人轻声说道,“不过现在还看不出谁高谁下。”
陆夫人眉头微皱,“张静沉是方士出身,而宗主是武夫出身,宗主会不会太过托大?”
“那也未必。到了他们这等境界之后,一法通则万法皆通,武夫和方士的界限已经混淆不清,张静沉的武学造诣不低,紫府的术法也不差。”秦素回答道,“而且这也仅仅只是试探而已。”
话音方落,雷声骤歇,大雨急停。
张静沉的身形飘然而起,随手扯下一缕云气,化作一柄长剑。
李玄都一跺脚,地面上的积水飞起,同样化作一柄长剑,被他握在掌中。
两人一上一下,手中出剑不停,一瞬间已经是过招近百,果然如秦素所言,张静沉的武学造诣相当高明,到了他这等境界,拳法掌法化作剑法只是等闲,也就是一法通则万法皆通,不过李玄都并未用出他新近改进的“南斗二十八剑诀”,只是随意出剑,不成套路,却自有章法。一时间竟是不分高下。
在斗到一百招的时候,李玄都的手中的水剑毫无征兆地砰然炸裂开来,那些向四面八方溅射的水珠,撞击在地面上,竟然炸出无数孔洞窟窿,更有甚者,直接飞出了太平宫的范围,撞向远处的山峰上。
不过激射向张静沉的水珠,像是飞入了熊熊烈火之中,瞬间蒸腾为纯粹水汽。至于观战之人,根本未曾受到波及,显示出李玄都极为高明的御气手段。
与此同时,张静沉手中以云气所化的长剑也烟消云散,两人都是变成了空手。
李玄都一掌挥出,雄浑掌力似是滚滚巨浪,其中又暗藏杀机,凌厉至极。此等掌法正是清微宗的招牌掌法“万华神剑掌”,这套掌法名称中有“神剑”二字,自是从剑法变化之中得来,虚实不定,刚柔并济,并非至阳至刚的掌法,可此时李玄都用来,却是不再拘泥于原本的限制,堪比天下第一等至刚掌法。
张静沉同样一掌挥出,掌心蕴含雷霆,浓缩到极致,仿佛一颗耀眼雷珠,此乃“五雷天心正法”中的“掌心雷”。
双掌相对,雷霆和剑气一起消散。
张静沉讥讽道:“堂堂太平宗宗主,竟然用清微宗的绝学。”
李玄都明白张静沉是想让他自缚手脚,淡然道:“沈大先生之所以将太平宗托付给我,是因为太平宗与清微宗本是一家,同属于太平道。我所用清微宗绝学也好,太平宗绝学也罢,都是太平道绝学。张宗主用正一道的绝学,我用太平道的绝学,有何不可?”
张静沉笑道:“好,咱们就太平道对正一道,谁也不用旁宗之学。”
陆夫人立时明白过来,“张静沉好心机,他要用言语挤兑宗主不用‘慈航普渡剑典’、‘太阴十三剑’以及其他功法。”
沈无幸脸上露出得意笑容,李玄都厉害不假,可只用清微宗和太平宗的功法,还能剩下几成本事?
第一百四十五章 激斗
沈无幸想到这儿,不由看了秦素一眼。
秦素脸上仍旧挂着淡淡笑容,显然没有为李玄都忧心,这让沈无幸心中“咯噔”一下。
江湖上总有两类人,一类是境界修为不差,偏偏发挥不出来,只能以强胜弱。还有一类人,境界修为未必很高,但战力极强,往往能以弱胜强。在后一类人中,又能分为两种,一种是专精某一功法,任你千变万化,就只有一种应对之法;一种是所学广博,无论是何种对手,都有应对之法。李玄都无疑是后一种。
虽然张静沉嘴上说他没听说过李玄都的名字,但实际上他还是极为重视李玄都,甚至专门研究了李玄都的对敌习惯,认为李玄都最大的依仗是“太阴十三剑”,所以才故意出言逼住李玄都,让他不得动用其他功法。若是以前的李玄都,无异于被断去一臂,只是张静沉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如今李玄都的立身之本并非五大玄功或三大剑诀,而是“太平青领经”,除去“玄微真术”的四大玄功和“太阴十三剑”,都已经无关紧要。
旁人不知道其中关键,秦素却是知道的,所以她并不担心李玄都。如果李玄都今日胜了,传扬出去,就是张静沉用计在先,仍旧不是李玄都的对手,那张静沉就真是声名扫地了。
李玄都双掌一分,左手为阴,用清微宗部分的“太平青领经”,右手为阳,用太平宗部分的“太平青领经”,淡笑道:“张宗主看好了,此乃太平道无上绝学‘太平青领经’,不逊于正一道的‘五雷天心正法’。”
此言一出,张静沉只是冷哼一声,正一道绵延千年而不衰,而太平道却是覆灭多年,在他看来,就算李玄都能复原“太平青领经”,也绝不是“五雷天心正法”的对手。
不过太平宗众人却是另外一番心情了,李玄都说的是太平道无上绝学而非太平宗绝学,那么显而易见,李玄都用的是完整版本“太平青领经”,而非太平宗的残缺“太平青领经”,从这一点上来说,想要从传承所学上否定李玄都的宗主之位,已经行不通了。
李玄都双掌凌空推出,一阴一阳,阳掌先出,阴掌紧随其后,掌力吞吐不定,变幻无方。
这一次,李玄都弃“万化神剑掌”不用,改用太平宗的“太明掌”,这套掌法原名“阴阳掌”,后来因为阴阳宗的缘故,此名弃之不用,日为太阳,月为太阴,日月为明,改名为“太明掌”。
张静沉用出正一宗的“太乙八卦掌”,风雷之声大作,他已然将“五雷天心正法”融入到自己的所有功法之中,无论出招还是施法,都有着“五雷天心正法”的烙印。
两人用的招数都是中成之法,但在两门大成之法的加持之下,也显现出极为骇人的威势,但见两人身形先是在空中交错变化,金石碰撞之声如狂风骤雨般响起,连绵不绝,震出层层气机涟漪。又忽而
静默无声,难寻半分轨迹,仿佛周游六虚物外。
然而两人交手发出的余波却犹如飓风席卷扫四方,云气蒸腾,雷霆隐现,无所不在,无所不至,变化万千,全然痕迹。
瞬息之间,两人已经交手百余招,在两人境界修为相当的情况下,竟是李玄都隐隐占了上风,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李玄都的武学造诣算是自成一派,大多来自功法秘籍而非明师指点,学成之后就是用于生死拼杀搏斗,从中去芜存菁,比起困于镇魔台多年的张静沉更为狠辣果决,这已经不是招式上的胜负。
换而言之,张静沉已经多年未曾经历一场同境之战,去年地师攻打镇魔台,一则是地师未尽全力,分出一部分心神用在镇魔井和正一宗的护山大阵上面,二则是张静修有镇魔台的地利,三则是地师一开始只攻不守,只是化解张静沉的攻势,故而两人的交手与正常交手大不相同。
虽然当年李非烟也被困于镇魔台,但在境界上却比张静沉低了一筹,张静沉没兴趣与她交手试招。如此一来,张静沉再如何勤学苦修,未免少了生死一战的磨砺,无论是临场应变,还是与人相斗的心境,都有所欠缺。反观李玄都,跻身天人造化境的时间虽短,但已经分别与澹台云和张海石交手,在此之前,还陆续与白绣裳、王天笑、秦清、伊里汗、极天王等人有过或深或浅的交手,胜过张静沉许多。
不过张静沉当年也与人时常争斗之人,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逐渐找回几分当年的感觉,也察觉到自己的不足,更惊讶于李玄都在拳掌功夫上的造诣深厚,不想再拖延下去,长啸一声,一股浩大纯阳气息自他身上涌出,直冲天际。
“神魂出窍?”秦素在不远处看得一怔,按照道理来说,方士的强处在于神魂,以神魂迎战施法并无不妥,但如果神魂离体,留下的躯壳便是弱点。一般需置于重重保护下,或者干脆提前神魂出游,将体魄留在安全隐蔽所在,极天王就是这么做的,怎能堂而皇之地当面出窍?
下一刻,只见一股雷霆之气已布满张静沉全身,肉眼可见的雷劲从他周身穴窍中喷涌而出,丁策的“大奔雷手”与之相比,不知差了多少。与此同时,伴随着轰隆声响,天现异象,一道道雷霆在云中四处蔓延游走,然后如百川归海,汇集到一起,在张静沉神魂的引动下,轰然坠落,如一道紫色瀑布,飞流而下三千尺。
天雷垂直落于张静沉的体魄之上,不伤张静沉体魄分毫,然后化作一道横雷,直奔李玄都而去,在天地之间划出一个“仯А弊帧
张静沉竟是以自身体魄为承载雷霆之力的转折点,强行扭转雷霆走向,让李玄都躲无可躲。而张静沉凭借浸淫多年的“五雷天心正法”,使得身躯不被雷霆所伤,此刻他的体魄以攻代守,避之尚且不及,谁又敢贸然近身,便无弱点可言。
横雷直奔李玄都而来,其来势凶猛,以至于李玄都面前的景象开始不断扭曲变形。
早在张静沉神魂出窍